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海村新农村规划 _第1页
市林海村新农村规划 _第2页
市林海村新农村规划 _第3页
市林海村新农村规划 _第4页
市林海村新农村规划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0市林海村新农村规划前言科学合理编制新农村村级规划,是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2016年4月,重庆市渝南规划设计公司受江津市四面山管委会的委托,负责编制江津市林海村新农村规划,接到任务后,我们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在规划编制期间,得到了江津市四面山管委会、林海村两委会及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旅游业,是主导,服务游客要搞好;路不烂,通水电,基础设施是关键;厨厕圈,要改善,家家户户换新颜;树新风,拒赌黄,村规民约要记牢;学技能,习文化,勤劳致富有办法;懂法纪,明事理,民主自治要树立;治环境,建新村,小康路上往前奔。第一章规划总则一、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顺应民意。要符合实际,尽量满足民心民意,确实做到顺民心、顺民意、结合实际情况,合理规划。2/602重在实施,便于操作。规划落脚到具体项目,布局到具体建设地点上,落实到所需资金上。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地明确建设目标,建设标准、档次、时序要科学合理,避免规划与实际脱节。3抓住重点,突出特色。结合林海村景区优势,以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为重点,打造具有当地特色文化的旅游产品。4以人为本,合理布局。坚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的原则,按农民的意愿和需求进行规划。特别是在集中居民点、公共设施的布局上,要符合村域特点、农民意愿及客观实际,以农民愿不愿意和满不满意为衡量标准。5立足现实,建改并重。充分利用资源和现有基础,改造原有产业,建设优势产业;在公共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上,既要按需要新建公共设施,又要注重修缮原有设施,完善服务功能;既要规划旧房改造,又要规划集中居民点。6节约用地,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合理利用建设用地,就地取材;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的要求,加快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切实加强自然环境保护3/60二、规划范围林海村辖区用地,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三、规划期限近期20162016年中期20162016年第二章基本现状一、自然地理情况1地理位置林海村位于四面山风景名胜区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61710630,北纬28312843,与贵州省习水县大坡乡飞鸽村接壤,距离重庆主城区147公里,江津主城区105公里。3地形地貌及气候林海村地处四川盆地丘陵与大娄山相接地带,南高北低,大部分属于山地,平均海拔1200米。林海村属北半球副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度,年平均降雨量毫米,主导风向是东北风,年平均风速米/秒。二、人口状况林海村辖大洪海和小洪海2个村民小组,共198户,总人口721人,其中男性364人,女性357人,男女性别比1。从事产业人数分别为第一产业140人,第二产业4/60115人,第三产业320人。劳动力人口371人,其中男性197人,女性174人,男女比1。三、土地状况林海村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国有用地平方公里;集体用地平方公里,其中森林面积亩(含退耕还林1721亩),耕地面积144亩(全为村民自留地),建设用地亩,水域8401亩。四、农业生产条件1村级道路现有村级公路3条,总长14公里,其中上码头石门坎公路长公里,王爷庙牛脑坎2公里,为泥结石路面,王爷庙二洞口为水泥路面,公路长公里;社级公路2条,长公里,为泥结石路面;人行便道土路公里,可通达村域各个院落。2水利设施林海村现有小洪海、大洪海、珍珠湖、二洞口四座水库,山坪塘11口,并在二洞口建有电厂一座。有大洪海牛脑坎长公里的水渠一条。林海村水库一览表水库名称5/60流域面积KM2坝高M坝型最大库容万M3正常库容万M3正常水位M建成时间小洪海石拱坝1961271978大洪海126/60石拱坝46042011861975珍珠湖20石拱坝19516712501997二洞口混凝土11807/602016林海村电站一览表电站名称装机规模台千瓦设计水头M设计流量M3/S年发电量万千瓦时设计年利用小时小时建成时间二洞口240036168/602016林海村山坪塘概况名称坝型面积(亩)鱼鳅湾条石坝5长岩子条石坝3郑家湾条石坝黑凼子条石坝29/60大无基条石坝2生溪湾条石坝3鱼塘湾条石坝2墩子旁条石坝2天宝湾条石坝5唐家湾10/60条石坝4桃花岛条石坝3合计3有效灌面村域水库、山坪塘的蓄水,主要满足村域外的农田灌溉。