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风疹的防控_第1页
麻疹、风疹的防控_第2页
麻疹、风疹的防控_第3页
麻疹、风疹的防控_第4页
麻疹、风疹的防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麻疹、风疹的防控,广西区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2014年6月11日,主要内容,一、流行病学二、临床表现及经过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四、治疗原则五、预防措施六、疫情监测与处置,麻 疹 防 控,一、流行病学,麻疹病毒引起高度传染性急性出疹性呼吸系统传染病,麻疹病毒:,副粘病毒、球形颗粒抗原性稳定、仅1个血清型不耐热(56C ,30min灭活)在低温中能长期保存,定义:,传 染 源:麻疹病人:(口鼻咽眼分泌物、血、尿) 出疹前5天出疹后5天 并发肺炎:出疹后14天传播途径:飞 沫:咳嗽、喷嚏、说话 间接:日用品、玩具传播少见易感人群:普遍易感(接触病人后,90%以上发病) 68月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抗体少患病,二、临床表现及经过(典型麻疹),潜伏期: 618天(平均10天) 潜伏期末可有低热、全身不适前驱期: 3天(34天) 发热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咳嗽、流涕、喷嚏、咽部充血) 结膜炎(畏光、流泪、结膜充血、眼脸水肿) 麻疹粘膜斑(Koplik spots ) 具早期诊断价值,病程分为4期: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结膜炎,结膜炎,麻疹黏膜斑,柯氏斑:发生在前驱期,出诊后12天内即消失,出疹期:3天(34天) 顺序:耳后发际 昼夜间 额面、颈、上胸部 次日 躯干及四肢近端 三日 手掌、足底 时间:3天出齐(25天) 疹形:14mm、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压之褪 色可融合,疹间皮肤正常,不痒,恢复期:3天(34天) 按出疹顺序消退,糠麸样脱屑,棕色色素沉着,伴全身情况好转(发热减退、食欲、精神好转)总病程: 10天(1014天),糠麸样脱屑,二、临床表现及经过(非典型麻疹),轻型麻疹:有部分免疫力的患者 发热低、卡他症状不明显、无柯氏斑、皮疹稀疏、 色淡、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或脱屑异型麻疹:(灭活/减毒活疫苗后再感染) 高热、全身乏力、无柯氏斑、出疹顺序不典型、可 伴四肢水肿,表现不典型,较难诊断重型麻疹:体弱者(全身情况差,营养不良,维生素A缺乏,免疫功能低下,或继发严重感染者 ) 少见,病死率高。,重症麻疹的临床表现,中毒性麻疹:起病不久即出现高热40以上,伴有严重 中毒症状,往往神志不清,反复惊厥,呼吸急促,唇指发绀,脉搏细速,皮疹密集, 呈暗红色,融合成片。出血性麻疹:皮疹为出血性,形成紫斑,压之不褪色, 甚至伴发内脏出血、呕血、咯血、血尿、便血、血小板减少等。疱疹样麻疹:皮疹呈疱疹样可融合成大疱。休克性麻疹:有些年幼体弱小儿麻疹皮疹疏淡,未能出透,未及手足心,或皮疹突然隐没,体温下降低于常温,面色苍白或苍灰,四肢厥冷,心率快速、脉搏细弱,呼吸困难,大多因 心功能不全或循环衰竭引起。,哪些情况注意重症麻疹?,持续高热40者;皮疹的形态,如出血性麻疹、疱疹样麻疹,或疹不出透者;具有高危因素者: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继发感染、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明显减少;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 统的症状和体征,并发症常见。,三、诊断与鉴别诊断,麻疹诊断要点: 流行病学史(是否密接、是否易感) 临床表现(前驱期柯氏斑,皮疹形态、顺序,糠麸样脱屑、色素 沉着) 实验室检测(血清学检测、病原学检测)鉴别诊断: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与风疹鉴别 风疹前驱期短,发热12天内出疹,发热及卡他症状较轻; 不合并畏光、流泪等结膜炎症状; 出疹快,1天内可布满全身; 退疹快,12天内消退; 无色素沉着,不脱屑; 口腔内无粘膜斑; 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并触痛。,与幼儿急疹鉴别 仅见于婴幼儿; 退热后出疹,出疹时体温正常; 出疹快,1天内出齐,面部及四肢远端皮疹甚少; 退疹快,出疹后1天内消退; 无色素沉着,不脱屑,恢复迅速; 伴有耳后、枕后淋巴结肿大。,与猩红热鉴别 发热12天内出疹,出疹时高热; 咽峡炎、扁桃体炎; 舌头呈杨梅舌、草莓舌,口周有苍白圈; 皮肤弥漫充血,皮疹密集、呈针尖样大小; 皮疹脱落为片状脱落、大片脱皮;,猩红热-“杨梅舌、草莓舌”,猩红热-皮疹大片脱落,四、麻疹治疗原则,1. 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空气流通,湿润 避免强光刺激双眼 保持皮肤及五官(眼、鼻、口腔、耳)的清洁 饮食予流食或半流食,富有营养,水分充足2. 对症治疗:烦躁、咳嗽、激发感染者可对症治疗,体温 40不宜退热,40可酌用小剂量退热 剂,体温骤降大汗时可致循环不良,麻疹隐 退,病情加重。,治疗原则: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3.