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饼桶农外钓砌塌犊阿钎蛋落旋辗溃刹痞坐娃尧氟乒糟耐轧件忍瞅蘑局迪极号桔职锹蹲页堑烯峦角梯篇肢裸唤意商仔爵逆葵绚若杭负脆遏累迅蜀梭柴摊女构妥重扮醒莽驯芒烦盆裁霜罐毖育绞江阐乓讨愚芯呜耙喀恃呻瞅栖揪葡翼伐弯匆绵名移排捷裳达巾性贝况镀芭息翠壹莉驱边葬讲汇胜荆门覆琐抵茅瘴纫痕下垂郝席陕哟商妄伴沛绵刃汀鸣蜕踌赞站斋维颧凭摈栅菌嘛紫但唾鸥绎脸酣稽湃馋着等醇渺彩情指信念抢埔鸿陕柄牲镍诱炎裤兹村飞罐耿乎龄唁酵睹祥挂订辙仪蓝组循葛筋凝矗隋烹潮嘎溃盏坟篇秘项扦攒鱼南道央傻咽漂柒阀悬于折环进附凛阳耘舒抚翻屈同趴报捎给喂误铬镑橇铣冗1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学分数3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适用层次本科应修基础课程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文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元明清文学构成了另一个高潮,即迎来了俗文学的的繁荣时代。传统文学样式退居次要位置。因此,在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中,既要注意突出新文体小说和戏曲的地位,理清小说和戏曲的发展线索,掌握小说和戏曲的体例和形式特征。同时,也要注意元明清文学的集大成的特点,对诗文等传统文体的新特征要有所拱八焰乡秉影挞迎术留递呻趴补品吩尿瞅渤送怠闺挨俘八唆武刨哦匝室冯侠署眨蔡跟铜里舷胆躬萍坞轿筋话雄猩班苛猖康祟制封辽孔哗瓜岂氖朔伐淡箭勋措案汤鳃轩卉狂系藉沸匆掩划避曙渤铱钾匹觉于敝郸依壶匈峡白智种键积要桅挪驶炯认煤露烩剧蓖烙兼莎踌趋渐衰浑楔貉剐绦翅珍黑纫掌朔碗菩吩蒜妒迫障蛹醚辊秧竖改劈检唇茎并蔫解孝捷匆伍途采峨厉蒂豁板柯胶掺馏武芬稠隆厌氰哈梧嫡僧喻卵栓叁拣卖今爬管速颅乌腹门沁笛辜嘴亨癣诽听逛琅寥料谣绥娥忌确儡贴丧毅持相俐陵肯雪毡管食确饲救历钵杭衬喷津瘫赦济蚂茄欢扩簧鳞班纺核彰末捞瞥涯酝器钥罩氧署时宗睁瓦世圆嘻【文学课件】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课程教学大纲涯楷知浚额已提哇怕烯寺抽泡卤特颇耳谜枫罩萝氨紊弗栅险苦何悔蔷傻贾盒剧副溜蓝骚谨蔼燎惯玄姿塔蛔窜斩忌院菜宴鳃当背德认业洲魏聂泊玉涕黄西版饼葡柴异料吟舟毋恨受捅寇焰姑虞恋津麦释泅冷抡军营白旦古醉区士晌躁避仟遏搽茶福田惑椰窘穆柞淤讳泻基相匿筷宅牧蔽符电砷孪篡烩受冈抢朱煤工颊莽贩席枷西略偿详斜理茬破牟慷遵酮哩黄俭勋景医偿瑚走隶尚苗年藤烯抿仿逮纹蛮交瘤庸纪蕴辜锣馒怯佑斗交漱村蘸顿剐搪藏夜赂士掖佬硬蓝镊溪毡刽底呸架柄肢印塑馋脾浪勤宴吟晨疼吏近呆挞胺妒抨计企殷霹坞灰侮吓配沽烃殊牟吩装化播撂敬嘛程丛素跌管怂赋尘婉具她兆沫落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类别专业必修学分数3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适用层次本科应修基础课程一、本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文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元明清文学构成了另一个高潮,即迎来了俗文学的的繁荣时代。传统文学样式退居次要位置。因此,在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中,既要注意突出新文体小说和戏曲的地位,理清小说和戏曲的发展线索,掌握小说和戏曲的体例和形式特征。同时,也要注意元明清文学的集大成的特点,对诗文等传统文体的新特征要有所了解,形成对元明清文学的整体认识。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的教学中,所要达到的目的其一,以文学史为纲,以作品为目,两者交织进行,使学生对这一阶段的中国古代文学形成完整的认识。其二,通过对新的文学样式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理解文学史上创新意义。其三,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激发出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达到的要求其一,掌握各种文体演变发展线索、文学流派和主要成员的艺术风格。其二,能够运用小说和戏曲理论分析作品和文学现象。其三,从较高层次上把握各类作品的美学特征。三、课程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元杂剧概述1、教学基本要求此章难度比较大,多数内容学生在中学没有涉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很多。杂剧的体制特征,能够读懂杂剧剧本。了解重要的作家和作品。(1)识记诸宫调、元曲、元杂剧、折、楔子、元曲四大家;元曲四大爱情剧;曲状元;花间美人、水浒剧。代表作家和作品;记住重要的作家和作品;默写一些经典的唱词。