4农机化水平村域地处山区,坡度基本都大于25,现有耕地基本退耕还林,因此无农业机械。5电力状况村域内陪电设施陈旧落后,线路敷设不规范,供配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差,供电质量低,电压不稳,电损严重。五、资源条件11/601自然景观资源(1)响水滩,位于村域西北方,主要景点有七百梯、沙坪小溪、珍珠滩、沙坪瀑布、文家古寨、响水滩瀑布。(2)望乡台瀑布,位于村域西北方,宽40余米,垂直落差米,是迄今全国发现落差最大的瀑布。(3)太子洞瀑布,瀑宽10米,落差80余米,位于太子洞、太子笋峰之间。(4)大洪海,位于响水滩南2公里,回水30公里。(5)村域有良好的植被的景观,乔木郁郁葱葱,灌丛枝叶繁茂。2人文景观(1)界碑屹立于大洪海和金龙寺之间,是贵州与重庆的省界,该碑立于“文革”时期。(2)杨氏古墓位于村域上码头,是建于清代的一座杨氏陵园,浮雕精湛,联句优美。(3)太子洞位于村域中部,传说是皇太子避难之地,位于林区南部洪海小湾一带。六、产业状况林海村以旅游服务业为支撑产业,2016年,农家乐26家,旅游观光客船151艘,旅游商品零售店22家,旅游12/60服务业的从业人员320人,总收入650万元;退耕还林1721亩,政府补助收入38万元;外出务工收入50万元;养殖业以养蜂为主,有蜂桶450桶,总产量4500公斤,产值2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015元。经济总收入765万元,旅游服务产业的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6。目前,林海村无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七、经济发展水平林海村没有集体经济,大洪海村民小组现有停车场一个,年收入4万元。2016年,林海村劳动力外出务工115人,外出务工收入5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4015元。八、农民住房林海村村民居住比较分散,独居户院落1个,25户院落23个,510户院落7个,10户以上户院落6个。林海村198户,住房建筑面积27700平方米,其中有158户农民住房为土瓦或木瓦结构,约占80,建筑面积13650平方米;有31户为砖混结构约占15,建筑面积12430平方米;有10户为砖瓦或砖木结构,占5,建筑面积1620平方米。九、人居环境农户基本采用传统的生活方式,农民居住环境质量较差。198户农户中有158户(占80)农户人畜混居、13/60柴草做饭、厕所与圈舍并用,卫生条件相当差;只有40户(占20)农户有独立厨房、厕所、圈舍和院坝。有178户(占90)农户房前屋后杂物乱堆、垃圾乱倒、淤泥积存,严重的破坏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十、公共服务设施1学校林海村现有村级小学1所,位于上码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设置2个班,在校学生约50人,教师2名,校舍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安全隐患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幼儿班1个,位于上码头,学龄前儿童20人,教师1名。初中适龄人数32人,初中在校生32人;无青壮年文盲。2村办公室林海村办公室位于上码头,房屋为土瓦结构,办公条件较差,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3村卫生室林海村现有卫生室1处,位于王爷庙,有合作医疗卫生员1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369人,占村民总数的51,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经江津市验收,合格达标。4村文化室村里没有村文化室和集体活动的健身场地,体育设施匮乏,文体活动较少。14/605五保家园有五保家园一个,位于花生溪,全村五保老人17户17人,居住在五保家园的2人,集中供养率12,其余15人散居供养。6救济保障事业林海村有绝对贫困户11户22人,相对贫困户93户372人,均按政策规定落实补助金。十一、发展条件分析与发展思路(一)发展条件分析1有利因素(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步入高潮,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将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2)区位优势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核心景区和重要景点位于林海村境内,并且有近三分之二的界限与贵州交界,可以吸引渝黔两地的游客。