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及教学计划总结_第1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及教学计划总结_第2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及教学计划总结_第3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及教学计划总结_第4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导学案及教学计划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备课一、指导思想课标教材四年级数学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的内容四则运算;位置与方向;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4、初步掌握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5、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7、初步了解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措施1、认真备课,精习设计练习,上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建构立互动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3、多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开他们心中的结,让他们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4、赏识每个层次的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并及时鼓励他们,多表扬和肯定、批评、增加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学习带来的快乐。5、利用各种形式帮助中下生赶队,狠抓双基教育,提高教学质量。6、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好每一个学生。四、课时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时间一、四则运算61例1例6(P1P16)34310二、位置与方向42例1例4(P17P26)311317三、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031、加法运算定律例1例3(P27P32)31832442、乘法运算定律例1例3(P33P38)32533153、简便计算例1例4(P39P47)41476营养午餐(P48P49)148414四、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47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例1例3(P50P57)4154218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例1例7(P58P66)422428103、生活中的小数例1例2(P67P72)565124、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例1例2(P73P77)11整理和复习(P78P79)51351912五、三角形652052613例1例7(P80P94)52762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14例1例4(P95P107)6369七、统计415例1例2(P108P116)610616八、数学广角416例1例3(P117P123)617623小管家117九、总复习5(P125P131)624630综合复习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P/25提出问题学习目标1、在观察、整理信息中发现、提出问题2、知道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习流程设疑导入谈话引入同学们,愉快、短暂的寒假生活结束了,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吗预习提纲出示书本情境图1、这副图中蕴藏着很多的数学知识1)冰天雪地里的数学知识。2)将信息呈现滑冰区有72人,滑雪区有36人,冰雕区有180人。3)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2、小组合作你还能挖掘出哪些数学知识呢3、出示例1,怎样列式。4、讨论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加减法,怎样进行计算。小组内互相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5、9873663987在这样的式子里,只有乘除法,又怎样进行计算学习展示互动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1、小组内提问,组内解决,也可以给其他组提问。2、讨论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3、为什么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探究提升根据提供的情景编题。A加减混合。乘车时的上下车问题,图书馆的借书还书问题,B速度、单价、工作效率先个人编题,再两人交换。小组合作,减少重复练习。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流程达标测评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27373694582324810图书室有故事书98本,今天借出46本,还回25本,现在图书室有故事书多少本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P6/例3P10/例4(含有两级运算或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学习目标1、能记住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学习重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设疑导入谈话导入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提出问题。从图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半价是多少钱。怎样来求半价。2、为什么把2424写成242的形式。3、242表示什么意思。242表示什么意思。4、2424242242242这两个综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5、出示例4列式2703018030(270180)3027030是什么意思。18030是什么意思。(270180)是什么意思6、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及不同之处。7、以上两题它们和我们前面学习的有什么不同。8、讨论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1、讨论单式的意义,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3、为什么在含有两级运算的题目里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探究提升星期天,爸爸妈妈带着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门票成人24元,儿童半价。三张成人票付100元,找回多少钱。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你们都有什么收获含有两级运算的式子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习流程达标测评P7做一做计算23013592641255练习一5、6、7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P11/例5(强化小括号的作用)、归纳运算顺序学习目标1、会计算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在头脑中强化小括号的作用。3、总结归纳出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学习重难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设疑导入复习引入忆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学习过的四则运算顺序。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学习流程预习提纲出示例5(1)426(124)(2)4261241、观察这两道题,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两题的计算结果呢。3、先说出它们的运算顺序,在计算。它们的运算顺序相同吗4、它们的计算结果为什么不同5、这几天我们一直都在说“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6、我们学习的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7、如果在一个算式里含有小括号,应该怎样进行计算。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1、讨论每题两个式子的不同。2、小组内讨论这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3、为什么在含有括号的题目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探究提升358(158)358158的计算结果相同吗为什么学习流程归纳反思(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达标测评计算240(205)(3715)(814)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练习二2,3,4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P13/例6(0的运算)学习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学习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学习流程设疑导入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1000(2)0568(3)078(4)1540(5)023(6)128128(7)076(8)2350(9)990(10)4949(11)0319(12)029预习提纲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2、分类后进行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3、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4、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5、讨论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学习展示互动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1,分小组展示关于0的运算。