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_第1页
转换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_第2页
转换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_第3页
转换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_第4页
转换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设计转换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题目及工艺装备设计班级涉机071一、设计题目转换套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二、原始资料(1)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草图)1张(2)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5)夹具装配图1张(6)夹具体零件图1张(7)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1份四、进度安排参考(1)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9天(4)编写说明书3天(5)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摘要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学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次设计的是端盖,有零件图、毛坯图、夹具体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后盖。了解后盖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端盖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ABSTRACTMACHINERYMANUFACTURINGTECHNOLOGYCURRICULUMDESIGNISFINISHEDWELEARNALLTHEBASICCOURSEOFTHEUNIVERSITY,TECHNOLOGYANDTHEMOSTBASICCOURSEAFTERTHESPECIALIZED,WHICHISOURGRADUATIONPROJECTBEFORECONDUCTINGTHEVARIOUSCOURSESOFSTUDYBYANINDEPTHCOMPREHENSIVEREVIEWOFTHETOTAL,ISALSOATHEORYWITHPRACTICALTRAINING,THEREFORE,INOURFOURYEARSOFUNIVERSITYLIFEOCCUPYANIMPORTANTPOSITIONTHISISTHECOVERDESIGN,PARTSMAP,ROUGHMAP,ONEOFTHEASSEMBLY,MACHININGPROCESSWITHTHECARDANDTHECORRESPONDINGFIXTUREDESIGNEDBYTHEPROCEDURESOFTHEPROCESSOFACARDFIRSTOFALL,WEMUSTFAMILIARWITHTHEPARTS,THEPARTSSUBJECTTOTHEBACKCOVERBACKCOVERUNDERSTANDINGOFTHEROLE,FOLLOWEDINACCORDANCEWITHTHENATUREOFPARTSANDCOMPONENTSINTHEFACEOFTHEMAPONTHEROUGHNESSOFROUGHDETERMINETHESIZEANDMECHANICALJIAGONGYULIANGACCORDINGTOANOTHERLOCATIONANDTHENWESETTHEBENCHMARKFINEFIRSTBASE,ESTABLISHEDAFTERTHEBENCHMARKCRUDE,FINALIZINGTHECOVEROFTHEROADMAP,THEENACTMENTOFTHEWORKPIECECLAMPINGPROGRAMME,TODRAWFIXTUREASSEMBLY目录1零件的分析111零件的作用112零件的工艺分析1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21毛坯的制造形式122基准面的选择1221粗基准的选择2222精基准的选择223制订工艺路线2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325确定切削用量4251工序车削端面、外圆4252工序粗车65,80,75,100外圆以及槽和倒角5253工序钻扩32MM、及3孔。Z3025摇臂钻床7254工序钻6135,2M106H,4M106H深孔深248255工序精车65MM的外圆及与80MM相接的端面9256工序精、粗、细镗0MM孔11257工序铣60孔底面12258工序磨60孔底面12259工序镗60MM孔底沟槽122510工序研磨60MM孔底面123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1331问题的指出1332夹具设计13321定位基准的选择13322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1333定位误差的分析143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144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155本次课程设计体会与展望15参考资料161零件的分析1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转换套,其主要作用是转换轴的转动速度的零件。12零件的工艺分析转换套的零件图中规定了一系列技术要求1以30H7轴为中心的加工表面。包括尺寸为30H7的轴,表面粗糙度为08,尺寸为41N6的轴与30H7相接的肩面,尺寸为70与30H7同轴度为0025的面2以41N6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尺寸为70与41N6同轴度为001的孔底面,表面粗糙度为08,须研磨3以41N6,孔为中心均匀分布的12孔,612,47深4,孔深104其它未注表面的粗糙度要求为125,粗加工可满足要求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1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20钢,考虑到零件材料的综合性能及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保证零件工作的可靠,采用锻造造。