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4617.1-2012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1部分: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相比于其前版《GB/T 14617.1-1993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一部分: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调整:

  1. 技术内容的更新:新版标准根据近年来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无线通信领域的技术革新,对陆地移动业务的传播模型和特性进行了修订,纳入了更精确的测量数据和分析方法,以适应现代通信系统的需求。

  2. 参数和模型的优化:对影响无线信号传播的关键参数进行了重新评估,并优化了传播模型,包括路径损耗模型、阴影衰落模型等,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 频谱范围的扩展:随着无线通信使用频段的拓宽,新标准可能扩展了覆盖的频率范围,以包含更高或更低的频段,确保对当前及未来通信系统的适用性。

  4. 环境因素考虑:更加详细地考虑了不同地理环境(如城市、郊区、乡村)和建筑物结构对信号传播的影响,提供了更为细致的环境分类指导和相应的传播模型调整。

  5. 测试与验证方法:更新了用于验证传播模型准确性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流程,引入了新的测量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6. 标准化语言和格式:按照最新的国家标准编写规则,对标准文本的表述、术语定义、符号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化处理,增强标准的清晰度和一致性。

  7. 参考文献与国际接轨:更新了参考文献列表,纳入更多国际先进标准和研究成果,增强了该标准与国际通行标准的一致性和互操作性。

这些变化旨在更好地服务于现代陆地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优化及频谱管理,提升通信服务质量与效率。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2-12-31 颁布
  • 2013-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14617.1-2012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1部分: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_第1页
GB∕T 14617.1-2012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1部分: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_第2页
GB∕T 14617.1-2012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1部分: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_第3页
GB∕T 14617.1-2012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1部分: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14617.1-2012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1部分: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3306060 M 30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1461712012 代替 . GB/T14617.11993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1部分 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 : Propagationcharacteristicsinlandmobileserviceandfixedservice Part1 Proaationcharacteristicsinlandmobileservice : pg2012-12-31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 布 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GB/T1461712012 . 目 次 前言 范围 1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1 术语和定义 3 1 基本传播曲线 4 3 场强中值预测模式5 16 场强中值预测公式 5.1 16 准光滑地形上的基本传输损耗 5.2 16 丘陵 山地路径基本传输损耗 5.3 、 17 场强随地点和时间的变化6 18 场强随时间变化特点 6.1 18 随地点变化的标准偏差L 6.2 (dB) 18 随时间变化的标准偏差t 6.3 (dB) 18 业务场强 干扰场强和载 干比7 、 / 18 业务场强 7.1 18 干扰场强 7.2 19 载 干比 7.3 / 20 可用场强8 20 可用场强公式 8.1 20 单一干扰情况的可用场强 8.2 20 多重干扰情况的可用场强 8.3 20 覆盖区9 21 覆盖区定义 9.1 21 地点概率等值线方程 9.2 21 地点概率等值线的确定 9.3 21 容许干扰和协调距离 10 22 容许干扰 10.1 22 协调距离 10.2 22 最小可用场强和射频保护比 11 22 附录 资料性附录 基台天线高度的确定 A ( ) 23 附录 资料性附录 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 B ( ) 24 附录 资料性附录 市区街道走向修正因子 C ( ) 25 参考文献 26 GB/T1461712012 . 前 言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分为三个部分 GB/T14617 : 第 部分 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 1 : ; 第 部分 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2 :100 MHz1000 MHz ; 第 部分 视距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传播特性 3 : 。 本部分为 的第 部分 GB/T14617 1 。 本部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部分代替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一部分 陆地移动业务 GB/T14617.11993 :传播特性 本部分与 相比 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GB/T14617.11993 , : 修改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为 范围 见第 章 年版的第 章 “1 ” “1 ”( 1 ,1993 1 ); 修改 引用标准 为 规范性引用文件 并修改相应文字描述和增加本部分中已引用的规 “2 ” “2 ”, 范性引用文件名称 见第 章 年版的第 章 ( 2 ,1993 2 ); 修改 定义 为 术语和定义 并根据本部分最近修订增删相应内容 见第 章 年版 “3 ” “3 ”, ( 3 ,1993 的第 章 3 ); 参考 最新建议修改 随地点变化的标准偏差 中的相关公式 见 ITU-RP.1406-1(2007) “6.2 ” ( 年版的 6.2,1993 6.1); 参考 最新建议修改对 随时间变化的标准偏差 中的表 进行补 ITU-RP.1406-1(2007) “6.3 ” 1 充 见 年版的 ( 6.3,1993 6.2); 修改 附录 附录 补充件 和 参考件 为 资料性附录 可作为对正文的延伸阅读内容 “ A C ” “ ”, 见附录 附录 年版的附录 附录 ( A C,1993 A C); 增加用于本部分编写时参考的 个国家标准和 个 建议作为参考文献 1 6 ITU-R 。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 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 本部分的起草单位 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 :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赵宏锋 徐红梅 樊永军 马晨元 许彤 : 、 、 、 、 。 本部分于 年首次发布 本次为首次修订 1993 , 。 GB/T1461712012 . 陆地移动业务和固定业务传播特性 第1部分 陆地移动业务传播特性 :1 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 频段陆地移动业务传播预测方法 包括场强 GB/T14617 150 MHz3000 MHz , 预测模式 干扰预测模式 覆盖预测方法和协调距离计算方法 、 、 。 本部分适用于 频段陆地移动通信网规划 系统设计 频谱 管 理 中 的 传 播 150 MHz3000 MHz 、 、 预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无线电业务要求的信号 干扰保护比和最小可用场强 GB/T1443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市区 urbanarea 密集 以上高大建筑物和两层以上楼房的城镇 小区 或密布两层以上楼房和 以上茂密 10m 、 , 10 m 树林的大村庄 。32 . 郊区 suburbanarea 散布房屋 小型建筑物和树木的一般村庄 移动台在其中行进时 近处有一些阻挡 但阻挡不严重 、 , , , 。33 . 乡村公路 ruralroad 路边仅有稀薄树木和零星房屋的公路 。34 . 开阔区 openarea 农田和开阔场地之类 它在 宽的近场没有任何地物有碍视线 在整个传播路径也很 , 300m400m , 少有高大树木或建筑物阻挡 。35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