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手机行业专利状况分析_第1页
我国手机行业专利状况分析_第2页
我国手机行业专利状况分析_第3页
我国手机行业专利状况分析_第4页
我国手机行业专利状况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87年中国广东省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通信市场开始步入移动通信时代。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现已占有全球手机生产量的三分之一和销售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手机行业也成为拉动全行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以往,国产手机的市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营销手段和渠道的创新,在冲破国外手机的垄断后,要想真正与国外手机企业争锋,不仅需要从“量”,更需要从“质”的角度大力提升自身的品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国手机企业必须加大研发力度,从技术上缩短与国外手机企业的差距,尽快改变因缺乏核心技术而受制于人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解目前我国手机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我们首先从与技术革新最为密切相关的专利入手,对我国手机行业的专利状况进行初步分析,目的是从专利角度考察我国手机行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能力和初步了解该行业的技术研发现状,为更好地利用专利制度促进我国手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依据。此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检索于2004年1月89日进行,因此本报告的分析是基于该数据库中2004年1月7日前收录的已公开专利文献。本报告从国内重要厂家有关手机的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专利和专利申请的数量、专利申请年度分布、企业专利申请分布情况、专利申请技术分类及其时间分布情况、企业专利申请的技术分类情况等方面出发,对我国当前手机行业的专利状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另外,尽管有些手机生产厂家的生产规模较大,但在检索时却未发现其在中国有相应的专利申请与专利,所以本报告的分析对象仅限于那些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过专利申请并已经公开或者获得专利授权的手机生产厂家。通过专利分析,可以对我国目前手机行业的专利保护意识以及技术竞争实力等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手机行业从1997年开始重视利用专利制度保护其发明创造,这种意识随着竞争的加剧日益增强,这可以从1997年开始有国内专利申请出现并且国内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得到证实,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专利制度对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十分重要。2、在手机行业的发展历程中,不仅体现了核心技术方面的竞争,也体现了在设计方面的竞争,这是手机行业发展的一个特点。手机行业外观设计专利数量高这一现象本身,说明了手机行业的竞争除了围绕核心技术展开之外,国内企业也很重视围绕手机外观的升级换代进行新产品的开发。3、尽管国内企业在外观设计方面的专利数量占据了其专利申请和专利的大多数,但是从专利申请随年度变化的趋势上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特别是以中兴通讯等为主的国内手机制造商的研发活动非常活跃,尤其是将目光投放在了高端技术的研发上。4、我国手机制造商的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主要集中在电通信技术的选择和电话通信方面,而外观设计专利则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无线电放大器上。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领域研发的活跃程度,也说明了该技术领域是手机行业未来竞争的焦点。5、在手机领域重要的核心技术射频、基带方面,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远少于国外产商,这说明我国国内手机厂商与国外厂商技术研发的重点不同,也说明该领域是我国技术研发的弱点,国内企业尤其应关注国外厂家对此技术拥有专利的情况,避免侵权专利纠纷出现。总之,我国手机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在核心技术的占有上总体落后,但是通过专利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手机制造商正在以加倍的努力逐步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并且不仅仅是从“量”上,更是从“质”上改变我们技术研发落后的局面。更令人可喜的是,我国的手机制造商已经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和巩固自身的竞争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专利制度的保护下,我国的手机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使千千万万的用户得以享受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益处。