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文言文练习10篇_第1页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10篇_第2页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10篇_第3页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10篇_第4页
小升初文言文练习10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三省堂小升初冲刺文言文专题0一太宗罢朝大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导读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徵正言直谏很多。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了。注释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不自得不痛快。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会杀此田舍汉2谁触忤陛下()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4妾闻主圣臣忠()二、翻译1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三、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可见魏徵之正言直谏。二毛遂自荐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导读毛遂“自荐”并且在出使中建立奇功,从此流传于后世,被人津津乐道。但“自荐”也需要能力、自信和对国家的一腔热诚,盲目的“自荐”则是行不通的。注释“赵王”句赵王指赵孝成王,名丹,在位二十一年。平原君赵胜是赵丹的叔父。当时前258年,秦将白起兵围赵国国都邯郸,情势危急,赵王让平原君去向南方大国楚国求救。后来取得楚魏两国的救援,击败了秦军。文武备具犹言文武全才。称诵称颂。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余无可取者2其末立见3毛遂自荐于平原君4使遂蚤得处囊中()二、翻译1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约其门下食客文武备具者二十人与之俱。2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_三、成语、都出自这篇文章。前者比喻,后者比喻。四、你如何看待毛遂“自荐”三刘邦论得天下之道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导读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大获全胜,他之所以能据有天下,“善于用人”是取胜的重要法宝。注释列侯;汉代制度,王子封为侯的,叫诸侯;不姓刘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朕皇帝的自称。因就。以与之即“以之与之”,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夫F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子房张良,子房,刘邦的谋士。本是战国韩国人,他家曾五世相韩,秦灭韩后,张良用全部家财访求刺客,要给韩国报仇。后来请个力士,袭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没击中秦始皇本人。张良改名换姓逃避于下邳在今江苏省邳县东南,跟黄石公学了兵法,辅佐刘邦灭了项羽,封留侯。范增项羽的谋士。年七十,辅佐项羽起兵成霸业。项羽尊他为“亚父”。灭秦后,项羽约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的项王营会见,范增劝项羽借机会杀刘邦,项羽不听。后来刘邦进行离间,项羽果然怀疑范增,夺其权。他愤怒辞去,到彭城,背上生疮而死。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列侯、诸将毋敢隐朕()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3有功者害之()3给饷馈5群臣说服()6此所以为我所禽也()二、翻译1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2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三、“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试举项羽拒不听从范增劝说的例子。四前事不远吾属之师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导读人常说前事不远,后事之师。以古鉴今,善于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走今后的路,是明智之举。注释奥博含义深广。是称赞,认为好。非批评,认为不好。圣哲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俊才出众的才智。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竟然”。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朕观隋炀帝集()2勇者竭其力()3炀帝恃其俊才()4骄矜自用()二、翻译1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2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三、本文谈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唐太宗还曾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五请君入瓮周兴与丘神勣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注释瓮WNG大坛子。鞫J审讯犯人。推事研究事情。炙ZH烧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检举。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2囚多不承,当为何法()3取大瓮4因起谓兴曰二翻译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三、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的方法。六与长子受之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再者,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如果你到了老师那里,能够奋发图强,有所作为,努力改掉旧的习气,始终勤勉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是抱有希望的。不这样的话,就白费精力。如果和在家里一样,哪一天回来,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不知道你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父母亲戚和乡里老朋友呢可要好好地想一想啊想一想啊“早起晚睡,不辱没你这一生”这一次离家从师,千万要努力。一、1足够、充分2既然3打发,让走4从师的地方5希望6这样二、1D2A3C4B三、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四、C五、奋发图强,有所作为。七与四弟书澄弟左右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弟与沅弟皆能勤而不能俭;余微俭而不甚俭;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导读曾国藩作为清朝显赫一时的高官,却时刻不忘嘱咐自己的兄弟、子侄要勤俭,戒骄奢。“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真是至理名言。注释与四弟书这是曾国藩写给他四弟的家书。在读书、做人、持家等各方面,曾氏对其弟弟和子女们都要求很严。在这封家书中,他诚恳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要想福泽绵延,“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老辈长辈。奢奢侈。骄骄横,放纵。泽恩泽。勤勘勉,勤劳。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总恐老辈失之奢()2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3余微俭而不甚俭4后来恐难挽()二、翻译1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2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三、文中,曾国藩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是。四、由此文可以看出曾国藩哪些方面的品性,试着概括。八老马识途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注释管仲、隰(X)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掘挖。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春往而冬反()2迷惑失道()3遂得水()二、翻译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三、文中故事是成语的来历,现比喻。九教子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时,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敏有才,为父所宠,失于教义,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年登婚宦,暴慢日滋,竟以言语不择,为周逖抽肠衅鼓云。