并发症治疗:按各并发症给予相应治疗 -并发肺炎,抗菌治疗;若中毒症状严重,可短期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并发心肌炎,可静注毛花苷K或西地兰,重症同时使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若有循坏衰竭,按休克处理治疗。 -并发脑炎时,处理基本同乙型脑炎,重点采用对症治 疗,(降颅压,高热者设法降温,惊厥者止惊,昏迷、 瘫痪者加强护理,防止褥疮等)。,五、麻疹的预防措施,1.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炎者应至出疹后14天; -密接者,医学观察21天,并给予注射丙种球蛋白。2. 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病人曾住房间应通风并用紫外线 照射,病人衣服应在阳光下暴晒; -流行季节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或探亲访友; -无并发症的轻症患者可在家中隔离,以减少传播和 继发医院内感染;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最关键最有效的措施: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3. 保护易感人群 主动免疫-及时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8月龄、18-24月龄) 被动免疫(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接触麻疹病人后5天内注射,可防止发病; -接触麻疹病人第6天后注射,可减轻症状; -丙种球蛋白免疫有效期3-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六、麻疹监测与疫情处置,(一)麻疹监测,广西方案下发前,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执行 -广西计免空间( 28810458)、广西区疾控中心网站,下发后,按广西壮族自治区麻疹监测方案执行 -5月中旬已提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将择期下发,1. 病例报告,城市必须在6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内报至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在24小时内寄出传染病报告卡。谁接诊、谁发现、谁报告!在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寨、社区、建筑工地、厂矿等集体单位7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麻疹疑似病例,应按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要求报告。 -疾控中心2小时内网络直报,同时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2. 病例调查,每例监测病例均应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在接到报告后,48小时内开展流行调查并填写 “麻疹监测病例流行病学调查个案表” -10个变量一定要准确、完整 -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现住址、含麻疹/风疹成分疫苗接种史、出疹日期、报告日期、血标本采集日期、可能的感染地完成调查后,应于48小时内将流行病学个案信息录入麻疹专病系统,3. 标本采集,血标本 -采集时间:出疹28天内采集,应尽早采集 -血标本量:23ml -分离血清:1500rpm, 20min;或室温下静置分离;或冷藏条件放置分离 -运送时间和要求:分离好的血清必须在3天内送达市级麻疹风疹实验室, 28运送。 -保存要求:血清标本运送前应28保存,如不能及时运送,-20 保存,避免反复冻融。全血标本不能冻结。,采集第2份血标本的要求 为确保尽快确诊病例,并避免第2份血采集困难导致诊断困难,在初次接诊监测病例时应采集血标本和/或病原学标本。 对出疹后3日内采集的血标本检测麻疹和风疹IgM结果均为阴性,且未采集病原学标本或合格的病原学标本检测阴性者,应在监测病例出疹后428日内采集第2份血标本,送本地区市级麻疹风疹实验室检测。,病原学标本 -采集时间:出疹当天至出疹后5天内采集,尽早采集 -运送时间和要求:采集的咽拭子必须在3天内送达市级麻疹风疹实验室, 28运送。 -保存要求:病原学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放置28保存;如不能及时运送,-70保存; -市级CDC收到病原学样本后,应尽快处理,样本悬液平均分到两支无菌2ml外螺旋盖冻存管中,其中一支用于核酸检测,另一只立即放-70以下保存。 -市级CDC在检测出麻疹核酸阳性后,应在10日内上送自治区CDC麻疹风疹实验室。,(二)疫情处置要求,参照广西麻疹疫情处置技术方案(试行)执行-桂疾控2013178号,1.散发疫情 -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发生单例麻疹病例后,历经一个最长潜伏期无二代病例发生,称为散发病例。 2.