文/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我国手机行业专利状况分析一、分析背景1987年中国广东省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通信市场开始步入移动通信时代。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现已占有全球手机生产量的三分之一和销售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我国自己的手机生产制造起步于1999年。从1998年以前国内手机市场全部由国外品牌占据,到2003年前10个月国内品牌手机市场占有率超过60,我国手机产业通过不断追赶的艰苦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具备一定实力,规模正迅速扩大,已成为拉动全行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离“十五”规划所确定的我国移动电话30普及率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离发达国家7080的普及率相差更远。另一方面,行业的整体发展也要求我国手机厂商进一步加大开拓国际市场的力度,使我国国产品牌手机不断走向国际市场。因此可以预测,我国手机行业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在取得这些可喜成绩的同时,许多业内人士也指出,国产手机先前的市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营销手段和渠道的创新,在冲破国外手机的垄断后,要想真正与国外手机企业争锋,不仅需要从“量”,更需要从“质”的角度大力提升自身的品牌竞争力。这就要求我国手机企业必须加大研发力度,从技术上缩短与国外手机企业的差距,尽快改变因缺乏核心技术而受制于人的状况。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解目前我国手机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我们首先从与技术革新最为密切相关的专利入手,对我国手机行业的专利状况进行初步分析,目的是从专利角度考察我国手机行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能力和初步了解该行业的技术研发现状,为更好地利用专利制度促进我国手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依据。二、专利分析(一)分析数据的采集此次分析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的“中国专利文献数据库”,检索于2004年1月89日进行。因此本分析是基于该数据库中2004年1月7日前收录的已公开专利文献。限于发明专利的审查程序,从提出申请到公开需18个月时间,2002年和2003年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还会有所变化。为保证分析数据全面准确,检索从专利申请人入手,筛选出国内重要手机生产厂家提交的专利申请中相关“应用领域为无线通讯终端、无线终端设备零件或实现无线终端特殊功能”的专利申请和专利(一些手机生产厂家的生产规模尽管很大,但是经检索未发现其在中国有相应的专利申请与专利,所以本报告的分析对象仅限于那些已经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过专利申请并已经公开或者获得专利授权的手机生产厂家)。本次分析主要针对国内手机企业进行。同时初步检索了市场占有率排名前3位的国外手机企业诺基亚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和三星公司在手机硬件技术基带和射频领域的专利情况,以从这一角度对国内与国外厂家手机技术的研发状况作一大致比较。(二)国内重要厂家专利申请量情况分析1、发明专利申请量申请人中兴通讯首信联想大唐中电东方通信海信波导海尔中电创微科技UT斯达康迪比特东方通信天时达TCL件数3215147543332222205101520253035中兴通讯首信联想大唐中电东方通信海信波导海尔中电创微科技UT斯达康迪比特东方通信天时达TCL图1、发明专利申请量图2、实用新型专利数量申请人海尔联想中电东方通信东方通信中兴通讯首信迪比特中电未来通讯厦新UT斯达康TCL康佳中电创微科技南方高科天时达托普件数10977654332111111012345678910海尔联想中电东方通信东方通信中兴通讯首信迪比特中电未来通讯厦新UT斯达康TCL康佳中电创微科技南方高科天时达托普图2、实用新型专利数量3、发明专利申请及实用新型专利总量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有关的技术方案,以及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技术方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总申请量基本上反映了有关技术的专利申请状况。申请人中兴通讯联想首信海尔中电东方通信东方通信大唐迪比特中电创微科技海信UT斯达康中电未来通讯波导天时达厦新TCL康佳南方高科托普件数3823201312976444333331110510152025303540中兴通讯联想首信海尔中电东方通信东方通信大唐迪比特中电创微科技海信UT斯达康中电未来通讯波导天时达厦新TCL康佳南方高科托普图3、发明专利申请及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总量4、外观设计专利数量中国专利法所称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手机领域内的外观设计专利主要涉及手机的整体和部件外观、屏幕显示等。