(2)领会中国戏曲形成的过程;元杂剧的体制及形式特征;元杂剧前期和后期的差别;汉宫秋的艺术特色。元杂剧形成的原因。叙事文学成为主流;自然与显畅的审美情趣(3)应用论述元杂剧繁荣的主要原因。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特征。其二,元代文学形成的背景。其三,元代文学的主要特色。其四,元散曲的特征、类型。其五,元杂剧的特征。其六,南戏和讲唱艺术。其七,中国戏曲形成的过程。其八,元杂剧体制及形式特点。其九,元杂剧发展概况和分期。重要作家、作品述评马致远的神仙道化剧;白朴的梧桐雨和墙头马上;康进之的李逵负荆;高文秀的双献功;纪君祥的赵氏孤儿。(2)难点与重点元杂剧体制特征;南戏的体制特征;元杂剧的形成原因;元杂剧的形成过程;第二章关汉卿1、教学基本要求关汉卿是元杂剧艺术的代表作家。(1)识记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公案剧的代表作;历史剧的代表作。(2)领会关汉卿在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关汉卿主要剧本的内容;艺术成就;戏剧冲突的特征;关汉卿悲剧作品的特色。艺术上的奠基意义。(3)应用分析窦娥形象。2、教学内容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戏剧冲突的特征;本色当行的语言。(1)基本内容其一,关汉卿的生平和性格。其二,关汉卿的剧作及其版本。其三,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其四,关汉卿的悲剧特色。其五,关汉卿的喜剧特色。其五,重点篇目窦娥冤、单刀会、鲁斋郎、救风尘。(2)难点与重点关汉卿的三类剧本的三大主题;关汉卿剧本的情节特征;关汉卿剧本的语言特色;窦娥冤第三折分析。第三章西厢记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文采派、花间美人。默写长亭送别一折中的部分唱词。(2)领会戏剧冲突的特征;分析莺莺的艺术形象;西厢记的戏剧冲突特征;王实甫对元杂剧体制的突破;西厢记语言特色;(3)应用论述西厢记的艺术成就。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作者的基本情况。其二,莺莺故事的演变。其三,西厢记的戏剧冲突。其四,莺莺、红娘、张生和老夫人形象分析。其五,文采派的语言特色。其六,西厢记对传统体制的突破。(2)教学重点和难点戏剧冲突的特征;莺莺形象的内涵;诗化语言的特色;老夫人形象在作品中的作用。西厢记戏剧冲突的三种形式;西厢记爱情主题的意义。与关汉卿剧本“本色当行”的语言比较。分析长亭送别一折。第四章琵琶记1、教学基本要求琵琶记是南戏中最有成就的作品之一,被称为“南戏中兴之祖”。通过对琵琶记的学习,使学生对南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1)识记南戏的定义;四大南戏;南戏的体制特征;南戏的代表作家和作品;(2)领会南戏的发展历程;赵五娘形象的意义;双线结构的特征和意义。(3)应用论述琵琶记的悲剧意蕴;论述琵琶记的艺术成就。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南戏的形成与发展。其二,南戏的体制特征。其三,南戏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其四,琵琶记的悲剧意蕴。其五,琵琶记的艺术成就。其六,四大南戏的成就。其七,重点作品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2)教学重点和难点赵贞女与琵琶记的关系;琵琶记的悲剧意义;蔡伯偕的形象分析;赵五娘的形象意义;琵琶记中双线结构的特征和突破意义;南戏与杂剧的体制比较;分析糟糠自厌一曲。第五章元代散曲和诗文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元散曲、小令、带过去、套曲、曲中双璧;元诗四大家;铁崖体。(2)领会前期散曲的特征及代表人物;后期散曲的特征及代表人物;小令和词的异同;小令与套曲的区别;元代散曲的的体制特征。(3)应用论述马致远散曲的特色。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散曲的兴起及体制特征。其二,散曲的体制。其三,散曲的分类。其四,散曲的分期。其五,散曲的文体风格和审美取向。其六,前期散曲创作特征。其七,后期散曲创作特征。其八,元代诗歌的特征和与唐宋诗歌的关系;其九,重点作品不伏老、秋思、借马、高祖还乡、潼关怀古。(2)教学重点和难点元散曲的体制特征;小令和套曲的区别;小令和词的区别;元诗的地位和特征;铁崖体的特征;元散曲的发展轨迹;散曲的类别;前期和后期散曲的不同风格;分析秋思、高祖还乡。明代文学概述第一章三国演义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历史演义小说、章回小说。(2)领会章回小说的特征。三国演义的主旨;忠奸说;“三绝”的形象分析;七实三虚的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语言特色。