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研究(硕士论文摘要)在现代国际贸易中,信用证支付方式是被广泛应用的支付结算工具,英国的KERR法官将其比喻为“国际商业的生命线”,它同时保障了卖方和买方的利益,是国际贸易中保障支付安全最为有效地方法。信用证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归因于其所特有的独立抽象性原则。然而,该原则就像一柄双刃剑,在为信用证制度提供优势时也为不法商人利用单据进行信用证欺诈留下了可乘之机,并随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而呈有增无减之势。各国为解决信用证欺诈问题而逐渐确立起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它是在信用证欺诈情形下对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的某种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建立在肯定基础之上的否定,欺诈例外的豁免更是对独立抽象性原则的重新肯定。我国信用证理论研究刚刚起步,相关法律规定不具可操作性,法院判决在国内外屡屡引起争议。我国法律和贸易届人士一直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通过借鉴国外经验,总结我国司法实践来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证法律制度。2005年10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并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本文在对国外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实践情况进行分析探讨的基础上,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及其适用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评述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在我国的适用。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概述。首先介绍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接着分析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以及其法理基础。第二部分从英美德国家的立法及司法实践入手来探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并简要分析了国际商会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所持的态度。该部分从适用条件、欺诈例外的豁免等方面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将目光转向国内,主要对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中关于信用证欺诈问题的规定进行了解读,分析其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善意见。关键词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RESEARCHONTHEFRAUDEXCEPTIONPRINCIPLEOFLETTERSOFCREDITABSTRACTMAJORJURISMASTERRESEARCHORIENTATIONINTERNATIONALECONOMICLAWAUTHORWANGYANXIAADVISERPROFESSORDINGCHENGYAOININTERNATIONALTRADE,PAYMENTBYMEANSOFALETTEROFCREDITL/C,HASBECOMESOWIDELYUSEDTHATJUSTICEKERROFTHEENGLISHCOURTHASCALLEDTHEINSTRUMENT,“THELIFEBLOODOFINTERNATIONALCOMMERCE”ITISTHEMOSTEFFECTIVEMETHODTOSECUREPAYMENTINANINTERNATIONALTRADETRANSACTION,INAWAYTHATTAKESCAREOFTHEINTERESTSOFBOTHTHESELLERANDBUYERTHEPRINCIPLEOFINDEPENDENCEISONEOFTHEBASICPRINCIPLESINL/CTRANSACTION,WHICHLEADSTOWIDEUSEOFL/CTHEFRAUDEXCEPTIONPRINCIPLEOFL/CISGRADUALLYCOMINGINTOEXISTENCEINTHEDEVELOPMENTOFTHELEGALSYSTEMOFL/C,WHICHISACERTAINNEGATIONOFTHEFRAUDEXCEPTIONPRINCIPLEOFL/CHOWEVER,THISKINDOFNEGATIONISNOTABSOLUTEANDBASEDONPOSITIVENESSASFARASBOTHTHEORYANDLEGALSYSTEMOFL/CARECONCERNED,CHINAISLESSDEVELOPEDTHANOTHERCOUNTRIESANDJUDGMENTSMADEBYCHINESEPEOPLESCOURTHAVEBEENCHALLENGEDOUTSIDECHINATHEREFORE,CHINAISTRYINGTOBUILDOUROWNLEGALSYSTEMOFL/CTAKINGREFERENCEOFOTHERCOUNTRIESEXPERIENCEONOCTOBER24,2005,THESUPREMEPEOPLESCOURTISSUEDTHEPROVISIONSONSOMEISSUESCONCERNINGTHETRIALOFCASESOFDISPUTESOVERLETTEROFCREDITHEREINAFTERREFERREDTOAS“THESTIPULATION”ANDITCAMEINTOFORCEASOFJANUARY1,2006THEPAPERMAKESADISCUSSIONONTHEFRAUDEXCEPTIONPRINCIPLEANDITSAPPLICATIONOFL/CONTHEBASISOFTHEINTRODUCTIONTOTHEAPPLICATIONINFOREIGNCOUNTRIES,ANDCOMMENTATESONTHEAPPLICATIONOFTHEFRAUDEXCEPTIONPRINCIPLEOFL/CREFERRINGTOTHEPROVISIONSONSOMEISSUESCONCERNINGTHETRIALOFCASESOFDISPUTESOVERLETTEROFCREDITTHEPAPERCONSISTSOFTHREEPARTSTHEFIRSTPARTISABOUTTHEFRAUDEXCEPTIONPRINCIPLEOFL/CFIRSTINTRODUCETHEEMERGENCEANDDEVELOPMENTABOUTTHEFRAUDEXCEPTIONPRINCIPLEOFL/C,FOLLOWEDBYANALYSISOFSEVERALISSUESOFITTHESECONDPARTEXPLORESTHEAPPLICATIONOFFRAUDEXCEPTIONPRINCIPLEOFL/CTHROUGHNATIONALLEGISLATIONANDJUDICIALPRACTICEINSOMEFOREIGNCOUNTRIESANDALSOFOCUSESONTHEATTITUDEOFINTERNATIONALCHAMBEROFCOMMERCEONTHEFRAUDEXCEPTIONPRINCIPLEOFL/CTHISPARTDISCUSSESTHEAPPLICATIONOFFRAUDEXCEPTIONPRINCIPLEOFL/CTHROUGHCONDITIONSAND“THEEXCEPTIONOFFRAUDEXCEPTION”THETHIRDPARTANALYZESTHESTIPULATIONONTHEFRAUDEXCEPTIONPRINCIPLEOFL/C,ANDANALYZESITSDEFICIENCIESANDPROPOSEDIMPROVEMENTSKEYWORDSLETTERSOFCREDITL/CTHEFRAUDEXCEPTIONPRINCIPLEAPPLE目录导言1第一章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概述2第一节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含义及其产生2一、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含义2二、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产生和发展2第二节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所涉及的主要问题6一、信用证欺诈的含义6二、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9三、信用证欺诈例外的豁免10四、司法救济措施11第三节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法理基础12一、欺诈使得一切无效12二、诚实信用原则12三、公共秩序保留原则13第二章西方国家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以及国际商会的态度13第一节美国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及司法实践13一、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现状13二、欺诈必须是实质性的才能给予禁令15三、欺诈例外原则在第三方欺诈时仍然适用17四、豁免问题17五、禁令救济的举证要求和举证标准18第二节英国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19一、信用证欺诈例外适用的高门槛19二、第三方欺诈排除在欺诈例外原则之外20三、实质性虚假陈述21四、豁免问题23五、禁令救济的举证要求和举证标准23第三节德国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与司法实践24一、欺诈或滥用法律权利构成一项有效的抗辩24二、抗辩的利用应该受到严格限制24三、欺诈或滥用权利例外的例外25四、假处分和假扣押的举证要求和举证标准25第四节国际商会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态度25一、UCP600坚持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25二、银行不承担审查假单证的义务26三、UCP不能充当“警察”来控制欺诈的发生27四、国际商会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肯定态度27第三章完善我国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立法的设想和建议28第一节我国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现状28一、对信用证欺诈的规定29二、对信用证欺诈司法救济措施的规定29三、法院受理信用证止付案件的条件30四、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豁免的规定30第二节问题和差距31一、认定信用证欺诈的门槛过低31二、忽视受益人欺诈意图32三、证明力度问题规定不清32四、对信用证欺诈的规定逻辑不清33第三节完善的建议33一、对信用证欺诈的定义应考虑“实质性”因素及受益人欺诈因素33二、明确信用证欺诈案件中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和举证标准36结语37参考文献39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42后记43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研究导言信用证以银行信用替代商业信用介入到国际贸易之中,解决了买卖双方互不信任的问题,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支付方式之一。作为信用证制度基石的独立抽象性原则,使得信用证与基础合同相分离,是信用证功能与魅力的源泉。独立抽象性原则要求银行只负责审查单据的表面真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而不论基础合同是否履行或完全履行,只要单证之间、单单之间相互一致,银行即承担向受益人付款的责任。它确立了开证行兑付信用证项下相符单据的绝对责任,禁止除单据不符以外的抗辩。信用证的这一特点使得国际支付变得便捷有效,解决了国际贸易结算费时费力的问题。但正如事物都有两面性,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也是一柄双刃剑,它在解决了交易双方的互不信任以及国际贸易结算费时费力的问题之后,又因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而被人利用。由于银行付款的前提只是单据表面相符,并没有义务对相关单据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就出现了以伪造单据或交付不合格的货物等方法进行欺诈的案件。欺诈的盛行对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并危及信用证机制的生命。