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虫害防治电子教案-第四章(4-1)作物病虫害防治_第1页
作物病虫害防治电子教案-第四章(4-1)作物病虫害防治_第2页
作物病虫害防治电子教案-第四章(4-1)作物病虫害防治_第3页
作物病虫害防治电子教案-第四章(4-1)作物病虫害防治_第4页
作物病虫害防治电子教案-第四章(4-1)作物病虫害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编者张学哲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二)草地螟(三)豆荚螟(四)大豆根潜蝇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卷大豆食心虫属鳞翅目,卷蛾科,是我国北方大豆产蛾科,是我国北方大豆产区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蛀区的重要害虫。以幼虫蛀入豆荚为害豆粒,一般年入豆荚为害豆粒,一般年份虫食率为份虫食率为1020,对,对大豆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豆的产量、质量影响很大。寄主单一,栽培作物大。寄主单一,栽培作物只有大豆,野生寄主有野只有大豆,野生寄主有野生大豆及苦参等。生大豆及苦参等。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1形态识别形态识别U成虫成虫暗褐色,体长暗褐色,体长56MM。U前翅暗褐色,前缘有大前翅暗褐色,前缘有大约约10条黑紫色短斜纹,外条黑紫色短斜纹,外缘内侧有一个银灰色椭圆缘内侧有一个银灰色椭圆形斑,斑内有形斑,斑内有3个紫褐色小个紫褐色小斑。斑。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1形态识别形态识别幼虫幼虫分分4龄。龄。U初孵幼虫初孵幼虫淡黄色淡黄色,入荚后为乳白色至黄白色,入荚后为乳白色至黄白色,U老熟幼虫老熟幼虫鲜红色鲜红色,脱荚入土后为脱荚入土后为杏黄色杏黄色。老熟幼虫体长老熟幼虫体长89MM,略呈圆,略呈圆筒形,趾钩单序全环。筒形,趾钩单序全环。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1形态识别形态识别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1形态识别形态识别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大豆食心虫每年发生大豆食心虫每年发生1代。代。U以老熟幼虫在大豆田或晒场以老熟幼虫在大豆田或晒场的土壤中作茧滞育越冬。的土壤中作茧滞育越冬。U幼虫孵化当天蛀入豆荚,取幼虫孵化当天蛀入豆荚,取食豆粒,食豆粒,U幼虫老熟后脱荚,入土结茧幼虫老熟后脱荚,入土结茧越冬。越冬。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成虫飞翔力不强,一般不超过成虫飞翔力不强,一般不超过6M。U上午多潜伏在叶背面或茎秆上,上午多潜伏在叶背面或茎秆上,U下午下午57时在大豆植株上方时在大豆植株上方05M左右呈波浪形飞行,左右呈波浪形飞行,U在田间见到的成虫成团飞舞的现在田间见到的成虫成团飞舞的现象是成虫盛发期的标志。象是成虫盛发期的标志。U成虫有弱趋光性。成虫有弱趋光性。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初孵幼虫在豆荚上爬行数小时后初孵幼虫在豆荚上爬行数小时后从豆荚边缘的合缝处附近蛀入,从豆荚边缘的合缝处附近蛀入,先吐丝结成白色薄丝网,在网中咬先吐丝结成白色薄丝网,在网中咬破荚皮,蛀入荚内,在豆荚内为害破荚皮,蛀入荚内,在豆荚内为害。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1头幼虫可取食头幼虫可取食2个豆粒,个豆粒,将豆粒咬成兔嘴状缺刻。将豆粒咬成兔嘴状缺刻。U幼虫入荚时,豆荚表皮上幼虫入荚时,豆荚表皮上的丝网痕迹长期留存,可作的丝网痕迹长期留存,可作为调查幼虫入荚数的依据。为调查幼虫入荚数的依据。U大豆成熟前幼虫入土作茧大豆成熟前幼虫入土作茧越冬。越冬。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在在35CM长的豆荚、幼嫩豆荚、荚毛多的品种豆荚上长的豆荚、幼嫩豆荚、荚毛多的品种豆荚上产卵多;产卵多;U极早熟或过晚熟品种着卵少。极早熟或过晚熟品种着卵少。U在每个豆荚上多数产在每个豆荚上多数产1粒卵。每头雌成虫可产卵粒卵。每头雌成虫可产卵80200粒。粒。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大豆成熟前幼虫入土作茧越冬。大豆成熟前幼虫入土作茧越冬。U垄作大豆在垄台上入土的幼虫约占垄作大豆在垄台上入土的幼虫约占75。U入土深度因土壤种类而不同。