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A 545.1-2005 消防车辆动态管理装置 第1部分: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这一标准,是中国公安部发布的一项针对消防车辆管理的技术规范。它主要规定了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的基本功能、技术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检验规则,旨在通过标准化的管理装置提升消防车辆调度的效率与应急反应能力,确保消防资源能够迅速、准确地部署到需要的地方。

标准内容概览如下:

  1. 范围:明确了该标准适用的对象为安装在消防车辆上的动态终端机,用于实现车辆位置监控、任务调度、信息传输等功能。

  2. 术语和定义:对涉及的专业术语进行了界定,帮助读者理解标准中的具体要求和技术概念。

  3. 基本功能:规定了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应具备的主要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实时定位、行驶轨迹记录、紧急报警、任务指令接收与反馈、车辆状态监测(如车速、油量等)以及与指挥中心的数据通信等。

  4. 技术要求

    • 硬件要求:涉及终端机的结构设计、耐用性、工作环境适应性、电源供应及接口规范等。
    • 软件要求:强调了软件系统的稳定性、数据处理能力、用户界面友好性以及与消防信息系统兼容性等方面。
    • 通信性能:规定了数据传输的速率、误码率、网络连接方式(如GSM/GPRS、卫星通信等)及其安全性要求。
  5.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对终端机各项功能和技术指标进行验证的具体测试流程和评判标准,确保设备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6. 检验规则:包括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的项目、方法和合格判定准则,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对产品的标识、外包装要求、运输安全措施及贮存条件作出了具体规定,以防止产品在非使用环节受损。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05-06-23 颁布
  • 2005-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GA 545.1-2005 消防车辆动态管理装置 第1部分: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_第1页
GA 545.1-2005 消防车辆动态管理装置 第1部分: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_第2页
GA 545.1-2005 消防车辆动态管理装置 第1部分: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_第3页
GA 545.1-2005 消防车辆动态管理装置 第1部分: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A 545.1-2005 消防车辆动态管理装置 第1部分: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161: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45. 1防车辆动态终端机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15试验36检验规则107标志、使用说明书。1145本部分的第4,5,6,7章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45消防车辆动态管理装置分为两部分:第1部分: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第2部分:消防车辆动态管理中心收发装置。本部分为45(!消防车辆动态管理装置的第1部分。本部分由公安部消防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春华、马青波、吕欣驰、姜学赞、李志刚。防车辆动态终端机范围45的本部分规定了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和标志、使用说明书。本部分适用于消防车辆上安装使用的车辆动态终端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45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208P)代码(29:1989)969. 1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2978消防电子产品检验规则6838消防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及严酷等级 1000B/T 17626. 3B/T 17626. 4B/T 17626. 5击)抗扰度试验(1000B/T 17626. 6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45的本部分。3. 1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实时向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发送本车定位信息和状态信息,并能接收安装在消防通信指挥中心的消防车辆动态管理中心收发装置下达的出动命令和行车路线的设备。in 接收消防车辆动态终端机发送的车辆定位信息和状态信息,并能向其下达出动命令和行车路线的设备。下简称终端机)若要符合45的本部分,应首先满足本章要求,然满足试验要求。4. 理的有关规定。1结构要求终端机外壳的防护等级应为1终端机应能计算出其所在车辆(以下称本车)所处位置的经度、纬度、移动速度及时间等参数。括待命、出动、执勤、检修、途中、到场、出水、返回等。在显示单元上显示。