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_第1页
文化体育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_第2页
文化体育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_第3页
文化体育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_第4页
文化体育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文化体育局“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十一五”以来,XX区把繁荣文体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来培育,文体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呈现多元化发展。文体事业不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文化体育工作再创佳绩“十一五”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委宣传部的直接领导下,我区的文体工作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提升活动层次、传承特色文化上狠下功夫,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艺创作硕果累累。XX年组织参加XX省首届中老年舞蹈大赛,荣获1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其中送你一束馨香不仅荣获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还获在香港举办的全国紫荆花杯舞蹈比赛金奖;组织参加XX年香港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暨首届全国校园文化成就展,少儿舞蹈飞翔荣获优秀节目一等奖,并竞选为XX年香港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演出节目之一,节目演员荣获优秀演员奖;文化馆荣获XX年香港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艺术摇篮奖;组织参加XX省2/9“爱贝通”杯第二届少儿舞蹈比赛,其中举手发言获金奖,冬吧啦等五个作品获得银奖及1个铜奖;组织水仙花合唱团参加厦门第四届世界杯合唱节并获民谣表演组复赛铜奖。此外,少儿舞蹈娃娃笑声飘荔海获XX市第三届百花文艺奖银奖。XX年组织少儿舞蹈参加XX省第三届少儿舞蹈比赛暨全国第四届“小荷风采”选拔赛,创作节目新编天黑黑获银奖,并被选送参加8月份全国“小荷风采”赛,表演节目举手发言获表演金奖,星光获表演银奖,咚吧啦获表演铜奖。XX区水仙花合唱团获新加坡“金狮杯”世界合唱比赛“最高金狮杯奖”。XX年舞蹈舞魂扇韵获省首届“XX舞动海西”中老年广场舞蹈比赛金奖,锦歌节目海峡西岸正春风获XX市第四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获XX省第三接届曲艺节金奖,并参加了全省调演获金奖;创作并演唱的男声组合闽南语歌曲输人不输阵荣获第二届(夏商旅游杯)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漳州赛区决赛一等奖、厦门赛区总决赛十佳原创歌曲奖、优秀歌手奖。2016年组织XX区水仙花少儿艺术团参加第22届教学成果展演暨“小荷风采”XX选拔赛,参赛节目中国舞蹈考级展演荣获表演一等奖;文化馆指导的学生参加文化部、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举办的第五届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展示活动(XX赛区)的比赛,分别获获器乐类和舞蹈类优秀指导老师奖。体育活3/9动再创佳绩。我区在第十、十一届市运会上,均蝉联团体总分第一和金牌数第一;在XX年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上,荣获总得分第三名、市十三届省运会县(区)代表团贡献奖;东铺头、巷口、通北、新桥、南坑等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全省城市体育先进社区称号。天宝、石亭等镇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称号;南坑街道被命名为“XX省社区健身俱乐部”,巷口街道创建了国家级社区体育俱乐部。其它创优活动捷报频传,我区再次被中国文化部授予“中国灯谜艺术之乡”。XX年文体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活动优秀组织奖。文化馆被评为省艺术扶贫先进单位,XX我局获XXXX年度全省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获XX省第十一届全民健身节优秀组织奖;2016我局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文化馆被评为一级馆。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十一五”以来,我区文化体育设施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下,逐步得到改善。文化设施方面,完成了文体广电中心建设、完成林语堂纪念馆扩建二期工程和重新陈列布展工作;先后有13家“农家书屋”落户我区。芝山文化站正在建设中;体育设施方面,镇(街道)、村(社区)建有国家级巷口社区健身俱乐部,31条健身路径,31个农民健身工程,文体4/9设施比较完善的村(社区)有56个,占比例35。文体设施的改善,有效推进我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二)文体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抓好队伍建设,建立文体骨干队伍,是开展文体工作的保证。一是组建文体骨干队伍。我区注重引导、调动文体爱好者的积极性,根据地域差异和人员不同的特点,组建不同特色的文体队伍,形成了区有重点,镇、街有骨干,村、社区普遍有队伍的文体队伍网络。区一级建有水仙花青年歌舞团、水仙花中老年合唱团、水仙花合唱团及水仙花少儿艺术团(10个分团),XX区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目前办有6个重点班,共有业余运动员130人。镇(街)一级建有夕阳红舞蹈队、红歌团、红领巾宣传队、太极拳队、芗剧表演队、中老年人健身操队、锦歌队、大鼓凉伞队、秧歌队、腰鼓队、舞龙、舞狮等58支文艺体育骨干队伍。这些文体队伍常年活跃于街头巷尾群众间,深受群众的喜爱。二是开展体教结合,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在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上,走体教结合的路子,优势互补,联合教育局挖掘各校特色体育项目的潜能,培养优秀体育竞技人才,加强体育传统校的布点扶持工作。目前已在西桥中心小学开设游泳项目,在芗城实验小学开设乒乓球项目,在东铺头中心小学开设举重项目,在芗城中学、浦南中学和市区中心校、单列校(小学)及大寨中心小学开设田径项目,在通北中心小学5/9开设跆拳道、拳击、散手项目,在巷口中心小学、天宝塔尾小学开设排球项目,在名流学校开设篮球项目,开创了我区“体教结合”工作的新局面。三是抓好队伍的培训工作。区文体局对富有地方特色的浦南古傩、西桥锦歌队、天宝大鼓凉伞队、石亭高跷队、巷口南词演唱队等16支文艺队伍给予重点扶持,并选派文化馆专业人员定期给予辅导,提升他们的文体艺术水平。