2,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进行辩论“0能不能做除数”3,归纳所有0的运算。0不能做除数。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探究提升用字母表示0的运算A0AA0AA000A0(A不等于0)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流程达标测评计算(1)360(2)068(3)068(4)540(5)028(6)1280(7)036(8)250(9)990(10)4949(11)039(12)09P1516/813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P18/19例1、2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学习目标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会确定位置,并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2、会确定位置和标明位置,发展空间观念。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学习重难点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准确判断方向。设疑导入谈话导入如果我们在野外或者在公园、动物园、旅游区迷路了怎么办要想不迷路我们在之前要做些什么。学习流程预习提纲出示例1示意图1、怎样才能有对又快的找到1号检查点(小组讨论)2、1号检查点在哪两个方向之间。在这两个方向之间还有一个什么数据是已经表明的。3、这个角的两条边有一条指向正东方向,另一条偏向北边,应该注意说。为什么不说是北偏东30度呢4、如果只知道1号检查点在东偏北30度的方向上就能马上找到吗还要知道什么。5、两个数据都知道了,能不能很快找到这个点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1、讨论怎样观察平面示意图。2、我们学习的8个方位是怎样的。3、我们现在学习的示意图与我们三年级学习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4、小组交流还要明确其距离。在绘制平面示意图的时候,可以用一条注有数量的线段表示地面上相对应的距离。如果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50米,那么就要在图上画出一条1厘米的线段,上面写明50米。探究提升绘制校园平面图1)出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说明,根据这些说明绘制出一张校园的示意图吗2)分别展示各组绘制的示意图。3)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绘制的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会不会绘制示意图。学习流程达标测评1、P18页做一做2、练习三1、2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P/2223位置的相对性学习目标1、能在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并能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实践的学习精神。学习重难点位置变化的情况下,能够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设疑导入复习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确定位置的方法,请你看图说一说上海在北京的什么方向上。北京又在上海的什么方向上呢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讨论什么叫相对性。2、方向的相对是怎样的。就是说东对什么方向。3、为什么在描述两个城市位置关系的时候会有两种方式4、任选地图上的两个城市,说一说他们的位置关系。5、出示例4图。这是校园定向运动的路线图,他们是怎样行进的他们在每一个赛段所走的方向和路程是怎样的呢6、小组结合,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1、讨论方向的相对性。2、分别展示各个方向的相对性,东对西,南对北。3、位置的相对性,怎样在语言中显示出来。4、讨论绘图的方法。东西南北东偏南西偏北北偏东南偏西探究提升出示正方形图,连接对角线A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上B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上当角度呈45时,我们可以说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上。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知识学习流程达标测评1,能根据同学的描述,绘制出路线示意图吗展示学生所画示意图。你是怎样边听边绘制的2、22、23页做一做3、练习四1、2B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学习目标1、知道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学习流程设疑导入情景图导入出示27页情景图,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预习提纲1、如何列式。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结果是怎样。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3、试着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4、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5、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6、例2的式子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有几种方法。7、不同的方法计算结果怎样。8、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出来。9、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学习展示互动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1、将讨论的式子的关系向各组同学展示。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叫法结合律。探究提升()()用了什么运算定律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归纳反思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流程达标测评691726928300600AB3625P28/做一做P31/4、1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学习目标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设疑导入复习旧知导入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关于加法的运算定律。能不能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出示例5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第四天城市ABAB115千米第五天城市BCBC132千米第六天城市CD118千米第七天城市DE85千米根据上面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2、根据提出的问题列式,想一想,这个式子能够怎样计算,各种计算的结果是不是一样的。3、上面的计算方法,哪一种简单些,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定律。为什么要先交换位置后使用结合律。4、讨论,在一些计算题中,为什么要使用运算定律。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1、学生对我们的条件分别提出不同的问题。2、对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进行讨论。3、各小组分别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小组实时提出问题让他们解决。选出一个有意义的题目让学生列式解答。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通常是同时使用的,单一使用的时候很少。探究提升想想在现实生活中,加法的运算定律是不是经常使用,在平时的计算中怎样来合理灵活的利用加法的运算定律,从而使计算简便。2451741515511在这个题中怎样来使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归纳反思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习流程达标测评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425141867516825672533751353965115137456350P32/57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P34/例1(乘法交换律)例2(乘法结合律)学习目标1、知道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设疑导入主题图引入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5、乘法交换律有什么作用。6、根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7、1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4字母表示。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1、小组讨论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2、各小组展示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4、讨论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探究提升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使用这两个运算定律的结果是什么。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归纳反思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学习流程达标测评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6025)86025815161615P37/24P35/做一做1、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306730()125840()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P36/例3(乘法分配律)学习目标1、知道乘法分配律。