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_第1页
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_第2页
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_第3页
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_第4页
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市哈西区地下空间概念性规划方案姓名学号20100020专业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学院土建与水利学院指导老师教授目录1总说明211哈尔滨市哈西区的定位212哈西区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313哈西区地下空间规划总体构想514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分析615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616哈西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82地下交通规划921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922地铁923地下公路交通1124地下停车系统1225地下步行系统123重要节点地区规划131总说明11哈尔滨市哈西区的定位哈尔滨别称“东方莫斯科”、“东方巴黎”,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东北规模第一大城市,户籍总人口1200万,中国特大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副省级城市,黑龙江省省会,哈大齐经济区的核心城市,远东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四大冰雪城市,国家级综合交通、通信枢纽,国务院颁布十大城市之一,国家门户城市。哈尔滨市是北部经济、政治、贸易、科技文化事业的中心城市,在黑龙江省处于龙头和窗口地位。这样一座特大城市的发展,必然对城市的用地规模和空间容量提出不断扩大的需求。地下空间是潜力巨大的城市后备空间资源,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科学、有效地拓展城市空间和改善地面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哈西区主要指哈尔滨西站地区,建后的哈西新区将成为文化产业、教育产业、新技术产业、运动休闲产业、商贸业为一体的城市副中心。新建的哈尔滨西客站是新建铁路哈大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作为哈尔滨市两个重要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中心之一,汇集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通、社会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有机衔接。12哈西区地下空间规划指导思想(1)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将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的一种重要资源,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由于地下空间的不可逆性,哈西区地下空间坚持保护性开发,为城市以后开发地下空间留有余地。另外,在开发地下空间的同时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必须做到该开发的强度要到位,不该开发的坚决予以保护。(2)地上与地下相协调。将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各自的优势,共同为营造城市环境、增强城市功能服务。(3)远期与近期相呼应。地下空间开发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其开发的不可逆性决定了地下空间的开发要有很强的前瞻性,因其与城市建设的紧密关系,也要有较强的近期可操作性。因此,必须充分考虑规划远期与近期的呼应,最终实现地下空间合理的形态和开发强度。(4)专业与综合想兼顾。地下空间规划往往按专业分别进行,缺乏整体综合和相互制约,造成地下空间资源的浪费。地下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各专业的综合和协调,对交通系统(如地铁、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停车)进行综合考虑,设置共同沟对市政管线进行综合开发,适当兼顾防灾和防控要求,使地下空间为城市的防灾和防控服务等。13哈西区地下空间规划总体构想总体构想一“建设中兴先行区、示范区和城市管理实验区”的总体要求哈西区规划定位是以现代交通枢纽为依托的城市新中心,高铁、地铁、公路客运、城市公交等各种交通方式汇集,高端商业中心集聚,科教、卫生等配套设施完备,人流非常密集。在哈西地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哈西地下城市,既符合高纬度城市的气候特点,又是建设现代大都市城市新中心的内在要求。