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暴露与标准防护,学 习 内 容,概述职业暴露途径标准与防措施,预 期 目 标,对职业防护有正确的认识掌握标准防护措施,概 述,职业暴露的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在具体的医疗、护理、保健服务工作中,医务人员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暴露于含有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血液、血水混合物及其他体液中,使医务人员处于被感染的风险。其他体液包括感染者的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滑膜液、胸水、腹水、心包液、羊水及其他被血液污染的体液。,最常见而且危险的职业暴露,报道在护理职业暴露及自身防护问题中。血源性疾病的感染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而且危险的职业暴露,经血液传染性疾病,是指一类可通过血液、体液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等20多种疾病。这些疾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患者的外周血液中.,职业暴露 -经血液传播途径,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血液、体液进入医护人员的血流。最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粘膜接触了含有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血液和体液。,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国籍劳工组织职业安全与卫生信息中心归纳 了5类护士职业危害因素: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以及工作环境心理和组织危害。,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医护人员在医疗环境中都具有感染的危险,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不同 报道显示,职业暴露以护理人员多见。,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ICU护士发生职业暴露的概率高于普通病房。由于急危重患者就诊时常在未明确患者有无潜在传染病之前,即投入抢救和治疗中, 此时极易发生职业暴露。即使采取了防护措施, 并按照规范操作,但由于抢救、检查或治疗时的操作具有不可预知性和突变性, 仍有可能被锐器刺伤。ICU病房日常工作中从事医疗器械操作机会多,被针等锐器刺伤的机会也多。如:气管插管、 呼吸机管理、输血、采集血标本、有创监测.ICU医护人员需经常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体液物等。如:气道护理、尸体料理等、体液引流等较多.,危险程度(取决于),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人群中疾病的流行率。,Johns Hopkins 医院急诊室 2523名病人的血标本结果,HBV血清反应阳性 18%HCV血清反应阳性 5%HIV血清反应阳性 6%,职业暴露的途径,美国调查1 202 名医护人员HIV 职业暴露80 %为针刺伤8 %为利器损伤7 %为开放性伤口感染我国研究也支持该结果 。,职业暴露的途径,通过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86)(针头、缝合针、手术刀、刀片、玻璃载片、钻头,医生、护士和检验人员在外科手术、注射穿刺、清洗器械等过程中)通过粘膜(口腔粘膜、眼睛、鼻粘膜)损伤的皮肤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皮炎、湿疹、痤疮、划伤),针 刺 伤,背景资料估计每年有6080万针头刺伤事件发生。意大利报道外科护士、内科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分别为11和10.6。美国报道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为1034。我国对5所城市的三甲医院中的228名门诊及病房护士做了针刺伤的调查:操作前、中刺伤82,平均每人7.7次;操作后刺伤58,平均每人2.5次。,针刺伤多(原因),患者侵入性操作多,而频繁接触的血液、体液和其它分泌物等污物,手污染机会很多,易发生交叉感染。调查:156家医院住院患者一日静脉穿刺66-95%,国际锐器伤防护协会统计,美国每年有多于36位医护人员感染HIV每年有2000位医护人员感染丙肝每年有400位医护人员感染乙肝,职业安全的重要问题(针刺伤),1998年国际护士协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了首届护士健康与安全国际会议.2000年在日本召开了以护士健康与安全为主题的亚洲论坛。都强调了护理工作中针刺伤是关系到护士职业安全的重要问题,导致针刺伤的针头类型,采血针(大号空心高风险)缝合针(实心)手术刀割伤手指,影响针头刺伤后感染HIV、HBV HCV的危险性因素,通过被空心针损伤感染(空心针比实 心针更危险)有可见的血液从伤口溢出针头刺伤了静脉和动脉污染源来自晚期HIV感染者(病毒载量高),护士易发生锐器伤的环节,掰安醅安装调节针头配加药治疗时整理使用过的针头重新套回针帽分离针头患者躁动时处理使用后锐器医护间传递器械治疗后拔针,140名锐器伤护士防护意识调查,调查显示:护士发生锐器伤时,不戴手套77.86%锐器伤正确处理伤口36.43%发生锐器伤其中有43人填表上报锐器伤护士乙肝疫苗接种率为17.8%表明:临床护士作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对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及防护措施不是高度重视。