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卫生2018年工作总结_第1页
全县卫生2018年工作总结_第2页
全县卫生2018年工作总结_第3页
全县卫生2018年工作总结_第4页
全县卫生2018年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县卫生2018年工作总结2018年以来,我局围绕“幸福”建设,以“四创四争”为目标和动力,统筹发展,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基层医改,着力强化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医院内涵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进程,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一、主要工作指标1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先后实施6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建或改建规模达146万,预算投资1525万元,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655万;申报省扶持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共21台件,总额170万元。投入500万元,对7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统一改扩建,统一配备设施、器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覆盖率达100。2创建任务。成功创成省农民健康工程先进县、省健康促进示范县、省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省妇幼卫生先进县。创成2个省示范镇卫生院、2个省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3个市示范中医科、1个市标准化卫生院、3个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镇。3综合医改。基药零差率制度,在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费用下降达50,被省表彰为“实施基药先进集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双考核、双挂钩”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机制。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年全县新农合参保人数达635万人,参合率达9944;人均筹资300元,个人缴纳60元、各级财政补助240元全部到账,统筹资金计1906431万元。参合农民受益22837万人次,受益率达3594,补偿资金191亿元,资金使用率达10041;免费为5万人进行全面健康体检。县镇医疗机构住院政策补偿比达752。人均住院补偿由去年的2107元提高到2796元;万元以上补偿2387人,最高补偿149万元;二次补偿1770人次,补偿资金493万元,一般诊疗费补助310万,医改补助950万。住院实际补偿比达548,县内同比提高10、县外同比提高5。县内各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网上即看即报。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及宫颈癌等8种疾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全面启动,实现异地联网结算,启动“一卡通”。5公共卫生。基本实现国家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覆盖,项目经费及时拨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累计建档727万份,建档率905,更新246万份。慢病登记管理率95。重性精神病人住院规范管理率不断提高。全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为151/10万,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及时率100。一类疫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90以上。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有序推进,正常开设腹泻病门诊,强化霍乱疫情监测。结核病DOTS覆盖率为100,病人治愈率达90以上。EV71项目取得显著成效,各项指标均处全省第一。开展查螺面积3303637万M2,流行季节查病2523人。6医政管理。医疗机构建档率100,实行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组织正常运行。医疗机构凭证执业率和医务人员持证执业率100。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及村卫生室参加医疗责任保险率100,二级医疗机构均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毒、麻、精、放特殊药品规范使用率100,医疗废物全部依法实行集中处置。7妇幼卫生。全县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319,妇女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09岁,出生缺陷发生率349;孕产妇保健覆盖率9994,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991,儿童免疫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9786,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筛查率9979,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筛查率9979,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973,7岁以下儿童视力筛查率956,孕产妇产前筛查率858,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100,孕产妇住院分娩率100,剖宫产率422,妇女病普查覆盖率100,婚检率9965。2018年完成28501人次“两癌”检查任务,完成率100,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3144人,完成率1018,补服叶酸4271人,完成率1045。8爱国卫生。建成3个省级卫生镇(、)、20个省市卫生村,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6625。9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检查覆盖率100,监督检查频次3户次以上。办结各类卫生行政许可事项1071件。“说理式”卫生行政执法覆盖率100,行政指导开展率100。无证经营查处率、日常性卫生监督覆盖率100。饮用水卫生安全监测覆盖率100,开展学校卫生、非法行医等巡查1846次。办结各类卫生行政许可事项1071件,其中餐饮服务许可350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410件、医疗机构311件;发放健康证8320个。10卫生科教。推广适宜新技术5项以上,申报省市新技术4项,省科研课题立项1项,获得市科技进步奖1项。组织3人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1090人次参加县级基层卫技人员业务培训,1000人次参加县级急救技能培训。15名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参加“务实进修”,8名二级医院骨干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14人参加市全科医学骨干人员培训,40人参加市级儿科医师培训,60人参加省级放射、药学人员全科培训。