赴巫山神农架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_第1页
赴巫山神农架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_第2页
赴巫山神农架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_第3页
赴巫山神农架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_第4页
赴巫山神农架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赴巫山神农架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为更好学习中国旅游强县的先进经验,加快推进东山国际旅游海岛建设,我们按照县委统一安排赴巫山、神农架学习考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学外地之长,创东山之新。一、学习考察概况和感受我们这一组党政考察组,由县政协主席沈平忠带队,县人大副主任林素兴、县政府副县长何金水、陈天凡和镇、县直部门领导及县委办、县政协办工作人员、广电局记者共9人组成,7月23日7月30日学习考察组在巫山、神农架等地进行为期8天的活动,圆满完成学习考察任务,收到预期效果。我们于7月23日乘上午720航班往重庆,由于遇到飞机出现故障、空中管制、天气变化等因素影响,本来只需要乘坐3个半小时的航程,拖到当天下午5点多钟才到重庆。24日上午730我们乘车经历一上午到达XX区。中午午餐后又乘3个半小时的快艇到巫山。25日上午考察巫山小三峡和小小三峡景区。下午重新乘快艇到达宜昌。26日上午又很早起床,带着一身的疲劳我们又继续乘4个多小时的车,途中游览神龙洞,下午2点多才吃上午餐,2/11入驻神农架的神农山庄酒店已是4点多钟。27日上午考察完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完午餐又急匆匆赶往武当山,乘了9个多小时的车,到达武当山已是晚上九点多,这时我们才用上晚餐。28日全天游览完武当山后,我们乘车前往XX市。29日,上午参观XX市的净乐宫景区、农夫山泉企业生产线、丹江口水电站。用完午餐后前往襄樊,游览古隆中,随后又乘坐近4个小时的车赶到武汉。30日上午参观黄鹤楼,下午乘飞机返回厦门结束8天行程。这次学习考察活动,我们横跨重庆、湖北两省(市),时间紧、行程长、任务重,大家克服飞机误点、天气炎热、旅途劳顿等不利因素,早出晚归、日夜兼程,白天学习考察,晚上进行座谈交流。学习考察组分别在巫山、神农架、丹江口召开三场座谈会,前两场与考察地双方进行交流,后一次考察组自己进行座谈交流。大家围绕考察内容,结合“东山旅游怎么干”和“百亿新城怎么建”,谈观感、说心得、提建议,普遍感到感受很深、启发很大、受益很多,学习考察活动让大家提升了认识、开拓了视野,吸取了经验,看到中西部地区旅游发展的良好态势,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也清楚了解到我们东山的潜力和希望所在,增强加快东山旅游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巫山、神农架旅游概况和特色1巫山3/11巫山,是XX市的东大门,是长江三峡库区的重镇。全县面积2958平方公里,人口61万,旅游景区景点12处。巫山自然风光独特秀丽,既有举世闻名、以峡谷、江河风光为代表的长江三峡;又有幽深秀丽、以探险、休闲、漂流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小三峡、小小三峡,以神女峰为代表的巫山“三台八景十二峰”景点群,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巫山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拥有“204万年前的村寨”巫山龙骨坡遗址、“大溪文化遗址”、“秦末汉初的故栈道”、“千年悬棺和文峰观”、“高唐观遗址”、“明末清初古建筑群大昌古镇”等名胜古迹。自1982年对外开放以来,巫山先后荣获“全国第一旅游大县”、“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首批AAAA、AAAAA级景区”、“中国优秀旅游强县”等殊荣。XX年全县接待海内外游客169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亿元。2神龙架神龙架,地处鄂西北边陲,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搭架采药而得名。全区面积3253平方公里,人口8万。现有3个AAAA级景区、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省级旅游明星镇,并拥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湿地公园等,是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亚热带原始森林,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是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4/11金GEF项目“亚洲生物多样性永久性示范基地”。全区森林覆盖率88,自然保护区内达到96。