入土深度因土壤种类而不同。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砂壤土为砂壤土为49CM,U黏性黑钙土为黏性黑钙土为13CM。U在大豆收割时,有少数幼虫尚未脱荚,收割后如果在在大豆收割时,有少数幼虫尚未脱荚,收割后如果在田间放置可继续脱荚,田间放置可继续脱荚,U运至晒场也可继续脱荚,爬至附近土内越冬,成为次运至晒场也可继续脱荚,爬至附近土内越冬,成为次年虫源之一。年虫源之一。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越冬幼虫于次年越冬幼虫于次年78月份上升至土壤表层月份上升至土壤表层3CM以内作土以内作土茧化蛹,蛹期茧化蛹,蛹期1012D。U土茧呈长椭圆形,长土茧呈长椭圆形,长759MM,宽,宽34MM,由幼虫,由幼虫吐丝缀合土粒而成。吐丝缀合土粒而成。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2温湿度条件温湿度条件U温湿度和降水量是影响大豆食心虫发生严重程度的重温湿度和降水量是影响大豆食心虫发生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要因素。U化蛹期间降雨较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化蛹和成虫化蛹期间降雨较多,土壤湿度大,有利于化蛹和成虫出土。出土。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3栽培管理栽培管理U大豆连作比轮作受害重,轮作可使虫食率降低大豆连作比轮作受害重,轮作可使虫食率降低1014。U大豆结荚期与成虫产卵盛期不相吻合则受害较轻,因大豆结荚期与成虫产卵盛期不相吻合则受害较轻,因地制宜适当提前播期或利用早熟品种,成虫产卵时大豆地制宜适当提前播期或利用早熟品种,成虫产卵时大豆已接近成熟,不适宜于产卵,可降低虫食率。已接近成熟,不适宜于产卵,可降低虫食率。U大豆品种由于荚皮的形态和构造不同,受害程度也有大豆品种由于荚皮的形态和构造不同,受害程度也有明显差异。明显差异。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4天敌天敌U寄生卵的有澳洲赤眼蜂;寄生卵的有澳洲赤眼蜂;U寄生幼虫的有多种姬蜂和茧蜂,寄生幼虫的有多种姬蜂和茧蜂,U寄生率可达寄生率可达1765,U幼虫被寄生是次年化蛹前后引起死亡的原因之一。幼虫被寄生是次年化蛹前后引起死亡的原因之一。U幼虫被白僵菌侵染可达幼虫被白僵菌侵染可达510。捕食性天敌有步甲等。捕食性天敌有步甲等。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4天敌天敌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农业防治农业防治U选用抗虫品种;选用抗虫品种;U合理轮作合理轮作U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大豆远距离轮作,当年大豆田距上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大豆远距离轮作,当年大豆田距上年大豆田年大豆田1000M以上可降低虫食率以上可降低虫食率8796。如采取水旱轮作,豆茬和豆后麦茬地及时翻耙,可提高如采取水旱轮作,豆茬和豆后麦茬地及时翻耙,可提高越冬幼虫死亡率。越冬幼虫死亡率。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农业防治农业防治U中耕锄草中耕锄草在化蛹和羽化的虫源地块,增加中耕锄草次数,可减少在化蛹和羽化的虫源地块,增加中耕锄草次数,可减少成虫羽化数量,减轻危害。成虫羽化数量,减轻危害。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U防治时期的确定防治时期的确定U时间时间8月月10日开始,每天下午日开始,每天下午46时进行田间调查。时进行田间调查。U方法拨动大豆植株,如果发现蛾量骤增和少数成虫方法拨动大豆植株,如果发现蛾量骤增和少数成虫交尾,预示交尾,预示23的后进入成虫高峰期,为防治成虫的适的后进入成虫高峰期,为防治成虫的适宜期。宜期。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防治时期的确定防治时期的确定一、成虫发生盛期防治一、成虫发生盛期防治掌握成虫盛发期首先要做好预测预报,掌握成虫盛发期首先要做好预测预报,从从8月初开始每天午后日落之前调查成虫蛾量,当田间蛾月初开始每天午后日落之前调查成虫蛾量,当田间蛾量突然增多,出现打团现象即是成虫盛发期量突然增多,出现打团现象即是成虫盛发期(多数年份在(多数年份在8月月12日到日到18日)。日)。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一是敌敌畏药棍薰蒸。一是敌敌畏药棍薰蒸。