区文体局不定期组织文化协管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辅导培训,提高文化协管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和技能,使其更加积极、热心地辅导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并有针对性地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指导社区群众开展活动。目前我区已有83名文化协管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482人。镇、街道也经常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以此提高文体骨干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使我区的文体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目前,队伍比较完善的村(社区)有58个,占比例36。(三)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我区坚持以群众为主体,采取各种形式,积极发动、引导群众参与文体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体育氛围。一是开展娱乐型活动。以群众共同的兴趣、爱好为纽带,开展如休闲健身、琴棋书画比赛、书画展、家庭趣味比赛游戏、家庭音乐会等活动,逐步引导群众融入社会大家庭,相互受益,共同提高。二6/9是开展知识技能型活动。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文化知识培训、电脑培训、各类知识咨询及技术服务等活动,使群众掌握新的职业技能,提高文化水准,养成科学生活方式。三是依托节假日开展系列文体活动。“十一五”期间,我区依托节庆,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第十五至十九届基层灯谜会猜,举办区喜迎花博会千人环城跑、灯谜竞猜、闽南民俗汇演等系列活动,举办以“全民健身与花博会同行”为主题的“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启动“文化体育进农家”活动。XX年到2016年连续4年举办“全民健身月”活动,举办了有全区24所中心(单列、民办)小学,近3万多名小学生参加,历时一个月的XX区“第二届少儿文化艺术节”;举办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为主题的“XX市喜迎奥运会倒计时100天大型文体晚会”,举办“花博之夜”文艺晚会,庆祝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的召开。举办“全民健身与申办省运同行”文体晚会,为XX市申办省运加油。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吸引了众多的文体爱好者参与,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有效陶冶了市民的精神情操,又增强了市民的体质。“十一五”以来共举办60多场次大型活动,1700多场次小型文体活动。(四)特色文化体育发扬光大。我区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加强特色文化的建设,努力将我区的特色文化做7/9大、做强。继续开展锦歌、芗剧、木偶进课堂活动。一是保护传承民间文化艺术。认真做好锦歌、木偶、芗剧、灯谜、石亭的高跷、浦南的古傩等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继承和发展工作,确定东铺头街道夕阳红艺术团队等16个队(团、社)为XX区闽南民俗文化活动示范点,进一步弘扬芗城民俗文化艺术特色,推动芗城民俗文化发展。二是充分发挥灯谜艺术重要作用。灯谜艺术是我区的拳头项目,“十一五”期间,我们积极做好灯谜的普及性工作,2016年我区再次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灯谜)艺术之乡”。召开漳州灯谜协会换届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灯谜协会班子。开展灯谜进课堂进校园工作,开设“灯谜”艺术课,传承传统特色文化,培养灯谜后备人才。以多种形式和内容经常配合各基层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灯谜会猜、展猜,举办“爱贝通”杯小学生灯谜擂台赛,与漳州移动通信共同推出灯谜短信业务。继续编印了编印会刊虎啸有效地宣传了灯谜,扩大宣传面。三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漳州锦歌、浦南古傩被正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完成了与台湾宜XX县草湖玉尊宫共同申报“漳州大鼓凉伞”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由我局申报的非遗项目“漳台大鼓凉伞”、“漳州哪吒鼓乐”已于2016年6月被XX省人民政府、省文化厅列为XX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漳州灯谜”、已申报国家级8/9非遗项目。区政府公布了大鼓凉伞、浦南古傩、石亭高跷、漳州锦歌、漳州灯谜等5项为区级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漳州灯谜馆、天宝镇山美村、漳州西桥中心小学分别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以及展示中心。四是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大力保护闽南文化。文化系统共投入164人,社会参与人数340人,举办普查培训37期,培训601人,走访传承人数共912人,投入普查经费万元。经过历时8个月的普查工作,对4个镇6个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进行拉网式排查。共搜集出7531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线索,并从中选取1242项填报项目一览表,确立1204个项目填报调查表。共涉及17个门类,其中民间语言学88条、民间音乐16条、民间舞蹈14条、戏曲9条、曲艺10条、民间杂技5条、民间美术40条、民间手工技艺68条、生产商贸习俗21条、消费习俗74条、人生礼仪73条、时节令172条、民间信仰254条、民间知识32条、游艺传统体育30条、传统医药74条、其他类23条。现已完成区级非遗普查成果汇编总卷及各镇、街10个分卷,顺利地完成了此次非遗普查工作。五是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阶段工作,落实好“三普”工作人员和经费保障,提高“三普”工作质量。经过实地调查,全区共调查登记了不可移动文物350处,其中新发现195处,复查149处,消失文物6处。实地文物调查行政村(社区)、9/9自然村的覆盖率为100。六是持续开展文化交流活动。XX区属新笋仔芗剧团共34人应金门城皇庙管委会的邀请,赴金门参加天后宫生日庆典演出。XX区水仙花合唱团又名漳州百花合唱团参加新加坡“金狮杯”世界合唱比赛,获“最高金狮奖”。七是“艺术扶贫”措施到位有力。确定浦南中心学区所属的溪园小学为“艺术扶贫”对象,我馆选派专业干部定时、定点、定员,免费为溪园小学开设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灯谜等课程。八是结合实际,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农村文化协管员的培训计划。十一五”期间培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