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农行探寻“三农”金融服务“泉州模式” _第1页
泉州农行探寻“三农”金融服务“泉州模式” _第2页
泉州农行探寻“三农”金融服务“泉州模式” _第3页
泉州农行探寻“三农”金融服务“泉州模式” _第4页
泉州农行探寻“三农”金融服务“泉州模式”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泉州农行探寻“三农”金融服务“泉州模式”作为“三农”金融服务试点中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个二级分行,农行泉州市分行兼有沿海和山区农行“三农”业务的区域特征。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层次性,泉州分行力争通过试点,探索一条适合沿海与山区农行“三农”业务商业化发展的新路子泉州模式。服务“三农”试点以来,农行泉州分行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新农村建设,围绕“发达地区如何支农”、“城乡业务如何贯通”两大课题,大胆创新“三农”业务经营管理模式,着力构建一个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共生共赢的服务“三农”金融生态圈。在泉州市分行采访,记者见到一份泉州农行服务“三农”金融生态示意图。该行行长黄斌介绍,这是泉州分行员工服务“三农”的施工图和工具书。他说“泉州分行在试点之初,就提出了人文金融,关注民生的理念,并依此规划绘制农村金融布局规划图,借以提升金融服务层次,有效投入金融资源,融入泉州三农金融服务生态圈。”记者在服务“三农”金融生态示意图中发现,泉州经济特色、产业布局和资源禀赋,决定了不同类型的县域支行的差别定位和营销重点。这既是对城市业务对县域业2/15务辐射、带动作用的认同,也是对县域业务对城市业务的支撑、促进作用的选择。从实践意义上说,这其实是对“发达地区如何支农”、“城乡业务如何贯通”的破题之旅。临近丁亥年岁末,农业银行副行长张云在泉州分行指导服务“三农”试点工作时,称赞“金融生态示图”是一张细分农村市场的“作战地图”,体现了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分类指导。随后,他又在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工作汇报会上指出“福建泉州分行根据当地情况,描绘出本行服务“三农”金融生态图,按图索骥,有步骤地开展各项试点工作,值得各行借鉴。”服务“三农”金融生态图描绘和谐金融泉州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是闽南三角地区经济开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全国十大魅力城市、全国最具魅力金融生态城市。经济总量连续8年居福建省首位,所辖县(市)均跻身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或经济发展“十佳”行列。晋江、惠安、石狮、南安、安溪5县市入围全国百强县(市)。201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76亿元,财政总收入达225亿元,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936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240元。2016年人均GDP3988美元,跨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全市基本实现了宽裕型小康目标。2016年底,全市金融机构各3/15项存款1873亿元,各项贷款1417亿元。泉州分行现有员工2500多人,辖13个支行(部),23个二级支行,109个分理处,1个储蓄所,其中县域网点(含县城)116个。截至去年底,全行各项存款亿元,各项贷款亿元,存贷款总量均居当地同业第二,不良贷款占比,中间业务收入亿元,实现经营利润亿元,人均创利32万元。但是,泉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不论是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还是区域内的产业、行业分布状况等均有较大差异。如何因地制宜,科学分类,找准各县(市)行面向“三农”的服务领域和切入点,以明确高效的形式,科学地指导基层行开展好试点工作,这是泉州分行推进“三农”金融服务试点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泉州分行行长黄斌认为,泉州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特区发达,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程度高。