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节感人文章 _第1页
教室节感人文章 _第2页
教室节感人文章 _第3页
教室节感人文章 _第4页
教室节感人文章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1教室节感人文章教室节感人文章九月十号教师节最感人最深刻的教师节歌颂文章九月十号,您的节日九月十号,是您的节日。又是一个桂花飘香,稻粒金黄的季节,翻开生活的日历,转眼就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回想起在这一年里和老师共同相处的每一天,觉得每一个场景都历历在目。说到对自己老师的形容,很多人都想到了蜡烛、园丁、春蚕,因为他们是那么的无私,那么的默默无闻,用自己有限的光和热贡献给整个社会,培育人才、无私奉献。但是对于我的导师,我还要用大海、蜜蜂和桥梁来描述,是的,这些虽然不能完全表达我对老师的敬爱,但是却能够体现我的导师的优秀品质。大海,在大风来临的时候波涛汹涌,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安静祥和,我的导师属于后者,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够成为导师的学生,是我的幸运,感谢老师的包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21容和不拘一格。我记得在快要复试的时候,我只身来到长春这座城市,打听到很多同学已经找到了导师,我的心很急切,因为时间的关系,很多老师都断言拒绝了我,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找到了现在的导师,导师本意招的学生名额已满,但是老师并没有立刻拒绝我,而是和我聊了很久,从专业到爱好,从家乡到异地,从毕设到复试第一次见面,我就感受到了一个老师的和善和亲和力,丝毫没有一个教授的高高在上,最后我很荣幸的成为了老师的学生,也正是因为这一天,我的人生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要说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我的导师有三百六十天都在为科研事业而奋斗,早上很早的就来到实验室,晚上又很晚的离开,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我的导师,就好比哪里有花朵哪里就有蜜蜂,要说勤劳,老师永远是我们实验室人的榜样。我清楚的记得有几次老师遇到科研上的问题,他就和师兄们一起探讨,一起思考,一起到食堂就餐,很快就又回到工作上去,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就连老师也时常教导我们,只有掌握技巧,不断努力,才能够将问题突破。如果把人生的不同阶段比作阶梯,那我认为我的导师就是我的研究生生涯和科研生涯的桥梁,在研一阶段,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21师考虑到我们有学习任务,尽可能不打扰我们学习,在我们学习之余,让我和师兄们聚在一起给我们介绍课题的内容和基础知识,在之前我们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但是经过老师的讲解,我发现了理论知识【教室节感人文章】【教室节感人文章】和现实操作的很多差距和很多衔接,小到一个电阻的焊接,大到焊接电流的检测,老师总是能自由穿梭,轻松掌控,同时也带领着我们在科技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身为祖国的下一代,我觉得学习是学生天职,但是做人更是一门必修课,在我的导师身上,我能学到的是老师工作上的勤劳,生活中的开朗;遇到问题时的严谨,解决问题的敏捷;对待同事的尊敬,对待学生的关爱李商隐的诗句有一句诗句能表达老师的无私奉献,那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的导师用他的默默奉献绘制了一幅桃李满天下,在此祝愿我的导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同时也祝愿天下所有的老师教师节快乐,生活和事业都一帆风顺教室节感人文章关于教师节的作文最令教师感动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21的十个称谓关于教师节的作文最令教师感动的十个称谓中国古代称教书者为“师”,并把“师”作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春秋时的尚书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把“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并称,并写在同一牌位供众人朝拜,可见“师”的地位之高,受人之尊。中国的第一位教育家孔子被人们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几千年来人们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对“师”最精辟、最完美的解释是唐代大文豪韩愈的师说一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将教师的职业价值提升到文化传递的社会高度评价,一直被国人奉为经典世代流传,也是历来教书者引以自豪的荣耀。随着岁月的更迭,“师”的称谓后来演化为“教师”、“老师”。如今,“教师”的称谓多用于书面语言,而“老师”是现实生活中流传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称谓。有人问“师”前面为什么要加个“老”呢据说有两种释义一是说明老师是历史最悠久的职业,无以伦比;二是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因为“老”的词义解释其中之一是“敬辞”。因此“老师”的称谓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21重教”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老师经济生活的改善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以及国家与社会对知识和教育的越来越重视,“老师”成为最受人们尊敬的称谓。如今,“老师”的称谓已走出教育界范畴,在社会上,如果被人称作“老师”,那将是对你最大的尊敬,也使你感到莫大的荣耀。