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和应用。乘法分配律的反应用。设疑导入思考问题导入在学习乘法的运算定律时,我们观察了一幅主题图,有的同学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小组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2、小组合作(1)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2)两组算式有什么不同点(3)两组算式有什么联系3、你还能举出像这样的几组算式吗4、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呢5通过这些算式我们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6、你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大家记住乘法分配律7、用什么方法表示这个规律。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1、汇报自己的解法。引导说明不同算法的理由。2、验证我们举的例子是不是符合这样的规律。3、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发现的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ABCACBCABCABAC简记为和与一个数相乘积相加探究提升(33)7067033在这个题里我们在里应填什么数字这个式子用了什么定律。学习流程归纳反思汇报自己的收获。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如果用字母来表示怎样表示。还有什么疑问。达标测评计算23122388(3545)121125425440P36/做一做P38/5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乘法分配律的应用学习目标1、能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难点合理运用乘法分配律学习流程设疑导入复习旧知导入302300(3002)43300220032000(20003)142000什么是乘法的分配律。预习提纲1、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2、比较(1002)43102(403)观察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3、出示808)2532200335376537382938讨论这个题目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形式吗你能把它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吗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4、我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对出题,你出一个乘法算式,我出一个乘法算式,但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要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学习展示互动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1、102()学生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本组学生完成或者其他组一口说出答案。2、乘法的分配律特殊形式怎样来运用。3、分组展示怎样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算式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在两个乘法算式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那个数。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一般是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探究提升(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2)计算1022430018484849379639220392(200)9220092归纳反思我们运用乘法分配律间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观察算式的特点,有的不能直接简算,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就能进行简算。流程达标测评计算25122588(3545)12112542544010243937963937963382938作业P38/68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连减、连除算式中的简算学习目标1、知道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学习重难点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的方法。设疑导入旧知导入我们在前面学习了加法的运算定律和乘法的运算定律,它们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有什么规律。在减法和除法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出示小明在看一本故事书,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这本书一共2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讨论怎样解答,有几种方法。2、234663423434662346634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你还能举出这样的几组算式吗3、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4、发现的这个规律在减法的算式(连减)里是不是都能用。运用这个规律计算有什么好处。5、这个规律用字母怎样表示。6、在减法算式里有这样的规律,在除法的算式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7、30004253000(425)这两个式子的结果怎样。8、通过这两个式子发现了什么规律。9、用字母怎样表示这个规律。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1、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各组成员互相交流,相互检查,总结比较出最佳的计算方式。2、其他组学生提出适应的问题,来对问题精心全面的剖析。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ABCABC从一个数里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ABCA(BC)探究提升(1)填空判断480(268132)480268132638(438576384385710001591000(441)90110991901(10991)162416()3456(481519)3456481519210(76)210(76)351435027(257)350()30004253000(425)学习流程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减法及除法的运算性质在计算中怎样来灵活的运用。达标测评简算(1)1245(245673)(2)1275(16436)(3)4808218(4)673847145(5)8133(6)210(76)P41/24、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两个数相乘的乘法中的简便计算学习目标1、会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学习重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学习流程设疑导入谈话导入在前面我们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但是在一些题中我们不能直接的使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要把因数变通后才能用运算定律来进行简算。预习提纲1、出示例4主题图什么是“一打”2、2512有多少种方法来计算这个题。3、在这几种方法中,你喜欢哪种方法4、为什么要把12写成1004的形式或34的形式或102的形式。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5、为什么这一道题有这几种解题方法。并且方法还不同。6、在以后的解题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学习展示互动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1、一道简单的题目,却有了几种不同的解法,并且用了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的运算定律。2、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在计算中遇到这样的题目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合理的将几个因数改写成几个因数相乘或相加的形式。探究提升253212510236我们能不能灵活的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来进行简算。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在以后的计算中会不会灵活化解因数。流程达标测评计算25362532125269934103P47/4、5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学习目标1、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2、能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学习重难点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的方法设疑导入谈话导入我们在前面学习了乘法的运算定律和加法的运算定律,那么如果在一道算式里,含有乘法又含有加法我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来进行计算。在这里关键要用到哪个定律。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出示例5观察主题图。找出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2、讨论解决的方法,看看有几种方法来解决。3、312302267211这两个式子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可以怎样来进行解答。4、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5、在按周计算的过程中,是怎样进行数的。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1、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探究提升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根据条件问题提问。