方法一方法一U每亩用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敌敌畏乳油100150ML,U将玉米穗轴或向日葵秆瓤截成约将玉米穗轴或向日葵秆瓤截成约5长段,长段,U浸足敌敌畏药液,浸足敌敌畏药液,U按每隔按每隔4垄前进垄前进5M1个药棍的密度,将药棍夹在大豆枝个药棍的密度,将药棍夹在大豆枝叉上叉上U这种熏蒸法适用于大豆长势繁茂、垄间郁蔽的大豆田这种熏蒸法适用于大豆长势繁茂、垄间郁蔽的大豆田,防效可达防效可达90以上。以上。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一是敌敌畏药棍薰蒸。一是敌敌畏药棍薰蒸。方法二方法二U可采用可采用80敌敌畏乳油熏蒸防治成虫,敌敌畏乳油熏蒸防治成虫,U用用2节长的高粱秸或其他秸秆,节长的高粱秸或其他秸秆,1节去皮蘸药,节去皮蘸药,1节留皮节留皮插入田间,插入田间,U用量每用量每200根浸根浸500ML药剂,药剂,600750根根/HM2均匀插均匀插在垄台上,也可用其他颗粒或块状载体拌入药液,均匀在垄台上,也可用其他颗粒或块状载体拌入药液,均匀撒布在田间。撒布在田间。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喷雾防治喷雾防治U用用25快杀灵乳油或其它菊酯类药剂,快杀灵乳油或其它菊酯类药剂,U每每00370044ML/对水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朝上对水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朝上从豆根部向上喷,使下部枝叶和顶部叶片背面着药。从豆根部向上喷,使下部枝叶和顶部叶片背面着药。U这种方法防治成虫,无论大豆长势怎样效果都很好。这种方法防治成虫,无论大豆长势怎样效果都很好。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喷雾防治喷雾防治U幼虫入荚前防治幼虫入荚前防治U大豆食心虫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爬行的时间一般不大豆食心虫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爬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超过8小时。这个时间很难掌握。小时。这个时间很难掌握。U所以防治幼虫须经过田间调查,当大豆荚上见卵时即所以防治幼虫须经过田间调查,当大豆荚上见卵时即可打药。可打药。U防治幼虫一般采用菊酯类药剂对水喷雾。防治幼虫一般采用菊酯类药剂对水喷雾。U喷雾要均匀,特别是结荚部位都要着药。喷雾要均匀,特别是结荚部位都要着药。这种方法防治幼虫效果可达这种方法防治幼虫效果可达80左右。左右。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喷雾防治喷雾防治U大豆收获后防治大豆收获后防治U大豆一般进入大豆一般进入9月份收获,此时还有部分食心虫未脱荚月份收获,此时还有部分食心虫未脱荚,如果不及时脱粒,食心虫在荚内还可继续为害,并陆,如果不及时脱粒,食心虫在荚内还可继续为害,并陆续脱荚入土。续脱荚入土。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喷雾防治喷雾防治U在大豆收获期进入场院前,在大豆收获期进入场院前,U用灭杀毙乳油用灭杀毙乳油1500倍液或其它杀虫剂倍液或其它杀虫剂U浇湿大豆垛底土,浇湿大豆垛底土,U湿土层深湿土层深3厘米左右,厘米左右,U然后用木磙压实,然后用木磙压实,U再将收回的大豆垛在上面,再将收回的大豆垛在上面,这样可将后期脱荚的食心虫杀死在垛底的药土层中。这样可将后期脱荚的食心虫杀死在垛底的药土层中。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喷雾防治喷雾防治大豆收获后一般采用的防治方法大豆收获后一般采用的防治方法U一是边收边脱粒一是边收边脱粒这样可以防止食心虫收获后在荚内继续为害。这样可以防止食心虫收获后在荚内继续为害。U二是收后垛前在大豆垛底施药二是收后垛前在大豆垛底施药减少明年的虫源。减少明年的虫源。U三是豆田进行秋翻秋耙三是豆田进行秋翻秋耙破坏收割前脱荚入土的食心虫的越冬场所,增加死亡率破坏收割前脱荚入土的食心虫的越冬场所,增加死亡率。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喷雾防治喷雾防治U可选用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乳油300450ML/HM,加水,加水1125L喷雾,喷雾,U或加水或加水225L超低容量喷雾,超低容量喷雾,U还可选用还可选用2杀螟松粉剂喷粉,用量为杀螟松粉剂喷粉,用量为30375KG/HM。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一)大豆食心虫3防治措施防治措施生物防治生物防治U在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灭卵,在成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灭卵,放蜂量为放蜂量为30万万40万头万头/HM。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U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草地螟属鳞翅目,螟蛾科。U是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间歇性、突发性发生的迁飞是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间歇性、突发性发生的迁飞性害虫。性害虫。U草地螟为多食性害虫,在栽培作物中,甜菜和大豆受草地螟为多食性害虫,在栽培作物中,甜菜和大豆受害最重,也取食葫芦科、茄科、禾本科等栽培植物。害最重,也取食葫芦科、茄科、禾本科等栽培植物。U野生寄主有藜科、苋科和菊科等多种杂草。野生寄主有藜科、苋科和菊科等多种杂草。U当适宜食物缺乏时,还能取食杨、柳、榆等幼树的叶当适宜食物缺乏时,还能取食杨、柳、榆等幼树的叶片。片。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1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成虫成虫U体长体长1012MM,翅展,翅展1820MM,黑褐色。触角线状,黑褐色。触角线状。U前翅灰褐色,有暗褐色斑纹,沿外缘有黄色点状条纹前翅灰褐色,有暗褐色斑纹,沿外缘有黄色点状条纹,翅室中央有,翅室中央有1个黄白色斑,近顶角处有个黄白色斑,近顶角处有1个黄色斑纹;个黄色斑纹;U后翅灰色,沿外缘有两条黑色平行波纹。静止时,后翅灰色,沿外缘有两条黑色平行波纹。静止时,2个个前翅叠成三角形。前翅叠成三角形。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1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成虫成虫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1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幼虫幼虫(黄绿条螟)(黄绿条螟)U体长体长1921MM,灰绿色。,灰绿色。U头部黑色,有明显白斑。头部黑色,有明显白斑。U体有明显暗色纵带,纵带间有黄绿色波状线。体有明显暗色纵带,纵带间有黄绿色波状线。U腹部各节有明显刚毛。刚毛基部黑色,外围有两个同腹部各节有明显刚毛。刚毛基部黑色,外围有两个同心黄色圆环。心黄色圆环。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1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幼虫幼虫(黄绿条螟)(黄绿条螟)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1形态特征形态特征幼虫幼虫(黄绿条螟)(黄绿条螟)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在我国每年发生在我国每年发生14代。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丝茧越冬,次年春季化蛹,羽化。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丝茧越冬,次年春季化蛹,羽化。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成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成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草地螟种群数量有地区同期突增、突减现象。迁出、迁草地螟种群数量有地区同期突增、突减现象。迁出、迁入区蛾量变动与气象条件有关,当迁出区形成上升性气入区蛾量变动与气象条件有关,当迁出区形成上升性气流时,有利于成虫起飞和沿着气流方向远距离迁飞。流时,有利于成虫起飞和沿着气流方向远距离迁飞。U在远距离迁飞中遇到下沉性气流,又有利于迁飞的成在远距离迁飞中遇到下沉性气流,又有利于迁飞的成虫在迁飞区降落,形成新的繁殖中心。虫在迁飞区降落,形成新的繁殖中心。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成虫白天潜伏在草丛及作物田内,受惊扰可短距离低成虫白天潜伏在草丛及作物田内,受惊扰可短距离低飞。飞。U根据此习性可采用步测或网捕方法调查成虫发生量。根据此习性可采用步测或网捕方法调查成虫发生量。夜间夜间2023时成虫活动最旺盛,取食花蜜补充营养、交时成虫活动最旺盛,取食花蜜补充营养、交尾、产卵。