,一个哀婉的故事,琳达是一位年轻的美国护士。1992年的一天,正在值班的她为患了肺炎的急诊病人插静脉导管,当拔出针头后,病人的肩膀突然抖动了一下,针尖刺到了琳达的手掌,职业素养使她对损失了一个静脉注射装置和病人血液流出的关注超过了对自己被针扎的关注,她继续完成了输液装置的连接。工作结束后,琳达走到水池旁,摘下手套,她看到了手掌上的血。更糟的是在1小时后她得知,这个病人是一个晚期艾滋病患者。琳达向医院报告了这一情况。按照惯例,琳达要在6周、3个月、6个月和1年时做HIV(艾滋病病毒)检验。当时琳达正与一位空军下士同坠爱河,前3个月的检验都告阴性时,他们庆祝了一番,以为危险已过去,但就在他们订婚一周后,不幸发生了,6个月的报告显示,琳达的HIV检验阳 性。她的命运被这个偶然发生的针刺事件彻底改变了,她感 到困惑和窒息,担心心爱的人离她而去。当然,琳达最终得 到了爱,并靠信念和药物与疾病顽强抗争,但她却不得不告 别了她所热爱的护理事业。,锐器伤害是可以预防的,美国CDC评估表明:锐器伤害的62-80%是可以预防的。,针刺事故的预防原则,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禁止针等锐器物盖帽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针等锐器物随时放入专用废弃盒内针等锐器物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含病毒浓度高的 血液、体液依次为,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脑脊液、滑膜液、含有血液的唾液。,含病毒浓度低的体液为,尿液、粪便、汗液、泪液、母乳,标 准 预 防,标准预防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1995年提出的一种新的医院感染的预防策略, 在1996年,美国CDC再次修改了隔离预防指南,并很快被世界各国所采用我国于2000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中,也启用了这项指南积极推荐-标准预防推广和强化-标准预防,标准预防,随着越来越多的无症状感染者出现在临床, 唯一安全的策略是采用标准性预防措施.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标准性预防措施要求把所有患者的血液和其体液当作有传染性。均需隔离。强调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双向防护,标准预防的意义,10-15%ADS明确诊断,85-90%ADS未被诊断,标准预防措施,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及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做好洗手和手的消毒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设备。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罩。安全注射。也包括锐器及伤口的妥善处理。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的污染物品与医疗器械。,标准性预防的基本特点,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病人。,标准防护措施适用于,血液所有的人体物质(不包括汗液),无论其是否含有可以看到的血液破损的皮肤粘膜,职业防护(个人防护),在职业工作中,为了防止职业暴露而采 取的防护措施。,标准防护措施,手卫生戴手套其他防护用品血渍处理血标本的处理医疗废弃物的处理乙肝疫苗接种,手卫生,手部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中即简单又十分重要的环节。美国CDC于2002年颁布了最新的医疗机构手卫生指南。WHO患者安全世界联盟于2005年4月召开了手卫生研讨会,讨论了如何提高医疗机构手卫生执行力我国也制定了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的概念,2002年美国CDC发布的医疗保健人员手卫生指南,将洗手、手消毒统一定义为手卫生。并规定了4项洗手指征:双手有明显污迹或被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在疑似或证实有炭疽杆菌接触史时,应用普通清洁剂或除菌清洁剂及流动水洗手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的体液、排泄物、粘膜、不完整的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接触患者周围物体后。进行静脉抽血、动脉采血、安置导管、安置尿管、中心静脉导管、周围静脉导管等侵入性操作前双手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至清洁不位前、戴无菌手套前及脱手套后、饭前便后。,手卫生的概念,我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报批稿)中将手卫生定义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 手概 念,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的概念,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达到减少手部暂居菌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目的。