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预测技术标准_第1页
突出预测技术标准_第2页
突出预测技术标准_第3页
突出预测技术标准_第4页
突出预测技术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备案号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三软”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效果检验)技术标准本标准由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通风管理部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瓦斯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由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委员会审核批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三软”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指标及其临界值、预测钻孔布置方式、测定仪表、测定步骤和突出危险性判定方法等。本标准适用于郑州矿区“三软”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防突措施效果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MT/T6411996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的测定方法MT/T6391996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方法河南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若干规定3定义3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在煤层中按规定的技术要求施工钻孔,在达到预定深度后,由距孔底05M长的测量室内涌出的最大瓦斯流量。钻孔达到预定深度后,钻孔的密封和测试必须在2MIN内完成。用符号Q表示,其单位为L/MIN。32钻屑量在煤层中按规定的技术要求施工钻孔,每钻1M钻孔所收集的全部钻屑重量或体积。用符号S表示,其单位为KG/M或L/M。4预测指标及临界值41“三软”突出煤层煤巷掘进工作面同时采用2个预测指标即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钻屑量S值预测突出危险性和效果检验。42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大平煤矿、超化煤矿、告成煤矿Q值临界值取5L/MIN,其他矿井根据实际测定结果确定。43钻屑量(S)大平煤矿、超化煤矿S值临界值取4KG/M,告成煤矿S值临界值取6KG/M,其他矿井根据实际测定结果确定。5测定仪表、工具5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的测定采用瓦斯Q值测定仪,流量测量范围0530L/MIN。52钻屑量的测定钻屑量(S)的测定采用弹簧秤、接尘袋,弹簧秤测定范围应达到10KG。53常用工具常用工具扳手(规格200MM)2把;坡度规1个;皮卷尺一个(规格5M);钢丝钳1把。6预测钻孔布置61钻孔布置方式及参数(1)正常情况下巷道沿底板掘进,巷道顶煤厚度小于5米时,在掘进工作面中部,平行巷道轴线方向布置2预测钻孔,距巷道底板1M左右;在掘进工作面两帮布置1、3预测钻孔,距巷道侧帮不大于05M,距巷道底板1M左右;在掘进工作面中部靠近支架顶部,布置4预测钻孔,孔口距巷道支架顶部1M左右,终孔控制顶煤全厚。钻孔直径均为42MM、深度不小于8M。(2)当巷道顶煤厚度大于或等于5米时,1、2、3钻孔同前,4钻孔靠近支架顶部左侧、1、2孔上方,孔口距顶1米,与巷道轴线方向呈45度夹角;5钻孔靠近支架顶部右侧、2、3孔上方,孔口距顶1米,与巷道轴线方向呈30度夹角。钻孔直径均为42MM、深度不小于8M。(3)巷道未沿底板掘进,还必须对底煤进行预测控制,底煤厚度小于5米时,在掘进工作面中部靠近底板布置预测钻孔,控制底煤全厚。钻孔直径均为42MM、深度不小于8M。底煤厚度大于或等于5米时,在掘进工作面底板两侧布置两个预测钻孔,一个孔与巷道轴线方向呈30度夹角;另一个孔与巷道轴线方向呈45度夹角;钻孔直径均为42MM、深度不小于8M。65钻孔施工进行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或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采用干式打眼方式,严格按钻孔顺序施工,即先施工1钻孔,然后施工2钻孔,再施工3钻孔,最后施工4、5钻孔。66钻孔定位钻孔水平角、倾角必须采用坡度规定位。67特殊情况处理当煤层赋存条件发生明显变化、巷道层位变化或遇到地质构造时,预测钻孔布置方式、孔数和布置参数作相应调整,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预测钻孔布置示意图7测试方法1钻孔在孔深3M、5M、7M、8M处测试,2、3、4、5钻孔在孔深2M、4M、6M、8M处测试。7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测定步骤(1)按钻孔深度要求将测定装置的封孔器、导气管、测量室管等与各种辅助部件连接好,检查是否漏气。(2)钻进时应避免钻杆摆动,钻进速度应控制在0510M/MIN。(3)钻孔钻进至预定测试深度,迅速拔出钻杆,用专门的封孔器封孔,封孔后测量室长度为05M,并用打气筒进行充气,充气压力02MPA。(4)在封孔操作的同时,将瓦斯Q值测定仪与导气管口连接好;封孔完成后,观测仪表指针摆动情况。(5)按瓦斯Q值测定仪操作要求测定Q值。72钻屑量S测定步骤(1)钻屑量(S)的测定与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同孔同位置进行。(2)螺旋钻杆钻进,接取钻进过程中的钻屑量。(3)在钻孔打到预定孔深时,在钻进的过程中,在孔口用专用口袋接取钻屑,并用弹簧秤称取钻屑量(S)。8突出危险性判断方法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钻屑量S值取所有预测钻孔的最大值作为该指标的测定结果,任一指标达到或超过临界值时,该工作面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在预测钻孔施工过程中出现喷孔、夹钻、顶钻等现象时,直接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9预测超前距91每预测循环应留有不小于2M的预测超前距。92预测(效检)超前距以各预测(效检)钻孔沿巷道轴线方向投影的最小值为准。10措施效果检验101突出威胁区域先预测,指标超标执行防突措施,再进行效果检验;突出危险区域直接执行防突措施,再进行效果检验。102工作面执行防突措施后,必须进行执行措施后的效果检验,效果检验采用的检验指标、预测方法和钻孔布置同突出危险性预测一样,只有当所有检验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和钻屑量(S)均低于其临界值;工作面才可以进行掘进作业,在效检钻孔施工过程中出现喷孔、夹钻、顶钻等现象时,直接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103严禁使用措施孔或预测预报孔作为效果检验孔,检验孔开口位置必须避开措施孔,以防与措施孔打透。104每次效检后,掘进应保持不少于2M的效检超前距和不小于5M的措施超前距。105效检后停工时间超过24小时的,开工前重新效检。11测定记录111在测定开始前应测量并记录工作面位置、煤层厚度及有无地质变化等;在测定过程中应详细记录钻孔的位置、方位、倾角、深度以及钻进时有无喷孔、夹钻、顶钻等现象。112测定数据的记录格式见附录A。12其他101本标准解释权归集团公司技术委员会。102本标准从下发之日起执行。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效检)原始记录工作面名称煤层厚度倾角测定日期年月日点班钻孔角度()开口位置M钻孔布置示意图孔号方位倾角距底板距巷帮孔深M打钻过程中顶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