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公平视域下的“超级中学”_第1页
论教育公平视域下的“超级中学”_第2页
论教育公平视域下的“超级中学”_第3页
论教育公平视域下的“超级中学”_第4页
论教育公平视域下的“超级中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论教育公平视域下的“超级中学”论教育公平视域下的“超级中学”西方历史中,古希腊的柏拉图是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家;在我国,两千多年前我们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共同纲领确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价值。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尤其是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越来越大,教育公平逐渐受到挑战,甚至出现了“超级中学”这样的学校,它们被称为“巨型中学”、“牛校”、“重点中的重点”等。那么何为“超级中学”它的定义是这样“规模超大、管理超严、训练超强、考试超频、尖子生超多,同时能够取得高的名校录取率的学校”1,显著特征是人数以万计,在校师生人数不断增加,集聚了当地和周边地区一流的师资资源,瓜分著名高校的自主招生名额,学生常年大比例考入一流高校。它的存在无疑是对教育的资源配置、教育规律以及教育理念的挑战,严重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笔者在对其做了论述之后,站在教育公平的视域下以个人的视角对其进行简单的论述。“超级中学”产生的原因一、教育领域里“马太效应”的驱使2/7“超级中学”的形成,就是教育领域“马太效应”的结果。现如今,应试教育的实行,外加一个高考制度的存在,对中学尤其是高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一些重点高中在师资、经济实力、升学率和社会声誉上都享有很大的优势,家长当然不会放过这样让孩子挤进“牛校”的机会,于是“择校热”也愈演愈烈。一方面,“超级中学”高价聘请优秀教师,筛选优秀生源,以高的奖学金等挖走农村的“尖子生”。“为筛选优秀生源,除了不惜代价挖农村的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高分学生外,还竞相举办面向小学生的奥数班、特长班,如奥林匹克数学学校、华罗庚数学学校等。这些附属学校实质上是“超级中学”筛选优秀学生的储备基地”2。另一方面,在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下,这样“半只脚已经踏进一流高校”的诱惑,对家长和学生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使得“超级中学”以它自身无与伦比的优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人数不断上升以致达到上万。而相比之下,统一地域级别的其他中学,状况就比较惨淡,师资力量减少,生源数量不断下滑,学校的经济实力并不雄厚,升学率水平下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学校每况愈下,有的甚至濒临关闭。二、地方政府行政权力的倾斜地方的升学率也是一个地方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3/7为了提高城府绩效考核的成绩,升学率高的重点高中是教育部门的“政绩工程”,免不了会有“照顾”,在经费投入和政策上都会有一定的倾斜;而且,政府还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一些重点高中被合并,合并后的学校在师资力量、优秀生源和教育经费上都有了很大的优势,加上有效的管理,学校的升学率会有很大的提高,久而久之,就会演变成“超级中学”;除此外,许多地方政府以辖区内拥有“超级中学”为荣,甚至下达招生指标、升学指标。而“超级中学”外的其他学校则享受不到此类待遇和完成这些任务,并且还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没有了高升学率的吸引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一般中学和重点中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政府为例政绩而采取的一些行政权力也是“超级中学”产生的原因之一。三、不言而喻的利益的唆使“超级中学”以优秀的师资力量,高质量的生源和管理严格的制度获得了较高的升学率,名声鹊起,于是大量的学生涌入“超级中学”,同时伴随着学生的还有大笔的择校费。学生的高费用才是支撑“超级中学”办学的基础,才能使其拥有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一些“超级中学”比如安徽六安的毛坦厂中学,该校非“招生范围”的学生不仅入学要交数万甚至十万元左右的“入门费”,每年还要交数千元的高昂学费。有调查称,许多4/7“超级中学”一年的择校费已经超过大学四年的学费,令人咋舌。这样高利润的诱惑成了许多“超级中学”的坚持办学的动力,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是在变相地做生意。“超级中学”的存在带来的不利影响一、破坏了教育的生态平衡“超级中学”的出现,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学校人数以万来计数,在各个地方的教育领域展示出“一枝独秀”的境况,但是“一枝独秀不成春,百花齐放才是春”。教育的发展不是只靠各个地方的一所学校的实现的,还必须有其他的学校,所有学校平等、公平的享有教育资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生态平衡。中国恢复高考36年,在基础教育层面则是逐渐摆脱“农村包围城市”,资源向城市倾斜的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超级中学”现象,在屡创应试神话的同时,更加剧了资源失衡和教育不公。因而在落后地区眼中,“超级中学”被形容为一个个超级“黑洞”3。“超级中学”,这样的“巨无霸”的存在,对优秀教师和学生的层层抽剥和精挑细选,形成了对区域内优质师生资源的垄断地位,导致其他学校难以为继。一个平衡的教育生态,不是一个地方只要一个或者几个“超级中学”就可以实现的,仅仅极个别的学校无法支撑起整个地区教育的发展。然而“超级中学”却垄断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这对其他学校来说明显是不公平的。5/7二、损害了教育公平开篇已经说到教育公平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超级中学”这样垄断生源和师资无疑是对教育公平的损害。以陕西省为例,陕西的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和西安高新第一中学两所“超级中学”,均位于省会西安。2016年两校各有83人和60人考入北大清华,合计占全省名额的。整个陕西省的高中数量不计其数,但是这两所“超级中学”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就占了一半以上。除了上述的“超级中学”对各地区的教育公平带来的危害外,它还造成了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教育不公平,尤其表现在名牌大学农村学生比例下降方面。以2016年入学的清华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2016级学生的人数,结果显示,表示自己户籍在农村的学生比例仅为。而同年全国高考考生中,农村生源的比例高达62。因此看来,农村的师资、生源、硬件设施等都无法与“超级中学”同日而语,虽然高校推出了自主招生、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等措施来扩大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比例,但是由于经济实力、地位等方面的限制,农村学校很难从中获利。三、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超级中学”以高升学率著称,高升学率离不开高强度的学习压力和考试压力。一些“超级中学”甚至在中考前就已经锁定了招生目标,为了笼络好学生不惜出万元6/7奖金,同时为了保住学校的声誉,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是巨大的。2016年4月一则新闻显示衡水二中为防止学生跳楼而在教学楼装铁栏杆,这样的学校跟监狱有什么区别这种情形下的学生怎么会有健康向上和全面的心理此外,由于跻身“超级中学”需要大量的学费和择校费,这对学生的金钱观也有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学校对优等生和差生在学费择校费上的不公平待遇,优等生缴交或者免缴,相对学习差的就要缴更多的费用,会使学生对金钱的看法产生扭曲和误解。“不少学生由于依靠缴纳择校费或者是社会关系再加上择校费等多种渠道便可获取入学资格,不免会令学生对金钱、权力的作用另眼相看”4。四、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由于“超级中学”多集中在省会城市,因此它面向全市甚至全省以条件相当的诱惑来笼络优秀教师和学生。“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曾经用解决住房和配偶工作等条件,吸引优秀教师,在河南省范围内巧设名目,组织比赛,趁机选拔学生”5;同时,“超级中学”的超常规发展,使得学区周边的房价直逼城区房价,万名外地师生家长的到来使得当地的餐饮、交通、住宿和教辅等行业一路蹿红。但是,在这一片红火发展的背后,当地在校就学学生的家庭负担在成倍增加,有些家长甚至是负债让孩子在此就学7/76。前面也提到过,“超级中学”得以发展的有效支撑就是学生高额的学费和择校费,除了这些费用外还有生活费等,其全部费用可想而知。但是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学校和未来,默默承受着“超级中学”的高额负担。因此,在“超级中学”现象愈演愈烈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考察其发展对教育的不利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