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剂)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手消毒剂(乙醇、碘伏、氯已定)常居菌(能从大部分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固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摩擦清除,一般情况下不致病。),五项洗手指征,我国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报批稿)中将洗手指征规定为五项: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脱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洗手及卫生手消毒 应遵守的原则,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洗手的重要性,洗手可以去除细菌的污染。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不洗手或手不干净,可传播金黄色葡萄球 菌和万古霉素肠球菌等病菌引起的疾病。洗手是预防感染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洗手的注意事项,洗手时去掉手上珠宝饰物(假指甲)。用流动的水洗手。使用适当的清洁剂。用水彻底清洗,以便去掉肥皂。洗后用纸巾把手彻底擦干。,洗 手 图,手卫生后 未达到标准的原因,手卫生后手带菌情况仍未达到标准手卫生方法不正确主要表现为洗手不用清洁剂,仅用流动水冲洗洗手时间短洗手步骤不符合要求,如漏指尖、大拇指及指间干手方式不对,造成洗手后的污染。指甲过长影响洗手效果。,戴 手 套,戴手套,2,什么时候戴手套,当预料到手要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物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如:在静脉穿刺、各种注射、伤口换药、料理污染血液的器械、各种引流管、引流袋等)特别是护士的手有伤口时必须戴手套进行操作,甚至戴双层手套,以减少与皮肤的接触。,令人担忧的数字,对我国3家医院的441名护士操作过程中戴手套情况调查结果:在进行抽血、静脉注射及穿刺时不戴手套的护士比例超过55原因:仅仅是不习惯而已!提示:戴手套的次数越多就越习惯在开始操作前戴手套,戴手套的作用,防止手被污染防止手上的微生物的传递并可减少由针头转移血量的50 戴双层手套时接触的由针头转移的血量可减少70%,戴手套的注意事项,在护理不同病人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手套有破损时须更换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其他防护用品,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包括护目镜、帽子、口罩、隔离衣、鞋套、面罩、罩衣、围裙等,可减少血液、体液感染机会。在进行任何有可能飞溅操作时必须戴上防水口罩、面部防护罩、防水围裙、护目镜等。,照片,戴口罩,戴、摘口罩前要彻底洗手必须完全盖住口鼻,压鼻形,防漏气。口罩,避免弄脏,被血液或其它污物弄脏应及时更换口罩潮湿或有异味应更换。口罩破损必须更换。,使用安全产品和工具,安全式器械(使用后其尖锐的部件被锁死)自毁式注射器 (一经使用,就无法就继续使用),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无针系统(指在下列医疗卫生工作中不使用针具的设备)建立静脉或动脉通路收集血液向体内输入药物或液体其他通过污染锐器损伤皮肤而导致的职业接触。留置针、可来福接头、回缩针头、自毁式注射器等,WHO安全注射器的定义,对接受注射器者无害对卫生保健人员不构成任何危害注射产生的废弃物不对社会构成危害,有保护装置的锐器,指装有减少职业接触事故的内置安全构件的锐器。,尽量减少口对口呼吸,尽量减少紧急情况下进行的口对口呼吸。而借助使用口器、人工呼吸用的皮球或其它辅助呼吸用具。,血渍处理,地面、墙壁、家俱上有渍时,不能直接用抹布或拖把擦拭。应先用1000mg/L的有效氯溶液喷洒在血渍上1530分钟,然后戴手套用抹布擦拭,擦后立即彻底洗手。,血标本的处理,化验标本应放在带盖的试管内,用密封的容器送到化验室,以防止在转送过程中溅撒到外面。手持化验标本时应戴手套。以防止在转送过程中溅撒到手上。,规范操作和污物处理流程,规范操作流程,纠正导致针刺伤的高危行为。尽可能减少锐器使用后处理环节,减少直接与锐器接触。,锐利器械的安全使用及销毁,不徒手处理污染针头,养成用镊子夹取血液、体液标本、针头及锐器。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手持针头和锐利器械时,不要让锐利面对着他人,以免刺伤他人。要特别注意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防止刺伤自己的手。如果要求重新套上针帽,则采用单手技术。,关于重新套上针帽:,美国职业安全保障和健康管理组织(OSHA)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套回针帽在别无选择时必须单手操作绝对禁止双手操作李映兰等调查显示,在受针刺伤的护士中73.9%的护士是在套回针帽时受伤的。,锐利器械的 安全使用及销毁,在为不合作患者注射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容器不宜装满,锐气盒四分之三满关闭停用,针头不宜用力塞入容器内。针头用过后及时处理,将用过的针头立即丢入合适的耐刺的容器内。不要将裸露针头、锐器相互转递、集中处置,操作现场准备锐器盒。不要将锐器留在治疗台、治疗车、床旁桌上,以免刺伤他人。,不要将锐器留在治疗台、治疗车、床旁上,为操作者提供随手可得的符 合国际标准的锐器物收集器,防渗透、防穿刺、带盖的收集器,锐器盒的要求,坚硬不易穿透的塑料容器使用不含氯的塑料制成品(直接焚烧)尺寸不宜过大即使倒置内容物也不会脱出使用完毕最终关闭后就不能在此开启要设置危险品警告标志(黄色),锐利器械的 安全使用及销毁,不要将针头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采血使用采血针、真空试管。 