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176-2014 地膜覆盖花生生产技术规程_第1页
DB22T 2176-2014 地膜覆盖花生生产技术规程_第2页
DB22T 2176-2014 地膜覆盖花生生产技术规程_第3页
DB22T 2176-2014 地膜覆盖花生生产技术规程_第4页
DB22T 2176-2014 地膜覆盖花生生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720020B33备案号443622015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21762014地膜覆盖花生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THEPRODUCTIONOFPLASTICFILMMULCHINGPEANUT20141125发布2014122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2/T21762014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铁华、梁烜赫、任军、李刚、陈一昊、王洪君、安立平、于志臣、陈景华、边照伟。DB22/T217620141地膜覆盖花生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地膜覆盖花生生产的经济技术指标、生产技术管理、收获、贮藏和副产品处理。本标准适用于地膜覆盖大粒花生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24012013覆膜花生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大粒花生LARGESEEDEDPEANUT百仁重大于等于80G的花生。4经济技术指标41生育期和有效积温411生育期127D130D。412有效积温(10)3000左右。42产量构成因素421保苗株数,按照种植方式不同确定A均匀垄垄距65CM16株每平方米20株每平方米。B大垄双行垄距90CM24株每平方米28株每平方米。422荚果数320个每平方米360个每平方米。423仁粒数460粒每平方米540粒每平方米。424百果重160G200G。425百仁重80G。426荚果产量5200KG/HM26500KG/HM2。DB22/T217620142427出仁率70。43生育过程431播种期5月10日5月18日。432出苗期5月18日5月25日。433幼苗期出苗后6月20日左右。434花针期6月20日7月20日。435结荚期7月20日8月20日。436饱果成熟期9月20日9月30日。5生产技术要求51品种选择按照NY/T24012013的相关规定选择品种。52种子521种子质量选择成熟度好,果实饱满,果型一致、两粒果的荚果做为种子。其质量四项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级良种标准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9。522种子处理5221播前晒种选晴天上午9时下午3时晒果2D4D。晾晒场地不能选择在水泥地上。5222发芽试验随机选取100粒花生种子进行砂培试验,重复3次取平均值。5223脱粒选种选用适宜的脱壳机机械脱壳,避免机械损伤,将种皮破损及不完整粒挑出,按种粒大小进行分级。5224药剂处理见附录A1。53选地选择土壤肥力较高,土壤疏松,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54整地、施肥541整地分为秋整地和春整地两种方式,以秋整地为宜。应符合以下要求A秋整地在秋收结束后土壤封冻前进行,机翻深度应达到25CM以上,翻后视土壤水分状况及时耙地。如需秋打垄,要进行施肥。B春整地在3月下旬4月中旬进行,采取机械旋耕、施肥、起垄一条龙作业。耕深20CM25CM,按55条要求深施基肥,垄体结构达到“平、松、深”要求,以确保覆膜质量。542施肥DB22/T2176201435421以农化配合定量施肥和测土配方定性施肥为原则。农肥30M/HM2以上,化肥N、P、K总含量为45以上的800KG1600KG/HM2。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指导单施肥。未测土的可按NPK11515配比施用。5422应深施底肥,配施CA肥或生物菌肥,种肥隔离10CM,避免使用高氮肥。55投入品管理551肥料5511采购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并索取购肥凭证,除国家规定的免于肥料登记的产品除外。不应采购下列肥料A无肥料登记证或肥料临时登记证的;B无肥料生产许可证的;C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的;D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E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F超过保质期的肥料;G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5512贮藏应贮藏于厂区专用仓库,避免烧伤和中毒,由专人负责保管;不应混杂堆放。5513包装物处理肥料包装物应妥善处理、安全存放;不应重复使用。552农药5521采购应从正规渠道采购符合NY/T3932013要求的农药,并索取购药凭证或发票。不应采购下列农药A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B无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农药;C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D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药;E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农药;F超过保质期的农药;G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5522贮存应贮藏于厂区专用仓库,由专人负责保管。