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广播电视大学秋季开放教育实施性专业规则说明_第1页
肃广播电视大学秋季开放教育实施性专业规则说明_第2页
肃广播电视大学秋季开放教育实施性专业规则说明_第3页
肃广播电视大学秋季开放教育实施性专业规则说明_第4页
肃广播电视大学秋季开放教育实施性专业规则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甘肃广播电视大学秋季开放教育实施性专业规则说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2008年秋季开放教育实施性专业规则已编制完成并启用,通过新教务管理软件系统2006版(以下简称新系统)可查询和使用,在查询和使用前先向省校教务处申请用户名和密码。现将专业规则管理的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专业设置2008年秋季进入新系统试点的专业11个,其中本科(专科起点)专业4个,专科专业3个,“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专业4个。1本科(专科起点)(4个)专业金融学、法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2专科(3个)专业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行政管理、建筑施工与管理。3“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4个专业园艺技术、农村行政管理、畜牧、畜牧兽医。二、试点的分校、教学点2008年秋季所有教学点的开放教育法学本科专业、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专科专业、“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学生全部进入新系统试点,除此之外,继续试点的分校、教学点及专业为直属学院(工商管理本科、行政管理本科、行政管理专科);兰州分校(金融本科、行政管理本科);金昌分校(行政管理专科),兰州铁路技工学校教学点(建筑施工与管理)。三、关于专业规则管理1中央电大2008年秋季开设的专业,不沿用2008年春季的专业规则。请各有关分校、二级学院、教学点按照新系统中2008年秋季甘肃电大实施性专业规则,及时安排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22008年春季甘肃电大实施性专业规则各专业规则号如下本科(专科起点)金融学(080901202010400)、法学(080901203010100)、工商管理(080901211020100)、行政管理(080901211030100)。专科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080901411020303)、行政管理(080901411030100)、建筑施工与管理(080905408030301)。“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园艺技术(080904451010503)、农村行政管理(080904451050200)、畜牧(080904451030200)、畜牧兽医(080904451030100)。32008年9月5日9月30日将进行新系统的学生选课工作,省校将在同期审查学生选课数据,请有关分校、二级学院、教学点按时完成学生选课工作。4新系统在学生选课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类型来选择专业规则中的课程。三、关于专业规则的调整12008年秋季,中央电大对开放教育专科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了个别调整,新增统设必修课程“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ID号00471,从08秋季起,必修(省)课程“公务员制度讲座”改为选修课程。2各教学点对各级、各季的开放教育学生必须执行入学注册时当年当季省校下发的专业规则,对于新开专业和调整专业各教学点在安排教学和指导学生选课时,必须按照专业规则建议的学期安排注册课程,否则,中央电大不提供考试和教学资源。各有关分校、二级学院、教学点根据本说明做好相关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认真核对学生选课数据,确认无误后再进行选课确认。如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请及时与甘肃电大教务处教学教务科联系。2法学科法学类法学专业(本科)实施性专业规则一、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本科(专科起点),两年制三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达到相当于全日制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四年制本科毕业的水平,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高等法律专门人才。学位目标法学学士二、课程模块设置本专业共设置7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通识课、实践课、补修课。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11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11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195学分。(1)统设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英语1、英语2、计算机应用基础本,共11学分。(2)选修课大学语文(1)、英语1、英语2。2专业基础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26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26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31学分。(1)统设必修课中国法制史、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商法、知识产权法,共26学分。(2)选修课中国法律思想史。3专业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10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26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40学分。(1)统设必修课劳动法学、合同法、法律文书,共10学分。(2)统设省开课国家赔偿法、公司法、竞争法、现代产权法律制度专题、证据学,共16学分。(3)选修课保险法、社会保障法、法律工作者职业道德、环境法学、律师实务。4专业拓展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0学分,全部为选修课,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8学分。选修课房地产评估、期货交易实务、现代管理综合专题。5通识课中央电大设置统一的通识课程平台,所有开放教育专业适用此平台的课程;通识课模块最低学分为2学分;通识课设置及通识教育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识课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电大毕业证书的学生,若再次注册学习电大相关专业,原修专业已注册过的通识课程,在新修专业中不得再次注册学习(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此类课程将不能实现注册),此模块的毕业最低学分通过修读本模块的其它通识课程获得。甘肃电大实施性专业规则通识课模块课程为“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6本专业综合实践包括法律实践法本和毕业论文法本,统设必修,共8学分,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组织实施。该环节不得免修。7补修课补修课是指在注册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习的学生中,部分不具备该专业专科学历或不具备学习该专业相关基础知识的学生必须补修的课程。补修课程学分是按规定需要补修的学生必修的学分和毕业审核的必要条件。补修课程统一使用中央电大确定的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由中央电大推荐教材、提供相关教学支持服务。补修课程必须按照省校的要求做课程注册并进行报考、上报成绩等工作,补修课程由各分校和直属工作站组织考试,并计入毕业总学分。本专业(方向)需补修的课程是民法学、刑法学、法学基础知识,共12学分。38本专业学位论文指南为学位课程,申请学位的学生必修。9对于专业规则表中,课程考试单位为中央电大的课程,必须参加中央电大的考试,即统设必修课参加中央电大统一考试,必修(省)参加省电大考试。10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记入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11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确定的,供学生选课时参考。中央电大据此提供各学期课程教学支持服务。四、毕业规则本专业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依次是公共基础课模块11学分专业基础课模块26学分专业课模块26学分通识课模块2学分专业拓展课模块0学分综合实践模块8学分补修课模块12学分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3学分(需补修的学生为7312学分)。本专业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之和为73学分,各模块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之和为47学分。