国际商会制订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作为信用证方面的国际惯例已被广为采用,但该惯例并没有对信用证欺诈问题作出规定,而交由各国国内法解决。为遏制信用证欺诈,各国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首先在1941年美国纽约州上诉法院一宗里程碑式的判例中被确立,随后,其他国家在实践中也纷纷确立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确立虽然可以遏制欺诈的发生,但是仍然应该明确欺诈例外原则只是对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的补充和完善。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才是信用证存在的基础。对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应格外谨慎,应从适用条件以及豁免等方面进行研究,以防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喧宾夺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改变了我国法院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及其适用的认识和实践上的混乱局面,但规定仍有很多不足之处。本文试图通过对欺诈例外原则在国外的立法及实践的分析并结合规定,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在我国的适用作一些分析,希望能为信用证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健康发展尽一己之力。第一章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概述第一节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含义及其产生一、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含义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是指在肯定信用证交易的独立抽象性基础上,允许银行在存在欺诈的情况下,不予付款或承兑汇票,法院也可以在当事人提出申请的情况下颁发禁付令禁止银行付款或承兑。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是对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的有限例外。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要求信用证一经开出,就与基础合同相互分离和独立。而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实际上允许以基础交易中产生的受益人的严重欺诈去阻止信用证本身的履行,从而突破了独立抽象性原则所要求的信用证与基础合同相互分离和独立,排除了独立抽象性原则在此种条件下的适用。独立抽象性原则更多体现了对卖方利益的保护,只要卖方提供了与信用证表面相符的单据,银行就承担了第一性的付款责任。这在一定程度纵容了卖方肆意不遵守契约,因为伪造表面相符的单据比实际履行基础合同更加简便易行。为了更好地保护买方的利益,达到双方利益的平衡,避免买方因利益的天平倾向卖方而拒绝使用信用证交易方式,又派生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设立目的并不是对独立抽象性原则的否定,而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信用证的流通性,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如果信用证受益人存在欺诈行为,则付款银行就可以据此拒绝付款,开证申请人亦可据此向法院申请止付。二、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产生和发展UCP作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为接受的信用证统一惯例,在信用证欺诈问题上却始终保持沉默,所以有关信用证欺诈方面的问题只能留给各国国内法来解决。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最先是由1941年美国纽约州上诉法院在SZTEJNVJHENRYSCHRODERBANKINGCORPORATION一案的判例中提出的。该案具体案情如下1941年,原告向印度TRANSEA公司购买了一批鬃毛。原告申请本案被告开出一张以TRANSEA公司为受益人的不可撤销信用证。卖方为得到承运人开具的提货单,而用50箱垃圾替代了按基础合同条款约定买方实际购买的货物。后来卖方提交了表面上符合信用证规定的包括提单在内的有关单据议付,但买方声称卖方实际上装运的是牛毛及其他不值钱的垃圾,并以卖方欺诈为理由申请法院发布禁令禁止开证行付款。很明显,卖方的行为构成了欺诈。卖方对于其装运的货物非买卖合同约定的货物这一点没有异议,但卖方以银行只能进行表面审单为由坚称买方的起诉缺乏诉由。法庭最终没有支持卖方所称原告缺乏诉由这一观点。1SHIENTAG法官在该案的判决意见中首先肯定了信用证独立性原则的作用,他指出信用证独立于买卖双方签订的基础合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开证行是根据卖方提交的与信用证一致的单据付款而不是卖方提交的货物。坚持这项原则对于确保信用证作为有效的贸易融资手段非常必要。倘使银行在付款之前,被要求或者有义务查验单据背后的事情,从而卷入买卖双方之间有关货物质量的争议,这是对交易的干预。这种干预对信用证体系而言是非常糟糕的。2他接着指出然而,我认为在当前的诉讼中有其特殊情况,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买卖双方间有关卖方破坏对于货物质量担保的争议,在当前动议下,卖方被假定为故意地没有将买方订购的货物装上船。在这种情形下,在银行接受汇票和单据并被提示付款前,银行已经对卖方的欺诈知悉,则银行在信用证下的付款义务的独立性原则不应被延伸为保护无道德原则的卖方。3SHIENTAG法官还认为违反担保与积极的欺诈对独立性原则存在不同的影响。在本案中,允许银行拒付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而且从银行的角度考虑,1OELOFSEOPCITATP421,转引自BASILCOUTSOUDISLETTERSOFCREDITANDTHEFRAUDEXCEPTIONACOMPARATIVEANALYSISOFTHELAW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ENGLAND,ANDSOUTHAFRICA,载HTTP/WWWLAWONLINECOZA/INTTRADELAW/LETCREDITHTM访问日期2009年2月19日。