终端机的电源应能保证其至少连续工作8 的电源。1终端机自检时间超过1 自检功能应不影响非自检部位和终端机本身的基本性能。自检完成后应有相应的音响提示。示器的功能。1终端机应设故障指示灯,无论终端机处于何种状态,只要有故障信号存在,该故障指示灯应点亮。终端机应能显示通信故障信息;当终端机不能正常工作时,应发出故障声信号;终端机的故障信号在故障排除后,可以自动或手动复位。)1总则终端机的主要部(器)件,应采用符合相关标准的定型产品。1应以黄色指示故障状态;绿色指示电源工作状态。正前方22. 50视角范围内,功能指示灯和电源指示灯应在1 他指示灯应在0. 6 25 s,其故障指示灯闪动频率应不小于0. 2 . 角内,0. 6 响器件在其正前方1 计权)应大于65 于45. 保险丝用于电源线路的保险丝或其他过电流保护器件,其额定电流值一般应不大于设备最大工作电流的2倍。在靠近保险丝或其他过电流保护器件处应清楚地标注其参数值。固地标注上其编号或符号,相应用途应在有关文件中说明。2主要部(器)件检查3外壳防护等级试验了4基本性能试验7电气试验击)抗扰度试验13低温(运行)行)行)试验16恒定湿热(耐久)弦)(运行)试验18振动(正弦)(耐久)下称试样)为终端机2台,试样应在试验前予以编号。端机应由标称电压12 2 如在有关条文中没有说明,则各项试验均在下述大气条件下进行:温度:15一350C;湿度:25 % H;45. 1气压力:86 项试验数据的容差均为士5%合下述要求时方可进行试验。a)文字、符号和标志清晰齐全;b)表面无腐蚀、涂覆层脱落和起泡现象,无明显划伤、裂痕、毛刺等机械损伤;c)1目的检验终端机的主要部(器)件性能。检查并记录试样部件间接线的状况和标注情况。. 3要求试样的主要部(器)件性能应能满足4. 3要求。1目的检验终端机外壳防尘、防水性能。1将试样按要求防尘试验后如试样外壳内部无尘埃沉积,即认为试验合格。防水试验后,试样应能检查外壳进水情况。如可能,允许进人的水量应由有关专业的相应标准规定。一般说来,进水应不足以影响试样正常运转;水不进人带电部分或不应在潮湿状态下运行的绕组;水不积聚在电缆头附近或进人电缆。如试样外壳有泄水孔,应通过观察证明进水不会累积,且能排出而不损害试样。试样外壳没有泄水孔,则应对可能的积水采取措施。208. 1目的检验终端机的基本性能。1按照终端机的正常工作要求,将无线收发设备、定位设备连接至终端机,开启电源使终端机及相关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并在终端机与中心接收设备之间建立正常的通信连接。察并记录终端机显示的位置(经、纬度)及车辆状态数据。察并记录终端机显示的车辆状态和位置数据,同时记录收发装置接收到该车辆状态与位置信息的时间间隔。察并记录终端机接收到指令信息及传输时间。2要求。1目的检验终端机的故障报警功能。5要求,对试样各项故障功能进行测试,观察并记录试样故障声、光信号、故障指示灯(器)、故障时间及部位等情况。使另一部位发出故障信号,检查试样消音功能、故障声信号再启动功能和故障信号显示功能。录试样发出尚未排除故障信号的时间;排除所有输人的故障信号,手动复位试样后(故障自动恢复除外),观察并记录试样的指示情况。1手动操作试样自检机构,观察并记录试样自检动作情况;对于自检时间超过1 察并记录试样信息显示情况。示单元自检功能,观察并记录所有指示灯(器)和显示单元的指示情况。察并记录试样状态。. 1目的检验终端机在过电压、短路、反转极性、电压下降和(或)撤除情况下的工作情况。1过电压终端机承受18 2 端机承受24 2 样应满足4. 换烧坏的保险丝。在此之后,试样应满足4. 的电压,时间为1 此之后,2要求。)撤除在工作状态下,切断终端机电源300 s。重新接通电源,试样的状态不应变化。电源电压以每小时降低1 1 降低到7. 5 V,试样的状态及其输出不应改变。重新接通标称电压电源,试样的状态不应改变。545. . 1目的检验终端机在射频电磁场辐射环境下工作的适应性。1将试样按 17626. 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0 T 17626. 3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试验后,2场强/(V/-)10频率范围/00扫频速率/ 弦)样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后,试验设备试验设备应满足 17626. 3. 1目的检验终端机对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的适应性。1将试样按 17626. 6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0 17626. 6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试验后,3一频率范围/151 弦)试验期间,试样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后,试样应满足4. 17626. 6. 10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5. 10.,目的检验终端机对带静电人员、物体接触造成的静电放电的适应性5. 1将试样按 17626. 通电源,使试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0 45. 1 17626. 2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试验后,壳为绝缘体试样)8接触放电(外壳为导体试样和藕合板)6放电极性正、负放电间隔/s1每点放电次数105. 样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后,2要求5. 17626. 2. 1目的检验终端机抗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于扰的能力。5. 1将试样按 17626. 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0 . 17626. 4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试验后,5瞬变脉冲电压/他连接线1X(复频率/他连接线5X(性正、负时间每次1 样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后,试样应满足4. 2. 17626. 4. 