(3)资源优势林海村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有利于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4)旅游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四面山旅游发展公司对四面山风景区的开发建15/60设,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5)村民积极性高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传,林海村农民群众响应热烈,自觉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高涨。2不利因素1环境污染旅游的人数逐年增加,给该地区的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2道路不畅没有形成系统的道路网络,且多为泥结石路,雨天或雨后,村民出行不便,影响旅游业的发展。3村民的素质较低全村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高中以上的仅占10,同时,由于缺乏技能培训,劳动力水平低。4贫困户较多全村绝对贫困户11户,相对贫困户93户,占总户数的53,他们经济实力弱,参与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困难。(二)发展思路1基本思路充分利用旅游资源优势和巨大的旅游市场,做大做强旅游服务业,合理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形成完善的旅游16/60产业链,为林海村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提高农民收入。2总体定位以发展旅游服务业为主,以发展特色旅游产品为辅,建设适宜景区村民居住的生态型新农村。第三章经济发展一、人口预测2016年,林海村总人口为721人,出生4人,死亡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最近几年全村无迁入、迁出情况,机械增长主要考虑婚配及人口自然增长因素,至规划期末人口增长率按3,2016年林海村总人口为730人。二、经济目标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在规划期末经济总收入比2016年翻一番,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使村民的人均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具体项目构成测算见经济产值分析表,第18页)三、产业发展(一)产业定位以旅游服务业为主,以特色旅游产品为辅。(二)旅游经济发展分析17/60根据统计2016年到林海村的旅游人数约1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90万元,游客至此人均消费约63元,随着游客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预计20162016年,人均消费按照80元计算,游客增长率按照四面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7计算,2016年,旅游总人数约万人,旅游总收入约1080万;20162016年,人均消费按照100元计算;2016年,旅游总人口约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40万元。(三)旅游业发展项目和措施1开发新景点,增加游乐项目(1)20162016年重点开发太子洞、锣鼓洞景点。太子洞开发项目为修建太子洞山脚至太子洞口栈道和游步道300米,太子洞内地面整治、雕塑太子像及其他旅游服务设施,太子洞顶筑3米高堤坝,保证太子洞瀑布,太子洞下溪内建露天浴场,配套特色环保交通工具。锣鼓洞景点恢复锣鼓洞原貌,配套农耕农具展览设施,配套特色环保交通工具。(2)建立吴松坝山顶护林防火瞭望台(观景点),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并且建立五道梯观景瞭望塔。(3)2016年完成上、下码头供游客参与游憩的游乐设施建设。(4)将渝黔界碑改建于小洪海的马家庆,利用渝黔界碑景点的开发带动旅游特色产品的开发,促进林海村经18/60济的发展。2特色旅游产品制作与销售组织发展具有四面山特色旅游工艺纪念品的手工制作和本地土特产(猕猴桃、腊肉、蜂蜜、绞股蓝、竹笋)等,形成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结合商业网点的布局,设立旅游商品专卖店,形成产销一条龙。3经济观光园结合退耕还林、绿化山体,在太子洞、锣鼓洞等森林植被稀疏和裸露地带发展猕猴桃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天麻、黄连与猕猴桃间种,规划期末间种面积共计达1721亩。4发展措施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链,靠旅游带动特色旅游产品向立体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利用猕猴桃和中药材间种发展立体型经济观光园,增加土地的利用价值,为村民创收;同时四面山的海拔较高,温度适宜种植猕猴桃,并且猕猴桃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根据它5月开花、11月结果,结合旅游发展观花采果业,让游客体会乡村风情;根据它花量大和“异花授粉”的特性,可以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业酿造蜂蜜,同时利用水果猕猴桃、中药材和蜂蜜为游客提供特色旅游产品市场,带动村民收入增加。