为促进哈尔滨西客站地区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使哈尔滨西客站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建设及管理等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总体构想二动静协调的交通系统将动态交通分为过境交通、核心区内交通和步行交通三部分。过境交通以快速和保护环境为目标,采取“高架”和“地下化”共存的方法,将其与核心区内交通和步行交通实现立体化。将静态交通作为动态交通的延伸,把核心区内的静态交通作为一个系统,以高效、可靠、适应性强为目标,并与动态交通实现“柔性”连接,形成动静协调的交通系统。总体构想三高效低耗的生态环境系统市政管线综合化,市政设施地下化,是提高市政系统效率的有效方法;城市雨水的利用和污水处理后中水的循环使用,是能源再生利用的重要方面,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总体构想四平战结合的防灾系统充分发挥地下空间较好的防灾和防空能力,根据地下空间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形成核心区地下防灾空间系统;在较深层上设置战时防空空间,通过地下空间网络系统兼顾防空要求,形成核心区防空空间系统;通过地铁、地下快速干线和隧道等与哈尔滨市防灾和防空空间连通。14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强度分析(1)王府井地区北京王府井地区165KM2,规划商业综合设施及其他建筑总面积约346万M2,其中商业面积120万M2,地下停车库、停车楼及其他公用设施约90万M2,。现有地下可利用建筑60万M2,主要为地下轨道交通空间、市政设施空间、公共建筑空间等。(2)南京新街口地区南京新街口地区是南京市的CBD,占地约1KM2,地面总建筑面积40多万M2,现有地下空间面积约20万M2。(3)北京中关村地区北京中关村地区规划总用地面积5144KM2,地上总建筑面积100万M2,规划地下建筑面积50万M2,其中机动车停车位10000个,地下二层规划为商业、娱乐、餐饮、停车等,面积为15万M2,地下综合管廊1900M。(4)深圳市中心区深圳中心区约4KM2,范围,规划建设地下商业空间面积为14万M2。地下空间主要功能以地下交通、市政和商业为主,项目包括地铁、地下快速交通干线、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共同沟、地下变电站、地下水雨水循环系统、地下商贸街、地下休闲、娱乐设施等。15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分析国外相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模式拉德方斯模式拉德方斯区位于巴黎市的西北部,巴黎城市主轴线的西端。在160HA的用地上,建有写字楼250万M2,共有雇员12万人,有1600多家公司在这里设立了办事机构,法国最大的企业一般在这里,共10多家;在商务区建设住宅101万套,可容纳21万人;在公园区建设住宅5588套,可容纳183万人;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建在地下,其中地下步行系统67HA,集中管理的停车场有26000个停车位。拉德方斯区交通系统中行人与车流彻底分开,互不干扰,这种做法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日本模式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进行了立体化城市在开发,结合城市地面改造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解决城市交通难、环境污染等问题,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日本的一些大城市如东京、名古屋、大阪、横滨、神户、川崎等结合地铁、城市改造修建了大量的规模较大的地下街,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地下停车位和商业面积,解决了地面人车混杂的问题,增强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地面环境。加拿大蒙特利尔模式由五个街区组成的地下步行网络系统将街区内民间建筑物的地下层与邻近的街区建筑的地下层相互连接,构成以地铁站为终点的网络系统;地下网路主要利用民间建筑物的地下部分进行开发,仅仅利用了很少一部分道路下的公共空间;地下网路与邻近的民间建筑物地下层相通,形成平坦的地下空间。北欧模式北欧的瑞典、挪威、芬兰等国家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先进的地区,特别是在市政设施和公共建筑方面。瑞典斯德哥尔摩有人形排水隧道200KM,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6座,有120KM长的地下大型供热隧道,有共同沟30KM长,战时可作为人防工程。挪威的大型地下供水系统,其水源也实现地下化,在岩层中建造大型贮水库,既节省土地有减少水的蒸发损失。芬兰赫尔辛基的大型供水系统,隧道长120KM,过滤等处理设施全在地下。吉华斯坷垃运动中心,内设体育馆、草皮和沙质球赛馆、体育舞蹈厅、摔跤柔道厅、艺术体操厅和射击馆。北欧地下空间利用的最大特点就是与人防工程的结合。