申请人中兴通讯海尔迪比特TCL海信联想首信康佳东方通信波导厦新熊猫UT斯达康中电东方通信普天件数7148393227261211766422101020304050607080中兴通讯海尔迪比特TCL海信联想首信康佳东方通信波导厦新熊猫UT斯达康中电东方通信普天图4、外观设计专利数量5、发明专利申请与实用新型及外观设计专利数量总计申请人中兴通讯海尔联想迪比特TCL首信海信东方通信中电东方通信康佳波导厦新大唐UT斯达康中电创微科技熊猫中电未来通讯天时达南方高科普天托普件数10961494535323116141299764433111020406080100120中兴通讯海尔联想迪比特TCL首信海信东方通信中电东方通信康佳波导厦新大唐UT斯达康中电创微科技熊猫中电未来通讯天时达南方高科普天托普图5、发明专利申请及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总量(三)国内重要厂家专利申请年度分布情况分析1、发明专利申请的年度分布情况图6发明专利申请年度分布926311161305101520253035199719992000200120022003从图6可以看到,国内厂家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最早出现在1997年,到1999年申请量快速增加,而1999年也正是国产手机投产的开始。此后保持增长趋势,2000年和2001年申请量持续增加,2002年和2003年申请量从目前已公开情况看有所减少,但因为发明专利从申请至公开要经过18个月,2002年和2003年申请的专利还会有陆续公开,目前数据尚不完整。2、实用新型专利的年度分布情况图7实用新型专利年度分布22513112905101520253035199719981999200020012002从图中看到,相关的实用新型专利最早也是出现在1997年,从1999年开始快速增长,并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受实用新型授权程序所限,2003年数据目前还未体现,需要继续关注。3、发明专利申请及实用新型专利数量的年度分布情况0102030405060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图8发明专利申请及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年度分布实用新型62发明96将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综合考虑,可以看到,从1997年出现第1件相关专利申请后,申请量一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4、外观设计专利的年度分布情况图9外观设计专利年度分布60125472471302040608010012014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对手机领域而言,可以看到,外观设计专利的数量在三种专利中是最高的,从1998年出现申请后,申请量一直持续增长,2002年的外观设计专利数量将近为2001年的3倍,是增长最快的一年,2003年申请的专利部分还处于审查中,目前数据尚不完整。(四)国内重点企业专利情况分析1、重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的年度分布199719992000200120022003中兴通讯3206101150首信15033810联想14100580大唐7001141中电东方通信5000311海信4000004波导3010110海尔3010011中电创微科技3000030UT斯达康2011000迪比特2000020东方通信2001100天时达2000002TCL20101001997199920002001中兴通讯32首信15联想14大唐7中电东方通信5海信4024681012图10、重点企业发明专利申请年度分布中兴通讯32首信15联想14大唐7中电东方通信5海信4从图10中看到,最早提出相关专利申请的是联想公司,在1997年就有了第一篇申请,但随后三年未再有申请出现,直到2001年相关专利申请又大幅出现并持续增长,表现了企业经营兴趣的变化过程。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最高的企业是中兴通讯公司,从1999年开始申请相关专利后,申请数量逐年稳定增加,可以看出其对于移动通讯领域持续的关注和热情。首信公司情况类似,但从专利申请数量上稍逊于中兴通讯公司。大唐从2000年开始提出相关专利申请,此后持续有申请提出,后续2003年虽然限于审查程序,目前公开的数量不多,但已可见相关专利公开,且该数量还会有所增加,说明其从2000年开始对于移动通讯终端领域倾注热情,值得关注。其它厂家诸如海信、中电创微科技、迪比特、天时达等在2002年或2003年也首次有了发明专利申请。2、重点企业实用新型专利的年度分布199719981999200020012002海尔10002305联想9110331中电东方通信7000034东方通信7011212中兴通讯6000321首信5001004迪比特4000004中电未来通讯3000003厦新3000201UT斯达康2000020TCL1000001康佳1001000中电创微科技1000001南方高科1000001天时达1100000托普1000001199719981999200020012002海尔10联想9中电东方通信7东方通信7中兴通讯6首信5迪比特4中电未来通讯3厦新3UT斯达康2TCL1康佳1中电创微科技1南方高科1天时达1托普1012345图11、重点企业实用新型专利年度分布海尔10联想9中电东方通信7东方通信7中兴通讯6首信5迪比特4中电未来通讯3厦新3UT斯达康2TCL1康佳1中电创微科技1南方高科1天时达1托普1与发明专利申请情况类似,最早申请相关实用新型专利的也是联想公司,其数量在2000年至2001年比较高,到2002年出现下降,结合发明专利申请情况,可以推测其专利申请的重点集中在技术含量更高的发明专利上。实用新型专利数量最高的是海尔公司,从1999年开始有第一篇实用新型专利出现,此后除2001年未见相关专利外,其余每年都保持了一定数量,结合发明专利申请情况,说明该公司从1999年开始介入移动终端产品领域并具有相当实力。另外结合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内容情况,还可以推测其研发主要集中在手机的新的结构功能方面。