开展10次乡村医生培训,累计培训超过2周。组织3人参加省卫生院院长培训,5人参加省二级医院院长培训。11积极上争政策资金。年内上争资金136亿元,同比上升28。12是相关投诉和建议、提案办理情况。及时回复网上咨询投诉,全年办理“寄语市长”51件、县委书记(县长)信箱23件,办结率100;认真负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共办理各类建议、提案16件(主办9件、协办7件),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二、主要工作(一)加大卫生投入,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积极开展“省示范”和“标准化”建设,全面启动新一轮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镇、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率分别达100、70。、曹甸镇卫生院成功创成“省示范卫生院”,沿河卫生院创成“市标准化卫生院”。、氾水镇卫生院成功创成“省示范中医科建设单位”,、小官庄镇卫生院成功创成“市示范中医科”。完成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广洋湖、黄塍镇卫生院病房楼项目有序推进。目前我县已建成4个省示范镇卫生院,群众看病就医环境明显改善,3个镇建成农村急救医疗点,城乡居民“15分钟健康服务圈”初步形成。2医疗卫生应急能力不断提升。以人民医院为急救医疗站,以氾水、射阳湖、曹甸镇中心卫生院为急救医疗点,以中医院、妇保院、二院和各镇卫生院为县内院前急救网络医院的卫生急救网络已建成,车辆、设备、人员配备到位,实行24小时值班,覆盖城乡的医疗急救网络基本形成。3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加强。组织3000多人次参加各级业务培训。今年,2名同志被评为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2名同志分获市、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去年以来,全系统共招聘医学类毕业生39人,近三年定向培养26人。对符合规定资质的45人择优进编。加强城乡对口支援工作,有5名三级医院业务骨干对口支援我县,3个二级医院44人对口支援镇卫生院。4卫生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全面推进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医院HIS系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逐步完善,完成新农合县级系统与省系统的对接。全面推进新农合“一卡通”工程。推进全县医疗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神州数码信息()有限公司签订软件技术服务合同,积极调研、组织实施硬件设备采购。(二)公共卫生服务全面落实,均等化进程不断加快1公共卫生明显加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25元,县级配套资金827万元足额到位,基层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规定计划下拨。加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录入体检信息,逐步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结核病、艾滋病、手足口病、霍乱、结核、性病等防治监测工作有序规范。组织开展卫生应急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不断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霍乱疫情监测工作,多次对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的肠道传染病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整改,促进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运转。强化预防接种与管理,加大计划免疫门诊建设督导力度,努力提高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工作,全年开展大型公众健康咨询活动数149次,举办各类讲座1609场次,发放资料116万份。强化慢病管理巡回培训,率先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相关数据录入,提高基层慢性病管理业务水平。小官庄、西安丰三镇成功创成市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镇。2卫生监督保障有力。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处于全省领先位次。今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对全县餐饮单位从业人员、学校食堂相关人员、各级医疗机构负责人进行卫生法律法规、传染病防控、法制警示等内容的培训,依法开展依法治县六件实事工作。先后开展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瘦肉精”、食用油、乳及乳制品、生猪及其产品等多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联合教育局开展对学校、幼儿园集体食堂进行拉网式联合检查,共对24家食堂作出责令整改。全年作出一般行政处罚41起,罚款30多万元,未出现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加强“两节”、高考、“两会”等重大节日、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前安排、尽早介入,事先制定食品安全卫生保障预案,没有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3妇幼卫生不断推进。各项妇幼保健指标达到或超过省定标准。全县妇儿保门诊完成规范化建设,统一建立妇幼保健服务信息系统,出生医学证明实现联网发放,实现计算机系统管理,三网监测工作有序进行。在全市率先全面完成乡镇妇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妇幼卫生工作已成为我县在省市条线工作中的一个品牌,成功创建“省妇幼卫生先进县”。4爱国卫生深入开展。积极组织卫生镇村创建,推进健康促进行动,建成3个省级卫生镇,市级卫生镇实现全覆盖。农村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6625。去年我县再次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县城”。顺利通过了省“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省级示范县”考核验收。(三)新农合稳步运行,重大疾病保障水平不断提升我县把巩固发展新农合制度作为实施农民健康工程的重点,实行目标同创、推进同步。成功创成“省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1信息系统改造升级。县内235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门诊和住院网上即看即报。完成了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改造,实现与省级平台联接。与9家省级联网定点医院签订异地转诊结算协议,实现参合人员新农合结报补偿与医疗救助同平台结算。与县农行合作的“一卡通”工程正稳步实施,参合农民持卡就医、缴费、转诊和健康管理等功能即将实现。2支付方式改革启动实施。全县今年从11月1日起试行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门诊费用以镇为单位总额预算包干,住院实行按病种、按床日付费。在床日付费上,将参合住院病人分为急危重、择期手术、儿科、精神科和其他病人等5类,将全县定点医疗机构归集为8类,分别明确床日付费标准。