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教争鸣举要_第1页
儒教争鸣举要_第2页
儒教争鸣举要_第3页
儒教争鸣举要_第4页
儒教争鸣举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儒教争鸣举要儒教是否宗教,在历史上曾有过三次争鸣。第一次是在明末,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为传教方便,力辩儒教不是宗教。第二次是在20世纪初,陈独秀等人出于政治斗争需要,彻底否定儒教是宗教。第三次发端于1978年底,任继愈在中国无神论学会成立大会上,从学术角度提出“儒教是宗教”论断。由于关乎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参加争论的学者并不很多,然而第三次“儒教争鸣”确是20多年来我国学界最具挑战性,也是一个颇有争议并使诸多学者甚感困惑的问题。“儒教争鸣”涉及方面很多,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观点。可以将其归纳为两类一是与宗教标准有关的争论,二是与儒教实际有关的争论。一、与宗教标准有关的争论1如何看待儒教的入世性反对者宗教的基本特性是出世性,构造出一个虚幻的世界,认为它能拯救人间的苦难,使人得到解脱。儒家的天命鬼神思想确实包含着某种宗教性,但其基本倾向是入世的,以修身为出发点,以平治天下为最后归宿,所以它不是宗教。2/6赞同者出世、入世并不是宗教与非宗教的标准。历史上还未见有哪一个宗教宣布过自己是不能够治国而只能是“出世”的,有些宗教之所以不得不“出世”,完全是情势所迫,而非出于自愿。以基督教而论,所谓基督不过是像大卫那样的圣帝明王。他的任务不是超度人们升入天国,而是秉承上帝的旨意,解救人们的苦难,让人们获得幸福。耶稣就是人们盼望的这样一位救世主。但是,耶稣没有成功,他为世人流尽了自己的血。只是在这个时候,他才说,“我的国不在这个世上”;人们也才开始追随他,盼望升入天国。因此,儒教盼望一个圣帝明王,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同样是宗教的追求,因为这是在天或上帝的名下进行的。儒教是个入世的宗教,直到中国封建社会灭亡,它始终没有落到出世的地位。和一切宗教学说一样,儒学也不认为研究“修齐治平”之学是社会本身的需要,而认为这是禀承上帝的意志。2儒教有没有自己的组织反对者宗教教徒都有比较严格的入教方式,宗教都有准确的教徒数字,宗教都有一定的神职人员管理教务。而“儒教”则根本没有什么“入教手续”或“仪式”,上下几千年读儒家著作的人无法统计,儒家学派更无什么组织形式,那就谈不上豢养着一批什么“神职人员”。一句话,因为儒家不是“儒教”宗教。3/6赞同者宗教是否在国家政权之外建立自己的组织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它不是教与非教的分水岭。儒教不是没有自己的组织,而是没有在政权组织以外建立独立的组织,政权组织同时也就是儒教的宗教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任职的官员,同时也是一种教职,执行宗教的职能。君主不仅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最高的教职,是天子,是“圣上”,在最隆重的祭天大典上,担任主祭。皇帝以下各级官员,依自己不同的品级,担任不同的祭祀任务。担任国家职务的官吏,同时也具有宗教职能,这是儒教的特点。二、与儒教实际有关的争论1儒家信不信鬼神反对者宗教主张有神论,儒教和孔子却不主张有神论。“子不语怪力乱神”,这是大家公认的。樊迟问知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复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认为,人们应当去做人所当做的事,至于鬼神则不必深论。他强调的是“事人”而不是“事鬼神”,强调应当研究的是人生现实,而不是人死后究竟有无灵魂及其是否会进天堂或地狱之类,而后者恰恰是宗教的一项基本内容和本质特点。孔子对鬼神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这同他治学的态度是一致的。赞同者以昊天上帝为首的神灵系统、祖宗神灵系4/6统和以孔子为首的神灵系统,就是儒教的神灵世界。长期以来,学界讨论孔子对鬼神的态度,主要依据论语。然而,自从独尊儒术之后,儒经乃是儒者识字、达理、做人的基本教材,那么所有的儒者又是怎样对待儒经中那些天命、鬼神的文字呢只要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儒经中那些上帝鬼神信仰,是所有儒者、包括孔子在内的思想和行为的基础,然而我们多年来的传统文化研究,却偏偏忽略了这个基础。即如论语而言,其“敬鬼神而远之”等几条言论是不少人认定孔子不信鬼神的基本根据。那么,什么叫做“敬鬼神而远之”呢朱熹引二程道“人多信鬼神,惑也,而不信者又不能敬,能敬能远,可谓知矣。”在“事人”、“事鬼”、“知生”、“知死”下朱熹注道“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幽明始终,初无二理”。程、朱的注,不仅揭示了孔子对鬼神的态度,也道出了他们及宋元明清所有儒者对鬼神的态度。转贴于论文联盟HTTP/2孔子是人还是神反对者在中国,传授儒家学说的教师和学习儒家经典的生徒,虽然敬仰孔圣人,却自觉地认知孔子是人而不是神,决没有像宗教徒那样视孔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上帝。赞同者把孔子列入国家正式祀典,始于东汉,享5/6受和社稷神同样的规格。从此以后,国家对孔子的祭祀就不再间断,其规格也不断上升,到清末终于升为大祀,和天地同级。当然,孔子是人,祭祀的人们也知道孔子是人。但同样,老子、释迦也都是人。从宗教诞生以来,被当作神的,不仅有天地山川、虫鱼鸟兽,而且最重要的还是人。把古代的名人祀为神,正是儒教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其他宗教中常见的现象。3儒教的“教”是不是宗教的“教”反对者自南北朝隋唐以来,有儒道释三教之说。其所谓教,泛指学说教训而言。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儒教之教,即“修道之谓教”之教。这里的“教”乃是教化之义,非宗教之称。儒教即是儒学,并非一种宗教。赞同者教化之教和宗教之教并不矛盾,一切人为宗教,都是用来教育群众的。儒教是教化之教,佛、道二教也是教化之教,其他人为宗教也是教化之教,没有发现过教化之外的宗教。至于说儒教不借助天命鬼神,那是不符合事实的。说儒教是教化之教,不是宗教之教,是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