农行在服务“三农”方面最大的优势在于联接城乡,在服务“三农”试点中,如果能扬长避短,统筹发展,合理确定服务重点,把城乡联动的优势和在县域的网点、网络、资金等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把县域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统一起来,泉州农行就可以在农村金融市场上确立领先者的地位。4/15黄斌解释,描绘服务“三农”金融生态示意图,就是立足本地实际,细分市场,明晰面向“三农”,服务“三农”路径和制定行动路线的过程。构筑“三农”金融服务生态圈,是泉州分行对服务“三农”的整体布局和长远构想,首先要考虑将泉州市经济区域产业优势、资源优势,通过产业带动与金融业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经济的繁荣。通过两个月的市场调研分析,泉州分行结合辖区经济的地理分布状况,制定了全辖“三农”金融生态图谱。该图清晰标明了各经济区域的产业特征、支柱产业、生态圈辐射范围、“三农”业务重点、农行机构分布等,一目了然。相关部门、试点行和业务人员按图布阵,为服务“三农”合理配置资源提供了基础条件。“生态圈”原属生物学范畴,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群体。“三农”金融服务生态圈指遵循“开放、有序、合作、共赢”原则,为“三农”产业链的各个成员发展创造更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让身处其中的各个成员共存共荣,实现整个链条及系统的和谐发展。“三农”金融服务与区域经济浑然构成一个整体,涉及到银行、农村、农业、农民、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等各个方面。5/15泉州分行“三农”金融生态图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以经济区域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图。以“城乡联动、差别定位,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为原则,将全市13个经营行分为城区支行、经济强县支行和特色资源县支行三大类型,按照各区域的经济状况、产业特征,确定营销的重点行业与服务对象,用金融生态图体现。城区支行以橙黄色标注。产业特征为泉州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中心,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快,各类工业园区云集,旅游、商贸服务和都市农业、城郊特色农业发达,是生产资料和农副产品批发流通中心,外来工创业型小企业、小超市、个体工商户集中。围绕城乡一体化,重点支持都市农业、设施农业、高科技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支持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配套产业;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副产品专业市场;支持闽台农业合作、外来工创业和消费性融资需求。经济强县支行以蓝色标明。产业特征区域产业集群化、产业链完整,民营经济发达,农村经济城镇化、工业化程度高,是台商投资聚集区,港口海运、对台贸易、水产品养殖加工、特色旅游和高效农业发达。重点支持县域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工商户;支持小城镇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支持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建设、台商创业园区台企和农业合6/15作项目。特色资源县支行以绿色显示。产业特征农业、森林、水利、矿产资源丰富,绿色农业、乡村特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发达。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重点支持绿色农业的生产基地、加工转化和仓储物流建设;支持森林产业、矿产业、小水电、乡村特色旅游、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带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图。泉州沿海产业集聚,山区资源产业与高效农业发达,呈明显的产业带状分布。按各县市经济产业特点,泉州分行将全市分成六大经济板块,组成特色鲜明的带状产业金融生态圈。中心城区产业带以红色为代表。产业带特征当地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中心,生资和农副产品批发流通中心,都市农业发达,外来工创业多。重点支持都市农业、高科技农业、外向型农业和闽台农业合作项目;支持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商务部定点流通企业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及“农改超”改造建设项目;支持外来工创业。