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A 501-2004 银行用保管箱通用技术条件》这一标准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旨在规范银行保管箱的设计、制造、检验及使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确保保管箱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统一性。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
适用范围:明确了标准适用于银行机构及其营业场所内设置的,用于客户存放贵重物品、重要文件等财物的保管箱设备。
-
分类与标记:规定了保管箱应按材质、锁具类型、防护等级等进行分类,并要求产品上要有清晰的永久性标识,包括制造商名称、型号、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信息。
-
材料与结构:对保管箱的箱体、门板、锁具等关键部件的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要具备良好的防盗、防火、防潮等性能。例如,要求使用耐腐蚀、高强度的材料制造,箱体结构需坚固且难以被破坏。
-
锁具与安全装置:详细说明了保管箱锁具的种类(如机械锁、电子锁、生物识别锁等)及其技术要求,强调锁具应具有高安全性、防撬、防钻功能。同时,要求配备应急开启措施和防止非法技术开启的装置。
-
防护性能:规定了保管箱在防火、防水、防尘、抗冲击等方面的最低性能指标,确保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仍能有效保护存储物品。
-
检验规则:制定了保管箱出厂前必须通过的一系列检验项目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安全性能测试等,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对保管箱的外包装、运输过程中的保护措施以及储存条件给出了指导原则,以避免在非使用状态下因外界因素造成损害。
-
环境保护与电磁兼容性:考虑到保管箱可能涉及的电子部件,要求其在设计和制造时遵循国家相关的环保和电磁兼容标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确保与其他电子设备的兼容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2004-06-04 颁布
- 2004-12-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0101,。,皿1范围.一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一14产品代号.,一35技术要求.46试验方法,“,77检验规则. 13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501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深圳市蛇口龙电保安设备厂和公安部安全防范报普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舒昌治、卢蠢法、潘颧、周义全。01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在带有防盗、防火、防潮及监控报警系统设施的银行库房内使用的保管箱,也适用于在类似条件下其他场所使用的保管箱。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1800. 3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86988) 98130409 15211 1523967967565 17626. 21000995) 1000995) 17626. 41000995) 17626. 5击)抗扰度试验(1000995) 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1000994) 7374 3863v 1. 1银行用保管箱板、底座等部件组合而成并可租给客户存放物品的整体式箱柜,以下简称为保管箱。客户存取物品并可用锁具上锁的盒子。正面是一扇装有机械锁或电控锁并带铰链的门板,门板的启闭由上述锁具控制。单元体之间,使用时可拉出来临时放置储物盒的机构。元体、搁板、包板及存储物重力的部件。of of 力点通过相应储物盒的中部传递到横隔板上。3. 10储物盒的最大允许均布载荷of . 11储物盒的最大允许集中载荷of 力点在储物盒的中部。3. 12主钥匙为保管箱的管理者所使用的机械钥匙。3. 13客钥匙为保管箱的客户所使用的机械钥匙。3. 14机械锁两套锁芯及主、客两套钥匙共同控制其启闭的机械式锁具3. 15密钥I A 501A/T 开口开口:只最小边长为38 最小高为51 直径为70 0409123. 