19/60(四)投资及效益分析1上述旅游业项目建设需投资1430万元,到2016年旅游产业总收入5582万元;2上述经济观光园项目建设需投资190万元,到2016年总收入480万元;3特色旅游产品业项目建设需投资50万元,到2016年总收入200万元;4养植业养殖业预计总投资70万元,到2016年总收入240万元。5退耕还林村民退耕还林上级补助到2016年总计190万元。6效益分析规划期末,上述产业累计总投资2050万元(考虑不可遇见费用按照15计算),预计总收入7816万元,收益5766万元。2016年,产业总收入1290万元,比2016年增加525万元,年均经济增长率19。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6年4015元的基础上按照15的速度递增,至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106元。新增就业人200人,就业率达到90以上,达到85的农户有比较稳定的经济来源。2016年,产业总收入1898万元,比2016年增加608万元,比2016年增加一翻多,年均经济增长率12,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602016年6106元的基础上按照10的速度增长,至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388元。新增就业300人,充分的解决了林海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就业率达100。经济产值分析表时间旅游人数(万人)人均消费(元)旅游业收入(万元)种植业(万元)养殖业(万元)外出务工(万元)退耕还林补助(万元)总计(万元)2016年1121/606502750387652016年8094432303810442016年80100822/6054103811102016年801080100723812902016年10014401508123/603817092016年100154023090381898总计7816万元三、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在村民自愿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成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游船专业合作社、农家乐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等旅游服务专业协会。参加协会的农户达50以上,使林海村村民文明经营,诚信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24/60为四面山风景区的旅游服务塑造良好的形象。四、基本农田建设1土地整治与沃土工程对土壤进行改良,为种植业创造良好的条件,对林海村退耕还林土地和现有耕地,总计1865亩进行土地整治与沃土工程,具体措施如下1修建排水沟、排洪沟、及其他各类排水沟;2道路工程,按照方便生产、便于观光的原则,合理布局人行道和步行道;3按照节水农业的要求,实行喷灌、滴灌、管灌等;4、结合地形修建拦山堰;5结合实际情况平整土地;2016年,规划整治土地200亩;2016年,整治500亩;2016年,整治500亩;2016年,整治665亩,共整治土地1865亩。预计投资万元。2水利设施林海村的水库、山坪塘和沟渠因年久失修,地质灾害产生拉裂,水库、山坪塘和沟渠渗漏严重,急需整治。新建山坪塘四口,加大水土保持力度,防止淤泥沉积水库和山坪塘,同时对水库和山坪塘进行清淤,改善水质,确25/60保村民饮水安全。(1)水库名称坝高(米)坝长(米)投资金额(万元)投资渠道整治时间备注大洪海50180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码头整治和清淤26/60小洪海1260170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码头整治和清淤(2)山坪塘整治项目名称面积(亩)现状投资金额投资渠道27/60整治时间鱼鳅湾5漏水、塘壁破损1万元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长岩子3漏水、塘壁破损1万元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郑家湾漏水、塘壁破损1万元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8/602016年黑凼子2漏水、塘壁破损1万元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大无基2漏水、塘壁破损1万元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生溪湾3漏水、塘壁破损1万元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29/60鱼塘湾2漏水、塘壁破损1万元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墩子旁2漏水、塘壁破损1万元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