哈西区地下空间开发模式哈尔滨市现有地下空间80多万M2,全部是平战结合工程,主要功能为地下商贸,初步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市主要繁华地段的地下商贸服务网络。哈尔滨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地下商贸城是秋林地区地下商贸城。它主要是由贯通相连的国际贸易城、地下购物中心、地下商业街、秋林地下商城四大部分组成。开发模式要以地下交通为核心,通过地铁(轻轨)、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公路隧道、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建设,建成立体化交通系统,实现高效率的交通,解决地面人车混杂情况,改善地面环境。以地下市政设施建设为纽带,通过建设共同沟、地下水雨水循环使用系统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16哈西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意义(1)有利于节约城市用地,深层次挖掘用地潜力。哈尔滨市是东北亚地区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城市发展用地紧张。根据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到2020年城市人口将净增加50万人,其中40集中在中心区域。按此规划目标,到2020年中心区需增加20KM2的建设用地面积按人均用地指标100M2计,约为现状中心区面积的1/3,因此单靠增加地面上的用地面积很难满足建设的需求,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地面用地的不足,促进城市健康发展。(2)有利于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哈尔滨市由于城市建设的历史原因,交通网络难以承受日益增加的交通压力。而利用目前建设地铁项目的契机,开发建设新的、快捷的交通系统,实施人车分流,即“地下行车、地上行人”,彻底解决行车难、行路难的问题,是哈尔滨市的最优选择。国外的研究表明,完善的地下铁道网可以承担城市3040的客运量,并且快捷、安全,是增强城市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设立换乘中心与大型泊车设施,解决车辆停放和人员换车的问题,可尽量减少车辆进入城区乃至城市中心区,从而极大地缓解了交通堵塞问题。(3)有利于美化城市环境。由于人口密集、城市拥挤,导致哈尔滨市的城市环境日益恶化,这不仅与哈尔滨市的地位和形象很不相称,也影响了哈尔滨市民的健康。积极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把不应放在地面的项目如有“三废”的项目、振动噪音大的项目和危险品等,以及需要恒温恒湿等适宜于地下环境的项目安排到地下,这样,既减轻了地面空间的压力,又增加了绿地,改善了环境质量,美化了城市景观。(4)有利于满足城市特殊需求。地下空间具备的某些特性和优越性是地面空间所不能比拟的,如良好的抗震性、稳定性、隐蔽性、防护性和隔音性等。这些特性正好满足了城市的某些特殊需求,如城市中的一些保护建筑在扩建时,需要借助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这在国内外已有不少成功的先例,如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我国南京的夫子庙等。哈尔滨市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需要保护的建筑很多,因此在保护建筑本身的同时,应借助地下空间进行扩建。此外,在对保护建筑的周围建筑进行改造时,为保护环境,也可借助于地下空间。2地下交通规划21地下交通规划基本原则以实现哈西区高效率的交通,提升核心区活力、改善地面环境为目标,通过地上、地面和地下的有机结合,使过境交通和哈西区内的交通相对独立,动态交通和静态交通连接“柔和”。以地铁为核心,以地下停车系统、地下步行系统为重点。以地下快速干道为焦点。22地铁经过哈西区地铁线有4条,分别为1号线、4号线、5号线和5B号线,并且有两个车站位于哈尔滨西客站,这样就可以保证西客站巨大的客流量得以有效的疏通,同时也方便了外来工作人员进出主城区,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1)地铁车站间距的确定世界上地铁平均区间长度为1128M。国外居民超过500万有发达地铁网的大城市,平均站间距为1005M,1987年后投入使用的地铁,区间平均长度呈现减少的趋势。地铁站间长度2LNLC式中LN乘客引向地铁站的最大距离,一般为600M;LC地铁站的纵轴长度,一般为300M。因此,站间距的纵轴长一般为1500M,新建站间距长度为8001000M。站间距的过长和过短,都会降低地铁交通网的舒适性和有效性,增加乘客在乘行时花费的时间。(2)地铁换乘站的布置形式地铁换乘站的布置原则节省换乘时间,减少居民乘行的疲劳,增加乘客的个人自由时间;设计紧凑型换乘枢纽,为合理的综合利用地下空间减少工程量。换乘站的形式换乘站在平面上成“十”字形布置,这样的换乘时间短,换乘站的客流分散,缓解交通压力。23地下公路交通(1)地面交通对地面环境的影响分析所有城市公路交通地下化都紧紧围绕改善地面环境进行。将城市中心进行生态绿化,通过道路将城市划分若干个功能区,并通过方便的交通予以连接沟通。全长57公里的铁路街作为哈站西客站的零换乘快速通道。从哈站到铁路街头仅需8分钟左右,所需时间仅为其他线路交通速度的三分之一。双向46车道的规划设计,令这一条干道成为快捷方便的干道,成为哈尔滨旧的城市中心和全新城市中心的重要线路。