城乡结合部产业带以黄色标明。产业带特征农村城市化进程快,各类工业园区云集,台商投资聚集,港口、海运、水产、旅游和城郊型特色农业发达。重点支持工业园区开发、园区入驻企业建设和技改项目;支持城郊7/15闽台农业合作特色产业,小企业标准工业厂房建设,电子、汽配、旅游及现代农业产业链发展。经济强镇产业带以紫色标注。区域产业集群化,民营经济发达,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程度高,产业链完整,商贸服务、高效农业发达。重点支持当地龙头企业、民营经济、个私经济,闽台合作高效农业、粮食加工及物流产业链和茶叶、矿产及建材行业等;支持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农副产品流通市场建设。滨海蓝色产业带以蓝色为标识。区域海洋经济特征明显,工业化程度高,港口海运、对台贸易、水产品养殖加工业发达。重点支持当地港口建设、船舶运输、石油贸易等海洋经济,两岸“三通”经贸活动和对台经贸物流中心、海峡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山区绿色产业带以绿色表示。区域产业特征为农业、森林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绿色农业产业链完整,乡村特色旅游、生态旅游等产业发达。重点支持当地绿色农业、森林、矿产、小水电、特色旅游等产业;支持订单农户、个体经营户和其他农户。边贸特色经济产业带以暗黄色为特征。这些产业带区域是连接周边县市的金三角,资源丰富,边贸经济发达。重点支持当地资源型产业,如矿业建材、林木深加工,茶叶、藤铁工艺,海水养殖和对台贸易等。8/15以职责分工为核心的金融生态图。泉州分行实行领导分片挂钩、部门分片挂点,分层推进试点,在金融生态图上体现为五个责任片区,以“红、蓝、绿、黄、紫”五种颜色分别予以标示,每个责任片区确定相应的挂钩领导、挂钩部门和主要联络员。在此基础上,“三农”金融服务生态图还进一步细化到各个县区、乡镇和网点,详细梳理标明了每个县支行的区域经济特色、物产资源、经济支柱产业、“三农”服务主要需求和农行网点服务品种、负责人及联系电话,清楚地展示了各县支行局部的“三农”金融生态圈。服务“三农”金融生态圈初现华彩景观在服务三农金融生态示意图指引下,泉州农行全辖各行找准支农切入点,融入“服务三农,关注民生”的新型农村金融生态圈,制定实施“一县一品”、“一行一策”的金融服务方案,呈现出“城乡并举、山海联动、梯次推进、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截止去年底,全行县域存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占全行新增存款;涉农贷款余额亿元,占比,试点以来新增涉农贷款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县域贷款余额亿元,比年初增加亿元,占比,全市3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该行开户。目前,服务“三农”的产品和制度已见雏形,服务“三农”泉州模式初步形成。9/15一个孤岛金融服务的历史性跨越站在高处环顾四周,水天一片,碧波万顷,惠屿村就像苍穹下的一叶孤舟。惠屿,这座隐落在古老泉州最北端面积约平方公里的海上孤岛,居住历史始于清朝中叶,现有人口316户,1138人。2016年海底电缆通到村里以后,这里才正式通上电。泉州分行构建服务“三农”金融生态圈的行动序幕,就是从这个孤岛开始的。2016年11月17日周六,惠屿村迎来了农行福建分行副行长刘桂平、泉州分行行长黄斌和泉港支行行长张伟昆等客人。这一天,农行省、市、区三级行长在岛上与泉港惠屿岛村签订了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作协议,标志着这个孤岛200多年没有金融机构服务的历史终结。根据合作协议,农行将为惠屿村养殖户、企业、个人高端客户提供信贷资金、市场信息、理财规划,提供金博士理财卡、贷记卡、可自助可循环贷款、网上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等一系列现代金融工具的综合金融服务,扶持海水养殖业、旅游观光产业、优质企业及创业个人,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不仅如此,农行还将为当地村民举办相关金融知识培训,指导使用农行借记卡、贷记卡、网上银行、自助银10/15行等金融服务工具,为村民办理理财卡、网上银行等提供方便和优惠。应当地需求,也可在酒店、商场等安装POS机、转账电话等,改善金融环境,方便当地百姓。对此,农行福建分行副行长刘桂平表示,泉州分行以一种比较成熟的产品和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为没有网点覆盖的边远地区提供金融服务,这是现代条件下支农的一种新的方式,值得推广。签约后一周,记者第二次登上这个孤岛。村主任肖清林高兴地告诉记者,现在岛上已经有15个渔民办了金博士理财卡。他说“以往我们村还贷,都是村干部在喇叭里通知大家,然后将还贷的钱集中后派人送到岛外的信用社。