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气密封系统第二部分-中文翻译.pdf_第1页
干气密封系统第二部分-中文翻译.pdf_第2页
干气密封系统第二部分-中文翻译.pdf_第3页
干气密封系统第二部分-中文翻译.pdf_第4页
干气密封系统第二部分-中文翻译.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干气密封系统第二部分-中文翻译.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原 文 题 目: 原 文 来 源: 4 24 姓 名: 陈金金 学 号: 231120308所在院(系)部: 工业中心专 业 名 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干气密封系统廉姆佛斯厄夫和萨兹曼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2007,1月、2月20页)讨论了干气密封系统的选择和设计的最佳实践。本文章将包含:密封气体调节,密封气体控制,主要通风系统密封气体的来源可能是压缩机排放,一个中间点的压力,或外部进程或惰性气体,或压缩机排出。在应用中,大多数情况下,密封气体调节装置只包含过滤(绝对值5微米)和除湿设备。最佳实际应用情况是使用双凝聚过滤器和具有高水平警报功能的自动排水器。然而,有两个特殊情况可能需要额外的气体调节。密封气体调节低温氮气(已经液化)会破坏在低速操作过程中的碳固定面转动齿轮联轴节或缓慢的滚动齿面是相互接触的。低温氮祁是非常干的,露点低至零下90度(华氏零下130度)。但碳的自润滑质量是基于其晶体结构吸收和保持一定的气体的能力,包括水蒸气,这能显著降低摩擦。在缺乏水蒸气时,碳润滑能力很差,会迅速磨损。因此,露点调节的需要无论什么时候都碳固定元素用于表面或圆周密封,摩擦接触较长时间。对于大型蒸汽或燃气涡轮机驱动的压缩机,需要长时间慢滚下干气密封的发射速度,最佳实践是在氮上游的聚结过滤系统条件下,提高其露点至零下30度(华氏零下22度)或更高。增加氮露点的方法包括混合饱和氮低温氮气在一个适当的比例,或混合湿空气低温氮、氧含量低于5%。露点监测和低露点报警安全运行是所必需的。图1是最佳实践双干气密封系统。使用缓冲气体的不同气压控制。密封气体控制阀并不需要因为氮系统气压指数是和调控的。饱和密封气体在系统或进入发电机控制部件的下部,暴露了干气密封液体凝结和移行到之间的密封腔和干气密封的表面。密封损坏的风险是高的,当液体进入区域之间的表面。最佳实践是确保气体过热大约15度(华氏27度)以上,气体冷凝温度在主排气孔中的最低的操作压力下。加热器中除了地面控制设备的部件,其他可能是足够的。然而,如果所需的温度上升可能会导致聚合,冷却器,分离容器,可能需要再热。如果干气包含分,它们一定会被识别和在确定饱和度条件下分别考虑。抛开应用程序,另一个密封气体的来源需要在启动或关闭,当压缩机过程没有提供足够的压力,或支持独立密封气体来源。这种交替密封气体必须满足所有的主密封气体。可以使用氮气,如果系统可以容忍它。如果氮气是不能接受的,一个放大器单元(增压器)可能是必要的,当过程气体不是可以在足够的压力。往复式活塞或隔膜压缩机目前最常见的选择,然而小干旋转螺丝已经被成功运用,不仅可能更可靠。在大型工厂应用程序中,或者潜在的合理损失中,推荐了双放大器单元。密封气体控制干气密封控制系统设计取决于密封的类型被使用,而且必须考虑所有预期的操作条件。本节重点是双和串联干气密封应用程序。(图1,2不是完整的工艺流程图。)不管密封气体控制系统的设计,选择跳闸机基于监测密封参数和其他参数取决于每个工厂关闭的经济估价的后果。可以帮助简化双端面机械密封密封气体控制系统,减少密封气体的数量,可靠性和优化系统。上一篇文章中指出,通常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惰性气体密封(通常为氮),兼容的过程,可在密封的压力超过了最大过程压力接口(防止密封压力逆转)。如果在监管系统使用氮,密封气体控制阀可以消除(图1)。如果该工程气体酸、甜缓冲气体注射过程必须迷宫密封和干气密封以止酸气接触和潜在的干气密封污垢。压差控制通常使用。流控制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提供了流足以维持一个15米/秒的速度通过两倍的最大设计关的迷宫般的过程。串联密封是最常见的干气密封应用程序,需要一个惰性气体不能在足够的压力或不兼容的过程中。传统的控制安排保持35用一个压差控制阀。这样的安排是足够的密封压力大于最大压力时,可以发生在主密封排气腔。然而,这种控制方案可以使主密封可能逆转的压力。