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185-2011 桑蚕微粒子病诊断技术规程_第1页
DB51T 1185-2011 桑蚕微粒子病诊断技术规程_第2页
DB51T 1185-2011 桑蚕微粒子病诊断技术规程_第3页
DB51T 1185-2011 桑蚕微粒子病诊断技术规程_第4页
DB51T 1185-2011 桑蚕微粒子病诊断技术规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7 川省 地 方 标 准 1/T 1185 2011 桑蚕微粒子病诊断技术规程 2011 - 01布 2011 - 03施 四川省质量 技术 监督局 发布 1185 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四川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本标准起草单位: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 核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 钢、 蔡平钟、朱洪顺、谢忠良、张学清、马露芸。 1185 2011 1 桑蚕微粒子病诊断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四川省桑蚕微粒子病诊断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桑蚕微粒子病的诊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20395 桑蚕微粒子病病原鉴定方法 844 桑蚕微粒子病防治技术规程 3 试剂 盐酸 w(30 。 氧化钾溶液 w(2 。 氧化氢溶液 w(10 。 析用水按 6682 规定执行。 4 仪器、设备 通光学显微镜、 相衬( 相差 ) 显微镜,放大倍数 1540 倍或 1640 倍; 生化培养箱(温控范围10 50 )、冰箱; 天平(感量: 0.1 g) 、 离心机 。 心管、无纺布滤纸 ; 载玻片、盖玻片、测 微尺 ;容量瓶、 量筒、烧杯、二重皿 ; 乳钵、乳棒 ;解剖剪、镊子、橡皮吸管 ; 样品袋、冻存管( 1.8 5 。 5 诊断 眼诊断 观观察 通过肉眼观察 , 蚕 的 不同发育阶段 是否具有下列症状 : a) 小蚕期:收蚁后不疏毛、体色深暗、体躯瘦小、发育缓慢、重症死亡;群体发育不齐。 1185 2011 2 b) 大蚕期:表皮缩皱、体呈锈色;体壁出现微细不规则黑褐色病斑,以尾角末端、气门周围和胸腹足外侧部位较多;蜕皮困难,严重死亡;群体发育不齐。 c) 蛹蛾期:蛹表皮无光泽、反应迟钝、腹部松弛,体壁出现微细不规则黑褐色病斑, 感病 严重 的不化蛾、死亡;蛾羽化展翅不 良、鳞毛脱落、腹部膨大、节间松 弛,交配能力差,产卵少 。 d) 卵期:卵形不正 , 排列不齐、 多重叠卵,卵产附差、易脱落,不受精卵和死卵多 ; 催青期 发育不整齐。 剖观察 将外观观察的具有上述大蚕期典型病症的病蚕 ,用解剖剪从背中线剪开,肉眼观察丝腺是否有 乳白色脓疱状斑块。 定 通过 外观 观察, 蚕 的 不同发育阶段 出现 述症状 之一的 ,可疑似为蚕微粒子病; 通过解剖观察,大蚕期病蚕丝腺出现可见的乳白色脓疱状斑块时,可确诊 为 蚕微粒子病。 微镜诊断 品采集 采集 述 的典型症状 蚕、蛹、蛾、卵。 采集 的样品置于样品袋 或冻存管中,做好记载。 品处置 样品保存 采集的样品 每份混合均匀后再分成 2 份,其中 1 份作为检样 按照 备检验 , 另 1 份作为备样, 保存于 0 4 冰箱中, 保存期 30 d 60 d。 样本 制备 不同发育时期的 样 品 ,按照下列方法制样: a) 蚁蚕样品置生化培养箱 于 温度 29 、相对湿度 85 %条件下 ,放置 2 d 3 d。 b) 小蚕期、大蚕期 、 蛹期 、 蛾期 样品 置生化培养箱 于 温度 29 32 、相对湿度 85 条件下,放置 2 d 5 d;大蚕期、蛹期经高温处置的样品,可用解剖剪沿背中线剪开,摘取其 中肠 ,每1 头 5 头蚕或 1 粒 2 粒蛹的中肠为 1 个样。 c) 卵期 样品解除滞育后,在 生化培养箱 温度 29 、相对湿度 85 的条件下催青; 孵化后待其自然死亡。 将上述制备的样本 每份分别置于 1 个乳钵孔中,每孔各放 1 个乳棒,磨碎;滴入 4 滴 10滴氢氧化钾溶液 w( 2 ,再次研细。 按照乳钵序号 , 将磨碎液用乳棒点样至载玻片,盖上盖玻片,制成镜检样 本。 微镜检 查 直接观察法 将镜检样 本,置于显微镜( 1540 倍 或 1640 倍 )下观察,每个样本观察不少于 20 个视野,观察有无微粒子孢子。 1185 2011 3 离心沉淀法 将 备的 磨碎液,用无纺布滤纸 过滤后, 将滤液移入离心管中,经 3000 r/心 3 去上清夜,沉淀物振荡制镜检样 本,置于显微镜( 1540 倍 或 1640 倍 )下观察 ,每个样本观察不少于 20 个视野 , 观察有无微粒子孢子 。 溶解法 将检出有微粒子孢子的磨碎液吸取 2 滴,分别滴于载玻片两端,自然干燥后在其中 1 点加 1 滴 浓盐酸 w(30 , 另 1 点作对照,在 30 生化培养箱中放置 10 20 , 盖上盖玻片镜检( 1540倍 或 1640 倍 )。如果样本 已干,可加无菌水 1 滴。经过酸处理的样本 ,微粒子孢子溶解消失,真菌孢子保持原状。 氧化氢法 将 检出有微粒子孢子原液吸取 1 滴,滴于载玻片上,再将过氧化氢溶液w(10 1 滴 2 滴滴于孢子液中,盖上盖玻片,经过 10 30 相衬( 相差 ) 显微镜 镜检( 1540 倍 或 1640 倍 ),活微粒子孢子释放出极丝。 定 当镜检发现孢子呈长卵圆形 ,大小为 m m m m,呈淡绿色,折光性强,中间隐约可见 1根黑色线状物,表面光滑,孢子活泼,多左右摆动,有时可见翻滚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