尾、产卵。有趋光性。有趋光性。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温湿度影响成虫对产卵部位的选择,温湿度影响成虫对产卵部位的选择,U气温偏高时,选择背阴的地方;气温偏高时,选择背阴的地方;U在气温偏低时,选择向阳的地方;在气温偏低时,选择向阳的地方;U气温适宜时,选择潮湿且幼虫喜欢取食的寄主多的地气温适宜时,选择潮湿且幼虫喜欢取食的寄主多的地方产卵。方产卵。U卵多产在藜科、锦葵科、茄科、菊科杂草及作物的叶卵多产在藜科、锦葵科、茄科、菊科杂草及作物的叶片背面,距地面片背面,距地面8CM处较多,处较多,35粒排列成覆瓦状卵块粒排列成覆瓦状卵块或单产。或单产。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初孵幼虫先在杂草叶背取食叶肉,再转移到作物上取初孵幼虫先在杂草叶背取食叶肉,再转移到作物上取食,喜欢取食柔软多汁的叶片,有吐丝结网的习性。食,喜欢取食柔软多汁的叶片,有吐丝结网的习性。U幼虫活泼,受惊扭动后退或吐丝下垂。幼虫活泼,受惊扭动后退或吐丝下垂。U23龄幼虫多群集心叶在网内取食,龄幼虫多群集心叶在网内取食,U3龄幼虫出网取食。龄幼虫出网取食。U幼虫进入暴食期后,可将农田和草场的植物叶片吃光幼虫进入暴食期后,可将农田和草场的植物叶片吃光。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生活习性U食物缺乏时,幼虫可成群迁移数千米。食物缺乏时,幼虫可成群迁移数千米。U被幼虫取食的叶片仅剩叶脉和叶柄。被幼虫取食的叶片仅剩叶脉和叶柄。U幼虫老熟钻入土层幼虫老熟钻入土层49CM处做长丝茧,在丝茧内化蛹处做长丝茧,在丝茧内化蛹。U蛹体长蛹体长15MM左右,左右,U茧长茧长2030MM。茧竖立在土中,茧外附有细碎砂粒。茧竖立在土中,茧外附有细碎砂粒。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2发生条件发生条件U越冬幼虫在越冬茧内可忍耐越冬幼虫在越冬茧内可忍耐31的低温。的低温。U春季化蛹阶段,昆虫处于生理转换期,对温度敏感,春季化蛹阶段,昆虫处于生理转换期,对温度敏感,如遇低温,易被冻死。如遇低温,易被冻死。U春季升温后的突然降温对越冬地的越冬代成虫的发生春季升温后的突然降温对越冬地的越冬代成虫的发生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U一般在旬平均气温一般在旬平均气温1517,10以上积温超过以上积温超过80时开始羽化,积温达到时开始羽化,积温达到150200时大量羽化。时大量羽化。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2发生条件发生条件N湿度和降雨对草地螟的性成熟和生殖力影响很大,湿度和降雨对草地螟的性成熟和生殖力影响很大,N相对湿度为相对湿度为6080时,产卵最多;时,产卵最多;N相对湿度低于相对湿度低于40的干旱条件下,产卵量减少或不育。的干旱条件下,产卵量减少或不育。N适宜幼虫发育的平均温度为适宜幼虫发育的平均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相对湿度为6070。N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相对湿度低于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相对湿度低于50,幼虫也会大,幼虫也会大量死亡。量死亡。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2发生条件发生条件U栽培管理栽培管理精耕细作,不利于草地螟发生。精耕细作,不利于草地螟发生。U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有利于草地螟产卵和幼虫越冬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有利于草地螟产卵和幼虫越冬。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农业防治农业防治U在草地螟越冬区,采取秋翻、冬灌、春耙等措施,可在草地螟越冬区,采取秋翻、冬灌、春耙等措施,可有效减少越冬虫源基数,减轻一代幼虫发生量。有效减少越冬虫源基数,减轻一代幼虫发生量。U成虫产卵之前,铲除田间、地边的杂草,成虫产卵时成虫产卵之前,铲除田间、地边的杂草,成虫产卵时铲除带卵的杂草并深埋,可有效减少田间虫口密度。铲除带卵的杂草并深埋,可有效减少田间虫口密度。