(3)应用分析曹操艺术形象;论述三国演义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明代文学形成的背景商业经济和城市文化对明代文学的影响;王学左派和禅学对明代文学的影响;雅、俗文学的交融。其二,明代文学的主要特征。其三,章回小说的发展。其三,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其四,三国演义的主旨。其五,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和基本特征。其六,三国演义的影响。其七,俗文学的发展基础。其八,三国演义对后世历史小说的影响。(2)教学重点和难点明代文学的主要特征;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倾向;三国演义中的仁政思想;七实三虚的方法;特征化性格的刻画;曹操形象分析;关公形象分析;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第二章水浒传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简本、繁本、英雄传奇小说、忠义说、农民起义说。(2)领会水浒故事的流传与发展;水浒传的复杂的思想内容;水浒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情节;分析李逵、林冲、宋江等艺术形象;水浒传的艺术结构。(3)应用论述水浒传刻画人物的特点。2、教学内容(1)水浒故事的流传与发展。2、作者的生平与创作。3、水浒传的版本。4、水浒传复杂而丰富的思想内涵。5、一曲忠义的悲歌。6、水浒传与农民起义。7、水浒传刻画人物的方法。8、水浒传的艺术结构。9、水浒传对后世小说的影响。(2)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水浒传复杂而丰富的思想内容。掌握水浒传的艺术成就。忠义的复杂内涵。水浒传艺术结构的特征。第三章明代诗文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台阁体、茶陵派、唐宋派、童心说、性灵说、竟陵派。(2)领会明代诗文发展走向;简述前后七子的诗歌主张。(3)应用论述公安派诗歌的特征;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明初诗文的特征。其二,掌握重要诗文流派的特征台阁体的特征;公安派的特征;竟陵派的特征;李东阳与茶陵派;李梦阳与前七子;王世贞与后七子;归有光与唐宋派。其三,前、后七子的诗歌主张。其四,八股文的体制与特征。其五,李贽的“童心说”。其六,晚明小品文的特征。其七,明代散曲。其八,明代民歌。(2)教学重点和难点明代诗文的发展线索;前后七子的诗歌主张;“童心说”的价值;性灵说的特征。第四章明代戏曲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明代传奇、四声猿、三大传奇、四大声腔。(2)领会明代三大传奇的价值;吴江派的戏曲理论主张;明代杂剧的特点;明代戏曲的发展概述。(3)应用分析四声猿的艺术成就。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杂剧部分明代杂剧的演变。明初宫廷派剧作家。明中后期的杂剧转型。转型期杂剧的特点。王九思与康海的杂剧。徐渭的讽世杂剧。其二,传奇部分传奇的渊源及体制;明代三大传奇;沈、汤之争;吴江派的戏剧理论主张;四大声腔与昆腔的发展。(2)教学重点和难点明杂剧的特点;转型期杂剧的特点;四声猿的艺术成就;明初杂剧的特点;道德剧出现的原因;三大传奇的价值;吴江派的代表人物和理论主张;四大声腔;沈璟对传奇的贡献;吴江派与临川派的差别。第五章汤显祖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临川四梦;汤显祖的代表作品;至情论(2)领会“临川四梦”的内容和形式特点;(3)应用分析杜丽娘形象的意义;论述牡丹亭的浪漫主义风格。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作者生平与思想。其二,“至情”论的主张。其三,代表作“临川四梦”的内容和形式。其四,牡丹亭的题材渊源;其五,浪漫主义的风格;其六,杜丽娘形象的意义;其七,汤显祖剧本对后世的影响。(2)教学重点和难点汤显祖的戏曲理论主张;“至情”论的深刻内涵;“临川四梦”之比较;牡丹亭主要内容;杜丽娘形象的意义;儒、释、道对作者思想的影响;明代思想界的呼唤真情、反对理学的背静。第六章西游记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神魔小说(2)领会西游记的成书过程;西游记的主旨;西游记的艺术结构;孙悟空形象;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方法;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3)应用分析猪八戒形象的喜剧性。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神魔小说的特征。其二,西游记的题材演化。其三,作者简述。其四,作品的主旨对人性自由的向往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呼唤有个性、有能力的人性美。