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1713-2009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_第1页
DB21T 1713-2009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_第2页
DB21T 1713-2009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_第3页
DB21T 1713-2009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_第4页
DB21T 1713-2009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案号: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1713 2009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 2009布 2009施 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1713 2009 I 前 言 本标准于 2008年 11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本溪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溪辽东野旺特种养殖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斌。 1713 2009 1 特种野猪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特种野猪的定义、特征特性及特种野猪养殖的猪场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地区的特种野猪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 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饲料卫生标准 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16569 畜禽产品消毒规范 17823 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兽医防疫工作规程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 技术条件 471 绿色食品 饲料 和 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472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5033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特种野猪 经人工驯化的野猪与优良品种猪进行杂交选育出的,含野猪血统 90%以上,形似野猪,故称为特种野猪。 4 特性特征 体型外貌 毛色 初生时身上有纵向深棕褐色较宽的带状条纹,其余被毛为黄褐色或浅灰黄色, 随着 日龄 增长 ,纵向条纹逐渐消失,被毛 变 为 黑 黄褐色或棕灰褐色。 体型 1713 2009 2 特种野猪头大,呈圆锥形, 耳小,向前上方直立。 体躯狭窄,前躯较发达 ,后躯较小,背腰短,腹线平直。 髻甲高于臀部,背 部向后倾斜,皮粗厚,身体 各部衔接良好,结构紧凑,肌肉发达,体格 健壮 。 四肢 四肢管骨细长,坚实,卧系, 蹄壳坚硬,呈黑色或灰黑色。 体重 成年公猪 180230猪 130155 习性 食性 食性杂, 对青 、 粗 及 块根饲料的利用能力强。采食行为为白天采食量少,午后夜间采食量大。 适应性 能适应我国各地气候环境 , 既适应圈养,也适应放养,放养的适应性好 于 圈养。对潮湿环境的适应性和耐受力差。 合群性 合群性好,喜群居和群体觅食。 防御性 防御反射强烈,胆小、机敏、易受惊,越障能力强。 生活有序性 生活有序性突出,条件反射较为巩固。 抗病性 放养条件下,极少发病 ; 圈养 条件下 猪群免疫功能呈下降趋势。 生产性能 繁殖性能 母猪初情期 3 月龄 5 月龄,初配适龄为 11 月龄 13 月龄 ,体重 65上 。发情周期 17d23 d,发情持续期 2d 7d。年产 2 胎,初产母猪每胎窝产仔数 5 头 8 头,经产母猪每胎窝产仔数6 头 12 头。母猪产仔后护仔能力强。 长速度 从保育期结束到屠宰的 约 110d 肥育期间,平均日增重为 390g 450g 左右。 饲料报酬 料肉比为 ( :1。 屠宰率 屠宰率 75%以上,适宜屠宰体重为 7580 胴体瘦肉率 商品猪 67% 75%。 1713 2009 3 5 猪场建设 场址选择 地势 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 环境 应符合 391的要求。 场区布局 管理区、生产区、隔离区进行布置,各区之间界限分明,联系方便。生产区按夏季主导风向布置在管理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处,隔离区布置在生产区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各区之间设围墙隔离。 