18电控装置. 19电控锁围设备以及电控锁等部件所组成,通过系统管理软件的控制能完成对客户信息的读、写、存储和比对(识别),发出确认或拒认信息或其他信息,并能控制电控锁的电控装置启闭的系统。体掌纹、虹膜、下简称客户信息。产品代号一*产品型号(厂家自定)门板型式:1一全不锈钢型;2一合金型;3一复合型;4一其他。 机械锁全不锈钢型门板保管箱。示例2 : 板、包板和底座。根据需要可配以电控系统。5. 点上的焊渣及飞溅物应清除干净。压铸件及注塑件表面不应有飞边、裂痕、毛刺、变形等缺陷,且应进行喷涂或电镀等防腐处理。5. 镀或其他等效的防腐措施。5. 应有明显的划痕、凹坑、凹陷、焊渣等缺陷。5. 整,无明显流淌、积溜、裂纹、脱落、露底等缺陷。电镀层应明亮,外露部位不应有起泡、剥落、露底、针孔等缺陷。5. 铜或等效的防腐材料制成。1储物盒应配有可上锁的锁扣。盖的启闭均应灵活自如,不与盒体相擦碰。盖与盒底的平面度均不应大于2. 5 2. 4储物盒与间格内腔之间沿宽度和高度方向的间隙适当,不应影响储物盒的正常存取。1各种结构的门板外形厚度均不应小于8 门板编号应清晰、整齐。一单元体任意1 000 0 邻门板侧面的直线偏差不应大于0. 6 门板与相邻上下钢板之间的单面间隙不应大于0. 8 00 1 000 0 邻门板表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 6 门板处于关闭状态时,门板沿开启方向的窜动量不应大于0. 4 3. 7门板的开启应灵活自如,且应保证储物盒存取顺畅。25 B/T 3863门,在5 . 1铰链间隙应当适中,门板距铰链最远端的上下窜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窜动)与高度(H)之比W/板连续开关10 000次,门板距铰链最远端的下垂量不应大于0. 25 在门板锁闭的状态下,1主锁芯的密钥量应符合 开率应分别符 736. 2及5. 6. 6的同一单元体或多组单元体的主锁芯宜使用相同的主钥匙。独使用主钥匙或客钥匙,均应无法开启锁具。锁具处于开启状态时,主钥匙应可先行取下。55,6只有将主、客锁芯都关闭,才能使机械锁恢复到锁闭的初始状态。,00次,锁具应仍能正常使用。10锁舌与位于锁体上的锁舌孔的配合间隙不应大于0. 5 11钥匙插进锁芯,在3 匙应无明显变形和损坏。12锁舌承受2 100 13机械锁靠锁舌一侧的所有固定螺钉承受2 940 4机械锁防技术开启的净工作时间不应少于5 . 1单元体应有足够的强度,抵抗用5. 单元体的外形尺寸偏差的绝对值和间格的内腔尺寸偏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 1800. 3个单元体以及单列整体式保管箱沿宽度和高度方向组成的矩形的对角线长度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 各单元体的横隔板都承受最大允许均布载荷或最大允许集中载荷时,任何一块横隔板前端中部的挠曲变形均不应影响门板的正常启闭。1搁板关闭时应能可靠地停留。开启时其最大拉出长度不应小于250 能平稳摆放储物盒。右两侧无明显晃动。载质量20 板不应产生永久变形,且搁板最外端的下垂量不应大于10 . 包板与内衬骨架的粘接应牢固可靠,无明显的脱空现象。应有过度折弯的裂痕及明显压痕。00 00 板的平面度不应大于3 底座应能承受放于其上所有储物盒、单元体、搁板、包板及存储物的重力,其变形不应影响门板及搁板的正常启闭。5. 10电控系统5. 10. 1电控系统的基本功能、型计算机均应有相应的屏幕提示或语音提示。5. 10. 、存储和比对(识别)。对正确的客户信息应能发出确认信息并可继续进行相应的操作,对错误的客户信息应能发出拒认信息,且无法继续进行相应的操作。应可以在接收到多个客户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客户信息时才能开启电控锁的电控装置。5. 10. 租箱之时起,即自动记录客户的租金、押金、租箱时间、退箱时间、入库登记时间等。5. 10. 1. 5电控系统应有自动统计功能,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5. 10. 据不同的管理权限可随时打印统计报表、操作记录和相关资料。5. 10. 控系统应可在验证客户信息或客户身份及密码后,对客户的资料重新进行设定。5. 10. 控系统应可通过系统备份进行恢复系统数据的操作。01%05. 10.,10识读装置的机械强度应符合745. 5的规定。2电控锁5. 1电控锁的电控装置应只有在接收到的经编码的数字信号与控制其启闭的对应的经编码的地址码完全一致时,才会处于开启状态。5. 而打开电控锁。只要再用该客钥匙使机械锁芯处于关闭状态,电控装置应可自动复位到关闭状态,从而将电控锁关闭。5. 钥匙中的任意一把钥匙开启机械锁芯均应无法将电控锁打开。5. 开率及开启要求应符合5. 5. 1, 5. 5. 2的规定。5. 00次后,锁具应仍能正常使用。5. 03%5. 7,5. 5. 95. 13的规定。5. . 10. 