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化学防治化学防治U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幼虫防治适期应掌握在幼虫3龄以前,防治指标可按龄以前,防治指标可按U大豆大豆3050头头/MU甜菜甜菜35头头/株株U亚麻亚麻1520头头/MU向日葵向日葵3050头头/M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二)草地螟化学防治化学防治U可选用可选用25溴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乳油U或或20杀灭菊酯乳油杀灭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倍液U也可选用也可选用50辛硫磷乳油辛硫磷乳油8001200倍液倍液U或或80敌敌畏乳油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等喷雾倍液等喷雾U还可选用还可选用25敌百虫粉剂敌百虫粉剂225KG/HM喷粉喷粉UBT乳剂、灭幼脲等对草地螟也有明显的防治效果乳剂、灭幼脲等对草地螟也有明显的防治效果U在受害严重的地方,可采用在受害地块周围挖沟或喷在受害严重的地方,可采用在受害地块周围挖沟或喷撒药带,防止幼虫迁移为害。撒药带,防止幼虫迁移为害。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豆荚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在我国辽宁南部地区以南都有分布,以黄河、淮河和长江流域各大豆产区受害最重。豆荚螟以幼虫在荚内蛀食豆粒,虫荚率一般为1030,个别地区干旱年份可达80以上,除大豆外,还取食其他豆科作物。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1形态特征成虫U体长1012MM,U翅展2024MM,体灰褐色。线状触角,U雄蛾触角基部有灰白色毛丛。U前翅狭长,灰褐色,混有深褐色和黄白色鳞片,U前缘有1条白色纵带,近翅基13处有1条金黄色宽横带。U后翅黄白色,沿外缘褐色。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1形态特征成虫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1形态特征幼虫U体长1418MM,紫红色。U前胸背板中央有黑色“人”字形纹,U两侧各有1个黑斑,后缘中央有2个小黑斑。U背线、亚背线、气门线、气门下线明显。U趾钩双序环式。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2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U豆荚螟1年发生28代U以末龄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U成虫昼伏夜出U趋光性弱U受惊扰可短距离飞行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2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产卵U在大豆结荚前,雌成虫选择幼嫩叶柄、花柄、嫩芽或嫩叶背面产卵;U结荚后多产在植株中、上部豆荚上。U1头雌成虫平均产卵88粒,一般1个豆荚上产1粒卵。U卵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为暗红色。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2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幼虫为害U初孵幼虫先在叶面爬行,后吐丝垂到其它豆荚上,然后在豆荚上结白色薄茧,蛀入豆荚,再蛀入豆粒内取食。U1头幼虫可食害45个豆粒,并可转荚为害13次。幼虫分5龄,幼虫老熟后脱荚入土。幼虫期912D。U幼虫脱荚入土后,在0540CM深处吐丝结茧化蛹,蛹期20D左右。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2发生规律区别U豆荚螟与大豆食心虫的为害状相似,U豆荚螟的蛀入孔和脱荚孔多在豆荚中部,脱荚孔圆形而大,U大豆食心虫的蛀入孔和脱荚孔多在豆荚的侧面靠近合缝处,脱荚孔椭圆形,且小。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2发生规律(2)温湿度条件冬季气温低越冬幼虫的存活率低。在适宜温度条件下,湿度对雌蛾产卵影响较大,适宜产卵的相对湿度为70,低于60或过高,产卵显著减少。越冬幼虫在表层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或绝对含水量305以上时,不能生存;土壤绝对含水量126时,化蛹率和羽化率高。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2发生规律(2)温湿度条件不同土质和地势由于含水量不同,豆荚螟发生的轻重也不同。如壤土重,黏土轻;高地发生重,低地发生轻。