2黄文涛英国法上跟单信用证及见索即付保函制度下欺诈问题之研究,载沈四宝主编国际商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页。3SZTEJNVJHENRYSCHRODERBANKINGCORP,31NYS2D632633SPECIALTERM1941,转引自卞雯淼英美国家欺诈例外原则的法律问题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23页。就算银行不关心买卖合同的实际履行情况,但确保单据所代表的货物确实存在,对银行有利害关系。最后法院确立的原则是如果开证行已注意到受益人提交的与信用证表面相符的单据实际上是虚假的或欺诈性的,开证行可以认为这些单据不符合信用证规定而拒付。法院在当事人申请时可以禁止银行付款。4之后,美国于1952年颁布的美国统一商法典(以下简称“UCC”)第一次以成文法的形式将SZTEJN案所确立的欺诈例外原则确定下来。该法典第5条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基础上提出,在交易中存在欺诈行为或受益人呈交的单据存在虚假成分的情形下,即使单据表面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银行也可以根据欺诈例外规则拒绝支付。5美国似乎在颁布禁令阻止银行付款以保护被卖方欺诈的买方上比其他英美法系国家更加大胆。除了联邦法律外,美国还有大量的有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州法律以及判例。6美国的法院对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虽然有共识,但是对于其具体适用标准却有不同意见。这与1952年版的UCC虽然赋予了欺诈例外原则合法的形式,但是对欺诈行为的内容表述不够清晰,没有提出具体的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标准有一定关系。自此之后的数十年,美国在信用证欺诈案件中对欺诈认定采用了多种标准。为了解决欺诈例外原则在实际应用中的困难,1995年版UCC不仅提出了四类豁免主体,也提出了“实质性欺诈”的概念,为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指明了方向。英国出于维护自己作为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考虑,总是避免作出有损银行声誉的判决,极力维护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对信用证欺诈不轻易给予禁令救济。在SZETJN案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英国都没有追随美国的做法,尽管有些案件显示有必要给予禁令。例如DISCOUNTRECORDSVBARDAYSBANK7一案。该案的法官MEGARRY在判决中说在本案中原告并没有已经证实的欺诈而仅仅是欺诈的指控。因此在本案中并没有坚实的事实让法院去发出一个禁令去干涉一项信用证交易。该法官进一步指出在国际银行实务中,除非一个案件中欺诈4徐冬根著信用证法律与实务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354页。5UNIFORMCOMMERCIALCODE,SECTION51142,1952年版,转引自陆璐欺诈例外条款在英美法系信用证实践中的运用比较,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1期。6OELOFSEOPCITATP396,转引自BASILCOUTSOUDISLETTERSOFCREDITANDTHEFRAUDEXCEPTIONACOMPARATIVEANALYSISOFTHELAWSOFTHEUNITEDSTATESOFAMERICA,ENGLAND,ANDSOUTHAFRICA,载HTTP/WWWLAWONLINECOZA/INTTRADELAW/LETCREDITHTM访问日期2009年2月19日。7DISCOUNTRECORDSVBARDAYSBANK19751LLOYDSREP444,转引自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51页。特别过分,否则如果法院的干涉太过频繁和/或太过经常就将严重损害国际贸易中对信用证这种十分正当有效的支付方式的依赖。在本案中,有两点是和SZETJN案存在区别的SZETJN案的欺诈是已经证实的欺诈,而且该案的开证行不是正当程序持票人。但是法官接着说,尽管在本案中本法官不适用SZETJN案的先例,但这并不是说关于SZETJN案所体现的原则是错误的,也并不是说SZETJN案的原则并不能扩大适用到那些仅仅是指控而关于欺诈事实并未证实的案件。虽然该案最终没有给予禁令,但从该案的判决词中可以看出,法官是认可欺诈作为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的例外的,只是认为只有在欺诈特别严重的时候才可以适用例外。直到1977年英国高院上诉法院做出EDWARDOWENVBARCLAYSBANK19781LLOYDSREP16619773WLR764案的判决,英国高院才批准适用美国SZETJN案所体现的判例原则。8该案的争议本身是针对履约保函,但是审理该案的DENNING法官却将信用证独立性的欺诈例外做了一番说明,从而使英国的判例第一次明确采用了SZETJN案的原则。DENNING法官在判词中引用了SZETJN案并说到在本案中,必须假设卖方已经有意地不装运任何买方订购的货物。在这种情况下,当卖方的欺诈情况已经在卖方向开证行提示单据和汇票要求开证行付款之前被告知了开证行,开证行在信用证项下的义务与基础合同相互独立的原则就不能扩展到被用来保护一个不讲道德卖方。他进一步指出上述美国的判例表明,在信用证严格的独立性原则之外有一个例外当银行知道所提交的单据是伪造的或者要求银行付款的请求是欺诈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无权获得支付时,银行就不应该支付。上诉法院的其他两位法官虽然同意DENNING法官的判决,但是两位法官却又强调说法院在发出禁令之前,该欺诈应该是已经被证实或者很清楚地被证实。9英国高院最终批准在信用证欺诈案件中适用欺诈例外原则的是1982年的CITYMERCHANTSINVESTMENTLTDVROYALBANKOFCANADA10一案。DIPLOCK法官在判词中说到相对于上述关于保兑信用证项下保兑行对货物卖方合同义务原则的一般表述,已经有一个早已建立的例外,那就是当货物卖方出于获8THE“AMERICANACCORD”19771LLOYDSREP278,转引自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52页。9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53页。1019822LLOYDSREP1,P6,转引自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55页。