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伪静力实验_第1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伪静力实验_第2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伪静力实验_第3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伪静力实验_第4页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伪静力实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工大第三教学楼弹塑性性时程分析与地震波选取及分析方法北工大第三教学楼弹塑性性时程分析与地震波选取及分析方法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52条规定,对于特别不规则的结构、板柱抗震墙、底部框架砖房以及高度不大于150M的高层建筑结构、7度三、四类场地和8度乙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宜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对于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甲类建筑等结构应进行弹塑性变形验算。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条也规定,对于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及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如带转换层、加强层及错层、连体、多塔结构等,宜采用弹塑性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验算薄弱层弹塑性变形。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1在总则中以我国现有科技水平和经济能力为前提,提出了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其中设防目标在第2和第3水平时,允许结构进入非弹性工作阶段,即允许结构通过一定的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动的能量,并在有关章节增加了关于非弹性静力分析及弹塑性反应分析的相关条文。历史上的多次震害也证明了弹塑性分析的必要性;年日本的十栅冲地震中不少按等效静力方法进行抗震设防的多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遭到了严重破坏,年美国地震、年日本大分地震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相反,年墨西哥城地震中层的许多建筑物遭到破坏,而首次采用了动力弹塑性分析的一座层建筑物却安然无恙,年该建筑又经历了一次级地震依然完好无损。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研究。其中,时程分析方法被认为是目前最为准确的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之一,这种方法通过逐步积分进行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可以计算出地震反应全过程中各个时刻的内力和变形状态,确定结构开裂和屈服的时刻和顺序,发现应力和塑性变形集中的部位,从而判明结构的屈服机制,薄弱环节以及可能的破坏类型。可以看出,随着建筑高度迅速增长,复杂程度日益提高,完全采用弹性理论进行结构分析计算和设计已经难以满足需要,弹塑性分析方法也就越来越重要。时程分析法1被认为是目前结构弹塑性分析的最可靠和最精确的方法,它不仅能对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同时又可给出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量化性能指标,并且得到结构在各个时刻的真实地震反应。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将结构作为弹塑性振动体系加以分析,直接按照地震波数据输入地面运动,通过逐步积分运算,求得在地面加速度随时间变化期间内,结构的内力和变形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也称为弹塑性直接积分法。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有如下优点1)输入的是罕遇地震波的整个过程,可以真实反映各个时刻地震作用引起的结构响应,包括变形、内力、损伤状态(开裂和破坏)等;2)有些程序通过定义材料的本构关系来考虑结构的弹塑性性能,故可以准确模拟任何结构,计算模型简化较少;3)该方法基于塑性区的概念,对带剪力墙的结构,结果更为准确可靠。基于动力弹塑性分析平台,对北工大京第三教学楼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分析,研究其各个抗震性能指标以及破坏模式。弹塑性动力分析的基本方法弹塑性动力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结构的几何模型;2)分析设计后更新配筋,定义材料的本构关系,通过对各个构件指定相应的单元类型和材料类型确定结构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矩阵;3)输入适合本场地的地震波,开始计算;4)计算完成后,对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对结构整体的可靠度做出评估。力学模型提供了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模型以及钢筋单元。而混凝土损伤模型适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动力弹塑性分析。为了减小计算工作量,对梁柱等一维构件采用塑性铰模型,对剪力墙采用纤维模型。对梁柱和剪力墙构件,程序有两种考虑钢筋的方式读入施工图的实配钢筋或采用考虑超配系数后的计算筋。