3电控系统环境适应性要求环境适应性应分别符合以下各项要求,且应功能正常,不产生误动作:a) 15211酷等级2级;b) 15211酷等级4级;c) 15211酷等级3级;d) 15211酷等级1级;e) 15211 选用级别的试验参数与上述试验等级的试验参数相当。5. 1电控系统应采用专用微型计算机,且应有物理隔离和保证信息安全的措施。5. 高权限的管理人员可完成较低权限管理人员的各项操作,反之应无法进行。5. . 由最高权限的管理人员对电控系统允许进行操作的时间进行设定。5. 能自动备份,任何权限的管理人员均应无法更改。5. 过外部电缆供电应无法开启电控锁内的机电传动装置。6016796. 的规定。10电控系统泄漏电流(符合6796. 11阻燃应符合67966. 2的规定。5,应功能正常,不产生误动作:a) 17626. 2b) 17626. 3 17626. 4d) 17626. 5源线不超过试验等级3,互连线不超过试验等级2的浪涌(冲击)干扰;e) 17626. 110%中微型计算机应符合 选用级别的试验参数与上述试验等级的试验参数相当6试验方法6,1结构及外观的检查检查保管箱的结构,并检查各焊缝、焊点、压铸件、注塑件、电镀件、钢铁件、保管箱外表面、各涂层表面以及锁芯,检查结果应符合5. 1的规定。1检查储物盒的配置,1的规定。两个储物盒,在其空载时检查盒盖的启闭情况。隔板所承受的单位均布载荷为0. 05 N/的砂子均匀放人第一个盒内(若储物盒不够大,则以砂子放满储物盒为限),以及将自重等于该载荷的铁块(其高度不大于储物盒内腔的净高度)置于第二个储物盒的中部,并将储物盒分别放在间距尽可能等于储物盒全长的两个支承上静置10 后将这两个储物盒取下放在平板上再次检查其盒盖的启闭情况,检查结果均应符合5. 2. 2的规定。储物盒承受最大允许均布载荷储物盒承受最大允许集中载荷1储物盒;2支承;3砂子;别用边长500 查6. 2. 2中的两个储物盒承受最大允许均布载荷或最大允许集中载荷前后盒盖与盒底的平面度,A 1用游标卡尺检查门板的外形厚度,用目视方法检查门板的编号,并用1 00 查结果应符合5. 3. 1, 5. 3. 用塞尺检查门板与相邻上下钢板之间的单面间隙,用1 00 1 000 如图2所示,门板处于关闭状态下,将门板沿开启的反方向与正方向推拉到位,距铰链最远端并与门板表面垂直的百分表两次读数之差的绝对值即为门板沿开启方向的窜动量,检查结果应符合5. 3. 6的规定。开启方向开启方向沿开启的反方向推到位沿开启的正方向拉到位1箱体;2百分表;3门板;4锁;查其开启及储物盒的存取情况,检查结果应符合5. 3. 7的规定。. 1用图3检查门板上下窜动量的方法来间接检查铰链的间隙。如图3所示,任选一块门板并开启900,分别沿门板上下窜动方向向下和向上将其推到位。距铰链最远端并与门板上表面垂直的百分表两次读数之差的绝对值即为门板的上下窜动量,日令令门令令沿门板上下窜动方向向下推到位百分表;门板;铰链图3沿门板上下窜动方向向上推到位门板上下窜动图4检查门板下垂量的方法间接检查铰链的耐磨性。首先,将百分表的测量头按图4所示触及门板上表面距铰链转动中心最远端并与该表面垂直,记下此时的读数。门板连续开关10 000次后,再次记下百分表的读数。两次读数之差的绝对值即为门板距铰链最远端的下垂量,检查结果应符合5. 4. 2的规定。1百分表;2,分别按 锁芯的密钥量及客锁芯的互开率,1的规定。查结果应符合5. 5. 25. 6的规定。 737. 1的方法检查钥匙拔出时的静拉力,检查结果应符合5. 5. 7的规定。钥匙插进主锁芯转动到极限位置后再回转到初始位置可视作一个循环动作。在主锁芯处于开启状态下,客钥匙插进客锁芯转动到锁舌退回至开启位置后再又重新关闭也视作一个循环动作。分别对主、客锁芯连续操作10 000次后,将样锁取下并试验锁的使用功能,查结果应符合5. 5. 按 1的方法进行钥匙扭矩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 5. 11的规定。 3的方法对锁舌进行侧向静压力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 5. 12的规定。6. 5. 8把门板固定在拉力试验机工作台上,将机械锁固定螺钉拧人门板螺孔中5个螺距,安装卡具时,应保证每个固定螺钉同时均匀受力。然后,逐步施加拉力到2 940 载后检查螺纹滑牙情况,试验结果应符合5. 5. 13的规定。 6的方法对机械锁进行防技术开启试验,使用5. 3. 8规定的工具试图在单元体的任意位置开出一个38 开口,试验结果应符合5. 6. 格的内腔尺寸偏差的绝对值、单个单元体以及单列整体式保管箱对角线长度差的绝对值,检查结果应符合5. 6. 2的规定。选两列最大高度不大于2 500 A 501门板;3单元体横隔板前端中部;4搁板;5砂子书7底座;8单元体竖隔板;9单元体背板;10铁块图5横隔板承载能力的试验方法保管箱各单元体、搁板、底座及包板之间应通过刚性连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与墙体及地面连接牢固,不得摇晃。将承受最大允许均布载荷和最大允许集中载荷的各储物盒放在对应的横隔板上,分别使两列保管箱的横隔板承受最大允许均布载荷()或最大允许集中载荷。储物盒摆放的位置应使横隔板前端空出的尺寸查此时门板的启闭情况,检查结果应符合5. 6. 3的规定。板的最大拉油长度以及储物盒的摆放情况,检查结果应符合5. 