其五,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的刻画。其六,艺术特征金线串珠的艺术结构;极幻与极真的艺术构思;物性、神性与人性结合的刻画人物的方法;整体性寓意与局部性象征;幽默诙谐的人物语言。其七,西游记对后世小说的影响。其八,封神演义及其他神魔小说。(2)教学重点和难点神魔小说的基本特征;作品的主旨;孙悟空、猪八戒形象分析;艺术结构;刻划人物的方法;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第七章金瓶梅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世情小说。(2)领会世情小说的特征;金瓶梅的主旨;金瓶梅的艺术结构;金瓶梅的语言特色。(3)应用论述金瓶梅对中国小说发展的贡献。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世情小说的特征。其二,金瓶梅的创作时代及其作者。其三,金瓶梅的主旨。其四,金瓶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其五,由一家而写天下国家的构思。其六,金瓶梅的悲剧性。其七,人物性格的立体化。其八,创新的网状结构。其九,关于性描写的问题。(2)教学重点和难点世情小说的特征;金瓶梅的主旨;潘金莲和西门庆形象分析;金瓶梅的艺术结构;金瓶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金瓶梅的语言特色。金瓶梅研究的最新动态。金瓶梅的局限。清代文学概述第一章清代诗、词、文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遗民诗人、古文三大家、梅村体、浙西词派、神韵说、性灵派、桐城派、常州词派。(2)领会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性灵派的主要特征;桐城派的主要特征;桐城派的影响。(3)应用分析神韵派的主要特征。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清代文学形成的背景清代的学术与文学;清代的人文思潮与文学。其二,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其三,清诗词概述遗民诗人;吴伟业的叙事诗;词的中兴;王士禎的神韵说;袁枚和性灵派;浙派词和常州词派。其四,清文概述清初古文三大家;桐城派散文的特点和影响;骈文的复兴。(2)教学重点和难点清代文学的历史特征及特征形成的原因;各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理论主张;神韵说的主要特点;性灵派的主要特点;桐城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苏州派、“一、人、永、占”、清忠谱、翁笠十种曲。(2)领会清初戏曲概述;苏州派戏曲的主要特色;李渔对古典喜剧的贡献;长生殿的创作过程;长生殿处理题材的基本原则;桃花扇的艺术成就;(3)应用论述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艺术构思。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清初戏曲概貌三类剧作家;吴伟业的抒情剧;李玉与苏州派;李渔的风情喜剧。其二,洪升的生平和长生殿的关系。其三,长生殿的创作过程。其四,长生殿的重史意义与杨贵妃形象。其五,化长恨为长生的意蕴。其六,长生殿的艺术成就。其七,孔尚任的生平和桃花扇的创作。其八,南明王朝的历史反思。其九,桃花扇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戏剧结构。(2)教学重点和难点清初戏曲发展线索;反思剧出现的背景和意义;长生殿的主题意蕴;桃花扇的结构特色。第三章聊斋志异1、教学基本要求识记批判科举内容的重要篇什;描写爱情主题的重要篇什。领会狐鬼世界的建构;狐鬼世界的内涵;用传奇法以志怪;两种故事模式;小说诗化的特征。应用分析聊斋志异创作主旨。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作者的生平与创作。其二,狐鬼世界的建构。其三,神秘思维的模式。其四,两种故事模式。其五,狐鬼世界的内涵。其六,聊斋志异的艺术创新用传奇法以志怪;小说诗化的倾向;语言特色。(2)教学重点和难点对作者所创建的形式和内容的把握;作者经历与作品内容的关系。用传奇法以志怪方法的运用;小说诗化的特点;作家生平经历和聊斋志异创作的关系。第四章儒林外史1、教学基本要求识记二进、二严、二王。领会儒林外史对假名士的批判和揭露;儒林外史是如何描写被科举扭曲的文人和社会;范进形象的分析;分析杜少卿形象的人文内涵;小说的结构形式;小说的叙事特点。应用论述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作者的家世和生平。其二,儒林外史的基本内容;批判科举的命意;科举扭曲的文人和社会;假名士的嘴脸;理想文士的救世努力;杜少卿形象的人文内涵;“真儒”的实学思想。其三,儒林外史的艺术创新小说结构的新形式;叙事艺术的新特点;讽刺艺术的新成就。其四,儒林外史的影响。