发明专利申请量较高的中兴通讯公司和首信公司的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并不是很高,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两家公司更关注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3、重点企业外观设计专利的年度分布199819992000200120022003中兴通讯71063215135海尔480366294迪比特390000336TCL320035177海信270007128联想260000818首信12000633康佳11004340东方通信7201103波导6010140厦新6031011熊猫4000004UT斯达康2000101中电东方通信2000200普天100001019981999200020012002中兴通讯71海尔48迪比特39TCL32海信27联想26首信12康佳11东方通信7波导6厦新6熊猫4UT斯达康2中电东方通信2普天105101520253035图12、重点企业外观设计专利年度分布中兴通讯71海尔48迪比特39TCL32海信27联想26首信12康佳11东方通信7波导6厦新6熊猫4UT斯达康2中电东方通信2普天1目前外观设计专利从申请到授权公告大约需半年时间,考虑到这一因素,未来的半年至一年中,授权并公告的2003年的外观设计专利数量还会有所增加。从目前数据看,其中中兴通讯公司的申请量最高,但2002年申请量有所下降,结合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情况,反映该公司研发重点已从手机的外观转向更高端的技术内容。总体看来,手机领域外观设计专利数量是相对较高的,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海尔、迪比特、TCL、海信、联想等厂家。(五)专利申请技术分类分析1、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1的分布情况020406080100C1F1G14H91图13发明专利IPC国际专利分类号部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手机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主要分布在H部(电学部),在G部(物理部)下也有相当数量,在F部(机械工程部)和C部(化学部)各有一篇出现。020406080100C081F241G081G121G102H022G013H053G067H0488图14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大类分布1IPC分类是目前唯一国际通用的专利文献分类和检索工具,是根据专利申请涉及的技术方案所属领域来确定的,因此这些分类号可以用于比较粗略地确定专利申请的内容。整个IPC分类表包括了与发明专利有关的全部知识领域,共分为8个部,每一部下又分成许多大类,每一大类包括一个或多个小类,每一个小类细分成许多组,包括大组和小组。从大类分布情况看,申请最热的是在H04(电通信技术部分)。其余在G06(计算;推算;计数)和H05(其它类目不包括的电技术)中。在G01(测量;测试)等也有少量存在。0102030405060C08L1F24J1G08C1G12B1H04R1H05B1G10H2H02J2H04J2H05K2G01S3G06F7H04B9H04L10H04M40H04Q57图15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类分布在H04Q选择站与站之间选择地建立连接的方法、电路或设备下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最多。其它发明专利申请分布在以下分类领域H04M电话通信;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H04B传输;G06F电数字数据处理。上述各类为涉及的最主要技术分类号小类。01020304050G01S5/022G06F3/0232G10H1/342H02J7/002H04B7/262H04L9/142H04L29/102H04M1/662H04M11/042H04Q7/202H04Q7/342H04Q7/362G06F17/602H04M11/063H04B1/383H04L9/323H04M1/003H04M1/024H04M1/234H04Q7/385H04M11/006H04M3/427H04M1/268H04Q7/3249图16、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组分布在分类号最细的小组分类下,申请最多的是在H04Q7/32下(7/为通过无线电链路或感应链路连接用户的选择装置,其下的7/32为移动用户设备),为国内厂家研发最重点区域,值得重点关注。2、实用新型专利分类号分布情况0510152025303540B43K1G06K1G12B1H04L1H05K1G02F2G09G2H01P2G06F3H01Q3H01R3H04B4H01M6H02J7H04Q12H04M39图17实用新型专利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类分布与发明专利申请情况相似,落入最多的为H04Q和H04M,但次序发生变化,在实用新型中最多的是H04M,表现了不同技术领域的差异而选择不同的专利申请模式。0510152025H04M1/214H01M10/445H02J7/006H04Q7/3211H04M1/0222图18实用新型专利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组分布由图18可见,实用新型专利主要分布在最多的分类为H04M1/02(电话机的结构特点),其次为H04Q7/32(移动用户设备),这与发明专利申请恰好相反。分类位置不同体现出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不同的研发重点。3、外观设计专利分类号分布情况0501001502002503000808113025140111403281图19外观设计专利分类分布可以看到,外观设计专利主要分布在1403(通信设备、无线电放大器)下面。(六)技术分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发明专利申请技术分类随时间变化情况05101520253035199719992000200120022003图20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部分布H91G14F1C1024681012141618199719992000200120022003图21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组分布H04Q7/3249H04M1/268H04M3/427H04M11/006H04Q7/385H04M1/024H04M1/234H04B1/383H04L9/323H04M1/003从图20、21中可以看到,相关技术的发展仍然集中于电学部分,在IPC小组分布情况下,H04Q7/32(移动用户设备)仍为最主要的分类小组,其它增长较快的为H04M1/26(呼叫用户的装置)。