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楼市分析报告_第1页
深圳楼市分析报告_第2页
深圳楼市分析报告_第3页
深圳楼市分析报告_第4页
深圳楼市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产业景气指数报告核心内容生产快速增长效益稳步提高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显示,2009年四季度,水泥产业景气指数为1025点2005年增长水平100,比上季度上升04点,延续了三季度以来的恢复性增长态势。水泥产业税金总额、产量、产品销售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与上季度相比均有所增长,就业和应收账款稳步增加,利润和产成品资金占用情况基本稳定,企业亏损大幅减少。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通过贯彻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政策措施,水泥产业克服了各种困难,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形势继续向好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稳定提高,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尽管2009年产能过剩压力较大,但在经济回升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水泥需求强劲反弹,四季度多数指标好转程度超出预期。预计2010年,从短期看,受到前期房地产投资复苏的影响和成本下行的推动,内需快速增长将继续带动水泥行业快速增长,但国家大力抑制高房价的多项措施陆续出台,房地产投资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对水泥的需求有可能减少。从长期来看,水泥行业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同时将会保持较快增长。景气状况快速回升景气2009年四季度,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为1025点2005年增长水平100,比上季度上升04点。在构成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的6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中,水泥产业税金总额同比增速较上季度大幅增长销售收入、行业利润总额、从业人员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也有小幅回升出口合成指数则呈小幅回落。在进一步剔除随机因素后,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仍呈稳健上升趋势见中经水泥产业景气走势图中的蓝色曲线。一方面表明,国家对水泥行业抑制产能过剩、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措施对行业产生明显成效另一方面也说明,水泥行业自身具有较强的内在增长动力。预警2009年四季度,中经水泥产业预警指数为1000点,与上季度相比,上升33点,仍处于“绿灯区”,近期走势较为平稳,呈现企稳回升之势。灯号在构成中经水泥产业预警指数的10个指标仅剔除季节因素,保留随机因素中,位于“蓝灯区”的有1个指标出口额位于“浅蓝灯区”的有2个指标产成品资金占用逆转和应收账款逆转位于“绿灯区”的有5个指标产量、税金、产品销售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厂价格指数位于“红灯区”的有2个指标从业人员数和利润合成指数。目前水泥产业正处于复苏后的快速增长阶段,一些主要指标同比增速加快,其他指标虽然有所下降,但降幅收窄。预计2010年一季度,产量、投资总额2个指标与上年同期比,增速将可能小幅回落出口额同比增速和出厂价格指数则可能小幅回升税金总额本季快速上升,下季度该指数可能有所回落。同时,水泥产业预警灯号中,2010年一季度水泥产业从业人员有望由本季的“红灯”转为“黄灯”其他指标则有望保持本季灯号不变,中经水泥产业预警指数2010年一季度有望继续在“绿灯区”运行。多项指标继续好转产量2009年四季度,水泥产量为46485万吨,比上季度增加1043万吨,同比增长226,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稳步增长态势。2009年,水泥全年产量约164亿吨,同比增长约17。数据显示,去年初以来国家推出的规模空前的基建投资计划,以及一揽子刺激经济的措施成效明显,尤其是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逐步落实,水泥产业迎来了新一轮的需求期,产量呈现反弹之势。水泥市场在高需求的带动下,使得2008年释放的2亿吨水泥产量基本消化,带动了各项经济指标的好转。出口2009年四季度,水泥出口额为165亿美元,较上季度减少012亿美元。据统计,2009年1至11月,我国水泥产品出口额为637亿美元,同比下降373,其中11月份下降36,降幅有微幅收窄。从业人员截至2009年四季度,水泥产业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1462万人,同比增长092,较上季度上升012个百分点。利润2009年四季度,经初步季节调整,水泥产业利润总额为1785亿元,同比增长716,较上季度上升48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0,较上季度下降11个百分点。总体看,水泥产业利润仍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产销两旺使水泥企业纷纷扭亏为盈,水泥产业成为率先复苏的产业之一。税金2009年四季度,经初步季节调整,水泥产业税金总额为12293亿元,同比增长175,较上季度上升13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20,较上季度上升7个百分点,增长的趋势较三季度更为明显。税金的快速增长,反映出水泥企业生产经营不断向好,呈现稳步发展态势。销售2009年四季度,经初步季节调整,水泥产业产品销售收入为23064亿元,同比增长235,较上季度上升107个百分点环比增长48,较上季度下降11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的高速增长和房地产开发速度的加快,促进了水泥市场的兴旺,产品销售保持平稳增势。