先生最历史悠长的尊称“先生”一词在各类词典中的第一解释就是“教师”,是对教师最古老、最悠久的称谓,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中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大教育家孔子是最早的先生,因为“子”就是先生的意思。古代称教书者为“先生”、“私塾先生”、“教书先生”等,这是人民群众对教书者的敬称,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尊师的优良传统和美德。随着历史的发展,“先生”一词也发生了词义上的变化,现在“先生”成为社会上最流行的尊称口语,已经远远超出教师的范畴被广泛运用于各种人群。然而,在教育界“先生”的传统称谓仍在沿用,只是它的规格被提高了,人们往往把资深的、德高望众的老师称为先生。毛泽东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21席当年为徐特立老师贺寿时写道“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显示出一代伟人对老师的尊敬热爱溢于言表。伟大文学家鲁迅写的藤野先生更是一篇歌颂“先生”的传世佳作,藤野先生的优秀品质和博大胸怀一直成为老师的楷模。我国现代的教育家蔡元培、陶行知、叶圣陶、胡适、梅贻琦、傅斯年、闻一多、朱自清、冯友兰等都被人们尊称之为先生;在当代那些教育界的元老、教授也被人们尊称为先生,如季羡林先生、顾秉林先生、柏杨先生等。因此,“先生”的称谓是对老师千古传唱的美称,它将被永久地传下去。人类灵魂工程师最富哲理的称谓“人类灵魂工程师”一词原是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对作家的称谓,后来被教育家加里宁引用到教育界,他说“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从此,“人类灵魂工程师”成为老师特定的称谓,这也是社会给予教师的崇高赞誉。“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对教师科学、准确、高度的评价,教师不仅要把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以“为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7/21人师表”的行为将自己的品德、人格、情操、责任感、爱心和献身精神承传和影响给每一个学生,塑造学生好的思想道德和培养学生好的行为习惯。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因此,“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老师的崇高义务和职责,只有真正做到这些才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谓。如今,社会上人们越来越喜欢用“人类灵魂工程师”来比喻老师,表明了人们对老师职业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敬意;老师也为这一称谓感到由衷的自豪,因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定义准确,而且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园丁最质朴无华的褒称“园丁”原本是指从事园艺的工人,后被比喻成教师。人们通常把童真的孩子比喻成幼苗、花朵、小树等,而培育这些幼苗、花朵、小树的老师就像辛勤的园丁一样,用智慧、爱心和汗水浇灌、培育、呵护着园子里的每一株幼苗,使他们枝繁叶茂,姹紫嫣红,茁壮成长。因此,把老师称作园丁是最质朴、最形象、最富有田园诗意的比喻。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8/21邓小平同志曾说“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一代伟人用“园丁”的称谓对教师给予了高度评价。为表扬优秀教师许多地方都设有“园丁奖”,上海、浙江、河南、甘肃、安徽、黑龙江等省市设的“园丁奖”是对优秀老师最高的褒奖,团中央和全国青基会也设立了“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以表彰那些扎根山村和贫困地区的农村优秀教师,今年举办的“全国教育工作者发明与科教制作展评活动”也设立了“园丁奖”。1984年全国第一个教师节,北京发行邮票纪念封图案为花朵与教师。其寓意为老师像园丁,用辛勤的汗水浇开祖国的花朵。福建邮政部门在1999年教师节发行的有奖明信片图名为“辛勤园丁情,学子寸草心”,用以表达对老师的崇高敬意和祝贺。今年,为庆祝第二十个教师节,教育部推出“园丁杯”知识竞赛。因此,“园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最引以为荣的称谓。慈母最真情感人的爱称中国古人云“师如父母”,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人们把老师比作“慈母”,主【教室节感人文章】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9/21要是对那些有着“童心母爱”的女教师给予的最亲切、最真挚、最感人的尊称。“慈母”首先蕴含着教育工作者伟大的爱。英国教育家罗素说“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在毫无保留地奉献出自己的精力、热情、才能和知识,使学生更好地受到教育,在知识上、精神上和品德上取得最好的结果。同时更好地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抓住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志向,精心培育,使之成才。全国闻名的优秀教师斯霞被人们称作教育界伟大的“慈母”,她从教72年,以伟大母亲的慈爱精神培育每一个学生,同学们都亲切叫她妈妈。全国优秀特级教师于漪说“对教师来说,力量的源泉就是对学生的爱,爱学生才会爱事业,才会对教育工作保持经久不衰的热情,才会充满献身精神。”正是这种母爱使她赢得了人们对她极大的尊敬和高度评价,并亲切称她为“校园妈妈”。因此,“慈母”是对那些用爱辛勤耕耘育人园地女教师最高的荣誉。春蚕最纯挚的称谓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0/21对“春蚕”最早的记录见于诗经,而把“春蚕”进行拟人化的比喻最闻名的则是唐代大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他把春蚕的执着、坚贞、奉献精神表现到了极至,成为千古传唱的佳句。