现在好啦,运用金博士理财卡、电话银行和网上银行,在家打个电话,轻轻松松就可以转账还款了。”肖清林说,岛上渔民、养殖户都是靠海吃饭,“一万、两万的贷款银行不肯办,二百万的贷款我们却不敢要。现在有了农行的支持,我们对村两委提出的五年规划远景信心更足,渔民增收更有盼头了。”一张惠农便民第一卡金博士理财卡(农村版)的诞生“在农村生活了40多年,今天我有了第一张银行卡,不但可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优惠政策,避免了携带现金的不便,还能在村里刷卡购买生活用品。”德化县凤洋村村11/15民曾俩承扬着手上的金博士农村版理财卡对记者诉说他的用卡感受。为服务政府部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等“民生工程”,泉州分行于去年12月25日推出了具有“一卡多账户、看病无后顾、贷款可自助”等功能的金博士农村版理财卡。该产品首次融入医保功能,为参合农民提供消费、缴费、存取款和账户管理功能以及农村个人客户小额应急贷款,保障医疗应急需要。以前农民“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着见阎王”,哪家要是有病人,全家的家底都要被掏空。为遏制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政府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这一事关9亿农民的最大的民生工程,让农民看病能报销,个人的经济压力变小了。但报销是事后的,没钱先缴交住院费,医治就会被延误。依托农行先进的科技平台创新产品和服务,配合政府部门实施民生工程,为解决农村、农户、农民贷款难等问题提供工具和服务平台,让农民也能享用现代金融服务,即使有病也不怕去医院,家庭经济也不至于坍塌,照样能够致富奔小康。这就是泉州分行选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切入点,研发农村版理财卡的初衷。进入新年,金博士农村版理财卡将全面发送到德化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6万多农户户主手中,届时全12/15县90以上的农户从中受惠。“设计一款可以覆盖亿户农民的集储蓄、汇兑、理财和贷款为一体的贷款卡”,为实现农业银行行长项俊波这一战略构想,泉州分行在服务“三农”试点中先行了一步,收到了实现良好的集群效应。一个县支行在中国茶都的“茶叶富农”融资方案“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安溪铁观音茶叶,是万民眼中的一颗绿树。在泉州安溪县,拥有一个全国规模最大、投资最多、功能最全的茶叶批发市场中国茶都。目前,安溪正在走出千百年来茶农自种自制自销的作坊经营模式,代之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分工合作模式,茶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农行安溪支行因势而为,把信贷支农的重点确定为支持现代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服务支柱骨干企业的发展,分别制定了“公司基地农户”服务方案、“公司农户”服务方案和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服务方案。根据方案,安溪支行将为茶叶产业化骨干企业提供用以生产、加工、收购、销售等经营流动资金需求的贷款业务,以鲜明的区域惠农助农产品的特色,促进“茶叶富农”。安溪支行还将全国最大的乌龙茶农业化龙头企业安溪铁观音集团有限公司提供信贷资金,支持集团迅速发展,促其以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周边茶农,促进安溪茶叶的可13/15持续发展。提起扶持铁观音特色产业的发展,从北京参加总行省市县部分行长座谈会回来的安溪支行行长郭云海对记者说“安溪支行处在服务三农金融生态图中特色资源板块中,我们将结合安溪的特色产业,找准定位,主动融入三农金融服务生态圈,适时实施三农金融服务方案,扎实推进三农试点工作。”郭云海透露,经过调查,对铁观音生态茶园基地建设提供信贷支持,每亩贷款额度5000元,收入来源有保障,是信贷支农、促进安溪茶产业升级、扩大茶叶惠农效果的重要渠道。“今年我行将选择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一定品牌、一定规模茶园基地、树龄适中的企业,以办理林权证和林地使用权证的高附加值茶园作抵押,创新担保方式,争取成熟一批,后续推广一批的办法,并结合闽台农业合作、海西建设战略,放大支农惠农的社会效果。”目前,作为“公司基地”茶叶发展模式的试点,拥有2670亩茶叶基地的安溪岐山魏荫名茶有限公司,已被该行纳入首批茶叶支农项目,并获得700万元贷款。一个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基地进入服务“三农”试点以来,泉州分行服务“三农”亮点频现。从“金博士”小企业自助可循环贷款业务、小企业标准厂房按揭贷款业务的拳头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