天宝湾5漏水、塘壁破损1万元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30/60唐家湾4漏水、塘壁破损1万元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桃花岛3漏水、塘壁破损1万元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合计11万元新建项目31/60地点面积(亩)蓄水(万M3)投资金额(万元)投资渠道实施时间新房子湾23510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天宝湾20432/608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周家湾187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大坝535村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年(3)沟渠大洪海牛老坎,长公里,整治清淤需资金70万元,整治时间2016年。3生态林建设及“四旁”林木栽种33/60对林海村进行生态林建设,实现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庭院园林化、山地森林化。对退耕还林地和现有一部分耕地进行经济林种植,种植面积1721亩,种植猕猴桃等经济树种约87000棵,预计投资35万元。对主要村级道路和社级道路,实施绿化工程,每隔3米栽种行道树,约需种植当地树种22799株,预计投资10万元。对房前屋后和大小洪海15公里进行绿化,绿化面积300亩,约需种植当地树种18000棵,预计投资7万元。第四章公共设施建设一、道路交通建设规划(一)规划思路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旅游新村、旅游服务部通主、次村道,散居户通人行石板路。整个道路系统尽量形成环状,避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走回头路。在道路建设实施中,道路走向顺应山势,避免破坏景区、景点的完整性,对景区造成破坏的线路,应因地制宜地采取植被固坡、岩体壁画等形式进行补救,人行石板路采用当地石材或废弃建材做路面,融入整个景区环境。(二)项目规划及布局1道路34/60林海村道路规划为主村道、次村道、人行石板路三级,次村道错车距离不超过300米。(1)主村道主村道有效连接外围公路,并沟通康居村民点,规划期末完成6条主村道的修建改建,总长度公里。路基宽度米,路面为沥青表处理。新建正田沟珍珠滩路公里(2016年完成)上码头路下码头路8公里(2016年完成)霍蔴芊飞龙庙景区(林海村段)路公里(2016年完成)界碑大洪海路公里(2016年完成)改建上码头石门坎路公里(2016年完成)王爷庙牛老坎2公里(2016年完成)(2)次村道次村道是各康居村民点和各院落之间的联系道路。规划期末完成三条次村道修建,总长度公里,路基面宽度米,路面为沥青表处理。新建坟山岗大屋基太子洞路3公里(2016年完成)河口梅子树路公里(2016年完成)35/60双鼻子九步梯路公里(2016年完成)(3)人行石板路人行石板路是连接全村院落及散居户主要的步行道。规划期末完成十三条人行石板路修建,总长度公里,路宽米,路面用石板或废弃建材铺设。新建珍珠滩石柱沟坟山岗5公里(2016年完成)珍珠滩霍蔴芊公里(2016年完成)太子洞吴松坝公里(2016年完成)二洞口水口寺景区(林海村段)公里(2016年完成)山头上小洪海码头2公里(2016年完成)小洪海步行道公里(2016年完成)王爷庙界碑8公里(20162016年完成)红军桥五道梯4公里(2016年完成)锣鼓洞吴松坝公里(2016年完成)五道梯界上路(界碑上码头)2公里(2016年完成)长岩子老房子1公里(2016年完成)上码头小洪海码头1公里(2016年完成)坟山岗桃花岛3公里(2016年完成)连接各院落道路5公里(20162016年完成)36/602码头改建大、小洪海上、下码头渡口及太子洞渡口,20162016年完成。3停车场在王爷庙居民点新建一个停车场,停车规模50100个停车位,2016年完成。扩建洪海码头停车场,停车规模400个停车位,2016年完成。(三)投资概算1预计修建主村道公里,60万元/公里,需投资1536万元;2预计修建次村道公里,40万元/公里,需投资344万元;3预计修建人行石板路公里,18万元/公里,需投资万元;4改建渡口需投资280万元;5修建和扩建停车场需投资70万元;总投资合计万元。二、学校建设加快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村校软硬件建设的投入。2016年,在林海村小学原址完成新小学和幼儿园重建工程,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37/60设3个教室(一个幼儿班和两个小学班)、办公室、师生宿舍。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功能,每个班配备桌、椅45套,共计135套,预计配套桌椅费用2万元。对考上大学的本村子女,予以一次性奖励。三、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2016年,在王爷庙旅游新村建成800平方米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办公楼,内设1村两委会办公室、农民培训中心、党员电教室、村级党校等,配备电脑、音响、DVD等电教设施及桌椅、书刊文件柜等设施。