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调查局船舶大队副大队长事迹材料_第1页
海洋地质调查局船舶大队副大队长事迹材料_第2页
海洋地质调查局船舶大队副大队长事迹材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海洋地质调查局船舶大队副大队长事迹材料该同志现任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船舶大队副大队长、“海洋六号”船指导船长。他热爱海洋地质事业,专业水平高,工作尽职尽责,服务意识强。“海洋六号”船是第一艘由我国自主设计、自行建造的天然气水合物综合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2016年10月正式入列广海局。面对新船、新设备、新人员、任务重等挑战,他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带领轮机部、甲板部人员摸爬滚打,很快熟悉了船舶各项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人员、设备磨合好,投入到生产中去。2016年“海洋六号”船首航执行中国大洋第23航次科学考察任务,这是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时隔八年后的首次远洋任务,作为船长他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为确保航行安全,他在远航前与甲板部、轮机部主要人员仔细研究航行计划。在执行“蛟龙号”5000米级海试警戒护航任务时,严格执行预定的警戒护航方案,为“蛟龙号”完成下潜5000米试验立下汗马功劳。作为一位年仅37岁的年青远洋船长,他以精湛的技术和过人的胆色驾驶着“海洋六号”船在太平洋上战风斗浪,与60多位科考队员同舟共济,顽强拼搏,克服恶劣海况、机械设备故障、孤独寂寞2/3等重重考验,历时120天,安全航行数万海里,完成了为“蛟龙号”5000米海试警戒和保障、多金属结核资源和富钴结壳资源调查等任务,被中国大洋协会授予“首航深海大洋,科考业绩显著”匾牌,“海洋六号”船也获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工人先锋号”荣誉。2016年“海洋六号”船再次赴太平洋执行中国大洋第27航次科考任务,他率领海洋六号船冒着“玛娃”台风过后的涌浪,努力克服各种困难,顽强拼搏,提前到达试验区并及时完成了海洋环境测量,向现场指挥部提供了详尽、准确无误的环境测量数据,为海试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障。7000米海试海域位于世界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海洋环境和地质条件比较复杂,气候也复杂多变,过往商船多,警戒护航任务非常艰巨。“蛟龙号”共执行了6次下潜任务,孙雁鸣船长都亲自指挥,圆满完成了“蛟龙号”7000米海试护航与保障任务,为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履行国际义务做出了贡献,受到了国土资源部领导的嘉奖。“海洋六号”获得人社部、国家海洋局联合颁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试先进集体”荣誉。“海洋六号”船科考队员是一支年轻、富有朝气和活力的队伍,他们专业知识水平高,思想活跃,求知欲强,但大洋科考在远离祖国大陆的太平洋上工作,孤独寂寞、思念亲人对他们是考验。孙雁鸣船长积极配合临时党委组织开展七一党员宣誓、国庆向祖国问好、集体生日会、3/3中秋与祖国亲人视频、安全知识竞赛和防海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