绝对不要徒手处理破碎的玻璃。进行各项操作前后,使用托盘或治疗车(带治疗车)携运锐利器械,严禁徒手携运。,安全处理医疗废弃物,所有废弃的医疗废物。包括一次性锐利器械、各种废弃标本、感染性敷料及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等均应放在有生物危害标记的红色塑料袋或专门容器内,送往规定地点进行焚烧处理。运输废弃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手套处理液体废弃物必须戴防护眼镜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一般性废弃物处理,乙肝疫苗接种,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有效率为9699(该疫苗同时亦对丁肝有防护作用)建议:乙肝表面抗原阴性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接种乙肝疫苗,注射后半年抽血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预防HIV、HCV的疫苗。,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急救 ),皮肤暴露的处理 。不慎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刺伤时。应立即在伤口旁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同时用流水冲洗伤口。再用安尔碘消毒浸泡3min,待干燥后贴上无菌敷料。,乙肝疫苗接种(针刺伤后),发生针刺伤后立即抽血查HBsAg、抗-HBs、HIV,24h内肌注HBIG对于HBsAg阳性或抗-HBs阳性即可不再处理如果HBsAg、抗-HBs均阴性,应注射三针重组乙肝疫苗5ug3(0,1,6个月)。,无损伤皮肤的暴露的处理,用肥皂和水清洗干净,粘膜暴露的处理,眼睛暴露反复的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不要使用肥皂或其它清洁剂如果戴有隐形眼镜,首先冲洗眼睛,然后把隐形眼镜去掉,并按正常的方法清洗镜片。,口腔暴露,如出嘴里的物质用一般盐水或清水数次漱口,每次均要吐净。,鼻孔或耳朵的暴露,用一般盐水或清水彻底清洗,某门诊医生的职业暴露,院艾滋病门诊,有一艾滋病病人在门诊就诊中,突然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以大量呕血为主,该门诊医生在抢救病人过程中,突有病人呕吐的血液喷射到了他的眼睛里和脸上。他立即用清水洗脸,并用氯霉素眼药水点眼。后经专家指导,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服用双汰芝28天,抽血检测HIV抗体作为基线结果,并在6周、3个月和6个月检测HIV抗体均阴性。讨论:从这一医生的职业暴露中,发现哪些问题?,某护士的职业暴露,是某医院感染科的一名护士,在处理病房污染物过程中,被一根混在污物中的穿刺针刺破手指,当时有可视性出血。住院病人为各种传染性疾病。立即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并轻挤出血,然后给予碘酒、酒精消毒皮肤。专家评估认为,暴露源不明,有出血,采用基本用药方案,服用双汰芝28天,抽血检测HIV抗体作为基线结果,并在6周、3个月和6个月检测HIV抗体均阴性。讨论:从这一护士的职业暴露中,发现哪些T,职业安全的关键点(总结),职业安全教育 自我防护意识做好预防接种规范操作行为使用安全工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游戏开发行业求职指南面试模拟题及答题技巧
- 2026届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十三中学化学高一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注册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综合能力)全真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慈善机构招录工作预测试题与参考解答发布
- 2025年道路交通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考试卷及答案
- 2025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能力)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B级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考前冲刺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体育教练员招聘笔试预测试题集
- 公务员真实面试题及答案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中国民间故事》
- 婚礼准备清单(仅供参考)
- 八年级下册美术提纲
- 2023年单螺杆泵的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全套图纸
- 无创正压通气护理
- GB/T 20481-2017气象干旱等级
- 医疗质量管理工具课件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
- 小学教师量化考核表
- 房建监理平行检查记录表格模板(参考版)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四版)-汤小丹-课后习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