2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100,设置阅览室、活动室、文艺培训室等。成立20名文艺骨干组成的宣传队,建立20户文化中心户。3医疗计生室卫生室建筑面积60100,添置约20万元的必备医疗器材,从业人员必须为注册乡村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以上,建设要求达到示范卫生室要求。在上码头服务部设置医疗点,建筑面积3040,从业人员要求必须达到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建设要求达到合格卫生室标准,达到小病不出村,解决农民看病难、38/60看病贵的问题。规划近期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5农经商贸服务中心。指导村民脱贫致富,搞好旅游服务业。同时,20162016年,在王爷庙、上码头建成各占地1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在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办公楼旁建篮球场、乒乓球场,配置体育健身器材,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文体生活,满足群众的文化健身需求。四、五保家园建设2016年在王爷庙旅游新村建成五保家园,占地面积7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将本村的五保老人17人全部集中供养,“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100;五保家园内设80平方米的残疾人康复中心。对五保户、低保护、优抚对象实行大病医疗救助,对精神病人实施救助。五、电力设施规划1现状村域内陪电设施陈旧落后,线路敷设不规范,供配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差,供电质量低,电压不稳,电损严重。2规划要点39/60(1)在2016年,完成农网改造,提高输电量,满足旅游与农业生产需要。(2)在霍蔴芊、王爷庙、桃花岛、太子洞、上码头、锣鼓洞、肖家坎等七个地方各增加1台KVA50400KVA杆式变压器。六、通讯设施规划1现状四面山风景区现有电信经营部两座,装机容量分别为3322门和256门,有移动、联通微波基站各一个,全村90的村民使用固定电话或手机。2规划要点按照四面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协助有关部门建设大规模容量、高传播速度、强技术水平的现代电讯系统,为旅游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经济的电讯服务,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实行宽带网。建设王爷庙邮电点,洪海作为四面山核心景区,在各主要景点和聚居点均设510部公用电话,2016年达到全覆盖。七、闭路电视设施规划1现状95的农户能看上电视,其中50的农户安装了闭路线,其余农户通过安装小型电视接受器收看电视节目。2规划要点40/60全面改造提升现有广播电视网,建成以传输广播电视为主的宽带双向交互网络,2016年达到全覆盖。八、人畜饮水工程规划(一)规划思路在现有饮水点的基础上,确定几处水质好、水源充足的饮水点,利用水库、山泉等水源,建设蓄水池、管道引水工程,让村民用上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确保人畜饮水安全。(二)项目规划及布局1现状无自来水,农户均自安管道,从85个山泉水取水点取水,多数未经处理直接饮用,不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2规划要点(1)旅游新村、旅游服务部等居民点采用就近引较大的山泉水或机井提水集中供水方式解决村民用水。(附表)康居点饮水工程一览表居民点取水点距离(公里)41/60管径(MM)供应户数(户)投资金额(万元)投资渠道完成时间王爷庙牛老坎4756024农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上码头马家42/60大湾3752018农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大坝吊岩5015农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锣鼓洞锣鼓洞243/60501510农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太子洞小湾5025农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藿麻芊藿麻芊1501544/605农民自筹政府补助2016总计1415077(2)散居点以山泉水为水源,修建储水池和净化水池安装管道引入各户。(3)各处饮用水源均需安装净水设施,保证饮用水达到国家标准。(4)2016年完成饮用自来水或山泉饮水的农户434人,达到60,2016年达到100。九、排水工程规划1现状45/60林海村雨、污水排放大多处于自然状态,不仅污染水体,也给自然环境造成损害。