铁路街的南端汇入哈尔滨大街,正在拓宽的哈西大街,已经变为双向6车道的现代快速干道。工电路联通哈西与学府两大区域,而正在建设的双向8车道宽达70米的哈尔滨大街已经展现出非凡的恢弘气度。哈尔滨大街是哈尔滨最新的一条街道,这条70米宽的大街北起金域蓝城小区,南与保健路相连,贯通哈西新区,经过哈尔滨西客站广场。哈尔滨大街将是贯通西客站的主要干道,是代表哈尔滨形象的一条街,也是哈尔滨最为繁华、繁忙的一条街。包括溪树庭院、金域蓝城、东辉明珠园等一批知名的高端房地产项目均在哈尔滨大街沿线,而多个大型的商业地产项目也将在哈尔滨大街沿线展开,沿线生活着35万固定居民。随着松浦大桥、文昌高架桥、铁路街“两桥一街”全线通车。哈尔滨路改工程145条道路工程完工,哈尔滨市内交通全面改善,交通提速20以上。(2)地下快速交通干线随着城市的发展,哈尔滨大街将升级为城市快速干道,交通量将大大增加,地面的道路无法承受,将来改造成地下快速干线。根据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哈尔滨大街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将在地下规划成地下810车道的地下快速干道。相应的减少地面的交通面积,增加地面绿化面积,建设生态城市。(3)城市公路隧道城市隧道是解决城市局部地区交通和地面环境的办法之一,主要用在城市交通结点、地面需重点保护的地区等。24地下停车系统(1)地下停车场需求分析根据哈尔滨城市整体规划要求,未来城市中心区需地下停车位25000个,折合约75万120万M2,的地下停车库。(2)地下停车系统结合地下快速干道、地下公路隧道和共同沟建设,在地下负三层平台上,形成地下单向环线,并与各地下停车场进行“柔性”连通,是哈西区地下形成一个完整的停车系统。25地下步行系统解决人流的两种方法A美国费城模式,即“上天”模式。通过将地上二层设置人行天桥系统,将一部分人流导向空中,从而减少地面人流。B蒙特利尔和多伦多模式,即“入地”模式。通过在地下设置步行系统,将一部分人流导入地下,从而减少地面人流。(1)哈西区人流分析根据哈尔滨是整体规划定义哈西区的功能,其主要人流有火车站联系外省出入乘坐地铁等公共交通到各建筑的人流,以及平时到哈西区购物、休闲娱乐的人,而以火车站人流最大。因此,地下步行系统主要解决车站客运高峰的人流交通,为到哈西区的人提供高效、快捷、安全的不行设施。规划的地下步行系统以疏散地铁站、火车西客站的人流交通为主,因此地下步行系统主要规划在西客站附近地区,使其形成网络。(2)地下步行系统方案以哈西区地下空间平面形态为骨架,在地下负二层平台上,通过个地下建筑之间的连通,形成体系完整的地下步行系统,形成富有活力的、动感十足的地下步行系统。要让人们愿意进入地下步行系统,除了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外,更应给人提供心情舒畅、有宾至如归之感的空间环境,因而应设置有休息功能和集散功能的步行设施,通过喷泉、水池、雕塑来美化环境;通过花坛、树木净化空气;饮水机、垃圾桶可以满足公众之需;电话亭、自动取款机、各种方向标志可以提供游人方便;并且由于是地下全封闭的步行环境,将商厦、超市、银行和办公大楼连成一体,行人可以置骄阳、寒风、暴雨、大雪于不顾,从容活动,一切自如。3重要节点地区规划哈尔滨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在“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城市总体战略指导下,将重点完善中心城区、江北、哈南三城地下空间相向发展的格局。同时,促进城市外围功能区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发展,以“沿主要交通走廊,轴向组团式发展”为主要发展模式。近年来,由于新区拓展不足,哈尔滨市主要围绕中心区进行旧城改造。哈尔滨市中心区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建筑密度过大、绿地率偏低、公共设施用地不足、停车场严重缺乏、历史街区遭到破坏等,已严重阻碍了城市建设,制约了经济发展,亟待解决。因此,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应重点考虑城市二环以内的老城区,兼顾群力、哈西等新城区。哈西新区位于老城区西南侧,以建设高铁站、体育中心和生态居住社区为主。地下空间的开发以交通、商业及休闲配套设施为主,主要结合地铁站点建设4处地下综合体。体育中心地段为地下公共空间开发集中区,开发深度以中层开发为主。主要设施布局哈尔滨市哈西区现状地下公共空间以交通设施为主,已具有一定规模。未来应对其进行完善,并充实商业、娱乐、金融、办公、卫生、体育活动等功能,联通地下街周围的地下商场、停车场和库房,形成地下地上贯通、功能完善、环境宜人的地下设施系统。1地下综合体。城市地下综合体是国外地下空间建设较先进的城市在近年的开发中采取的建设模式,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中心。其理念是利用地下轨道交通的快捷与人流量巨大的优势,结合地铁换乘站、大型车站或大型公共设施,充分发挥地下交通设施沿线空间的辐射与拉动作用,从而开发地下公共空间。通过交通和商业等功能空间的互动作用,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地下轨道交通设施在建设资金与经济效益方面的不足,又可以与地面商业形成互补,使城市更加繁荣。哈尔滨市中心区内共确定了16处地下综合体,总开发建筑面积为32万平方米。地下综合体均设置在商业中心地段,其周边地块是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