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22基准面的选择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保证加工精度的关键。22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一般轴类零件而言,以外圆作为粗基准是完全合理的。按照有关的粗基准选择原则(保证某重要表面的加工余量均匀时,选该表面为粗基准。若工件每个表面都要求加工,为了保证各表面都有足够的余量,应选择加工余量最小的表面为粗基准。)222精基准的选择按照有关的精基准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统一原则;可靠方便原则),对于本零件,有中心孔,可以以中心孔作为统一的基准,但是随便着孔的加工,大端的中心孔消失,必须重新建立外圆的加工基面,一般有如下三种方法1当中心孔直径较小时,可以直接在孔口倒出宽度不大于2MM的锥面来代替中心孔。若孔径较大,就用小端孔口和大端外圆作为定位基面,来保证定位精度。2采用锥堵或锥套心轴。3精加工外圆亦可用该外圆本身来定位,即安装工件时,以支承轴颈本身找正。23制订工艺路线工艺路线确定如下工序车削左右两端面。工序粗车41,70,外圆及倒角。工序钻30孔、扩32孔,扩M8孔。工序钻612孔,47深20的孔及攻螺纹工序精车41外圆及与70相接的端面工序钻30H7孔底面工序铣30H7孔底面工序磨60孔底面。工序研磨60孔底面。工序终检。以上工艺过程详见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转换套”零件材料为20钢,硬度为HBW190241,毛坯质量约为14KG,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采用机器造型铸造毛坯。根据上述材料及加工工艺,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1)外圆表面41、70、考虑到尺寸较多且相差不大,为简化铸造毛坯的外形,现直接按零件结构取为84、104、160的阶梯轴式结构,除65以外,其它尺寸外圆表面粗糙度值为R63UM,只要粗车就可满足加工要求。A2)外圆表面沿轴线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及公差。查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以下简称工艺手册表221,铸件轮廓尺寸长度方向100160MM,故长度方向偏差为MM长5度方向的余量查表224,其余量值规定为3035MM现取30MM。3)毛坯为实心。两内孔精度要求自由尺寸精度要求,R为63,钻孔再扩孔即可满足要求。A4)内孔30H7。要求以外圆面41N6定位,锻出出毛坯孔59。560H8孔底面加工46按照表2321及2323研磨余量Z00100014取Z0010磨削余量Z0203取Z03铣削余量Z30030012696底面沟槽采用镗削,经过底面研磨后镗可保证其精度Z0576135孔及2M106H孔、4M106H深20孔。均为自由尺寸精度要求。25确定切削用量251工序车削端面、外圆本工序采用计算法确定切削用量加工条件工件材料20钢,铸造。加工要求粗车41、70端面及41、70外圆,表面粗糙度值为63。机床C6201卧式车床。刀具刀片材料为YG6,刀杆尺寸为16MMX25MM,K90,RR15计算切削用量01)粗车65、155两端面确定端面最大加工余量已知毛坯长度方向单边余量为3MM,则毛坯长度方向的最大加工余量为425MM,分两次加工,2A2MM计。长度加工方向取IT12级,取MM。确定进给量P0F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版)表14,当刀杆16MMX25MM,AF钻削时T1734NM切向方向所受力F1L26053取10FF4416FNFFF1所以,钻削时工件不会转动,故本夹具可安全工作。33定位误差的分析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确定。本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止口,而该定位元件的尺寸公差为,而孔径尺寸为自由尺寸精度要求,可满足03加工要求。34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应首先着眼于机动夹具,本道工序的钻床夹具选用气动夹紧方式。本工序由于是粗加工,切削力较大,为了夹紧工件,势必要增大气缸直径,而这将使整个夹具过于庞大。因此,应设法降低切削力。目前采取的措施有两个一是提高毛坯精度,使最大切削深度降低,以降低切削力;二是在可能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压缩空气的工作压力(由05M增至06M)以增加气缸APAP推力。结果,本夹具结构比较紧凑。钻床夹具的装配图及零件图分别见附图3及附图4。、4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本夹具加工过程稳定,经济方面也大大减少了开支,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因此本方案适合大批量生产。5本次课程设计体会与展望本次课程设计是我们在结束所有专业课程以后的一次综合性设计,它不仅测试了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否扎实,而且还为我们接下来的毕业设计做好了铺垫。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所学的知识得到了巩固,充分发挥了我们个人的潜力。在这次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但是我们经过小组讨论以及老师的细心教导,使我们一次次地突破困难,最终圆满的完成了设计。对于接下来的毕业设计,因为有了这次积累的经验,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圆满地完成。参考资料1机床夹具设计第2版肖继德陈宁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孙丽媛主编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