2规划要点(1)旅游新村、旅游服务部等居民点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废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水体。(2)散居的农户,按照环保生态处理的要求进行处理后排放,严禁造成环境的破坏。十、燃气能源工程规划1现状目前,林海村燃料主要以木材、煤炭为主,部分采用罐装液化石油气为燃料。2规划要点(1)修建头道河王爷庙上码头旅游新村的天然气输气管道,长14公里,气源由蔡家方向接入,于2016年完成;(2)各旅游服务部等居民点和散居的农户,结合康居点建设修建沼气池,达到“一池三改”的要求。十一、生态环境建设(一)指导思想以清洁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为目标,综合整治林海村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建设用地,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引导拆旧建新,防止大拆大建;按照建设环境友好46/60型的要求,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扩大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切实加强对农村自然环境的保护。(二)保护措施1水环境保护加快沼气池建设;实施改厨、改厕、该圈,修建化污池,完善污水排放设施,严格控制污水源;对水上游乐区严格管理,避免带来旅游污染,破坏水体生态环境。服务部和旅馆的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要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GB797896)的要求才能排放。2大气环境保护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大气的污染;植树造林,调节大气环境质量。20162016年,完成大、小洪海、锣鼓铜、太子洞等的绿化。3固体废物控制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收集、清洁和处理体系,实现固体废物的定点收集和转运,使固体废物达到无害化、兼容化和资源化。主要景区旅游步行道按100米间距设置垃圾箱,旅游村和服务部按50米间距设置垃圾箱。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废品回收,对垃圾进行源头减量和资源回收利用。20162016年在王爷庙建成垃圾转运站,各居民点、47/60村域内各景区,设立固定垃圾收集点,垃圾经收集后转运到四面山以外垃圾处理厂处理。4地质灾害防治各居民点工程建设应结合地貌特点,依山就势,避开地质灾害多发区,避免高截坡、深开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防洪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好防洪措施,防治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已查明的地质灾害区域应严禁任何建、构筑物;因特殊原因确需在慎建区内(地质灾害多发区)建设时,必须经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并按法定程序报批。5森林防火作好森林防火的宣传工作,增强游客和村民的防火意识,建设吴松坝护林放火了望台,并在响水滩设置消防点,利用村级道路和村级次道形成人工隔离带,兼作消防通道,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第五章村落建设一、建设思路与目标建设思路以较大院落为基础,以现有道路为依托,形成“大集中、小分散”的院落布局,方便生活,方便生产。目标规划期末,有150户农户(约占77)相对集中居住,集中居住人口610人。48/60二、规划原则1建立规模适度,相对集中的村民聚居点;2完善配套服务设施;3村容整洁,风格朴实。三、用地规模林海村村庄建设依据村镇规划标准、重庆市农村康居工程建设技术导则规定,人均建设用地按6080平方米/人计算,散居户按江津市国土局规定,宅基地用地控制指标30平方米/人,院坝人均建设用地控制指标4555平方米/人。村庄建设用地控制在135亩。四、居民点布局规划根据居民点体系形成旅游新村、旅游服务部、散居户三级结构。规划王爷庙、上码头、太子洞、霍蔴芊、锣鼓洞、大坝六个主要的康居居民点。王爷庙居民点为洪海旅游新村,上码头、太子洞、霍蔴芊、锣鼓洞、大坝居民点为旅游服务部。规划王爷庙居民点建设用地60亩,总人口约300人,总户数60户。规划上码头居民点建设用地10亩,总人口约110人,总户数20户。规划太子洞居民点建设用地7亩,总人口约80人,49/60总户数25户。规划霍蔴芊居民点建设用地5亩,总人口约60人,总户数15户。规划锣鼓洞居民点建设用地5亩,总人口约60人,总户数15户。规划大坝居民点建设用地5亩,总人口约60人,总户数15户。五、主要配套设施建设项目1旅游新村王爷庙居民点修建村委会综合办公楼(含文化活动中心、农民培训中心、党员电教室、村级党校、卫生医疗室等)、五保家园、休闲广场、篮球场、幼儿园、商业网点、公厕、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邮政点、信用代办点等。2旅游服务部上码头居民点改建小学,修建公厕、治安点、医疗点、旅游专卖店、垃圾收集点等。