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在以后遇到乘、加的题中我们能不能灵活运用定律来进行计算。学习流程达标测评巩固练习P4647/1、3、7、8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学习目标1、知道小数的产生。2、明白小数的意义。3、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4、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学习重难点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设疑导入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动手量课桌的宽度,发现了什么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3、出示米尺教具这是把1米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习你能知道什么4、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5、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6、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7、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8、小数的计算单位和分数的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1、讨论为什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分别写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2、为什么说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3、分数写成小数时,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在测量和计算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这时也常用小数表示。由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而产生了小数。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探究提升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一个小数由5个1、3个01、6个001组成,这个小数是()归纳反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明白了小数的产生及意义,知道了小数的计算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习流程达标测评1、判断1040里面有4个001()235克035千克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09009003593、51页做一做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2、会读、写小数。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重难点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学习流程设疑导入复习旧知导入1、015是()位小数,表示()分之();0008是()位小数,表示()分之()。2、007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预习提纲1、小数可以分为几部分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比1小2、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的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那个最大4、出示最大古钱币的相关数据高058米、厚35厘米、重4147千克你会读出古钱币的有关数据吗5、读小数时要注意什么。6、怎样写小数,写小数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学习展示互动1、这和整数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一样的,因此,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2、写出数位表。3、辨析读写小数要注意什么。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可以用小数点与整数部分隔开,排在整数部分的右边,向整数一样计数。读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读几个0。写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依次写出每个数字,而且有几个0就写几个0。探究提升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十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百分位右边应该是哪一位呢指出345679整数部分中的每一位分别是什么位再指出小数部分的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上分别是多少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在读写小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流程达标测评1、写出下面的小数。零点零七五点零六十点零零二三百点七一零点零一四十五点五零三2、填空09里面有()个01007里面有()个0014个()是004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位,第四位是()位,第一位是(),第三位是()。读出下面各数(1)南江长江大桥全长6772千米。(2)土星绕太阳转一周需要2946年。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小数的性质学习目标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知道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2、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习重难点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设疑导入设疑导入板书三个“1”,让学生判断是相等的,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板书写成1、10、100,提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比较030与03的大小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2、你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较。A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B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C从左图到右图有什么变了,什么没变3、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4、整数有这样的性质吗学习展示互动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1、学生展示两个正方形图形,以比较030和03的大小。2、分组归纳总结小数的性质,强调是小数的末尾不是小数点的末尾。3、讨论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从数位顺序表上可以看出,在小数的末尾添零或是去零,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小数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探究提升下面的数中,那些“0”可以去掉390300180005005780000401020206006下面的每组数中,一共可以去掉多少个“0”这些0都在什么位置(1)309030018000500(2)00004120026006500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用小数的性质可以做到哪些改写小数的依据是什么流程达标测评化简下面各小数04018502900050600009010830120000070连线。把相等的数用直线连起来。100120144800500016050100101604048智力游戏。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500之间划上等号。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学习目标1、知道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根据要求排列几个数的大小。2、通过对小数大小的比较,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学习重难点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设疑导入谈话导入我们已经掌握了整数比较大小的方法,那么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也是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地比较。今天就来研究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看哪部分比较2、比较235元和241元的大小。这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怎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3、比较007米和0059米的大小。怎样比较这两个位数不同的小数的大小4、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要注意什么5、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时,为什么要先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当整数部分相同时,看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和十分位上的数都相同,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一要注意从高位比起,按照数位顺序一位一位地比,这一点是与整数大小比较方法是相同的,比到能分出大小就不再往下比了;二要注意小数比较大小与整数比较大小还有不同的地方,整数比较大小当整数数位不同时,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而小数比较大小与位数的多少无关,是要按照数位顺序从高位到低位比较。