2、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类随时间的变化05101520253035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图22实用新型专利IPC国际专利分类号部分布B1G7H63012345678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图23实用新型专利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组分布H01M10/445H02J7/006H04M1/0222H04M1/214H04Q7/3211从图22、23中可以看到,相关技术的发展仍然集中于电学部分,在IPC小组分布情况下,H04M1/02(在传输期间防止用户干扰的闭锁装置)为最主要的分类小组,其它增长较快的为H04Q7/32(移动用户设备)、H02J7/00(用于电池组的充电或去极化或用于由电池组向负载供电的装置)和H01M10/44(二次电池充电或放电的方法)。从发展过程中看到相关实用新型专利的重点从H04Q7/32转移到了H04M1/02。3、外观设计专利分类的时间分布020406080100120140199819992000200120022003图24外观设计专利分类号年度分布0808113025140111403281相关专利绝大部分集中在1403(通信设备、无线电放大器)下面,变化不大。(七)国内重要厂家技术分类情况1、重要厂家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分类情况051015202530TCLUT斯达康波导迪比特东方通信海尔海信联想首信天时达大唐中电创微科技中电东方通信中兴通讯图25重要厂家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部分布CFGH0510152025TCLUT斯达康波导迪比特东方通信海尔海信联想首信天时达大唐中电创微科技中电东方通信中兴通讯图26重要厂家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类分布G06FH04BH04LH04MH04Q0246810121416TCLUT斯达康波导迪比特东方通信海尔海信联想首信大唐天时达中电创微科技中电东方通信中兴通讯图27重要厂家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组分布H04M1/26H04M3/42H04M11/00H04Q7/32H04Q7/38可以看出,H04Q7/32(移动用户设备)为发明专利申请最集中的分类号,其它较多的还有H04M1/26(呼叫用户的装置)等,各厂家集中领域是比较一致的。2、重要厂家实用新型专利的技术分类情况0123456789TCLUT斯达康迪比特东方通信海尔康佳联想南方高科首信天时达托普厦新中电未来通讯中电创微科技中电东方通信中兴通讯图28重要厂家实用新型专利IPC国际专利分类号部分布BGH0123456789TCLUT斯达康迪比特东方通信海尔康佳联想南方高科首信天时达托普厦新中电创微科技中电未来通讯中电东方通信中兴通讯图29重要厂家实用新型专利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类分布H01MH02JH04BH04MH04Q012345678TCLUT斯达康迪比特东方通信海尔康佳联想南方高科首信天时达托普厦新中电未来通讯中电东方通信中兴通讯图30重要厂家实用新型专利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组分布H01M10/44H02J7/00H04M1/02H04M1/21H04Q7/32实用新型专利中,各厂家关注点也是比较一致的,最多是在H04M1/02(在传输期间防止用户干扰的闭锁装置)下面。3、重要厂家外观设计专利技术分类情况0510152025303540TCL波导迪比特东方通信海尔海信康佳联想普天首信厦新熊猫中电东方通信中兴通讯图31重要厂家外观设计专利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分布80813021302A001302C02140114031403P031403T011403W00外观设计专利主要集中在1403下,非常一致。(八)国内主要厂家与国外主要厂家研发状态的简单对比我们选取手机硬件技术中的基带和射频技术领域,以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三家国外手机企业作为代表,以其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为对照,简单比较国内主要手机生产企业的研发状态。05101520253035H04B32H04L17H04Q14H04N7H04M5H04J4H03D2B29C1H02M1H03C1H03K1图32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三家有关基带技术发明专利申请IPC分类号小类分布0246810H04B7/2610H04Q7/327H04Q7/305H04L12/183图33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三家有关基带技术发明专利申请IPC分类号小组分布图32、33为国外厂家有关基带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的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分布情况图,最多集中在H04B(传输),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例如电报通信)以及H04Q(选择)。H04B7/26(无线电传输系统,即使用辐射场的,至少其中之一是移动的)为申请量最多的分类小组。02468101214H04B14H04L8H04N7H04Q5H04M3H04J1图34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三家有关射频技术发明专利申请IPC分类号小类分布012345H04B7/265H04B1/403H04L12/183H04N7/153H04Q7/323图35三星、诺基亚、摩托罗拉三家有关射频技术发明专利申请IPC分类号小组分布图34、35为国外厂家有关射频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的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分布情况图。