导读文中列举了正反两个“教子”事例,孰好孰坏,读者一目了然。作者用意也不难分辨。注释王大司马即王僧辨555年,南朝梁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字君才,初仕北魏,归粱后任湘东王萧绎的左常侍及司马。湓PN城也称湓口,古城名。梁元帝即萧绎508554年,字世诚,南朝梁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初封湘东王,镇守江陵今属湖北,侯景叛乱时,派王僧辨、陈霸先等讨景,事平后,在江陵即帝位。在位三年,为西魏所掳,被杀。学士官名,南北朝时,学士为编纂撰述之官。揜同“掩”,遮蔽,掩盖。婚宦结婚和做官。此指成年。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性甚严正2年逾四十3少不如意4揜藏文饰二、翻译1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能成其勋业。_2一言之是,遍于行路,终年誉之。_三、文中将魏老夫人教子与梁元帝时一父亲教子的_和作一正反,来说明教子的重要性,切不可一味娇惯溺爱自己的子女。四、试举历史上有名的教子故事。正面、反面十四面楚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账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导读项王夜起悲歌,盖世英雄的穷途末路在形象地描写中呼之欲出。注释诸侯指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等。楚歌楚人之歌,用楚国方言土语唱的歌。不逝是说被困而不得驰骋。逝,向前行进。奈若何把你怎么安排。若,你。数阕几遍。乐终叫阕。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2项王则夜起3自为诗曰4莫能仰视二、翻译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_2歌数阕,美人和之。_三、项王兵败垓下,在_自刎,有关历史上这一典故,李清照曾写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_,_。表达对项王的_之情毛泽东也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宜将剩勇追穷寇,_。文言文译文及答案一太宗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发怒说“定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谁冒犯了您”太宗说“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长孙皇后退下去穿上上朝时的礼服,戴上风冠站在太宗旁,太宗吃惊地说“皇后为什么这样”长孙皇后回答“我听说皇上圣明臣下才忠诚。现在您圣明,所以魏徵才能直言。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一、1定要乡下佬,指魏徵2触犯3文德后李世民之妻穿戴4皇上圣明臣方忠诚二、1难道有超过魏徵的吗经常在朝廷上同我争辩,使我难堪不痛快。2我有幸能在后宫充数,怎敢不为您祝贺呢三、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四、“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二毛遂自荐赵王让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请他门下食客中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和他一起去,找到了十九个,剩下的没有能选到。毛遂向平原君自我推荐。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处在世上,好比锥子放在口袋里,那锥子尖立刻就会显露出来。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身边的人对您没有什么称道,我也没有听说什么,这表明先生没有什么能耐。先生不行,先生留下吧”毛遂说“我不过是今天才请求进入口袋里呀假如早让我进入口袋,就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岂止是露出个锥子尖呢”一、1剩下的2尖端3向4通“早”二、1赵王让平原君去向楚国求救,平原君打算请他门下食客中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跟他一起去。2假如早让我进入口袋,就连锥子上部的环儿也会露出来,岂止光露个尖儿三、毛遂自荐脱颖而出自己推荐自己人的才能全部表现出来四、人要善于把握机会展现自己的才能。这也是自信的表现。三刘邦论得天下之道汉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皇上说“列侯、诸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你们的想法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就分封给他们,和天下人同享好处。项羽不是这样,有功劳的就嫉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皇上说“你们只知道问题的一个方面,不知道另一面。在军帐中运筹谋略,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粮道,我比不上萧何;联合百万军兵,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啊。”群臣听了,心悦诚服。一、1隐瞒2夺取3嫉妒4供给、供应5同“悦”6同“擒”,擒获二、1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2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三、鸿门宴中范增数次递眼色给项羽数目项王,让他杀刘邦,他都不听从。四前事不远,吾属之师戊子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读隋炀帝集,发现它文辞深奥博大,含义深远,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怎么做起事来就相反了呢”魏徵回答说“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让有智慧的人献出自己的计谋,让勇敢的人能够竭尽全力。炀帝依仗自己出众的才智,骄傲自满固执己见,所以他嘴上说着尧、舜的话,身体却去做桀、纣的事,竟然自己还不觉察,以至于灭亡。”唐太宗说“历史的教训刚刚过去,应当成为我们行动的老师。”一、1看2尽3倚仗4骄傲固执己见二、1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做事为什么相反呢2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三、要善于借鉴历史的、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地完善自己。五请君入瓮周兴和丘神勣合伙谋反,太后让来俊臣来审讯他。来俊臣趁着跟周兴一边吃饭一边研究事情的当口,对周兴说“犯人大多不肯招供,应当采取什么办法”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来俊臣于是找来一个大坛子,按周兴的方法周围升起炭火,站起来对周兴说“宫内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谋反,请兄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周兴惊恐万状,连忙叩头认罪。一、1正在,正当2应当3拿4于是,就二、L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2于是站起来对周兴说“宫中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请你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六与长子受之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再者,在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如果你到了老师那里,能够奋发图强,有所作为,努力改掉旧的习气,始终勤勉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是抱有希望的。不这样的话,就白费精力。如果和在家里一样,哪一天回来,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不知道你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父母亲戚和乡里老朋友呢可要好好地想一想啊想一想啊“早起晚睡,不辱没你这一生”这一次离家从师,千万要努力。一、1足够、充分2既然3打发,让走4从师的地方5希望6这样二、1D2A3C4B三、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四、C五、奋发图强,有所作为。七与四弟书澄弟左右我不想多往家里寄银钱物资了,总担心老辈会失之奢侈,后辈会失之骄纵,未曾有银钱富余而子孙之辈不骄纵的。我等兄弟想为祖先保留些恩泽,为后人珍惜一些福分,除了“勤俭”二字,没有别的做法。弟与澄弟都能勤勉却不能节俭;我稍微有点节俭而又不是很节俭;子侄辈眼界高,花销大,将来恐怕难以挽回,弟应该对此要时时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一、1总是2除去,除了3稍微4挽回,扭转二、L总是担心老辈会失之奢侈,后辈会失之骄纵,未曾有钱多而子孙不骄纵的。2子侄辈眼界高,花销大,将来恐怕难以扭转,弟应对此时常留心。三、要想福泽绵延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他法。四、自身勤俭,对弟弟和子女们要求很严。八老马识途管仲、隰朋跟从齐桓公去征伐孤竹国,春天出发,冬天返回,迷了路找不到归途。管仲说“老马的智慧能够利用。”于是放开老马,队伍跟在后面,终于找到了归途。走到山中,找不到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居住在山的南面,夏天居住在山的北面,蚁窝上的土高一寸,下面七八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