12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5. 12. 1目的检验终端机对附近闪电或供电系统的电源切换及低电压网络、包括大容性负载切换等产生的电压瞬变(电浪涌)干扰的适应性。5_,2_2古济5. 17626. 5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工作. 17626. 5间观察并记录试样状态试验后,按5. 4进行基本性能试验。45. 1样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后,2要求。5. 17626. 565. 13低温(运行)试验5. 13. 1目的检验终端机在低温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5. 1试验前,将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后按正常工作状态要求,将试样与等效负载连接,断开电源。5. 其在25士2后在2. 5 2 *C。5. 2持2即按5. 4进行基本性能试验。5. 节试验箱温度,升温至25士2 *C,并保持30 . 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I 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并按5. 4进行基本胜能试验5. 样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后,试样无破坏涂覆和腐蚀现象,其性能应满足4. 2. 2要求。5. 6838的相关规定。5. 14高温(运行)试验5. 14. 1目的检验终端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适应性。5. 14. 2. 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后按正常工作状态要求,将试样与等效负载连接,接通电源。5. 其在25士2 *后在2505. 5士20持4h,按5. 4进行基本性能试验。5. 节试验箱温度,降温至25士2 *C,并保持30 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1h2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并按5. 4进行基本性能试验5. 样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后,试样无破坏涂覆和腐蚀现象,其性能应满足4. 2. 2要求。845. 16838的相关规定。5. 15恒定湿热(运行)试验5. 15. 1目的检验终端机在相对湿度高(无凝露)的环境下正常工作的能力。1试验前,将试样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后将试样与等效负载连接,接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5. 温度为55士2C,相对湿度90写先调节温度,当温度达到稳定后再加湿),连续保持48 . 正常大气条件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1 h-2 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样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后,试样无破坏涂覆和腐蚀现象,其性能应满足4. 2. 2要求。6838的相关规定。5. 16恒定湿热(耐久)试验5. 16. 1目的检验终端机长时间承受使用环境中湿度影响的能力5. 1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将试样置于试验箱内。5. 温度为55士2C,相对湿度90%先调节温度,当温度达到稳定后再加湿),连续保持21 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2 查试样表面涂覆情况,并按5. 4进行基本性能试验。5. 样应保持在该试验要求的工作状态;试验后,试样无破坏涂覆和腐蚀现象,其性能应满足4. . 6838的相关规定。5. 17振动(正弦)(运行)试验5. 17. 1目的检验终端机承受振动影响的能力。5. 1将试样按正常安装方式钢性安装,使同方向的重力作用像其使用时一样(重力影响可忽略时除外),试样在上述安装方式下可放于任何高度,试验期间试样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口5. 10 大振幅士0. 5 29. 4 m/s的加速度幅值,1倍频程/进行1次扫频循环5. 即检查试样外观及紧固部位,. 样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后,试样不应有机械损伤和紧固部位松动现象,其性能应满足4. 2. 2要求。45. 1动台及夹具)应符合6838的相关规定。5. 18振动(正弦)(耐久)试验5. 18. 1目的检验终端机长时间承受振动影响的能力。5. 1将试样按正常安装方式钢性安装(重力影响可忽略时除外),试样在上述安装方式下可放于任何高度,试验期间试样不通电。5. 10 大振幅士0. 5 29. 4 m/s“的加速度幅值,1倍频程/进行20次扫频循环。5. 即检查试样外观及紧固部位,. 样应保持在该试验要求的工作状态;试验后,试样不应有机械损伤和紧固部位松动现象,. 动台及夹具)应符合6838的相关规定。5. 19碰撞试验5. 19. 1目的检验终端机表面部件在经受碰撞时的可靠性。5. 按正常工作状态要求,将试样与等效负载连接,接通电源,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5. 2 m/s,脉冲持续时间为30 3个相互垂直方向各碰撞1次。经过3个方向的碰撞后,进行外观及结构检查,. 样应保持正常工作状态;试验后,试样不应有机械损伤和紧同部位松动现象,2要求。5. 6838的相关规定。6检验规则6. 1产品出厂检验制造商在产品出厂前应对终端机进行下述试验项目的检验:a)主要部(器)件检查;b)基本性能试验;c)故障报警功能试验;d)自检功能试验。每台终端机在出厂前均应进行上述试验。其中任一项不合格,则判该产品不合格。1型式检验项目为6,5. 219规定试验项目。进行型式检验:a)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