太子洞、霍蔴芊、锣鼓洞、大坝居民点修建公厕、旅游专卖店、垃圾收集点等。3散居点公厕、旅游专卖店等。林海村居民点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一览表居民点等级50/60位置面积规划户数规划人口配套设施洪海旅游新村王爷庙60亩60户300人村委会综合办公楼、五保家园、休闲广场、篮球场、公厕、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邮政点、商业网点、幼儿园、信用代办点旅游服务部上码头10亩20户51/60110人公厕、小学、幼儿园、垃圾收集点、商业网点、治安点、医疗点旅游服务部太子洞7亩25户80人公厕、垃圾收集点、商业网点旅游服务部霍蔴芊5亩15户60人公厕、垃圾收集点、商业网点旅游服务部锣鼓洞5亩15户52/6060人公厕、垃圾收集点、商业网点旅游服务部大坝5亩15户60人公厕、垃圾收集点、商业网点合计6个92亩150户670人4建设好集中居民点的供排水设施、电力电信、沼气燃气、广播电视等设施,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使村民过上安逸舒适的生活。5土地调整规划由于新农村建设,居民点分布于两个村民小组,在53/60村宅建设中需要对居民点的土地进行调整。调整方法如下(1)在属于村民所有的土地上建设农房,对原有的宅基地进行置换,原有宅基地必须复耕。(2)在不属于村民所有的土地上建设农房,由村委会对土地进行调整。(3)在不属于村民所有的土地上建设农房,可以给予适当的补偿,补偿标准由村委会定。六、住房改造1改善现状农房质量改善现状住房质量,现状房屋质量较好的,予以保留;质量一般的实施“穿衣戴帽”,建议采用粉墙、青瓦的巴渝民居风格;对质量较差的房屋进行拆迁、重建。新建的房屋,要尽量集中在附近的院落,便于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在未集中的散居农户中,必须有85以上的住房砖瓦化,每户有独立的卫生厕所和厨房。2院坝、厨、厕改造及人畜分离改造结合居民点房屋新建和整修,实现沼气池、改厨、改厕和改圈。(1)至规划期末规划建设沼气池120口。沼气池建设由市农业局补助1000元/口,由市卫生局补助100元。2016年修建40口,2016年修建40口,2016年修建40口;54/60(2)对院坝进行硬化,便于生产过程中的堆放和晒凉粮食,休闲活动性质的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厨、厕的改造,考虑用水泥加固和瓷砖贴面,厨房使用清洁燃料,尽量改旱厕为“沼气化”厕所、“厌氧化”厕所以及水冲厕,(4)牲口圈的改造,拟用水泥砌筑,同时,作好排水措施,改善卫生状况,减少疫情的发生,不设置在主导风向上方,利用沼气池人畜粪便厌氧化处理避免气味扩散入屋。“改厨、改厕、改圈”的农户2016年达到50,2016年达到100。3环境改造对于房前屋后整治主要是减少裸露地表,增加绿化,突出田园风光;对在居民点内的水坝和堰塘进行环境改造,对水坝进行加固和硬化,设立闸门。做到“三清四不乱”,即清杂草、清垃圾、清路障,柴草不乱堆,家禽不乱跑,垃圾不乱倒,污水不乱放。七、住房建设风貌在建筑的立面形式及色彩上,要求为粉墙青瓦坡屋顶,外墙严禁贴墙瓷砖,楼层不高于三层,以一至两层为主,重点突出巴渝民居特色,增强乡土生活气息、文化品55/60味及情趣感。建筑布局根据现状地形,充分利用其自然地形高差,合理安排布置不同楼层,形成高低错落有致、进退变化有序、丰富的景观和天际线,展现出崭新的新村形象。整体建筑布局应统一协调,建筑“宜小不宜大、宜隐不宜显”。尽量利用周围森林,把建筑隐入周围森林景观资源中,达到若隐若现的生态建筑布局。第六章农民素质建设一、农民培训以林海村农民培训中心为基地,请专家、学者、职业教师为师质,建立长效机制,把林海村党员干部群众培养成有文化、守纪律、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农民。2016年培训全村青壮年达到50,2016年培训全村青壮年达到65,2016年培训全村青壮年达到100。1产业从业人员培训根据本规划的产业划分,林海村重点培育旅游服务、旅游产品加工从业人员培训,如厨师培训班、导游培训班、种养殖培训班等,提高旅游意识,增强专业技能。2016年内,完成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支柱力量。2劳动力转移培训56/60(1)短期培训对满足本村产业劳动力需求而剩余的年龄在45岁以下的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1530天左右的培训,让每一位剩余劳动力熟练掌握12门实用技术,增加就业机会。(2)中期培训对“双未”人员中年龄在25岁以下和初、高中毕业未就业的人员,采取政府补助一点,自己筹集一点的办法解决学习费用,通过612个月的培训,熟练掌握12门专业技能,增加就业机会。(3)长期培训对“双未”人员中年龄在22岁以下和初、高中应届毕业生,采取政府补助一点,自己筹集一点,学校减免一点的办法,解决学习费用,鼓励他们到职业学校系统学习2年,取得毕业证书,系统掌握专业技能和执业技术。二、社会保障1采取国家、地方政府向村民每人每年下拨20元,村民自筹10元的办法,全面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障体系,2016年,参保人数620人,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