取信用证项下款项的目的而欺诈性地向保兑行提交有关单据,而该单据中明示或默示地包含买方已经知道的不真实基本事实的陈述。虽然到现在为止上述例外还没有被适用在任何一个英国的判例中,但是该判例已经在美国的一宗里程碑式的判例SZTEJNVJHENRYSCHRODERBANKINGCORPORATION中牢固地树立。这宗美国纽约州上诉法院的判例也已经在一宗英国上诉法院判例EDWARDOWENVBARCLAYSBANK中被批准性地提及,尽管该案实际上是关于履约保函纠纷,在该履约保函项下一个银行被假设对于买方负有一项与跟单信用证项下开证行对于卖方相似的付款义务。上述针对信用证受益人来说的欺诈例外显然是适用了一句古老拉丁法律格言“因不道德的原因而订立的合同不可强制执行”,或者用严格的英语来表达的话,就是“欺诈使一切无效”。法院将不允许其程序被一个不诚实的人利用来作为进行欺诈的工具。11从英国的一系列判例来看,英国法院对信用证欺诈例外的适用始终抱着相当谨慎的态度。12其他国家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等各国也在SZTEJN案之后纷纷采用了欺诈例外原则。尽管各国运用的词语表达不一致,例如,德国使用“明显滥用权利”,法国使用“明显欺诈”,意大利使用“欺诈、恶意”或“滥用权利”等,但它们的含义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是一致的。第二节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所涉及的主要问题一、信用证欺诈的含义判断何为信用证欺诈,是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的前提。关于什么是信用证欺诈,UCP从过去到现在的各个版本中都没有信用证欺诈的定义和规定。因此,目前世界各国对信用证欺诈的认定主要依据的是各国的国内法。美国关于信用证的成文法,即UCC第5篇。该篇中虽然有对信用证欺诈作规定,但是也没有对信用证欺诈下专门的定义。UCC第5109(B)条中规定了信用证欺诈的三种形式第一种为某项必要单据属于伪造;第二种为某项必要单据具有实质上的欺诈性;第三种为兑付此项提示将为受益人对开证人或申请11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56页。12详见本文第二章的分析。人进行实质欺诈提供便利。13根据该条款可以看出UCC第5109条中规定的三种欺诈形式都是针对单据的。正如有学者指出,UCC第5109条“规定中涉及的欺诈都是针对单据的”。14英国是典型的判例法国家,对于信用证欺诈的处理原则都散落在各类判例中,虽然涉及信用证欺诈的判例有很多,但是也没有对信用证欺诈下专门的定义。目前在英美,一般把民商事通用的欺诈定义适用于信用证欺诈的定义,15即“任何故意的误述事实或真相以便从另一人处获得好处。”根据元照英美法词典关于欺诈的定义“指为诱使他人放弃有价值的所有物或合法权利而有意识地歪曲真相。无论通过言辞或行动,或虚假的或造成错误印象的陈述,或隐瞒应告知的情况,只要有意欺骗他人,造成或企图造成他人损害的,均为欺诈。”16我国也没有对信用证欺诈作专门的定义,但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对信用证欺诈作了列举式的规定。规定第8条规定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一)受益人伪造单据或者提交记载内容虚假的单据;(二)受益人恶意不交付货物或者交付的货物无价值;(三)受益人和开证申请人或者其他第三方串通提交假单据,而没有真实的基础交易;(四)其他进行信用证欺诈的情形。17根据该条的前三个列举,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信用证欺诈主要是针对单据的,主要是指单据的不真实,包括单据本身的不真实和记载内容的不真实。在我国理论界,有很多学者对何为信用证欺诈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有学者13UCC第5109B条规定“如果申请人宣称某项必要单据属于伪造或具有实质上的欺诈性,或者兑付此项提示将为受益人对开证人或申请人进行实质欺诈提供便利,具有充分管辖权的法院可以暂时或永久禁止开证人兑付某一提示”。14金赛波美国法上信用证欺诈与禁令,载沈四宝主编国际商法论丛(第一卷),法律出版社1999版,第343页。15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20页。16薛波主编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79页。1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载李金泽主编UCP600适用与信用证法律风险防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附录。认为,“所谓信用证民事欺诈,是指欺诈人故意告知被其欺骗人虚假情况,或者隐瞒事实真相,诱使被欺诈人陷于错误做出错误表示,而骗取信用证项下款项的民事欺诈违法行为。”18还有学者指出,“所谓信用证欺诈是指信用证开证申请人或受益人利用信用证独立于基础合同、表面相符等原则,以伪造单据、以假货、次货充真货等方式,对贸易相对方进行欺诈的行为。”19前一位学者的观点是从一般民事欺诈的含义为基础来定义信用证欺诈的,很明显他忽略了信用证欺诈的特殊性。后一位学者在其定义中指出构成信用证欺诈要“开证申请人或受益人利用信用证独立于基础合同、表面相符等原则”,此定义点出信用证欺诈利用“单证相符,交单即付”的本质特点,相比而言更具科学性。笔者认为,所谓信用证欺诈,信用证是欺诈所利用的工具,利用信用证欺诈必定是利用了信用证的内在机制,即利用信用证相符交单即付款的特征所实施的欺诈。由于对信用证欺诈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同,对于信用证欺诈的分类多种多样,再加上近年来互联网等高科技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用证欺诈在形式上也有了很多新发展。有学者认为可以根据实施欺诈的主体将信用证欺诈分为(1)受益人实施的欺诈,其中包括受益人与承运人、议付行等第三人合谋的欺诈,如卖方故意不装运、不交付货物;(2)申请人实施的欺诈,其中包括申请人与开证行合谋的欺诈,如买方开立虚假信用证,骗取卖方货物;(3)受益人与申请人合谋的欺诈,如买卖双方虚设买卖合同的交易基础,骗取银行信用证。20也有学者将软条款信用证列入信用证欺诈的一种。21根据笔者的理解,信用证欺诈必定是以单据和信用证条款严格相符为前提的。而软条款信用证则是在信用证条款中规定一些特殊的款项使得受益人无法做到单证相符从而获得信用证项下的款项,它是以单据与信用证条款不相符为前提的。所以,笔者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讲,软条款信用证不属于信用证欺诈的一种,只能算是与信用证有关的欺诈。其他类似的还有买方开立假信用证骗取卖方货物的欺诈。