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颈副本_第1页
斜颈副本_第2页
斜颈副本_第3页
斜颈副本_第4页
斜颈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斜 颈,概述,肌性斜颈是指因胸锁乳突肌挛缩所造成的斜颈。本病多发现于出生后两周左右。发病率0.3%0.5%。1/4发生在右侧,1/5伴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斜颈可分为先天性斜颈与后天性斜颈;也可根据病位,将斜颈分为骨性斜颈、肌性斜颈、眼性斜颈、神经性斜颈、精神性斜颈。本病在早期无骨性改变,病久可出现颈椎发育异常,甚至累及胸椎。因此本病应及早治疗。,概述,肌性斜颈是一侧胸锁乳肌发生纤维挛缩后形成的畸形。一般认为发病病因是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出血、机化,以致纤维变性后引起该肌挛缩。,解剖,胸锁乳突肌:起于胸骨柄和锁骨胸骨端,肌纤维自前下向后上走行,止于乳突。其作用是:两侧收缩使头后伸;单侧收缩,使头向同侧侧屈,面向对侧旋转。,症状,1.颈部歪斜:出生后二周左右出现颈部歪斜。颈部歪向患侧,面部向对侧旋转。2.胸锁乳突肌挛缩:患侧胸锁乳突肌上有一椭圆形的肿物,大小一般在12cm2以下,位于肌肉层,质软,皮界清,有一定的活动度。3.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出现面部发育的不对称;颈椎发育的不对称;甚至发现智力发育障碍。,婴儿出生后,在一侧胸锁乳突肌内,可摸到梭形的肿块,质硬,约3-4个月后肿块逐渐消失,而发生挛缩,逐渐出现斜颈,到1年左右,斜颈畸形更为明显,头向患侧倾斜,下颏转向健侧,如勉强将头摆正,可见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而突出于皮下,形如硬索。在发育过程中脸部逐渐不对称,健侧丰满,患侧短小,颈椎侧凸,头部运动受限制。若不及时治疗,畸形可随年龄增长而加重。,痉挛性斜颈,颈部肌肉的不自主发生痉挛,从而引起颈部的歪斜,导致持续头部颈部偏斜,不能摆正,或者摆正后颈部肌肉疼痛,发生痉挛的一种椎体外系器质性疾患。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区别。晨起轻,运动、情感变化或感官受到刺激后加重,入睡停止,患肌肥大疼痛,神经科查体阴性。,临床表现,临床起病缓慢,1-5年呈停滞状态,约10%-20% 的患者5年后可自愈。(1)旋转型:头绕身体纵轴向一侧痉挛性或阵挛性旋转。(2)后仰型:头向背部痉挛或阵挛性后仰,面仰天,颈椎呈弓状前突。,(3)前屈型:头向胸部做痉挛或阵挛性前屈(4)侧挛型:头偏离身体纵轴向左或右痉挛性侧屈。重症病人颞部与颈部逼近或贴紧,并常伴同侧肩膀向上抬举现象,缩短了耳与肩膀的距离。,病因,遗传(30%)外伤(15%)前庭功能异常(12%)耳聋、眩晕、共济失调可与痉挛性斜颈伴发。,治疗,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经半年以上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手术治疗。脊髓刺激、选择性神经切断术、副神经微血管减压等手术方法。,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肌肉松弛训练(如生物肌电反馈治疗)颈部的经皮神经刺激及物理疗法(如按摩及针灸)口服抗震颤麻痹类药,如颠茄酊、东莨菪碱和安坦等,应用肉毒杆菌注射于受累肌肉,效果常不满意或不持久。,手术疗法,经半年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1)脊髓刺激(2)选择性神经切断术(3)副神经微血管减压,饮食指导,护理:多鼓励安慰患者,积极的进行治疗,理疗和按摩有时能暂时缓解痉挛。 饮食:宜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护理,1 心理护理:由于长时间病情得不到缓解,病情容易反复,影响学习和生活。 应多鼓励安慰患者,讲解疾病规律及特点,纠正不良认知。2 用药护理:严密观察药物功效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密切观察有无头晕、心慌、胸闷、乏力及皮肤瘙痒、皮疹等。,3疼痛的护理: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观察颈部肌肉疼痛部位和疼痛性质。4颈部护理:为防止头颈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