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观后感教师心得体会_第1页
榜样观后感教师心得体会_第2页
榜样观后感教师心得体会_第3页
榜样观后感教师心得体会_第4页
榜样观后感教师心得体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榜样观后感教师心得体会(范文) 范文举例一: 近日,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 “两优一先 ”“两学一做 ”特别节目榜样,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受到表彰的全国先进党员和先进基层组织的鲜活事迹搬上了大荧幕,从直观上给广大党员干部带来了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大国工匠 ”李万君,坚守电焊工岗位 29年,用手中的焊枪诠释 “工匠精神 ”;天麻主任 罗官章,退休 19年来带领村民种植天麻等经济作物,解决了乡亲们的 “钱袋子 ”问题 ;扎根大山三十余载的教师支月英、侠骨柔情的 “最美警花 ”李贝。一个个响亮的名 字是一面面鲜艳的党旗,是一座座伟岸的丰碑,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中国共产党员,他们是全国党员干部的榜样。 榜样在前,重在学、做。学坚守,做默默无闻的 “螺丝钉 ”。作为基层的青年组工干部,要甘做一颗 “螺丝钉 ”,组织需要我们去哪里,我们就钉在哪里。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不仅要钉,更要钻,扎得越深,越能负重,越能担当,越能无愧于组织的信任。学用心,做辛勤耕耘的 “老黄牛 ”。党的事业离不开群众,党的事业最终的落脚点亦是群众,要时刻心系群众,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埋头干事,低头服务,做一头任劳任怨的 “老黄牛 ”,默默无闻但不碌碌无为。学创新,做引领时代的 “弄潮儿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吾辈青年是创新的生力军和先锋队,要发扬新时期长征精神,勇于开拓,敢为人先,创新工作思路,创优工作方法,创造工作成果,在平凡的岗位上但不甘于平庸,来日方长显身手,甘洒热血写春秋 ! 范文举例二: 每一个誓言都能看到你的初心,每一道掌纹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中央组织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录制的专题节目榜样的播出,传递出一种力量,震撼人心。优秀党员们的事迹,是镌刻进我生命里的感动。 罗官章:握 住奉献,攥住信念 他从深山老林走来,带着板壁岩般的坚守 ;从贫困户中走来,带着重燃希望的火焰。他是罗官章,土家族人,曾任蒿坪区党委书记,牛庄乡党委书记等, 1956年入党, 1975年到牛庄公社担任革委会主任,1997年退休后回到牛庄村居住。返乡 19年,他苦苦探寻产业扶贫 “拔穷根 ”路子,带领和指导 1500多个农户种烟草、药材、蔬菜,累计为当地增收 的长征路上,他坚持党的领导,无私奉献作为,实干担当为民。终于,他在耄耋之年,帮助山区群众搬走了那座贫困的大山。罗官章,奉献的人生最丰厚 ! 支月英:只有坚守, 才有希望 36年如一日,她的青春岁月洒在这片大山里,艰苦的环境中,她坚守清贫,并且甘之如饴。 36年前, 19岁的城里姑娘支月英走进大山,做了一名山区教师。她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的海洋,也带去了浓浓的母爱。时光荏苒,从 “支姐姐 ”到 “支妈妈 ”再到现在的 “支奶奶 ”,她无怨无悔。她今年 55岁,本可以退休去颐养天年,却依然选择了留下,发挥自已的余热。都说人生没有彩排,如果再来一次,这也将是她不变的选择。正如支月英所说, “不是因为有希望,我才坚守在那里 ;而只有我坚守了,才有希望。 ” 李万君:工人院士,独具匠心 苟日新,日日 新,又日新。让创新挺起 “中国制造 ”的脊梁,身为大国工匠,他的梦想是为中国梦提速。飘散的烟尘里,刺眼的蓝光中,带上电焊帽,李万君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电焊工人,从 1987年到 2016年,他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我国高铁焊接专家,获得了 “中华技能大奖 ”以及多项发明创新奖项,成为工人中的杰出代表。小岗位成就大事业,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工人的呼声 “给我一个杠杆,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李万君如今依然手握焊枪活跃在生产一线,用精湛的技术打造最安全可靠的、中国制造的高速列车。 “技能报国 ”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的无上荣光 ! 苗振水:让流动的党旗分外红 飘扬的党旗下,他是充满着爱的家的屋檐,他为流动党员搭建一个温暖的家。他是苗振水,作为正师级干部从第二炮兵政治部副秘书长的岗位退休后,被家乡固始县委任命为固始县驻京党工委书记。在工作中他任劳任怨,不要报酬,不计得失,全身心地投入到农民工队伍的党建工作。在工作中他充分发挥驻外党工委的政治优势,积极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救助弱势群体,成为 20余万固始籍在京农民工信得过的领头人。苗振水说: “作为共产党员,没有休息的时间,只要生命还在,奋斗就不能停止。 ”诚然,在苗振水的带领下,流动的党旗分 外红 ! 李贝:救过人、卧过底、毙过匪 她把整个青春奉献给了公安事业,用坚韧和顽强挑起了匡扶正义的重担,用赤胆和忠诚撑起群众平安的天空。她是娄底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巡逻处警大队大队长,李贝。她是一名好警察,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人民警察的公仆本色,她无惧生死、高空救人 ;出于信任,她亲手逮捕的毒贩将所有的身后事全部委托给了她 然而对自己的家庭,她却亏欠了太多,连答应陪女儿年三十在自家楼顶看烟花这样小小的承诺,却 9年未曾兑现。 “救过人、卧过底、毙过匪 ”这九字简介的背后,是忠诚担当、英勇无畏 ;是百炼成钢、不让须眉 ;是铿锵 柔情、崇尚敬业。 王恩东:国之所需,心之所向 云计算、大数据 我们生活的一切都在互联网化,却不得不面临网络的安全问题,而他却一直在和 “安全 ”较劲,他就是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恩东。多年来发表论文 22篇、出版专著 3部,授权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 26项。当计算机服务器被西方国家垄断时,他锲而不舍,凭借心中的信念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端服务器。当核心信息系统长期被国外产品掌控,严重威胁我国战略层面的安全时,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攻坚高端容错计算机。与此同时,他心怀责任,坚守共产党员的信念和担当,牢记李克 强总理的嘱托 “希望你们争当中国云计算、大数据的弄潮儿,勇做民族信息化的领跑者。 ” 琼沙三号:党支部掌舵 “琼沙三号 ”轮 “在三沙,出海就是出征,安家就是卫国,工作和生活就是奉献。 ”王金山同志曾说到。琼沙三号,这是一艘三沙市负责交通和后勤补给的政府公务船,船上共有船员 36人,党员 8人,承担着给岛上军民补给淡水和生活物资以及人员上下岛的重任,是名副其实的 “生命之舟。 ”琼沙 3号运行 8年来,从未发生过航行事故,共完成 234个航次,航行 91390海里,为岛上运送物资 45476吨,接送上下岛人员115331人次,补给岛上 燃油 2350吨 一个个巨大数字的背后,是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体现,是党员们过硬的的技术和思想作风的体现 !风里来浪里去,琼沙三号无愧于 “生命之舟 ”的称号 ! 榜样中,还有 104岁的老红军秦华礼、方志敏的独女方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