目前,全县各定点医院以支付方式改革为切入点,在降本增效、强化管理、规范服务上主动应对,取得了预期效果。今年,全县新农合住院病人次均医疗费用增长幅率和县外就诊比例得到了有效控制,分别为39、122。3重大疾病保障水平大力提升。在实施儿童重大疾病保障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县开展提高农村居民终末期肾病等六种疾病医疗保障水平实施方案,全县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及宫颈癌等8种疾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至目前共受益313人,补偿资金3248万元,8种重大疾病实际补偿比达到了70以上。(四)推动精细化管理,卫生管理不断规范1创新实践精细化管理。年初,在全市卫生系统率先创新实践“亲情服务、精细管理”工作,先后在射阳湖镇卫生院、县妇幼保健院召开了现场会和推进会。各医疗单位以“亲情服务、精细管理”为主题,以“六精六细”为要求,细化落实“六化六主动”措施,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围绕“细节”、“专业”、“量化”等核心概念,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创新和实践,有力推动了卫生管理工作。目前,“精细化管理、亲情化服务”的理念已逐步在全系统得到深化和拓展,精细化的理念深入人心,精细化的机制初步建立,精细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医院服务质量、服务效益、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得到省政协、卫生厅及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2严格加强医院质量管理。重视和加强医院内涵建设,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大力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完善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和医疗管理台账制度,落实环节质控措施,医院内部管理工作逐步规范。严格机构、技术、人员等要素准入,建立不良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医疗机构建档率100,医疗机构凭证执业率和医务人员持证执业率100。定期开展处方、病历点评,及时通报,督促整改。统一医疗机构管理台帐,健全医疗质控体系,定期督导与飞检相结合,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进一步推进二级医院预约诊疗服务、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和一级医疗机构供应室、抢救室达标建设。深入开展等级医院创建,妇幼保健院建成“二甲”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甲”综合医院复评,二院通过二级综合医院县级初评,拟接收市级考核验收,博爱医院建成“一甲”综合医院。3全面推进镇村一体化规范管理。把推进镇、村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作为推进服务模式转变的重要抓手,提请县政府下发全县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镇、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式。全县镇村卫生机构规范实施一体化管理率100。全县组建以镇卫生院医、药、护、防人员组成的健康管理团队75个,定期到村开展巡回医疗,实施健康管理,指导规范村卫生室服务等。向社会公示团队成员名单、联系方式和下村时间,有效促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开展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得到基层群众一致好评。城区18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即将组建,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将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模式将有效转变。(五)全面落实基层医改任务,卫生惠民实效不断显现1全面实施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从去年底起,全县所有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全面实行基药零差率销售,并建立相应补偿机制,全面开展基药物制度和临床应用培训,认真落实处方评价制度。以适应群众需求和临床需要为原则,严格做好年度基药采购计划调整工作。顺利通过基药工作“回头看”省级督查,被省表彰为“实施基药先进集体”。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一年来,社会效益明显体现,基本药物费用下降达50以上,乡镇卫生院出现“两升三降”的良好局面,即门急诊、住院人次分别上升5464、1725;门急诊、住院均次费用分别下降2604、56,个人住院自付金额下降107。2积极落实绩效考核管理。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差额补助的原则,推行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劳动纪律、职业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完善以服务质量、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双考核、双挂钩”的绩效考核机制,全部实行绩效工资制度,有力调动了基层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3稳步推进基层综合医改。对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56名人员进行核编定岗,15个政府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长全部实行公开选拔上岗,45名有资质人员通过竞争性选拔被纳入编制管理。对改制的氾水镇中心卫生院、黄塍医院进行租赁终止和产权流转。镇村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实行一般诊疗费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呈现全新运行机制。同时,建立并严格执行基本医疗服务规范,实行双向转诊,广大农村居民切身感受到了医改带来的新变化、农民健康工程带来的新保障、新实惠。(六)加强卫生行风建设,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始终坚持“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工作方针,坚持把行风建设渗透到卫生工作的各个环节。全县医疗卫生单位的综合满意度达到了95,民主评议工作跃居全县第一名,卫生行业形象得到重塑。1围绕民主评议着力整改提升。围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组织各医疗卫生单位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通过开展网上满意度调查、调查问卷、聘请行风监督员,多次召开行评代表、监督员、服务对象和群众代表座谈会等形式,主动、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主动邀请行风监督员、市民观察团成员,对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暗访检查,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落实整改。各单位对2000名评议对象开展了“五个一”(即电话联系一次、上门拜访一次,健康服务一次、征求意见一次、接受评议一次)的沟通交流活动,积极征求建议,认真落实整改。深入开展“卫生系统感动患者十大举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