综上所述,根据笔者的理解,信用证欺诈有三个特点(1)针对单据,也就是说单据本身是虚假的或者单据内容与实际不符;(2)利用了信用证相符交18侯放著信用证信用卡犯罪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19徐冬根著信用证法律与实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46页。20吴庆宝,孙亦闽,金赛波主编信用证诉讼原理与判例,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355页。21如田莉金融欺诈面面观,载国际金融总第158期。方华生,龚培华惩治和预防金融欺诈迫在眉睫,载上海律师1996年第3期。单即付款的特征;(3)以单据和信用证条款严格相符为前提。所以,笔者认为从表现形式上对信用证欺诈作如下分类比较合理(1)伪造单据,即单据并非单据上所表明的签发人所签发;(2)变造单据,即单据确为单据上所表明的签发人所签发,但是内容已被他人篡改;(3)单据内容与实际不符,即单据确为单据上所表明的签发人所签发,而且也未经他人篡改,但是单据上所记载的内容与实际不相符。例如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承运人等串通在没有基础交易的情况下,骗取银行信用证,并提交表面相符单据得到付款,再如受益人通过虚假陈述骗取承运人与信用证条款相符的提单等等。二、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信用证作为国际贸易中广泛采用的国际支付手段,它以银行的信用为依托,如果法院过多干涉,频繁启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会使得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这一国际惯例形同虚设,危及信用证制度的生命,甚至会对一个国家银行的信用以及国家的信用产生伤害。正如都是前文中所提及的DISCOUNTRECORDSVBARDAYSBANK案中MEGARRY法官所说的“在国际银行实务中,除非一个案件中欺诈特别过分,否则如果法院的干涉太过频繁和/或太过经常就将严重损害国际贸易中对信用证这种十分正当有效的支付方式的依赖。”只有特别过分的欺诈才可以启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那么,这“过分”的欺诈如果界定呢也就是说如何确定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呢正确认定信用证欺诈是适用欺诈例外原则的第一步。如果适用条件定得太低,使得任何欺诈都能适用欺诈例外原则,则会严重损害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使得受益人在信用证项下的保障失去价值,而如果适用条件定得太严格,就等同于鼓励欺诈。因此,认定信用证欺诈的适用条件需要在保护信用证交易机制和遏止欺诈两大公共政策之间寻求平衡点。详细来说,这种平衡就如美国宾州最高法院所坚持的一种平衡一方面,信用证所为之服务的政策(即强调信用证项下开征行的付款义务独立于基础合同项下的义务的履行这一特点来确保开征行向卖方的迅速付款),同时,在另一方面,衡平法院所关注的是不奖励欺诈,并为防止出现这种欺诈而污染整个交易的特殊情况而制定一些防卫措施。2222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09页。目前,关于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条件,不仅各国间的规定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各个国家内部的规定也是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不清,致使法官的自由裁量具有很大的空间。即使在试图法典化的美国,在具体的“实质性欺诈”界定上也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十分突出。23三、信用证欺诈例外的豁免在存在信用证欺诈的情况下,如果向开证行提示付款的是善意受让人,那么为了维护信用证的流通性,也为了坚持及保护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就必须保护其流通中产生的信用证项下的票据善意持有者即在不知道有欺诈的情况下,支付了相应对价而取得票据的票据受让人、保兑行、议付行、付款行等。信用证欺诈例外的豁免正是这样一种制度,即在信用证欺诈的情形下,即使银行明知欺诈存在,当持票人是善意时,银行对该单据仍承担绝对的支付义务,不能再适用欺诈例外原则予以否定,而仍需履行其绝对支付义务。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的豁免,国内学术界还没有给其统一的名称。有学者称之为信用证独立性的否定之否定即欺诈例外的例外,24有学者将其作为欺诈例外适用的排除情形,25有学者将其视为欺诈例外的限制,26也有的学者称其为欺诈的例外豁免,27还有学者将其作为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豁免。28名称虽不统一,但对其含义的认可基本相同,即在发生信用证欺诈的情况下,若出现善意持票人,则不能再适用欺诈例外原则。各国设立豁免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鼓励更多的第三人参与到信用证交易中来。开证行或法官必须注意培养而不是破坏这些信用证交易的中间人或中间行对信用证机制的信赖,推动他们积极投身于信用证交易,充分发挥信用证机制付款的迅捷性。因此,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豁免从建立之初就明确地表达了保护信用证交易中善意第三人的利益。29欺诈例外原则的保护对象是开证行,23李金泽信用证欺诈例外具体操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载金融法苑2002年第2期。24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25李金泽信用证欺诈例外具体操作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载金融法苑2002年第2期。26江锦莲,杜明重构我国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的若干问题研究,载商业研究2004年第4期。27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815817页。28王金兰,陈楠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豁免研究,载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29王金兰,陈楠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豁免研究,载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进而最终保护开证申请人以对抗欺诈受益人的付款请求,但信用证交易不仅涉及上述各方当事人,而且也涉及到第三人的利益。