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鸡年春节放假安排_第1页
2017年鸡年春节放假安排_第2页
2017年鸡年春节放假安排_第3页
2017年鸡年春节放假安排_第4页
2017年鸡年春节放假安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2017年鸡年春节放假安排2017年的春节是1月28日正月初一,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那么2017年鸡年春节如何放假呢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17年鸡年春节放假安排。欢迎大家阅读2017年鸡年春节放假安排2017年春节是1月28日,正月初一,星期六。春节是法定节假日,法定假期3天,放假调休7天。故2017年春节放假安排为2017年1月27日星期五至2月2日星期四,共7天。其中,1月28日初一、1月29日初二和1月30日初三这3天为法定假期。2017年春节放假安排为2017年1月27日星期五至2月2日星期四,共7天。其中,1月28日初一、1月29日初二和1月30日初三这3天为法定假期。2017年的春节是1月28日正月初一,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日子,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关于放假,目前假日办还未公布2017年春节的放2/8假安排。根据以往的惯例春节放假7天,从1月27日也就是除夕起至2月2日正月初六春节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肉畜危险人命。所以,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危险。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讨乞的白叟,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情形。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讨乞的白叟。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白叟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白叟笑道“婆婆若让我在你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怪兽赶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力矍铄,气宇不凡,但仍然继续劝说,讨乞白叟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怪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日差别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亮。“年”怪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后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3/8砰啪啪”的炸响儿,“年”浑身颤栗,再不敢往前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白叟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容,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岁首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平安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突然觉悟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讨乞白叟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涌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朋家贺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懂了驱赶“年”怪兽的措施。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放爆竹、户户烛火通亮、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贺喜问好。这风尚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福”到的缘由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尚。“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表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福。民间为了更充分地表现这种向往和祝福,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4/8节前人们就在门脸上贴上“福”字,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灭口。好心的马王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王后的意旨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全家抄斩。马王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懂得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开。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王后。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画做成各类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讲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有发售。除夕夜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岁首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有旧岁到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5/8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除夕夜除夕为大除,即大除夕夜。除夕是一年中最让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喷鼻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它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纵然人到白头也都还能想起来。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春节的来源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国人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始元年始,以夏年农历岁首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子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辛亥革命往后,开始接纳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岁首初一为“春节”。春节包饺子的意义春节是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远在千里,在过年的前一夜也即是团圆夜,回到父母家里,一家人围坐6/8在一起包饺子,吃团圆饭。包饺子其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以是用饺子象征团聚。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木板符等前戏的技巧,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屯子,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朝开始盛行,到了清朝,春联的思维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著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做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摆布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差别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健康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7/8明,称曰“守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除夕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随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开始的一段时间,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伸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以哔哔叭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