对于剪力墙构件,按照定义的网格尺寸,程序自动划分为若干墙元,每个墙元又按照定义的水平向和竖向纤维数量划分为相应的宏纤维,即所谓的“纤维单元”。每个纤维有一个积分点,剪切变形则计算每个墙单元的4个高斯点位置的剪切变形。考虑到墙单元产生裂缝后,水平向、竖向、剪切方向变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故BUILDING的非线性墙单元假设水平向、竖向、剪切变形相互独立。动力弹塑性分析目的与分析方法对主楼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下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以期达到以下目的评价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行为,根据主要构件的塑性损伤和整体变形情况,确定结构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水准要求;研究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基底剪力、剪重比、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等综合指标,评价结构在大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研究大震作用下主要构件(剪力墙、框架梁、框架柱)的损伤情况;研究主要构件钢筋的屈服情况;根据以上分析结果,针对结构薄弱部位和薄弱构件提出相应的加强措施,以指导结构设计。结构动力时程分析过程中,阻尼取值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幅值有比较大的影响。在弹性分析中,通常采用振型阻尼来表示阻尼比,根据抗规规定,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振型阻尼取005(各振型相同)。实际在弹塑性分析中,由于采用直接积分法方程求解,通常的做法是采用瑞利阻尼等效模拟振型阻尼,瑞利阻尼分为质量阻尼和刚度阻尼两部分,其与周期的关系。工程的弹塑性分析将采用基于显式积分的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弹性模型采用SATWE软件,罕遇地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采用软件ABAQUS/STANDARD和ABAQUS/EXPLICIT作为求解器,进行弹塑性计算。根据工程在施工建造及使用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整个分析过程分为施工过程计算、振型及周期计算、地震波时程计算三个部分。2、抗震性能评价指标结构的总体变形要求按照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目标,在罕遇地震下结构的最终状态仍然竖立不倒;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小于抗规规范限值,框架剪力墙结构为1/100。结件性能评估指标剪力墙构件允许部分剪力墙出现抗拉和抗压塑性损伤,但是主承重墙墙肢的抗压损伤系数超过09的面积不大于墙体宽度的1/2,以保证其具有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根据美国规范FAME356,要求主要受力构件钢筋最大塑性应变小于0025;梁柱单元允许梁柱混凝土出现刚度退化,但主框架梁、柱混凝土抗压弹性模量退化值不应超过80,以避免梁端或柱端完全压碎。钢筋的塑性应变小于0025。3施工过程计算由于结构在承受地震作用之前已经承受了恒载、活载等作用,而且恒载和活载对结构产生的位移和内力对地震分析过程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地震分析之前需先进行静力分析。综上所述施工完成后,剪力墙最大压应力小于设计强度;墙体突变处出现局部混凝土受拉损伤,但墙体中钢筋应力仍保持在较低水平;钢结构与混凝土梁柱钢筋处于弹性状态。4动力特性计算在施工过程计算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振型和周期计算可以看出,两种软件计算得到的前3阶结构自振周期与振型基本一致,这说明模型转换过程中保证了计算模型的完整性、正确性和精确性。ABAQUS中考虑了实际配筋、柱中型钢以及墙中暗柱、边缘构件增配钢筋的刚度贡献,结构总体刚度略大,周期略短。5罕遇地震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51地震波选取根据抗规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二分析选取了罕遇地震下的二组天然波106,US197和一组人工波L660。按抗规规定,在所采用的这些地震记录中,主、次方向峰值加速度比值为10085。对每一组地面加速度时程,两个分量用一个修正系数进行放大,以达到所需的地面水平加速度峰值,在此基础上,再乘以方向系数使两个方向的分量峰值加速度的比值符合要求。52各地震波组分析结果汇总521基底剪力地震波作用下结构在X,Y两个方向的基底剪力最大值分别为多少,对应的剪重比分别为多少;其中天然波作用下结构的基底剪力最大。另外,由于人工波的地震力相对天然波偏小,因此,主要针对响应较大的一组天然波(US106)的结果进行详细分析。522最大层间位移角每组地震波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角及其对应楼层号。主体框架核心筒结构及钢结构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最大值分别满足抗规小于1/100和1/50的规定。结构弹塑性整体计算指标评价每组地震波都能顺利完成整个时间历程的动力弹塑性计算,数值收敛性良好;各组地震波计算完成后结构依然处于稳定状态,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6结论1)对重要的高层建筑和复杂结构进行动力弹塑性分析,可以弥补弹性分析方法的不足,帮助设计人员找到其薄弱部位;对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可靠度进行评估,减少了设计的盲目性,使结构设计更加安全合理。(2)结构直立不倒,最大层间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