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伟大的 出发 永远的 长征 2016年最新版 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 80周年 为纪念长征胜利、弘扬长征精神,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中国共产党艰苦卓越的长征历程,发扬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精神。 五个一活动 回顾一段 “ 红色 ” 历史 欣赏一组 “ 红色 ” 影像 欣赏一幅 “ 红色 ” 书画 欣赏一首 “ 红色 ” 歌曲 荐读一本 “ 红色 ” 好书 公元 1000年至公元 2000年间,中国的三个事件被世界认为具有巨大影响,并入选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百件重要事件。 第一个事件:年,火药武器的发明。 第二个事件:年,成吉思汗的帝国。 第三个事件:年,长征。 一、回顾一段 “ 红色 ” 历史 年前的月日夜,一支万余人的红色大军跨过赣南于都河,从此踏上生命的远征。 两年后,当九死一生的红军队伍在甘肃会宁紧紧拥抱时,他们的远征从此有了一个不朽的名字 长征 。 红军长征的原因 1934年 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 430人,平均年龄不到 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 11个省,翻越 18座大山,跨过 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 1935年 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之后,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也先后进行了长征,最后,红军三个方面军于 1936年 10月在会宁胜利会师,结束长征,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部署。 红军长征的胜利,实现了党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宣传了党的主张,播撒了革命火种,锻造了革命力量,形成了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谱写了我们党、军队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壮丽篇章。 年过去,岁月长河中,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用生命热血铸就的长征精神,至今仍深刻影响着我们军队、我们党和我们民族的今天与未来,在人类的精神天空至今闪耀着动人光芒。 二、欣赏一组 “ 红色 ” 影像 发源于云贵交界山区的赤水河,蜿蜒穿行于川、黔、滇三省边界的崇山峻岭之间,北流汇入长江。 1935年 1月 29日至 3月 22日,中央红军 4次往来跨过这条河,进行大小战斗 30多次,这就是四渡赤水战役。 25年后,毛泽东对来访的英国名将蒙哥马利说,四渡赤水是他的得意之笔。 15 金沙江位于长江的上游。它穿行在川滇边界的深山狭谷间,江面宽阔,水急浪大。如果红军过不去江,就有被敌人压进深山狭谷,遭致全军覆灭的危险。当红军大队人马向金沙江挺进时,蒋介石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认定红军的目的既不在贵阳,也不在昆明,而是“必渡金沙江无疑”。1935年 4月 28日,他下达命令,控制渡口,毁船封江。就在红军进抵金沙江前夕,江边的敌人已将所有船只掠到北岸了。 16 “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孙继先率 17勇士强渡大渡河,在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 17 红军走过的水草地 ,红军指战员历经艰辛,通过人迹罕至、气候变化无常的茫茫草地。 1935年 6月 8日,红 1方面军一举突破川军庐山、宝兴防线。歼其一部。接着,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翻越了终年积雪、空气稀薄的大雪山夹金山。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到达陕北后合影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1 三、欣赏一幅 “红色” 书画 一幅书法: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悬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幅油画: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长征,或称“七律 长征”, 毛泽东 写于 1935年 10月,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 岷山 后,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 曙光 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这首 长征 ,从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 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四面八方抒写,景致转换向前, 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8句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饱含 中国共产党 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 中国诗歌 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 长征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 其中包括了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一路上,红军战士击溃了敌军无数次围追堵截,他们跋山涉水,翻过连绵起伏的 五岭 ,突破了乌江天险, 四渡 赤水,越过 乌蒙山 ,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 岷山 ,历经十一个省,于 1935年 10月到达陕北,总行程二万五千余里,是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事件。 诗中生动、形象、概括地表现出红军战士那种不怕艰苦,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油画: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规格: 331 166 创作年代: 1977年 收藏: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这幅画描绘了红军胜利会师的激动场面。深刻反映了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经过生死考验,像三股汹涌澎湃的洪流,以不可阻挡之势汇聚陕甘,战士们相聚时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用壮阔的画面表现了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这一令人激动的历史场面。 画面以挥舞旗帜的两队红军奔跑着、相拥在一起的场景为主线展开,人物的表情丰富多彩,有久别重逢后的喜悦,有意外相见的惊奇,有喜极而泣的激动,有兴高采烈的呼喊 作者动态的构图,灰暖的色调,明快的光线,营造了一片欢乐的景象。 既有“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昂扬和豪迈,又有“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浪漫和欢欣。 四、欣赏一首 “红色” 歌曲 五、荐读一本 “红色” 好书 作者: 王树增 书籍出版: 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长篇纪实文学 长征 ,这是一部历时六年,历经艰难的厚重之作,是第一部最全面纪实长征的文学作品。 王树增的 长征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8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的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作者查阅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汽车智能驾驶系统考核试题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考试新趋势试题及答案
- 市场商务笔试题目及答案
- 鹰潭四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法学天赋测试题及答案
- 税法实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家具设计中的趋势变化与应对措施考题及答案
- 有机化学大家讨论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钢球光磨研设备项目建议书
- 伊宁市物理中考试卷及答案
-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术中护理
-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案例分析
- T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正式版)
- 敬畏生命-道德与法治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知识图谱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2024年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政治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多发伤救治及进展
- 高血压与青光眼的关系
- 数字经济对广东省经济影响研究
- 2024年上海银联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工业园区规划环评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