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2发生规律(3)栽培管理中间寄主面积大、种植期长、距大豆田近,可使大豆田虫口密度增加。同一地区种植春、夏、秋大豆,有利于不同世代转移为害。大豆结荚期与成虫产卵期吻合、结荚期长比结荚期短的、荚毛多的比荚毛少的品种受害重。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3防治措施防治豆荚螟应把其控制在蛀荚之前。1农业防治U合理轮作,避免大豆与紫云英、苕子等豆科植物连作或邻作,采用大豆与水稻等非豆科作物轮作。U有条件的地方可增加秋、冬季灌水次数,促使越冬幼虫死亡。U在豆荚螟发生严重的地区,尽量选用早熟、丰产、结荚期短、豆荚毛少或无毛的抗虫品种。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3防治措施防治豆荚螟应把其控制在蛀荚之前。1农业防治U调整播种期,使大豆的结荚期与豆荚螟的产卵期错开。U采取豆科绿肥结荚前翻耕,大豆成熟及时收获,并随割随运,都能减少越冬幼虫数量。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3防治措施2生物防治成虫产卵始盛期释放赤眼蜂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三)豆荚螟3防治措施3药剂防治成虫盛发期至幼虫孵化盛期以前为药剂防治适宜时期。U可选用20氰戊菊酯U25溴氰菊酯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U也可选用25敌百虫粉剂U2杀螟松粉剂30375KG/HM2喷粉。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四)大豆根潜蝇危害危害U受害大豆幼苗植株矮小、生长势弱、叶色变黄。受害大豆幼苗植株矮小、生长势弱、叶色变黄。U受害严重的逐渐枯死;受害严重的逐渐枯死;U受害轻的,在幼虫化蛹后,伤口愈合,植株恢复生长受害轻的,在幼虫化蛹后,伤口愈合,植株恢复生长,但根部已变褐、纵裂、侧根少、根毛少、根瘤小而少,但根部已变褐、纵裂、侧根少、根毛少、根瘤小而少,严重影响产量。,严重影响产量。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四)大豆根潜蝇为害为害U受害大豆幼苗植株矮小、生长势弱、叶色变黄。受害大豆幼苗植株矮小、生长势弱、叶色变黄。U受害严重的逐渐枯死;受害严重的逐渐枯死;U受害轻的,在幼虫化蛹后,伤口愈合,植株恢复生长受害轻的,在幼虫化蛹后,伤口愈合,植株恢复生长,但根部已变褐、纵裂、侧根少、根毛少、根瘤小而少,但根部已变褐、纵裂、侧根少、根毛少、根瘤小而少,严重影响产量。,严重影响产量。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四)大豆根潜蝇1形态识别(图形态识别(图422)成虫成虫体长体长2224MM,黑色。复眼暗红色,具芒状触角,黑色。复眼暗红色,具芒状触角。前翅透明,有紫色闪光,翅脉上有毛。前翅透明,有紫色闪光,翅脉上有毛。幼虫幼虫幼虫体长幼虫体长4MM,圆筒形,乳白色。头部有指形突起,圆筒形,乳白色。头部有指形突起,口钩黑色。口钩黑色。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四)大豆根潜蝇1形态识别形态识别成虫成虫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四)大豆根潜蝇1形态识别形态识别成虫成虫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四)大豆根潜蝇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U1年发生年发生1代代U以蛹在大豆根部及其附近土壤中越冬以蛹在大豆根部及其附近土壤中越冬U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进入成虫盛发期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进入成虫盛发期U成虫飞翔力弱,有趋光性,成虫寿命成虫飞翔力弱,有趋光性,成虫寿命58D第四章作物害虫防治技术第四节油料作物害虫一、大豆害虫(四)大豆根潜蝇2发生规律发生规律U1年发生年发生1代,代,U以蛹在大豆根部及其附近土壤中越冬。以蛹在大豆根部及其附近土壤中越冬。U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进入成虫盛发期。大豆第一片复叶展开,进入成虫盛发期。U成虫飞翔力弱,有趋光性,成虫寿命成虫飞翔力弱,有趋光性,成虫寿命58D,U成虫取食大豆幼苗子叶或真叶的汁液补充营养,用产成虫取食大豆幼苗子叶或真叶的汁液补充营养,用产卵器划破叶片,舔食汁液,取食处呈枯斑状。卵器划破叶片,舔食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