通常情况下,行使欺诈的受益人在取得经银行承兑的汇票后不会仍然继续持有该汇票,而是以贴现或转让等方式将该汇票让渡给对欺诈毫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在该种情况下,如果适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信用证交易中的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就缺乏保护。豁免原则为保护善意的第三方而规定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发生欺诈,但只要受益人是善意第三方,就必须付款。四、司法救济措施关于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措施,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国家主要采用法院禁令,而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扣押令。美国法上的禁令是一个法院的命令,用来禁止或者强迫某人做某事。用来禁止的禁令称为“禁止性禁令”,用来强迫的禁令称为“命令性禁令”。所有禁令根据阶段又可分为中间禁令和永久禁令。中间禁令包括为被告利益,在预备审理之前发布的紧急命令,称为临时扣押令,还包括在预备审理之后,但在就实质问题作出判决之前发布的临时命令,称为临时禁令。英国法上的禁令主要有马利华禁令和所有权追诉禁令。所谓马利华禁令,根据英国著名的银行法教科书PAGETSLAWOFBANKING在第11版中说道“马利华禁令是一个法院的命令,用来禁止诉讼中的一方从法院的辖区内转移或处理位于法院辖区内的财产,或在少数情况下在辖区外处理财产。”30德国法上对信用证欺诈的司法救济手段为假扣押和假处分。31假扣押为德国民诉法第916条以下规定的司法救济。假扣押的目的在于藉此查封受益人对银行之请求权,而使银行不得向受益人付款。假处分根据德国民法典第985条作出。如果买方对卖方具有一金钱之请求权,如果不实行扣押将使该请求权受到威胁,或使债权人之债权实现有破灭之危险时,则受益人对银行在信用证项下那个付款请求权可以被扣押。3230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05页。31陈冲,温耀源合译信用状论兼论托收与保证,台湾中华企业管理发展中心1981年版,第167页。32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22723页。根据我国最高院的规定第10条“人民法院认定存在信用证欺诈的,应当裁定中止支付或者判决终止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我国法律中没有禁令或止付令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起诉前或者诉讼过程中,向法院提出申请,通过法院裁决颁发中止支付令来获得适当救济。中止支付的规定与原先具有财产保全性质的冻结令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中止支付已经有了类似英美法系中禁令的性质,针对银行的付款行为,而不再是针对财产。第三节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法理基础虽然从信用证的实践情况来看,欺诈例外原则的引入有其必要性,但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独立抽象性原则和欺诈例外原则之间的矛盾,有必要为欺诈例外原则寻求法理基础。一、欺诈使得一切无效一般认为,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法理基础可以追溯到古罗马谚语,即“欺诈使得一切无效”。英国高院1982年CITYMERCHANTSINVESTMENTLTDVROYALBANKOFCANADA一案中就对此有引用,从而确立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在英国的适用。各国民法一般都有“欺诈使一切民事行为归于无效”的规定。就我国而言,我国民法通则第58条“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二、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上的“帝王原则”,是现代民法理论及立法、司法实践中被普遍遵守的原则,它已成为各国民商法普遍接受的一项基本原则。例如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德国民法典第157条规定“对合同的解释,应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并考虑交易上的习惯。”第242条规定“债务人负有依诚实信用的要求,在遵守交易习惯的前提下履行给付的义务。”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内涵是要求相关的当事人讲究诚信,恪守信用。当受益人提交伪造的单据或带有欺诈性的单据时,其是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的,若在此情况下,仍然坚持适用UCP中的严格相符原则,认为银行应当对受益人付款,而买方只能凭借基础合同向卖方索赔,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三、公共秩序保留原则有学者认为,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源于各国冲突法普遍规定的“公共秩序保留”原则。33所谓“公共秩序保留”,是指一国法院依其冲突规范本应适用外国法时,因其适用会导致与法院地国的重大利益、基本政策、道德的基本观念或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而排除其适用的一种保留制度。34UCP属于国际惯例,国际惯例并不能直接在一国国内产生法律效力。国际惯例的效力如何,依赖于一国国内法的规定。惯例一般只有在国内法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承认的条件下,才发生法律效力。UCP600第1条也规定信用证可明确排除UCP的适用。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规定“我国法律和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公约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国际惯例。”