舍布局按配种舍、妊娠舍、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育肥舍排列。 场道路设净道和汚道,两者严格分开,不得交叉、混用。 猪舍建筑 猪舍建筑有开敞式和有窗式猪舍两种。 猪舍的朝向和间距应满足日照、通风、防火和防 疫要求,猪舍朝向应为南北方向位,南北向偏东或偏西不超过 30度。 猪栏应沿猪舍长轴方向呈单列或多列布置。 猪舍地面采用水泥地面或砖地面等,坡度 2%。 种猪运动场面积为 50 /头左右。 猪舍围护结构应能防止雨雪侵入,保温隔热,能避免内表面结水,猪舍内表面应耐酸碱等消毒药液清洗消毒。 有窗式猪舍屋面应设置隔热保温层,开敞式猪舍冬季应扣塑膜暖棚。 6 饲养管理 饲料配合 饲料原料及配合饲料应符合 配合饲料生产应符合表 1要求。 表 1 各类猪营养需要参考标准 类别 营养成份 消化能( Mj/ 粗蛋白( %) 赖氨酸( %) 钙( %) 磷( %) 哺乳仔猪 育仔猪 1713 2009 4 育成猪 肥猪 公猪 娠前期母猪 娠后期母猪 乳母猪 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应符合 471的要求。 种公猪饲养管理 日饲喂配合料 在配种季节搭配瓜类、薯类和胡萝卜等饲料,日喂 2次,自由饮水。 据体重、膘情、配种等情况增减料量。 公猪实行单栏饲养,每栏面积为 6。 天定时对种公猪进行驱赶运动,并刷拭猪体。 天定时清扫圈舍,保持圈舍卫生。 天配种 1次,连续 4息 1d。 种母猪饲养管理 怀母猪饲养管理 日饲喂配合料 青绿饲料 日喂 2次,自由饮水。 据体重、膘情等情况增减料量。 年母猪在配种前 15行短期优饲。 怀母猪每栏 4头,每栏面积为 6。 时观察母猪发情表现,及时进行配种。一般在母猪出现发情表现 24跨,进行第一次配种 ,间隔 18 每天定时进行运动,并清扫圈舍。 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妊娠前期每日饲喂配合料 青绿饲料 妊娠后期每日饲喂配合料 2;日喂 2次,自由饮水。 根据体重、膘情等情况增减料量。 妊娠母猪每栏 4头,每栏面积为 6。 每天定时进行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应防止拥挤、咬架、滑倒、追赶等,以免造成流产。 每天定时清扫圈舍,保持圈舍卫生。 母 猪临产前 1周转入分娩舍。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 产前准备 1713 2009 5 哺乳母猪实行单栏饲养,每栏面积 10。 母猪在转入分娩舍前 1周,要清扫圈舍,然后用消毒药进行消毒。 舍内温度控制在 10 相对湿度 50%保持空气新鲜。 母猪转入分娩舍前,将全身洗刷干净再转入分娩舍。 母猪产前 5 d 膘情差的母猪可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质的催乳料。 接产 母猪出现临产征兆时,准备接产,用消毒药水清洗母猪阴部、乳房和后躯。 母猪自然分娩过程中,不用人工接产。 母猪产仔当天停料,只饲喂含 2%食用盐的麸皮汤。 饲养管理 母猪产后 8饲喂豆粕、麸皮汤。 母猪产后 2后 5日 产后 2周可喂青绿多汁饲料 日喂 3次,自由饮水。 母猪产后无奶或奶量不足,可饲喂小米粥、豆浆、鱼汤等催奶。 断奶前 3猪日喂量逐渐减少到 每天定时清扫圈舍,保持圈舍卫生。 仔猪 40日龄 猪转入配种舍。 仔猪饲养管理 乳仔猪饲养管理 应保持分娩舍温度适宜,同时为仔猪提供温度适宜的保温区,当舍内温度低于 10,应用红外线灯、电热板、暖床等方法给仔猪保温。 仔猪生后 3到初乳,对体弱不能吃到初乳的,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 仔猪生后 3日龄和 15日龄两次肌肉注射铁制剂。 仔猪生后 7日龄训练开食,每天 4次 到仔猪正常采食。 仔猪生后 2周左右去势。 仔猪生后 40日龄 保育猪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断奶后留在原圈饲养 1周。然后转到保育舍饲养。 保育猪 1周内仍喂哺乳猪料,并控制采食, 1周后逐渐过渡到保育猪料。日喂 5次 由饮水。 每天定时清扫圈舍,保持圈舍卫生。 保育猪饲养 1个月左右转入生长育肥猪舍。 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 1713 2009 6 生长育肥猪饲喂配合料, 3月龄前日喂 5次 3月龄后日喂 3次 由饮水。 保育猪转入生长育肥猪舍,本着少并多的原则组群。 生长育肥猪每栏 4头,每栏面积 6。 应及时进行调教,逐渐养成吃、睡、排泄三点定位的习惯。 每天定时清扫圈舍,保持圈舍卫生。 生长育肥猪体重达到 80 出栏。 7 疫病防治 饲养单位应具有必要的防疫设施和设备。 饲养场 大门设车辆 出入 消毒池和人员 出入 消毒药液池。 生产区设有消毒室 并安 装消毒紫外线灯;设人员消毒药液池、配消毒药液洗手盆和擦手毛巾;设专用更衣 柜 和更鞋 柜 。 兽医室、解剖室、 无害化处理室 、隔离舍设在饲养区的下风向或 侧 风向,与生产猪舍保持一定距离。 配备疫病防治的常用药品、疫苗、诊疗器械和消毒用具。 建立疫病档案,及时填写。 定期进行猪群检疫和 疫情分析,随时掌握疫情动向。 预防、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