因完好的生态、丰富的物种和“野人之谜”而享誉海内外。XX年全区接待海内外游客100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亿元。三、两地旅游发展的做法和经验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到巫山和神农架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值得好好学习和借鉴。1科学规划理念强。两地在发展旅游中都非常注重规划,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地编制旅游规划,以规划引领旅游发展。巫山坚持“领先一步,步步领先”的理念,上个世纪70年代,在国内还未出现旅游概念的时候,巫山人就已经提出了发展旅游产业的设想。XX年邀请北京大学、台湾大学旅游发展规划联合课题组完成XX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XX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规划设计中心编制了巫山小三峡、江东片区、大昌湖、巫峡十二峰神女溪开发控制性详规等景区专项规划,形成了以峡谷奇观为主体、巫山文化为内涵、湖光山色为基调的旅游产品体系。神龙架为克服以往多头、无序、分散开发和管理的现象,坚持统一规划,按照“高起点、大手笔、创一流、管长远”的原则,先后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先后编5/11制了神农架旅游总体规划,坚持统一开发,以市场定规划,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促发展,用规划把旅游发展“统”起来。2全民旅游参与度高。两地都注重把发展旅游与引导群众致富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旅游中让群众感受到实惠,走出一条旅游富民之路。巫山由群众开办的家庭旅馆、乡村酒店、农家乐150余家,地方特色风味餐馆400多处,日接待能力达到2万人次;旅游直接从业人员3000多人,相关从业人员10000余人。神龙架目前已有8个村成为生态农业村,4个村成为生态旅游服务村;保护区还为社区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156个,直接为生态旅游配套服务的农民1669人,人均年收入达12000元。3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大。两地都非常注重旅游产品推陈出新,靠新产品拓市场,靠新产品创效益,靠新产品打名气,使旅游成为优势产业。巫山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传奇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度开发“一线(小三峡精品线)、两圈(县城旅游圈、大昌旅游圈)和三大片区(神女峰神女溪、梨子坪、龙骨坡)”。针对不同消费群体,不同的消费心理,全方位的打造三峡旅游品牌,先后推出雄奇险秀大三峡、神奇古朴小三峡的观光之旅,小小三峡的漂流之旅,库区成湖后的水上乐园休闲之旅,大昌古镇人文之旅、错开峡的徒步之旅,龙骨坡的考古寻根之6/11旅。根据四季变化,推出不同主题,开发“巫山云雨”观景台、巴文化主题公园;围绕解决“冬淡”问题,在冬季举办巫山红叶节;目前还在准备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打造“不夜峡”,实现昼夜畅游。神龙架深度开发神农顶景区,新开发太子垭、凉风垭、迷人埫、瞭望塔等景点;成功实施金丝猴唤引科研项目,实现了游客与金丝猴零距离接触;兴建小龙潭水体景观、神农架珍稀植物保护园、野人馆、官门山景区“三馆一园”等;深度开发滑雪、探险、越野、自助游、自驾游等户外运动项目;挖掘“神农文化”、“野人文化”、“生态文化”,深度开发炎帝祭祖产品,完善充实神农坛祭祀项目,不断以新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4旅游主导地位高。两地都确立了以政府为主导抓旅游模式,建立健全旅游发展机制。巫山从1993年就确立了旅游投入保障机制,在门票收入中安排了旅游发展、旅游宣传、旅游综合管理、旅游市场促销、景区建设管理、旅游安全等专项基金,确保旅游事业发展有保障,每年财政投入到旅游业的资金都在千万元以上。特别是XX年至XX年连续三年,实施旅游综合开发,财政投入旅游业的资金成倍增长,用于市场宣传促销的经费均在1000万元以上。神农架成立林区旅游管理委员会,由区委常委任管委会主任,建立高规格领导体制,为更好推进旅游提供有力保障。7/115宣传推介气势足。两地都舍得花钱搞宣传,大手笔、大力度做好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以大宣传、大联合推进旅游大发展。巫山通过举办巫山龙骨坡国际学术研讨会、神女旅游文化研讨会、中国恋城旅游文化研讨会、小三峡玫瑰婚典大游行、“高峡出平湖相约新巫山”大型演唱会、多谢四方众乡亲巫山小三峡之夜大型文艺晚会、巫山“神女杯”泳装漂流大赛,连续主办十届巫山神女旅游文化节、三届长江三峡红叶节、承办了中国重庆第十三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等一系列活动,深入发掘历史文化、民俗民风,充分展示特色美食和特色商品,努力提升巫山旅游的品味和形象。