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A幼儿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2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A实物B文字C口头语言D图表E图像3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有以下特点()。A从依赖成人的评价到独立评价B从外部行为到内部品质的评价C从比较笼统到比较细致的评价D从主观情绪到客观性的自我评价E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4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A自主性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E亲密感5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A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B志向水平的差异C智力的差异D人格的差异E学习风格的差异6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C认知策略D态度E运动技能7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包括()。A强化律B练习律C准备律D效果律E同化律8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是儿童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虚拟活动,持这种观点的是()。A斯宾塞B格罗斯C拉扎鲁斯D皮亚杰E弗洛伊德9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游戏发展水平与智力发展相应,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游戏()。A练习游戏B角色游戏C象征性游戏D规则游戏E结构游戏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E消退现象11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可以将幼儿游戏分为()。A创造性游戏B教学游戏C无规则游戏D有规则的游戏E常规游戏12吹拉弹唱属于()。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E外部技能13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构成。A本我B自我C超我D能力E气质14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A模仿B从众C服从D感染15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逊认为(),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A简单任务时,动机水平偏高B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中等C高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D中等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低E高难度任务时,动机水平偏高16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A给定的条件B达到的目标C确定的解法D存在的限制或障碍E给定的范围17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E聚合思维18认知内驱力属于()。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问接动机E成就动机19下列情境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情境是()。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E张华喜欢数学,每天都要学两个小时的数学20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迁移可以分为()。A水平迁移B垂直迁移C同化性迁移D顺应性迁移E重组性迁移21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这是()的观点。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说D奥苏贝尔的认知观E官能说22幼儿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A儿童多动综合症B学习困难综合症C儿童过度焦虑反应D儿童厌学症E儿童强迫行为23儿童多动症高发年龄是()。A46B68岁C810岁D1012岁E1214岁24下列强化程式属于延缓式强化的是()。A定时距式B变时距式C定比率式D变比率式E连续强化25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A获得B转化C评价D记忆E应用26美国心理学()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A斯宾塞B格罗斯C拉扎鲁斯D霍尔E弗洛伊德27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是儿童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虚拟活动。A斯宾塞B格罗斯C拉扎鲁斯D霍尔E弗洛伊德28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包括()。A活动定向阶段B活动操作阶段C认知阶段D联结阶段E自动化阶段29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分为()。A口唇期B肛门期C性器期D潜伏期E生殖期30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A依从B服从C从众D认同E内化二、填空题(共15题,每题L分,共15分)1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_两个方面,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如温度和照明)、教学设施(如桌椅、黑板和投影机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2在认知风格中与“场独立”相对的认知风格叫_。3广义的学习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_的相对持久的变化。4_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5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_、_和道德行为三个成分。6游戏的_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它以探讨游戏发生的生理机制与环境的影响为特色,主要代表人物有伯莱恩、哈特与埃利斯。7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一般分为_与操作技能两种。8操作技能也叫_、“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9_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_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10_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11_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12_是指指向学习结果的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13马斯洛提出人有七种基本需要,最高级的是_的需要。14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_。15_是幼儿和小学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三、判断说明题(先判断正误,再改错;判断错误不得分;每题5分,共25分)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因此前一阶段发展不好就不能进入下一阶段。2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强调游戏的生物学特性和将儿童的游戏与动物的活动等同起来是可以的,但否认儿童游戏的社会性特征也是错误的。他指出,游戏是儿童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是儿童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3细微型操作技能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一般不需激烈的大运动,着重于比较狭窄的空间领域进行手、脚、眼的巧妙的协调动作,或者是配合默契的动作等。例如,打字、弹钢琴、举重、铁饼、标枪等,就属于这类技能。4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爱国主义情感、责任感和自尊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5按照新观念对原有观念影响的大小,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另一种是相关类属。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种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即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这种学习就是相关归属学习。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2为何要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3游戏对幼儿有哪些教育作用4如何发展幼儿的移情能力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1结合幼儿教育实际,论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其教育意义。2运用我国心理学家提出的关于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结合幼儿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参考答案一、不定项选择题1ABCDE【解析】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要素。因此,答案选ABCDE。2ABCDE【解析】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文字、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因此,答案选ABCDE。3ABCDE【解析】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有以下特点从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逐渐向自己独立评价发展;从外部行为的评价发展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过渡到有一定概括程度、涉及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比较细致的评价;从带有主观情绪的自我评价,发展到初步的客观性的自我评价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因此,答案选ABCDE。4A【解析】根据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阶段部分的论述,L8个月4岁是成为自主者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矛盾是自主对羞怯与怀疑,人格发展的任务就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因此,答案选A。5ABCE【解析】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志向水平的差异、智力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等等。因此,答案选ABCE。6ABCDE【解析】加涅按照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了五类(1)言语信息;(2)智慧技能;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而智慧技能的学习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3)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学习者用以支配他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4)态度;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5)运动技能。因此,答案选ABCDE。7BCD【解析】桑代克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因此,答案选BCD。8E【解析】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是儿童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虚拟活动。因此,答案选E。9ACD【解析】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游戏发展水平与智力发展相应,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游戏练习游戏(02岁);象征性游戏(27岁);规则游戏(711、12岁)。因此,答案选ACD。10C【解析】学习者的练习曲线存在差异,表现在第一,开始进步快;第二,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高原期;第三,后期进步较慢;第四,总趋势是进步的,但有时出现暂时的退步。在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高原现象。因此,答案选C。11ABD【解析】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可以将幼儿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教学游戏和有规则的游戏。因此,答案选ABD。12C【解析】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技能都是操作技能,如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操、田径等。因此,答案选C。13ABC【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因此,答案选ABC。