探究提升抓珠子游戏下面我们要进行一个很在意思的活动抓珠子游戏,这盒子里有红珠子和蓝珠子和绿珠子,一个红珠子代表1元钱,一个蓝珠子代表1角钱,一个绿珠子代表1分钱。你们任意从里面抓出一把珠子,看看可能会得到多少钱归纳反思这节课同学们的表现真好,上完这节课之后,你有什么收获、你最喜欢哪一个活动呢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学习流程达标测评4364373064306512147121421892198083208318352836把334,41,34,3399几个数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明白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2、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反思的能力。学习重难点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设疑导入谈话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数末尾添上或去掉0可以改变原小数的计数单位,但并不能改变它的大小。“在数字不变的情况下,要想改变6832的大小可以怎么办”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3567356735673567比较大小这四个数有什么相同特点有什么不同2、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3、小数点移动的方向与原小数大小变化有什么关系4、009、09、9、你们得出的三个数一样吗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不同的三个数,有什么想法吗右移一位、右移两位、右移三位、你们又有什么发现了5、小数点向右移动的位数与原小数扩大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小数点左移6、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小数大小变化也不一样。当小数点右移一位时原数数字所在位置都向左移一位,所以原小数扩大10倍。1、改变数字的顺序。2、不改变数字顺序,可以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点向右移动,原小数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原小数缩小。探究提升移动的方向、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移动与变化的关系。原数扩大还是缩小由什么决定移动的位数决定什么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学习到什么有什么收获。通过学习我们能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学习流程达标测评填空(1)把62扩大倍是62。(2)把59缩小到它的()是059。(3)028去掉小数点得(),原数扩大了()倍。(4)7321变为07321,原数就()。判断1、08的小数点向右移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到了它的1/1000()2、369扩大1000倍是369。3、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就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生活中的小数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名数、单名数和复名数,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级的名数。2、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比较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学习重难点会进行名数的改写。学习流程设疑导入复习旧知导入1千米()米1千克()克1米()厘米1吨()千克1时()分1分()秒1平方米()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预习提纲1、水果糖的质量是05千克小明的身高是135米小红体操得分是925分小丽的体温是385度这类数有什么特点2、把哪两部分合起来叫名数你能举出一些名数的例子吗3、什么叫单名数什么叫复名数从刚才举出的例子中你能找出哪些是单名数哪些是复名数吗4、请你按高矮顺序,给下面的小朋友排排队80厘米、1米45厘米、095米、132米又有米又有厘米怎么比较它们的大小5、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怎样改写6、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学习展示互动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把你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说给小组同学听,找一组同学汇报他们收集的数据。高级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用高级单位量得的数去乘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改称高级单位的名数。用低级单位量的的数去除以进率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要想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可以把它们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探究提升解答1米45厘米是多少米吗小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在生活中我们要结合实际来进行名数间的互化。归纳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在生活实际中会进行名数间的互化,在学习中能选用合适的方法解答一些实际问题。流程达标测评1、()分米15米()千克408吨510米()千米516厘米()米4700克千克2、在括号里填上或361米()362厘米284克0284千克1480米()15千米532厘米()53米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学习目标1、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习重难点能正确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设疑导入谈话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生活中有许多小数的信息,你收集到了吗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必说出小数的准确数,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可以了,同学们看一看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中有这样的情况吗小数的近似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这么广泛,怎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呢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出示73页情境图豆豆的身高0984米,我们一般怎么表述豆豆的身高2、你们能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求出这个小数在不同情况下的近似数吗3、保留一位小数,近似数是10还是1。4、保留整数部分应怎样思考,注意什么问题呢5、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6、回忆求0984近似数的过程,你能发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保留一位小数是10,原来的长度在095与104之间。保留整数为1,原来的准确长度在14与10之间,所以10比1精确的程度高一些。也就是小数保留的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要注意两点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取近似值,如果保留整数,就看十分位是几;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百分位是几;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还是入。取近似值时,在保留的小数位里,小数末一位或几位是0的。0应当保留,不能丢掉。求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零不能去掉。探究提升猜一猜同学们还记得自己的身高大约是多少吗想知道老师的身高吗提示身高大约是16米,老师的实际身高是两位小数,猜一猜老师的实际身高是多少米老师的身高是用四舍法得到的,再来猜一猜。归纳反思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应注意什么明确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要注意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学习流程达标测评保留2位小数98653458741312005004739801014870保留一位小数37205890546导学案四年级班学习内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2学习目标1、能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2、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习重难点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设疑导入谈话导入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我们知道整万或整亿的数能够直接改写成以万或亿位单位的数,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怎么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学习流程预习提纲1、木星的直径是142800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778330000千米。它的直径是多少万千米它离太阳的距离是多少亿千米尝试把上面两个数改写成以万或以亿为单位的数你是怎么想的2、把345280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小数能不能来保留一位或者两位小数方法又是怎样的3、像这样的题目保留小数以后应该怎么办后面的万或亿字是不是可以省略不写4、是不是也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取一个含有万或亿的小数的近似数学生展示的方式、内容等教师预设需补充、分析、强调的地方展示互动讨论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方法。个小组分别阐述,找到合理的方法。讨论万字或亿字是不是可以不写。改写成以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