本专业学位申请的规则是取得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0分(含70分),参加学位外语考试、学位论文指南考试并通过等要求。五、课程说明(一)公共基础课模块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特点及其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介绍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怎样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等等。2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45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工学科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也是电大其他专业必修或选修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安全常识等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处理概述,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汉字输入方法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O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INTERNET入网方法。此外设有WPS文字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报表系统两部分选择教学内容,供各地电大根据本地实际选用。3英语II(1)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年。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22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英语I要求掌握的1600词)以及相关的常用词组;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简短对话或陈述,并能用英语进行简短的日常交谈;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文字材料,理解正确,并能够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通知、介绍和广告等;能够写简短的应用文,如日记、信函、通知等。4英语II(2)4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年。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28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英语I要求掌握的1600词)以及相关的常用词组;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简短对话或陈述,并能用英语进行简短的日常交谈;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文字材料,理解正确,并能够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通知、介绍和广告等;能够写简短的应用文,如日记、信函、通知等。(二)专业基础课模块1中国法制史本课程讲授我国自夏、商、西周至建国前法律在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各时期重要的立法状况和重要法律的基本内容,旨在使学生对我国法律制度的形成有个大致的了解,批判地吸收和借鉴历代法制中有益的东西,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法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并打好法学历史知识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夏朝的法律制度;商朝的法律制度;西周的法律制度;春秋战国的法律制度;秦朝的法律制度;两汉的法律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法律制度;隋唐的法律制度;宋元的法律制度;明清的法律制度;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太平天国的法律制度;中华民国的法律制度;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民主政权的法律制度。2国际公法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统设服务课,5学分,课内学时90,一学期开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国际关系方面的基本常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阐述国际法基本的理论问题,包括国际法的性质与基础、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法的主体、国家等。分论部分阐述国际关系各个领域中的国际法原则、规则的规章制度,包括领土法、海洋法、空间法、国际法上的个人、国际组织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条约法、国际经济法、国际争端法和战争法等。国际法的定义及渊源,国际法主体,国家领土,海洋法,空间法,外交及领事法,战争法等。3国际私法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统设服务课,4学分,课内学时72,一学期开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国际私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并能据此分析和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有关涉外民事法律问题。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国际私法的基本原理、讲授国际私法的对象、范围、性质、定义、原理及其发展,国际私法的基本规范冲突规范,外国人的民事法律地位;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讲授涉外法律关系主体的法律适用,适用于婚姻与家庭关系的法律,适用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合同性债务的法律适用,对外贸易中的法律适用,适用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法律,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涉外继承;涉外民事诉讼与商事仲裁,讲授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司法管辖,涉外民事诉讼的一般法律程序与国际司法协助,区际私法等。4国际经济法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一门统设服务课,4学分,课内学时72,一学期开设。国际经济法是法学的一个分支,在我国法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国际经济法研究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主要包括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货物运输法、国际运输货物保险法、世界贸易组织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说法以及有关争端的解决等。5商法本课程概括阐述了公司法、票据法、保险法、证券法和破产法等方面的概念、特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介绍我国有关的法律制度和本学科的发展趋势。通过学习商法可以使学生对公司、票据、保险、证券等法律制度有所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知识产权法本课程主要阐述了知识产权的概念、原则,系统论述了我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具体操作的基本技能,并结合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活动,介绍了国际知识产权有关公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趋势旨在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及其规定,了解国际知识产权的主要规定及发展。(三)专业课模块1劳动法学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劳动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常用的法律法规。通过学5习本课程,掌握我国劳动法的内容和国际劳动立法的概况,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劳动法学的基本理论和法律规定,解决劳动法律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劳动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劳动法的地位和体系;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与劳动者权利义务;劳动法律关系;劳动合同;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就业保障和职业教育;工资法;工时和休假;职业安全卫生;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职业纪律;社会保险和职工福利;工会;职工民主管理;违反劳动法责任;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劳动争议的处理程序。