14B【解析】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因此,答案选8。15ABC【解析】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逊认为,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一多德逊定律。因此,答案选ABC。16ABD【解析】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三个基本的成分一是给定的条件,这是一组已知的关于问题的条件的描述,即问题的起始状态。二是要达到的目标,即问题要求的答案或目标状态。三是存在的限制或障碍。因此,答案选ABD。17B【解析】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非逻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在各种创造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贯穿整个创造活动的始终。因此,答案选B。18A【解析】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因此,答案选A。19DE【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等内部动机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答案选DE。20CDE【解析】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因此,答案选CDE。21B【解析】共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因此,答案选B。22ABCDE【解析】幼儿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儿童多动综合症;学习困难综合症;儿童过度焦虑反应;儿童厌学症;儿童强迫行为。因此,答案选ABCDE。23C【解析】儿童多动综合症简称“多动症”,是幼儿和小学生最为常见的一种从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渡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10岁,多为7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因此,答案选C。24ABCD【解析】间隔式强化,又称延缓式强化,分为两类时间式和比率式。时间式又分为定时距式和变时距式。定时距式,即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变时距式,即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变化的。比率式又分为定比率式和变比率式。定比率式,即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呈一定比例。变比率式,即强化与反应次数之间的比例是变化的。因此,答案选ABCD。25ABC【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因此,答案选ABC。26U【解析】美国心理学家霍尔认为,游戏是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的生活特征在儿童身上的复演。例如,儿童爬树、摇树是重复类人猿在树上的活动;玩打猎捕鱼、搭房子则是重复原始人的活动;团体游戏是部落时期人类生活的复演;女孩好玩布娃娃是重演母性的本能等等。因此,答案选D。27E【解析】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是儿童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虚拟活动。因此,答案选E。28CDE【解析】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认知阶段、联结阶段和自动化阶段。因此,答案选CDE。29ABCDE【解析】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因此,答案选ABCDE。30ADE【解析】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因此,答案选ADE。二、填空题1社会环境2场依存3行为潜能4替代性强化5道德认识道德情感6觉醒一寻求理论7心智技能8动作技能9道德行为L0想象的道德情感11创造性L2外部学习动机13自我实现14阻碍15儿童多动综合症三、判断说明题1答错误。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它必须经历一系列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或解决的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2答错误。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过度强调游戏的生物学特性和将儿童的游戏与动物的活动等同起来是不恰当的,否认儿童游戏的社会性特征也是错误的。他指出,游戏是儿童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是儿童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3答错误。细微型操作技能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实现,一般不需激烈的大运动,着重于比较狭窄的空间领域进行手、脚、眼的巧妙的协调动作,或者是配合默契的动作等。例如,打字、弹钢琴等,就属于这类技能。举重、铁饼、标枪属于粗放型操作技能。4答错误。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缺乏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也就无所谓品德的发展。5答错误。按照新观念对原有观念影响的大小,下位学习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派生类属,另一种是相关类属。知道了“长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而正方形是长方形的一种特例,那就很容易理解“正方形的四个顶角都是直角”,即新内容纳入可以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概念、命题,并使其精确化,这种学习就是派生归属学习。四、简答题1答(1)相似性。(1分)(2)原有认知结构。(2分)(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2分)2答(1)理解了基本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1分)(2)理解了基本结构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1分)(3)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迁移应用。(1分)(4)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1分)(5)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慧的发展。(1分)3答(1)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1分)(2)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促进幼儿智力和语言的发展。(1分)(3)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1分)(4)促进幼儿美感和美的创造力的发展。(1分)(5)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1分)4答(1)表情识别即通过对方的表情来判断对方态度、需求和情绪、情感体验。(1分)(2)情境理解理解当事人的处境,从他的处境去感受他的情绪体验,考虑他需要的帮助。(2分)(3)情绪追忆针对一定的情境,通过言语提示唤醒学生以往与此有关的感受,并对这种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事件进行追忆,加强情绪体验与特定情境之间的联系。(2分)五、论述题1答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8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如果个体能够成功合理地解决每个阶段的危机和冲突,就会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反之,危机得不到解决或解决的不合理,个体就会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导致人格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3分)(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2分)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发展对周围世界尤其是对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4岁)(2分)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儿童初步尝试处理事情。(3)主动感对内疚感(46岁)(2分)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2分)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此时期,绝大多数儿童已进入学校,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并期望他完成的社会任务。(5)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1220岁)(2分)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埃里克森的理论指明了每个发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完成任务的具体教育方法,有助于教师理解不同发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教师应给进入学校的儿童创设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儿童理解失败也是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现象,教育学生学会如何理解与帮助他人。(2分)2答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1分)(1)原型定向(1分)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2分)(2)原型操作(1分)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2分)(3)原型内化(1分)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2分)为提高分阶段训练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1分)第二,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1分)第三,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1分)(联系实际说明,再给12分)下面是经典古文名句赏析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经典古文名篇(一);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马之千里者,一食SH或尽粟一石(DN);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圣人无常师;李氏子蟠,年十七经典古文名篇(一)1陋室铭刘禹锡(唐)字梦得刘梦得文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2马说韩愈(唐)字退之昌黎先生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SH或尽粟一石(DN)。食S马者不知千里而食S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现),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S之不能尽其材(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E其真不知马也。3师说韩愈(唐)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N子、苌CHNG弘、师襄、老聃D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4爱莲说周敦颐(北宋)字茂叔周元公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藩FN。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战国)名轲字子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还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叛)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A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B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8劝学荀子(战国)名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ZHNG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又槁GO暴P,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CN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不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9问说刘开(清)字明东、方来号孟涂君子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N,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乎“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RO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N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DUO,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于古者,非此之由乎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10前赤壁赋苏轼(北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1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