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体会_第1页
浅谈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体会_第2页
浅谈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体会_第3页
浅谈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体会_第4页
浅谈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1/6浅谈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临床体会摘要目的观察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效果。方法内服阳和汤加减方。结果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7例,治愈率为,总有效率达。结论阳和汤加减用于慢性腰肌劳损的治疗疗效明显,值得推广。关键词慢性腰肌劳损;加减阳和汤;中医药疗法慢性腰肌劳损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腰骶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是慢性腰腿痛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成人曾100患过腰痛,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的竞争激烈,人体组织对长期、反复、持续的生活性压迫、打击,摩擦及姿势的不正等应力的反应,使组织肥大和增生,以作代偿,累积迁延而成慢性腰肌劳损,急性损伤未经及时、正确的治疗,也可迁延成慢性损伤1。近年来,笔者运用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依据2腰部酸痛或胀痛,休息时减轻,劳累时加重;适当活动和经常改变体位时减轻,长久弯腰和在不良工作环境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6时加重。晨间痛,轻者晨起时腰酸,腰痛明显,经活动后缓解,数小时后症状显著减轻。重者往往在凌晨时被痛醒,然后不能入睡,起床活动后稍有缓解。中医辨证分型3风寒湿型腰部酸痛,阴雨天症状加剧,舌淡、苔白腻,脉弦紧。气血瘀滞型腰背胀痛,痛无定处,或痛如针刺,拘挛麻木等,舌有瘀斑,脉弦或涩。肾虚型腰部隐隐作痛喜按,遇劳更甚,伴见耳鸣、眼花,腿膝酸软,舌淡红、苔白,脉弱无力。病例资料67例患者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3173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19年不等。按证型分风寒湿型14例,气血瘀滞型21例,肾虚型32例;左侧腰痛29例,右侧腰痛28例,双侧腰痛10例。2治疗方法以阳和汤加减为基本方熟地15G,鹿角胶另烊化9G,肉桂6G,干姜6G,白芍15G,白芥子6G,当归10G,黄芪20G,党参20G,甘草6G,防风6G,全蝎3G,伸筋草12G,炙麻黄3G。风寒湿型加细辛5G,威灵仙10G;气血瘀滞型加川芎12G;肾虚型加杜仲、狗脊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用,7D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忌生冷饮食。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63疗效观察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治愈腰痛、腰肌紧张及压痛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腰部功能活动基本正常。好转症状、体征、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疗效结果经13疗程治疗后,治愈38例,显效19例,好转5例,未愈5例,治愈率为,总有效率达。4典型病例患者,男,52岁,2008年1月4日初诊。自诉腰疼痛2年余,其痛悠悠,尚可忍耐。近日疼痛加剧,腰部活动受限,局部发凉,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畏寒肢冷。舌淡红、苔白,脉弱无力。西医诊断慢性腰肌劳损。中医诊断腰痛,证属肾阳虚,治宜温补肾阳,以上方加减熟地15G,鹿角胶另烊化9G,肉桂6G,干姜6G,白芍15G,白芥子6G,当归10G,黄芪20G,党参20G,甘草6G,防风6G,全蝎3G,伸筋草12G,杜仲10G,狗脊10G,牛膝10G,炙麻黄3G。经服7剂后,疼痛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基本恢复。继服10余剂,诸症已瘥。随访半年,未再复发。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4/65体会和讨论慢性腰肌劳损或称“腰背肌筋膜炎”、“功能性腰痛”等,属于祖国医学“慢性腰痛”、“久腰痛”、“腰背痛”、“腰脊痛”等范畴。该病病因有两个就内因而言,由于病人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劳倦过度,伤及肝肾;或因年迈体虚,肾中精气亏虚,腰府失养,不荣则痛;从外因而言,或起居不慎,感受风寒湿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而为腰痛,或劳伤积损,气滞血淤,不通则痛。素问病能论云“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故慢性腰肌劳损,肾虚为其发病之关键。长期反复腰痛,久病必虚,波及于肾,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究其治疗,论证汇补腰痛指出“治唯补肾为先,而后随邪之所见者以施治,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初痛宜疏邪滞、理经遂,久痛宜补真元、养血气。”故治疗应以温阳补血,畅通经脉为主。阳和汤原方用以治疗阳虚血弱,寒凝痰滞之阴疽。笔者用原方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确切。虽说阳和汤加减临床治疗慢性腰肌劳损颇为鲜见,但却充分体现了传统医学“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方中重用熟地,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强壮筋骨,两者合用,养血助阳,以治其本;寒凝湿滞,非温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5/6通而不足以化,故方用姜炭、肉桂温热之品;麻黄达卫散寒,协同姜、桂,能使气血宣通,配熟地、鹿角胶则补而不滞;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5;芍药养血敛阴止痛;当归补血活血止痛;黄芪、党参补气以生血,气行则血行;防风祛风胜湿止痛;全蝎通络止痛;伸筋草祛风湿,舒筋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综观全方,补血药与温阳药合用,辛散与滋腻之品相伍,宣化寒凝而通经络,补养精血而扶阳气。恰如类经云“善补阳者必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中药现代药理学分析认为当归、肉桂、白芍、防风有明显的中枢镇痛作用;麻黄、肉桂、熟地能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促进炎症的吸收;当归改善循环,减轻贫血,促进粘连水肿的吸收;白芍抑制炎细胞的聚焦;当归抑制炎性组织PGE的释放;鹿角胶促进钙的吸收和体内的潴留,使血中钙略有增高,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渗出减少;干姜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的物质基础6;白芥子也具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7。【参考文献】1裘法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820精品文档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9943凌纯分型治疗慢性腰肌劳损120例J四川中医,2003,21117677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5张云芳,冯刚,孔庆志阳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