仓库应符合防火、卫生、防腐、避光、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应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5523包装物处理DB22/T217620144农药包装物不应重复使用、乱扔。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3次以上,清洗水妥善处理,将清洗后的包装物压坏或刺破,防止重复使用,必要时应贴上标签,以便回收。空的农药包装物在处置前应安全存放。553农膜5531采购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农膜,并索取购肥凭证。不应采购下列农膜A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膜;B无农膜登记证或农膜临时登记证的农膜;C无农膜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膜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膜;D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膜;E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农膜;F超过保质期的农膜;G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膜。5532贮存放置在阴凉,干燥的室内,应防止机械碰撞及日晒雨淋,距热源要大于1M。贮存期限,从生产日起,有效质量保证期为1年。5533包装物处理农膜包装物应妥善处理、不乱扔。56播种561时期以5CM土层地温稳定通过12以上;时间一般在5月10日5月18日。562方法采用先覆膜后扎孔播种或先播种后覆膜方式。最佳播法应采用机械施肥、播种、喷除草剂、覆膜一条龙播种法。563要求做到抢(造)墒播种,播种深浅一致,播深3CM,穴播每穴2粒、穴距15CM18CM,覆土均匀,适当镇压。564覆膜5641规格选用厚度0005MM0008MM的地膜。5642质量要求应趁墒覆膜,喷药覆膜,铺平、拉紧、贴实,压好苗带土和防风护膜土带。57田间管理DB22/T217620145571苗期管理5711护膜补苗覆膜花生播后应进行两查一是查田护膜。要做到三防防鼓泡,防风抽,防破损。二是查苗补种。要做到三不不空穴,不缺苗,不断垄。5712开孔引苗花生幼苗拱土时要开孔引苗,膜孔直径5CM左右,用湿土盖住膜孔,并进行查苗补苗。5713清棵蹲苗在幼苗2片真叶时,将苗根土扒开,露出子叶,解放第一对侧枝。幼苗主茎4片真叶时,将压在膜下的侧枝引出膜外,进行清棵蹲苗。572水分管理花生下针期和结荚期若发现叶片开始泛白,应采取喷灌、滴灌补足下针水或饱果水。后期应搞好田间灌溉排水,防旱防渍涝。573施肥管理在初花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叶面喷施N、P、K等大量元素及MO、B等必需的微量元素肥料。574化控管理对于植株生长过旺且株高达到40CM时,应喷施植物生长抑制剂进行调控。见附录A1。58病虫害防治581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合理实施化学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T8321要求。582防治对象花生的主要防治对象为A“三腐”病(根腐病、茎腐病、冠腐病);B叶部“三斑”病(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C地下害虫(蛴螬、金针虫、蝼蛄)、蚜虫、储藏害虫、鼠害、杂草等。583防治方案见附录A1。6收获61收获时期当花生壳内着色呈深棕色时即可收获。一般在9月25日以后收获为宜。留种花生应在霜前收获。DB22/T21762014662降水621田间晾晒将起收后植株应及时在田间摊开晾晒7D10D,荚果含水量应降至2025。622场地摊晒花生摘果后,在场地上摊开6CM10CM厚,并使其形成波浪状,使含水量降到10以内。留种用的花生要降到9以下。623回收残膜花生收获后清除残膜。63贮藏、运输花生荚果的安全贮藏应做到充分晒干,去净小果、瘪果、破损果及其它杂质。然后露天囤贮和仓储,保持通风,注意防潮。贮藏设施应保持清洁、干燥、无虫害、无鼠害。严禁与有毒、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等物品混放混存,防虫防鼠用药见附录A1。64副产品利用收获后的花生秧棵、荚壳可晒干贮藏或入窖青贮。在花生集中的产区,还可替代烧柴用。7包装、标识71包装包装物应密实牢固,不应产生撒漏,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无异味,不应对花生造成污染。72标识认证产品应有标识。8生产记录整个生产过程应有及时、详尽的记录,记录档案保存3年以上。DB22/T217620147AA附录A(资料性附录)花生主要病虫草害及生长过旺防治表A1给出了花生根腐病、地下害虫、叶斑病、蚜虫、储藏害虫、鼠害、生长过旺、杂草等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时期及方案。表A1花生主要病虫草害及生长过旺防治方案防治对象防治适期防治方法根腐病地下害虫种子处理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300ML/100KG700ML/100KG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用18辛硫福美双种子处理微囊悬浮剂14060(药种比)种子包衣。叶斑病发病前发病初期发病前和发病初期用300G/L苯甲丙环唑乳油300ML/HM2450ML/HM2喷雾,安全间隔期21天,每季最多施药次数3次;或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900G/HM21500G/HM2喷雾,安全间隔期14D,每季最多施药次数3次,施药间隔期10D14D。蚜虫始发期25溴氰菊酯G/L乳油300ML/HM2375ML/HM2喷雾,安全间隔期14D,每季最多施药次数2次。储藏害虫入库前80敌敌畏乳油4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