7. 1及5. 7. 2的规定。2规定的方法分别在两个相同的储物盒内放置砂子和铁块,使其连同盒子的质量一起各为20这两个储物盒分别放在处于最大开启状态下的搁板上,分别用钢卷尺检查搁板最外端承载前后到地面的高度,每项试验中前后两次读数之差的绝对值即为搁板最外端的下垂量。检查结果均应符合5. 7. 3的规定。1用目视方法检查包板外观,并用手敲击包板检查其粘接情况,,5. 8. 按6. 查结果应符合5. 9的规定。10查结果应符合5. 10. 1. 110. 1. 8的规定。6. 系统运行过程中对任一功能连续运行100次。每出错或死机一次,故障次数加1,按公式(1)计算故障率:g%10 00.“.(1)式中:9%电控系统故障率;c故障次数;s抽取的系统功能项数。9的规定。6. 10. 745. 5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 10. 1. 1. 1任选一把电控锁,分别向其发送对应的数字信号、错误的数字信号及其他非数字信号,. 用对应的客钥匙去开启及关闭机械锁芯。检查结果应符合5. 2的规定。6. 过分别单独开启电控装置或单独使用主、客钥匙中的任意一把钥匙开启机械锁芯的方法去开启电控锁,. 检查主锁芯的开启方法,检查结果应符合5. . 先,连续启闭电控装置10 000次。然后,在该电控装置处于开启的状态下,00次。再将样锁取下并试验电控锁的使用功能,试验结果应符合5. 10. 2. 5的规定。6. 其中一把电控锁的数字信号依次开启其余99把电控锁,重复此试验。每开启一把电控锁的电控装置,在开启次数上加1,同号开启,在开启次数上加。)计算互开率:h%式中:h%互开率;k开启次数;4取样数量。检查结果应符合5. 10. 下k X 100%)6. 5. 3,6. 5. 55. 8的方法检查电控锁的其他机械性能,检查结果应符合5. 10. 2. 7的规定。6. 7411的要求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5. 10. 2. 8的规定。6. 1高温试验按 1521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中系统样品处工作状态。在试验的最后。行基本功能测试。试验后至少恢复1 h,测试系统样品的基本功能,系统样品的功能正常,不产生误1101. 10. 3. 2低温试验按 152112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中系统样品处工作状态。在试验的最后0. 5 h,进行基本功能测试。试验后至少恢复1 h,测试系统样品的基本功能,系统样品的功能正常,不产生误动作6. 验中系统样品处非工作状态。在试验后立即通电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并目测系统样品外部和内部的机械损伤,系统样品的功能正常,不产生误动作。6. 验中系统样品处非工作状态。在试验后立即通电进行基本功能测试,并目测系统样品外部和内部的机械损伤,系统样品的功能正常,不产生误动作。6. 152116规定的方法进行,系统以标称电源电压供电,处工作状态保持24 开电源保持24 h。试验后立即进行抗电强度和绝缘电阻测量,验后至少恢复1h,测试系统样品的基本功能,系统样品的功能正常,不产生误动作。6. 1检查电控系统所使用的微型计算机,它应只能与系统内部的设备及电控锁等部件进行通讯,且除了电源线之外,不应与系统外部的任何设备连接,4. 4. 5的规定。6. . 查结果应符合5. 7的规定。6. 5系统样品在相对湿度(93士;)%,温度为40士20C ,48 系统使用开关电源时,试验中对测试设备的最大输出电流的限定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6. 67964. 4a)规定进行,9的要求。6. 6796验结果应符合5. . 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按 17626. 21 验中允许有小于200 验结果被测样品功能正常,不产生误动作。6. 17626. 3验结果系统样品的功能正常,不产生误动作6. 17626. 4验包括对电源线和互连线施加的脉冲干扰。试验结果系统样品的功能正常,不产生误动作。6. 17626. 5验包括对电源线和互连线施加的浪涌。201时中断抗扰度试验按 验结果系统样品的功能正常, 15239品数量以门计。新产品的试制定型鉴定;产品的设计、工艺、生产设备、管理等方面的较大改变(包括人员素质的较大改变)有可能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产品达到一定数量后的周期性试验;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提出进行该项试验的要求。2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由以下四个检验组组成:a) 批):交收产品时,全数检验;b) 批):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