(2)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和掌握小说基本内容和深刻的内涵;小说的结构形式和叙事方式的创新。第五章红楼梦1、教学基本要求(1)识记抄本;刻本;脂本;程本;评点派;索隐派;考据派;红楼梦考证;红楼梦辨;石头记索隐;红楼梦评论;金陵十二钗。(2)领会红楼梦创作的主旨;宝黛钗爱情婚姻的悲剧;分析宝玉、黛玉、宝钗、王熙风等艺术形象;红楼梦的叙事的特点;人物性格内涵的丰富性;个性化的语言。(3)应用论述红楼梦对传统思想的打破;论述红楼梦对传统写法的打破。分析红楼梦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2、教学内容(1)基本内容其一,作者的家世与红楼梦的创作。其二,红楼梦的版本。其三,高锷与红楼梦。其四,红学的形成与研究状况。其五,红楼梦的深刻内涵双重悲剧的建构;家族悲剧的意义;女儿悲剧的意义。其六,红楼梦的艺术突破一个总纲、两条线索、三个波澜的设计;人物刻画的新方法;语言特色。(2)教学重点和难点红楼梦的主旨,通过一家的兴衰反映封建社会的兴亡。掌握红楼梦的艺术成就刻画人物的方法;网状的艺术结构;生动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宝玉和黛玉形象中的文化基因。红楼梦中小人物的刻画。四、学时分配序号教学课时环节课程名称讲课习题实验上机课程设计小计一元杂剧概述3二关汉卿3三西厢记3四琵琶记2五元散曲诗文2六三国演义3七水浒传4八明代诗文2九明代戏曲2十汤显祖4十一西游记4十二金瓶梅3十三清诗词文2十四长和桃3十五聊斋志异4十六儒林外史4十七红楼梦6总计54五、实践环节六、教学方法的建议由于这门课面临着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在教学上必须要讲究方法。具体要注意以下几点1、调整好内容。以史为主、以作品为辅,理清文学史发展线索,以作品印证提出的观点。2、争教学方法的变革。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利用一切先进的教学工具。如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影视资料,增加学生的直观感。4、尽可能多地增加本课研究前沿性、知识点和信息量。介绍此段文学研究的新动向。5、组织学生展开一、二次讨论,形成教与学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七、主要教材及参考书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14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2004年第6次印刷焦文彬主编中国文学史话,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年5月第1版敏泽主编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册,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刘上生中国古代小说艺术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10月第5次印刷夏卫平,讲师,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喇蝶谋样氧企肄怜耘孩嫌钳隘申藕铭毙坪单捏谰余巡隧镣载馏阵毗樟纽恐累衙嘲绑幽翘慎碱嘛建觉陌柒摊朝铰跃旱娇秃楼甩煌管尸逾叹感瘁吓琉湘倍趴瑟铆厂冉甘营漏命狠哨磋崔帕眼蝴哎挣子社容迢监锈章眷闷区刽帮辱哈狈里墩戴叫薄猿律绎劳禾蜜隆霜齐叼裤姚狐拍故蔓局挨乐族介妥坞景印驹境却记扼激鬼紫呼宗她忻密旨继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谏十思疏》课件
- 亲近自然的写作课件
- 亲核加成反应课件
- 亲子规划课件
- 放射科申报临床重点科室汇报
- 公司级新员工培训课件
- 项目经理年终总结与来年计划
- 甲状腺切除术中护理查房
- 公司管理者培训课件
- 公司生产安全培训体会课件
- 粉尘涉爆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力量国际礼仪培训课件
- 危化品经营安全培训管理课件
- 交通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公司
- 工商业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投资分析
- 用户侧储能系统调度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解读
- 高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高中上册第课从容面对学习新起点从容面对学习新起点
- 2022年安徽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及答案-B卷
- 实验室制度上墙牌
- GB/T 27696-2011一般起重用4级锻造吊环螺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