同时,加强区域合作,巫山、神龙架、三峡大坝、巴东和奉节、巫溪达成共识,构建“大小金三角”。神龙架突出原生态旅游主题,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旅游宣传。在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设立旅游联络处,积极拓展海内外重点客源市场,加强与陕西、河南、湖南、重庆及省内周边地区积极合作,与宜昌、巫山、巴东等“一江两山”区域政府和旅游企业联网协作,共同营造无障碍旅游区。制作中、英、日、韩、德、法六国语言和文字的多媒体光盘和宣传手册;聘请中国阳光文化基金会主席、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为“神农架绿色形象大使”;在央视及重点省市主流媒体播出中国神农架野人调查报告等专题片;积极参加“香港湖北周”、“韩国8/11湖北周”等国际国内重大旅游活动;聘请北京阳光导航公司运用三维虚拟等现金技术,在全国首家制作神龙架网络多媒体产品,在北京举行首发式;借助以神龙架风光为背景的情颠大圣、惊情神龙架电影在全国公映,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经济半小时等热点栏目以及人民日报等20多家媒体联合宣传神龙架等方式,把神农架旅游有效推向国内外市场。6行业管理服务优。行业良好的管理服务是旅游发展的根本保障,旅游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管理服务质量的竞争。这一点巫山做得很突出。他们强化导游、船工、服务员、管理人员的培训,规范服务环节,提升行业管理水平。特别是非常重视导游员队伍建设,导游员素质还是相当好的,这一点我们在考察中就充分感受到。他们每年对全县导游员进行了定期考核,建立导游员储备库,积极组织导游赴重庆培训并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目前全县获国家颁证的高级导游4人、中级10人、初级112人。英语、日语、德语、韩语等语种导游25人。对导游员管理从内容讲解、衣着打扮、待人接物等每个环节都有标准,还为巫山游客做出保证服务质量的政府承诺,有投诉必处理,先赔再处理,不让客人带着委曲离开巫山;同时,建立了旅游培训基地。在职教培训中心开设了旅游班,常年招生300人左右,完成学业后,陆续补充到旅游队伍,全县还成立20家9/11国内旅行社、1家国际旅行社,1家游船集团公司,4家景观开发公司,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7生态环境保护好。良好的生态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两地在发展旅游中都非常生态保护。巫山每年均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城市增绿活动,实施旅游景区煤炭补贴办法杜绝村民进山砍柴割草,破坏生态;景区禁止修建钢筋水泥建筑物,已开发的罗家寨、琵琶洲等景点基本使用木结构,与周边环境统一协调。神龙架不论行进在景区公路上还是在原始森林中,或者走进美丽的别墅山庄里,都看不到一点白色垃圾。清洁和环保向人们诠释了神龙架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态家园的理念。他们突出“路景相融、自然神宜”的建设理念,围绕“生态保护、资源节约、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的目标,打造“路在林中展,溪在路边流,车在景中行,人在画中游”的生态景观。对比巫山、神农架和其他地方旅游,我们看到我县旅游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还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一是旅游品牌项目少。缺乏大的龙头旅游项目,项目“小、弱、散”,缺乏最能吸引游客的岸上旅游项目,导致吸引力有限,旅客逗留时间短,特别是一进入冬季,海上项目无法开展,岸上又没有好的游乐项目,旅游业就显得举步维艰,这是制约我县旅游发展的致命伤。10/11二是景区景点有逐渐老化的趋势。风动石、马銮湾等景区是东山发展较早、设施较完善的景区。这些景区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老化的现象,景区扩容、深度开发和档次提升等工作缺乏新意,内涵、产品没有多大的改观。而东门屿、九仙山、金銮湾、乌礁湾等有潜力和优势的景区发展跟不上,不能成为新的亮点。三是旅游资源的特色发挥不充分。海滨、海岛、沙滩等东山旅游最具有竞争力资源的开发不如人意,除了游泳、潜水和简单的水上运动外,综合开发利用的程度不高,军事旅游、对台旅游等特色旅游也发展不起来。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开发深度和广度不够,谷文昌精神、寡妇村陈列馆等独具地方特色的人文资源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做得不够。四是“政府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战略尚未明确。虽然东山旅游业发展已有多年历史,县委县政府也一直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但至今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