著名画家潘兹的春蚕颂写道“春蚕化生,蕞而微虫,春蚕何取,一桑始终,春蚕春蚕,万世可风”,他对春蚕的品质进行了高度赞美。人们生动地把教师比作“春蚕”,是对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和高尚品质给予的高度评价。人们赞美教师就像春蚕一样“吐尽心中万缕丝,奉献人生无限爱,默默无闻无所图,织就锦绣暖人间”。“春蚕”是广大教师感到无比荣耀的称谓。著名教育家朱光潜说“只要我还在世一日,就要吐丝一日,但愿我吐的丝,能替人间增一丝丝温暖,使春意更浓。”春蚕冰清玉洁,气质高贵;春蚕食几茎绿叶,吐一片锦绣;春蚕生命不息,吐丝不止春蚕这些优秀的品质,只有光荣的人民教师才无愧于这样的称谓。蜡烛最温馨动人的称谓对蜡烛的赞美也是源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人们歌颂蜡烛,是因为蜡烛默默地燃烧着自己,用自己的光去照亮别人,直至将自己燃尽。说起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1/21蜡烛这种品质,人们就联想到敬爱的老师,老师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用智慧和品格之光给学生照亮前进的航程,这种为“他人照亮道路,让他人看见光明,燃尽自己耀人间”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正是对人民教师的最生动的比喻吗“如红烛发光发热,精心培育国家良材,似春蚕无怨无悔,毕生献给教育事业”,这幅老师自勉的对联正是对“蜡烛”称谓的认可和自豪。孺子牛最具中国特色的喻称“孺子”是古时对小孩子的称谓。“孺子牛”是左传中记载的一个典故春秋时,齐景公与儿子嬉戏,景公叨着绳子当牛,让儿子牵着走。这个千古传颂的“爱子”故事后来成为人们赞誉的美德。现代伟大文学家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华和拓展,而后人们用“孺子牛”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人们之所以把老师称作孺子牛,认为这是当之无愧最贴切的比喻。我国历来有师生“亲如父子”的传统美德,老师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就像孺子牛一样辛勤地耕耘,为把孺子培养成才心甘情愿地作出奉献、鞠躬尽瘁,不图回报。获得“孺子牛奖”的全国优秀教师刘让贤扎根青海高原乡村几十年如一日,像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2/21牛一样兢兢业业地工作,把自己的爱无私奉献给孩子,刘让贤是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是“孺子牛”精神的生动体现。“孺子牛”精神表现为“深怀爱心,默默耕耘、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这些优秀品质都集中体现在我国广大教师身上。因此把老师称作“儒子牛”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褒奖。春雨最生动形象的默称人们对“春雨”的赞美由来已久,把春雨比作“甘霖”,比作“及时雨”,视“春雨贵如油”。而把春雨表现得最完美意境的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名篇。人们把老师比作“春雨”,把学生比作“春苗”,春苗需要春雨去浇灌。我们的老师就如那绵绵的春雨,用播洒的爱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丰富知识去开启学生的智慧,用优秀的人格去潜移默化培育学生的品德,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去熏陶学生的心灵。广大教师甘化春雨润蓓蕾的高尚情操,为“春雨”的称谓增添了无限光彩。人梯最高评价的专称一个人接一个人踩着肩膀向高处攀登叫作搭人梯,人梯是古代向上攀高、攻城拔寨、翻山越岭所创造的集体配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3/21合行动,一直流传至今。现在人们把“人梯”比作是“那些为别人的成功,而做出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的人”,人们把教师称作“人梯”,正是因为光荣的人民教师具备了这样优秀的品质和精神。广大的人民教师辛勤地耕耘在教育事业的园地,他们不图名,不图利,不图回报,默默无闻地教书育人,兢兢业业地培育人才。而那些考上大学,走向成功,扬名立万的学生,无一不是踩在老师的肩膀上,以老师为人梯向上攀登达到人生的高峰。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取得成就的文学艺术家们在谈到成功的决窍时,无不认为老师的教育是成功的首要条件和因素。学生的成功离不开老师,而老师的希望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成功。湖北大学年近90高龄的朱祖延老教授在教师述怀中写道“不辞辛苦做人梯,在有生之年把自己全部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这充分体现了中华世代延绵而甘为人梯的教师的精神。这种无怨无悔,不图所求,甘作人梯,让学生踩在自己肩膀上更上一层楼的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精神,是每一位教师共同追求和共同理想,“人梯”因此成为教师们最光荣和最贴切的称谓。教室节感人文章2015蜡烛教学反思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4/21蜡烛教学反思一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在八年级的第一单元,这是一单元以战争为题材的文章。俄国作家西蒙诺夫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没想到,学生们的富有深情的理解深深地感动了我。生我被苏联红军的献身精神所感动,原因是那位牺牲的红军战士是那么的年轻,但是为了南斯拉夫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他却无私的奉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生我被老妇人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原因是在那么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5/21一个炮火连天的环境下,人们想躲避还来不及,可是老夫人却毫不畏惧的走向了炮弹横飞的战场,她走的那样坚定,完全不怕被炮火击中。