固定资产投资2009年四季度,经初步季节调整,水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7726亿元,同比增长430,较上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51,较上季度下降363个百分点。价格2009年四季度,水泥产业出厂价格指数为944点,与上季度相比,下降10点,降幅有所减小。四季度煤电等原材料价格虽小幅上涨,但仍处于高位运行,水泥出厂价格并没有出现回弹。但多种迹象表明,2010年煤电价格将可能持续上涨,水泥出厂价格也有可能出现上扬。产成品资金占用截至2009年四季度,水泥产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为3810亿元,同比增长167,较上季度降低444个百分点。其中,水泥制造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为2354亿元,同比增长177,较三季度下降11个百分点。水泥制品制造业产成品资金占用为1456亿元,同比增长151,比三季度降低08个百分点。应收账款截至2009年四季度,水泥行业应收账款净额为9343亿元,同比增长210,但较上季度降低了176个百分点。亏损2009年四季度,水泥产业企业亏损面为245,与上季度相比下降32个百分点,亏损企业的覆盖面连续三个季度缩小。2009年四季度,经初步季节调整,水泥产业亏损企业亏损额为33亿元,同比下降710,较上季度下降38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743,比三季度大幅下降615个百分点。行业发展预期与建议2009年水泥产业形势继续向好,产量稳步增长,效益不断提高,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水泥产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多重因素共同制约的局面。促进水泥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扩大消费和投资的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将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头戏,水泥需求将持续增加。2国家重点支持水泥产业重组等相关政策措施,有利于水泥企业加速淘汰过剩产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开拓新的水泥市场空间。3水泥出厂价格有望逆转向上。在国内水泥需求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加之政府支持水泥产业淘汰落后产能,2010年可能出现局部供不应求,有望推动水泥出厂价格回升。此外,煤电等原材料价格预计2010年将上涨,有望助推水泥涨价。此外,水泥产业在2010年也会面临一些不利因素。首先,商业银行信贷紧缩使得水泥产业内部风险加大第二,煤电油运价格上涨导致水泥原材料成本提高第三,水泥企业效益增长不平衡,恶性竞争仍是制约水泥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四,重复建设加剧,产能过剩严重。2010年,我们建议,水泥行业在保增长的同时,应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把抑制水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作为结构调整的重点。第一,转变水泥产业发展方式,推进水泥产业结构调整。这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实现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既要注重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更要加快技术创新、完善营销手段和管理模式,整合自身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第二,积极扩大内需,开拓国际市场,保证水泥需求稳步增长。要积极拓展水泥产品的需求空间,降低出口下滑的负面影响,大力开拓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形成多元化出口格局。同时,要加大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水泥产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第三,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贯彻落实国家抑制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政策,继续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积极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同时,逐步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注解水泥行业包括水泥制造业和水泥制品制造业两个行业统计范围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00家和3600家。2005年水泥行业的预警灯号基本上在绿灯区,相对平稳,因此定为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的基年。季节因素是指四季更迭对数据的影响,如冷饮的市场销量随四季气温年复一年发生周期变动。随机因素亦称不规则性,如新政策实施、宏观调控、自然灾害等因素对数据的影响。逆转指标也称反向指标,对行业运行状况呈反向作用。其指标量值越低,行业状况越好,反之亦然。图1中经水泥产业景气指数1025图2中经水泥产业预警指数1000图3中经水泥产业预警灯号图预警灯号图是采用交通信号灯的方式对描述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些重要指标所处的状态进行划分红灯表示过快过热,黄灯表示偏快偏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