图2:串联密封系统设计可以避免失败由于低气压吸入压力在低压状态下,在这主通风口的最大空腔压力能被吸入到密封压中。虽然火炬头压力通常是低(7期间可以存在的最大设计耀斑压力主要的低迷的,或在紧急关闭时从1400因此,最大压力的主密封排气腔可以等于最大爆发压力+损失通过止回阀孔,在通风系统和管道。较低的服务,或者低层大气吸入压力,甚至“正常”条件的主要通风会导致反向差主密封,除非系统设计排除了这种可能性。近年来,大量的干气密封的失败发生在低负压制冷和其他服务中。图2 表明此系统已经成功应用于低负压中。下值的高;参考气体压力和主密封排气腔压力测量上游的发泄口。这是通过使用一个高信号选择器设备在每个密封,确保主密封将总是有一个积极的微分至少35即使主发泄压力增加明显在低迷或防静电时。另一种方法,已成功地用于大型机械密封的气体流量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再循环损失,都是使用一个这个方案中,主密封发泄压力的传感点移动的位置,主要通风是常见的密封。压差控制的常200确保它总是会大于最大压力降穿过孔,管道,然后任何其他组件之间的感应点和主密封箱的腔。这种压力也提供了最大的允许了主密封气漏流。无论一个或两个佳实践是保证控制阀总是运行在可接受的阀系数被称为“范围。对于大型单位密封气体流动可以差别很大,一个孔板可以安装在平行的这种安排下,小阀总是在0%内操作。关键元素在低压服务监控主密封微分,以及迷宫过程微分,在控制密封气体压力越高的基础上,两个值以确保主密封压力逆转在任何预期的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在低压服务密封气体压力应主要通风系统“主通风”一词一直被应用于串联密封应用。双重密封,只有一个通风干气密封和分离之间的密封(图1)。因为这通风通常不包含碳氢化合物,通常不是连接到火炬系统,并可能并不总是被监控。因此,对于双海洋应用,最佳实践是监控和报警,或访问系统如果氮进气道流密封组件的增加。运营商的大,收入较高的植物可能会决定输送,只有当外部密封失败迫在眉睫时。高氮流+外密封流可以用来输送这些单位。串联密封、主通风通常含有碳氢化合物,是连接到火炬系统,检测监控的健康主密封(图2)。这个系统必须提供给有足够的信息监控主密封的状况的操作团队,维护压缩机的安全运行的最长时间,和安全关闭压缩机时存在一个危险的条件。以下是主通风的最佳实践:定位主密封室底部排气密封衬套(6点)位置,与低点排水通风管道毗邻机器。这将允许在主发泄室检查液体。所需的管道配置,当下水道将打开,应确定在氮链接的中间迷宫被推荐给了所有串联密封。为了防止屏蔽主密封泄漏,流控制的中间氮是最佳实践。(关于氮喷射系统为中间密封迷宫的细节将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流测量装置主要通风监测流中的推荐。设备可能是一个可调孔,但防篡改,设置点锁或封面或者一个固定孔。孔大小是基于预期的渗漏形式主密封和中间迷宫流。测量主要通风流动促进故障诊断总是被推荐,不管什么参数都将用于报警和跳闸(流量或压力)。使用低压,失流元素测量损失的低压监控迷宫密封泄漏和中间流率。管道应的大小应该能减少主要排气腔压力事件的主密封失败。压缩机密封腔通气开口,内部应该检查为的是他们并非尺寸不足。如果一个完整的主密封失败可能导致主排气腔压力超过压力可以由氮系统,最佳实践是缓解排气压力低于氮系统压力。重量、支干指导建议完全流通盘阀。破裂盘可以随机失败,并需要停机更换一个单元。建议使用弹簧止回阀在管道耀斑头连接。这可以防止背部耀斑气体流入主发泄室,并保持积极的二次密封压差。止回阀通常是用来产生最小35主排气腔,保证最低35极微分二次密封。然而,所需的二次密封压差应该由密封供应商,基于预期回转装置操作和密封的发射速度。历来主要通风系统提供压力或流量仪表通常是三模冗余旅行的压缩机组在压力或主排气流量显著增加。与加工单位大小的增加,相应的日常收入损失的增长,许多最终用户会重新考虑这种方法。最终,决定关于机械行程必须由操作团队中每一个工厂在这个工程中越早越好(前期结束工程设计阶段)。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虚假的运输和计划外停产,同时保持的安全厂房和机器的完整性。干气密封是精密组件,和重要的瞬态变化可能发生在监控参数。因此,关闭的最佳实践是:括布线和逻辑)及主密封,注:下一篇文章将重点放在中间和分离气体系统的最佳实践和讨论干气密封系统的状态监测的最佳实践。没有责任由作者承担任何伤害和/或损坏人员、财产安全的产品责任,疏忽或否则,或从任何使用或操作方法、产品,这些文章中包含的指令或想法。作者:罗伯特阿莫尼在机械领域有着47年的经验,在操作,维修,设计,指定和发现并修理故障方面经验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