生我被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的无私的爱所感动,原因是为了表达对红军烈士契柯拉耶夫的爱戴和敬意,老夫人把自己珍藏了年的心爱的结婚蜡烛点在烈士的坟前,并且在烈士的坟前守侯了一夜。生我被老妇人行动所感动,原因是老夫人默默安葬好了契柯拉耶夫烈士以后,又默默地在他的坟前守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当苏联红军发现她时,她仍然没有说一句话,只是默默地向这些红军们鞠了个躬,并点燃了最后一只蜡烛,然后就默默地离开了。此时此刻,语言似乎已是多余的了,老夫人和红军的心是相通的。生6我被文中的德军所感动。我们都以为他说错了。生6我没有说错,大家注意到没有,文中出现过四次这样的语言,当老妇人在广场时,炮火都没有在她近旁爆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21炸。试想连匍匐前进的年轻士兵都难逃的炮弹为什么没有炸死老妇人,是德军看不到她吗不是,我认为这德军的人性善的一面。一个老妇人在掩埋自己敌军的尸体,他们没有向无辜开枪,这让我想起一篇文章,讲的是二战中在圣诞夜德军和美军的和平相处。真没有想到孩子们能如此深入的思考问题,刚才找到的这些感动点都能让我们进入到文章中,既感受到了文章主要的写作内容,又感受到了南斯拉夫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崇高而深厚爱。文章的主题就这样在感动和思考中得到理解和掌握。蜡烛教学反思二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怎样才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篇通讯非常感人,但难度不大,怎样让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流于肤浅,不流于表面,怎样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去品味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的情感,去咀嚼语言的精妙,对文本进行探究性的感悟品味,由整体入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7/21细微,由语言入体验,这是我这次在教学设计中着重思考的问题。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还是很成功的,让学生做一回战地摄影记者,抓拍感人场景这一语文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能引领学生深入品味作品的感人之处、意蕴丰富之处,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得到了心灵的感动和净化绿色圃中,而且对于精彩的细节描写也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学生的潜能被很好地挖掘出来了,他们的回答可以说是精彩纷呈。这不由让我想到很多时候,我们总抱怨学生上课不配合,总觉得学生对稍难问题不愿做深入的思考,其实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我们没能调动起他们研讨的兴趣,没能给他们一个思维的具体的触发点,没给他们提供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平台。如果课堂中只是简单地问“你们觉得本文哪些地方感动你为什么“估计很多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老生常谈。所以,能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地投入学习,去和作品及作者认真“对话“,亲身体验文章中的思想感情,在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否则,充分体现“以学为主“的新课程理念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8/21蜡烛教学反思三蜡烛是一篇极富感染力的战地通讯。作者通过对惨烈的背景、细腻的动作、崇高的情感的极力渲染,热情的赞美了南斯拉夫的一位老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的深沉的爱,尽情的讴歌了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崇高的情谊。本文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可是要求学生准确地解读其主题思想却并非易事。在设计教学时,我将本文的阅读重点定为“寻找感动“上,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去寻找文章的感动点,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展现自己的个性阅读能力。在分析蜡烛的主题时,学生们大多不知从何说起,整个课堂气氛十分冷淡。为了顺利解读蜡烛的主题,不至于让学生无从思考,我要求学生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以引导他们从内容上去感知文章的美。通过小组讨论,五分钟之后,学生们纷纷举手蜡烛教学反思四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我在蔡山一中阶梯教室上了一节课,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9/21课题是蜡烛,这节课是我代表我校八年级语文老师参加中心学校举行的“课内比较学,课外访万家“一系列活动而准备的。我抽到了第二签,是上午的第二节课,下面是我对这节课所作的回顾与反思。成功之处一、导入紧扣了文章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下一教学环节作了用效的铺垫。首先,有关蜡烛的诗句和诗歌的回顾不仅是温故知新,也是一次知识的积累,更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回到了课堂;其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