暴发疫情-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麻疹病例 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疫情处置要求,参照广西麻疹疫情处置技术方案(试行)执行-桂疾控2013178号,1.散发疫情 -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发生单例麻疹病例后,历经一个最长潜伏期无二代病例发生,称为散发病例。 2.暴发疫情-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出现较多麻疹病例 以村、居委会、学校或其他集体机构为单位10日内发生2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以乡(镇、社区、街道)为单位10日内发生5例及以上麻疹病例。 以县为单位,一周内麻疹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1.管理传染源 -病人隔离:隔离至出疹后5天,并发肺部感染的隔离至出疹后14天。 -密切接触者:自接触患者之日起医学观察21天。 2.及时开展应急接种 -必须在疫情发生后3天内开始,接种时间不得超过7天,接种率达到95%以上。 3.做好通风、防止医院内感染、个人防护和健康教育等工作。,散发疫情处理,1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政府分管领导、卫生、财政、文教、宣传、广电、民政、食品药品监督、公安、监察等部门联合组成。 (2)成立防控工作小组 A.现场流调组 B.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 C.资料信息分析组 D.病例主动搜索和儿童摸底组 E.疫苗应急接种组 F.实验室检测组 G.后勤保障组 H.健康宣教组,暴发疫情处理,2.有效落实防控措施:“早、快、严、实”原则,(1)确定疫点 暴发病例集中所处的范围为暴发疫点(以乡为单位判断暴发时,整个乡作为暴发疫点/区),病例另因生活、学习及工作所涉及的其他场所视为散发疫点,即发生暴发疫情时有暴发疫点也可能同时存在散发疫点。 (2)开展个案调查 每例监测病例均需个案调查,接报后24小时内完成,调查后24小时内录入系统。 (3)标本采集 每例监测病例均需采集血标本,每起暴发疫情均要采集病原学标本(采集早期至少5例病例、5例者全部采集) 暴发疫情标本应在1天内完成检测并报告结果,(4)病例搜索 -制定搜索病例定义 定义包括搜索时间段、地域范围和人群范围及病例症状 体征等要素。搜索的时间范围应从首发病例发病日向前推 23个最长潜伏期。 -搜索范围及方式 a.医疗机构 b.学校(幼托机构) c.村(社区) d.机关、企业、厂矿等 (5)传染源管理:隔离治疗 (6)密切接触者管理 观察至接触后21天,前2周每2天随访1次,(7)应急接种 开展时间:5天内完成(接种率95%)对密切接触者的接种尽量在暴露后72小时内完成。 接种范围和目标人群:综合评估确定。 疫苗种类:联合疫苗优先,不能接种疫苗者可应急接 种免疫球蛋白。 应急接种形式:查漏补种和非选择性应急接种,(8)预防控制交叉感染 麻疹病例所在的一般场所和居家室内环境可开窗通风; 阳光下暴晒或薰蒸消毒衣物、玩具、日用品等; 病人停留过的公共场所,应在其离开后通风、空置2小时后开放使用。 收治麻疹患者的医疗机构独立设置病区; 在麻疹暴发期间医疗机构应进行预检分诊; 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加强个人防护。,(9)进一步做好监测(10)传播风险评估 A.了解基本信息 B.接种率评估 C.常规免疫接种率分析 D.暴发疫情发展趋势评估(11)社会动员和风险沟通(12)疫情信息管理(13)疫情终止判定 最后1例病人发病后21天内无新发病例出现可判断为暴发结束。(14)疫情评估与总结 负责疫情调查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将调查处置结果录入麻疹 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撰写并通过该系统上传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可分为初次报告、进展报告和最终报告,根据不同疫情规 模和进展情况进行报告。,风 疹 防 控,传 染 源:风疹患者:(口鼻咽眼分泌物、血、尿) 发病前6天发病后4天传播途径:飞 沫:咳嗽、喷嚏、说话 间接:日用品(奶瓶、奶头、衣被尿 布)、玩具等也可传播易感人群:未患过风疹也未接种过风疹疫苗者对风疹 普遍易感,感染后能获得持久免疫力。,一、流行病学,二、临床表现及经过(获得性风疹),潜伏期: 1421天前驱期: 12天(幼儿症状较轻微或无前驱期症状,青少年和成人较显著) 低热、食欲减退、疲倦乏力 轻微上呼吸道症状(咳嗽、流涕、喷嚏、咽痛) 偶有呕吐、腹泻、鼻出血(少见),病程分为4期:潜伏期、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出疹期:发热半天或1天后出疹,持续13天 皮疹初见于面部,迅速扩展至躯干四肢,1天出齐,但手掌、足底大多无疹。 皮疹直径23mm,为淡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不痒。 耳后、枕部、颈后淋巴结肿大明显并触痛。,恢复期:24天 疹退不脱屑,不留色素沉着,伴全身情况好转(体温下降,上呼吸道症状消退,食欲、精神好转),二、临床表现及经过(无疹性风疹),只有发热、上呼吸道症状、淋巴结肿痛而无皮疹无任何症状、体征,但风疹IgM(+)-隐形感染,二、临床表现及经过(CRS),母体在孕期前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