主要集中在H04B(传输),H04L(数字信息的传输)等。H04B7/26(无线电传输系统,即使用辐射场的,至少其中之一是移动的)为申请量最多分类小组。0102030405060708090C081F241G081G121G102H022G013H053G067H0488图14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大类分布0102030405060C08L1F24J1G08C1G12B1H04R1H05B1G10H2H02J2H04J2H05K2G01S3G06F7H04B9H04L10H04M40H04Q57图15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类分布05101520253035404550G01S5/022G06F3/0232G10H1/342H02J7/002H04B7/262H04L9/142H04L29/102H04M1/662H04M11/042H04Q7/202H04Q7/342H04Q7/362G06F17/602H04M11/063H04B1/383H04L9/323H04M1/003H04M1/024H04M1/234H04Q7/385H04M11/006H04M3/427H04M1/268H04Q7/3249图16、发明专利申请IPC国际专利分类号小组分布以图14、15、16作为对照,可以看到国内厂家申请的专利在H04B7/26下数量很少,说明在手机重要的硬件射频、基带相关技术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内厂家专利申请还很少,需要加强。三、结论通过上述对我国国内手机行业的专利分析,可以对我国目前手机行业的专利保护意识以及技术竞争实力等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手机行业从1997年开始重视利用专利制度保护其发明创造,这种意识随着竞争的加剧日益增强,这可以从1997年开始有国内专利申请出现并且国内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得到证实,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专利制度对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十分重要。2、在手机行业的发展历程中,不仅体现了在核心技术方面的竞争,也体现了在设计方面的竞争,这可以从外观设计专利数量高于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总量得以验证,这也是手机行业发展的一个特点。手机行业外观设计专利数量高这一现象本身,说明了手机行业的竞争除了围绕核心技术展开之外,国内企业也很重视围绕手机外观的升级换代进行新产品的开发。3、尽管国内企业在外观设计方面的专利数量占据了其专利申请和专利的大多数,但是从专利申请随年度变化的趋势上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特别是以中兴通讯等为主的国内手机制造商的研发活动非常活跃,尤其是将目光投放在了高端技术的研发上,这可以从其发明专利申请量高踞榜首得以说明。4、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手机制造商的发明专利申请和实用新型专利主要集中在电通信技术的选择和电话通信方面,而外观设计专利则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无线电放大器上。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该领域研发的活跃程度,也说明了该技术领域是手机行业未来竞争的焦点。5、在手机领域重要的核心技术射频、基带方面,我国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远少于国外产商,这说明我国国内手机厂商与国外厂商技术研发的重点不同,也说明该领域是我国技术研发的弱点,国内企业尤其应关注国外厂家对此技术拥有专利的情况,避免侵权专利纠纷出现。总之,我国手机行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在核心技术的占有上总体落后,但是通过专利分析可以看到,我国手机制造商正在以加倍的努力逐步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并且不仅仅是从“量”上,更是从“质”上改变我们技术研发落后的局面。更令人可喜的是,我国的手机制造商已经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发明创造和巩固自身的竞争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专利制度的保护下,我国的手机行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使千千万万的用户得以享受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益处。我国手机行业专利状况分析摘要1987年中国广东省蜂窝式移动通信业务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通信市场开始步入移动通信时代。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现已占有全球手机生产量的三分之一和销售量的五分之一,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手机行业也成为拉动全行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以往,国产手机的市场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营销手段和渠道的创新,在冲破国外手机的垄断后,要想真正与国外手机企业争锋,不仅需要从“量”,更需要从“质”的角度大力提升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