第150条规定“依照本章规定适用外国法律或者国际惯例的,不得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公共利益。”如果当事人选择适用的外国法或国际惯例违反了本国的“社会公共利益”、“法律的基本原则”或“公序良俗”时,法院可以排除其适用。在受益人欺诈情形下,如果还要开证行付款,明显有悖于“诚实信用”这一各国民法普遍采用的原则,因而法院应予排除适用UCP500,而转而适用诚信原则和国内的其他规定。35当欺诈发生,信用证独立抽象性原则的适用将受到“公共秩序保留”原则的制约。33黄进国际私法上的公共秩序,载武汉大学学报1992年第6期。34丁伟,陈治东主编冲突法论,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83页。35蔡磊,刘波著国际贸易欺诈与防范,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97页。第二章西方国家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以及国际商会的态度第一节美国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及司法实践一、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立法现状美国可谓是在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方面立法最完备的国家。SZTEJN案确立的欺诈例外原则在UCC第5篇被成文化。UCC被誉为20世纪英美法系最杰出的一部成文法,同时也是世界著名法典之一。36虽然1952版的UCC吸收了SZTEJN案确立的欺诈例外原则,但是由于对欺诈行为表述不清及欠缺适用条件的规定等原因,使得美国在1995年之前,在实际信用证欺诈案件的操作中出现了不同的适用标准,主要有“绝对欺诈说”,37“蓄意欺诈说”,38“变通欺诈说”,39“推定欺诈说”40等学说。当然这问题在1995年UCC修订后得到了改善。UCC第5109条规定(A)当各项单据表面上严格符合信用证条件或条款,但其中某项必要单据属于伪造或带有实质上的欺诈性,或者兑付此项提示将为受益人对开证人或申请人进行实质欺诈提供便利时(1)开证人应兑付提示,如果提出兑付要求的是36严格地讲,UCC并不是一部具有国家意志强制力的法律,它只是美国两个民间法律研究机构制定的“示范法”供美国各州采用。37在1977年的NYLIFEINSURANCECOVHARTFORDNATIONALBANK43UCCREPSERV2DCALLAGHAN96445257F3D9332001USAPPLEXIS1556544UCCREPSERV2DCALLAGHAN12392001CALDAILYOPSERVICE5855(2)陈述的虚假性;(3)陈述的实质性;(4)作出陈述人对陈述虚假性的知晓或对陈述真实性的忽视;(5)作陈述人的意图,即他试图让某人以某种方式按此陈述行事的合理预期;(6)听取陈述人对陈述虚假性的忽视;(7)听取陈述人对陈述所谓真实性的依赖;(8)听取陈述人按此陈述产生依赖后的权利;(9)听取陈述人按照陈述行事后产生的后果以及遭受的直接后果。该案是有关于实质性欺诈标准的一个就近案例,也被认为是信用证欺诈认定案例中集大成者。该案在认定实质性欺诈的具体标准上迈出了一大步。法官给出了实质性欺诈的具体标准,申请欺诈禁令救济的一方必须证明,对方故意对其作出实质性虚假陈述,且其对该陈述产生了合理信赖并因此遭受到直接损失。美国以欺诈内容的实质性作为适用条件的规则,尽管与普通法上欺诈行为的认定有着一定的差异,却使得欺诈例外条款至少在一定的情形下能够得以实施,且有效遏制欺诈例外原则频繁启用,所以笔者认为UCC对于欺诈的程度加以一个“实质性”要求的做法还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如果对那些根本不影响申请人基础合同项下权利实现的信用证欺诈也允许止付,则会导致禁令的大量出现。如上述案例表明,美国在认定实质性欺诈的标准上已经有了可以参照的案例,但是由于实质性本身含义的模糊性,对于什么是“实质性”,UCC以及美国的判例中始终未能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标准。三、欺诈例外原则在第三方欺诈时仍然适用在美国,无论是在成文法上,还是判例上都表明当第三方欺诈时,即使受益人对欺诈事实不知情,也要适用欺诈例外原则。UCC的第5109条规定欺诈要么是受益人实施的,要么提示的单据是伪造的或者具有实质上的欺诈性。也就是说如果提示的单据是伪造的或者具有实质上的欺诈性,则不要求是受益人实施的。在美国发生的“MERCHANTSCORPOFAMERICANVCHASEMANHATTANBANKNA”46一案。本案原告买方通过银行开出了以卖方为受益人的信用证。信用证规定,本信用证项下索款汇票所附单据应注明货物于1968年1月31日之前在韩国装船。后来表面记载相符的单据递交给了银行,银行于1968年2月194619662LLOYDSREP495,转引自金赛波,李健著信用证法律,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589页。日通知原告买方收到了单据。因怀疑装船和递单之间出现了长达三个星期的时间间隔,原告便申请了证据调查保全令,结果查明实际装船是在1968年2月13日进行的。原告随即申请临时禁令阻止银行支付信用证项下款项。卖方则抗辩称他并不知道单据是伪造或虚假的,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招标采购蔬菜合同范本6篇
- 张迁碑笔法课件
- 2025河南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家政会员制度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4月北京门头沟龙泉镇城市协管员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DB13T 2641-2018 公路废橡塑基热塑性弹性体改性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规范
- DB6101-T 145-2025 日光温室草莓促成栽培技术规程
- 2025年山东文旅集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电商平台客户服务应对话术
- 2025河北雄安新区新建片区学校选聘校长及骨干教师13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青年岗位能手工作汇报
- 肝功能实验室指标解读
- 2025年设计概论试题及答案
- 生产恢复管理办法
- 电焊工职业健康安全培训
- 垂体危象的抢救及护理
- 小学生书法课件模板下载
- 无创机械通气并发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笔试题含答案
- 禁止攀爬安全课件
- (高清版)DB54∕T 0447-2025 建筑空气能供暖通风技术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