2合同法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一门统设服务课,4学分,课内学时72,一学期开设。本课程系统阐述了我国合同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各种民事、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合同规范。从理论上对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终止、违约责任、合同法的适用与解释等有关问题进行系统地论述。并具体介绍了有关买卖、供用电、水、气、热力、赠与、借款、租赁、融资租赁、承揽、建设、运输、技术、保管、仓储、委托、行纪、居间等合同。3证据学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统设服务课,4学分,课内学时72,一学期开设。本课程内容主要有证据法的概念、性质和地位;证明的对象、责任、标准以及推定和司法认知;证据的收集、审查和判断;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笔录等。4法律文书法律文书是一门具有法律专业知识性质和特点的应用写作课。法律文书包括规范性的法律文书和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本课程主要讲授司法文书与民用法律文书,属于非规范性的法律文书的基本内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传授国家司法机关、依法授权的法律组织、律师以及国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为解决法律事务而制作的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使学生掌握有关司法文书及民用法律文书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际制作各种法律文书的能力。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文书的涵义、作用、特点和写作要求;公安机关的侦查文书;检察机关的检察文书;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监狱法律文书;律师事务所常用文书;笔录;演说词等。本课程课内学时数为54学时,3学分,一学期开设。5国家赔偿法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省开必修课,3学分,课内学时54,一学期开设。我国国家赔偿法的出台,如同行政诉讼法出台一样,时间上虽在世界发达国家之后,但由于它吸取外国有用的经验,成为一部比较先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赔偿法。本课程既阐述了国家赔偿制度的理论问题,同时又侧重于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的研究,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学习国家赔偿法课程须先修法理学、宪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课程。6公司法本课程是法学专业的省开必修课,4学分,课内学时72,一学期开设。公司法课程是研究有关公司法律问题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对于公司法有一定的了解,也为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打下基础。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公司与公司法的概念,公司及公司法的历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问题、关联公司、外国公司分支机构、法律责任、世界各国的公司法立法等。(五)补修课模块1宪法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系统地阐述了宪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生学习本课程可以为学习其他部门法学打下必要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宪法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介绍了我国现行宪法对保障宪法实施所作的具体规定,宪法的基本理论;中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是本课程的主体部分,包括国家性质、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经济制度和三个文明建设、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家标志等。62经济法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本课程主要讲授我国经济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各个经济法律部门的法律规范,旨在使学生了解我国目前经济法律体系、最新法律规定和解决经济生活中有关经济纠纷的法律规定,为从事经济法律工作打下理论基础。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经济法的概念和地位;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律关系;统计法律制度;会计和审计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企业法律制度;涉外经济法等。3法学基础知识B本课程的学分为4学分,课内学时为72学时,开设一学期。法学基础知识是非法学专业专科毕业而参加法学专业本科阶段学习者必须补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非法学专科毕业的学生接受比较全面的法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其具备继续完成本科学习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由三部分构成法的基本理论,包括法的产生和发展、法的本质和类型、法的作用、法的创制和实施、法律意识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等理论;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包括宪法、民法学、婚姻家庭法、经济法、刑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部门法的基本内容;国际法等的基本原则和规范。鉴于非法学专业专科毕业而参加法学专业本科阶段学习者还要补修宪法学和经济法学,在本科教育中还要专门学习知识产权法、商法、国际法学概论等课程,作为法学本科补修课的“法学基础知识”对宪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商法、行政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不作教学要求,不列入考核内容。六、本规则由中央电大及省电大负责解释,执行中若调整将以补充条款另行通知。7法学科法学类法学本科专业规则专业名称法学规则号080901203010100学生类型开放专业层次本科专科起点毕业学分73中央电大考试学分47模块名模块最低毕业学分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建议开设学期考试单位100405开放教育入学指南1统设必修1中央200808计算机应用基础本4统设必修3中央301810英语13统设必修1中央401818英语23统设必修2中央500265大学语文125统设选修2省602087英语(1)3统设选修3省公共基础课1111195702088英语(2)3统设选修4省800576国际公法5统设必修2中央900585国际经济法4统设必修5中央1000599国际私法4统设必修3中央1101267商法4统设必修4中央1202025中国法制史5统设必修1中央1302028知识产权法4统设必修5中央专业基础课2626311402013中国法律思想史5统设选修1省1550532律师实务3非统设选修6省1651168保险法3非统设选修3省1751169社会保障法3非统设选修4省1851174法律工作者职业道德2非统设选修2省1900371法律文书3统设必修6中央2000650合同法4统设必修4中央2101012劳动法学3统设必修3中央2200517公司法4统设必修省4省2300604国家赔偿法3统设必修省1省2400989竞争法3统设必修省5省2501420现代产权法律制度专题2统设必修省4省专业课2610402602041证据学4统设必修省2省82700678环境法学3统设选修6省2850775素质教育2非统设必修省2省2901803应用写作(汉语)4统设选修3省3002051哲学引论3统设选修2省3102130心理与健康3统设选修2省通识课20153202133实用法律基础3统设选修2省法学科法学类法学本科专业规则(续表)模块名模块最低毕业学分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建议开设学期考试单位3300399房地产评估3统设选修6省3401170期货交易实务3统设选修4省专业拓展课0083501415现代管理综合专题2统设选修6省3600062毕业论文(法本)5统设必修6省实践课8083750185法律实践(法本)3统设必修6省3800382法学基础知识43901111民法学4补修课120124001697刑法学49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专业(本科)实施性专业规则一、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学历层次、学制)本科(专科起点),两年制三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专业培养目标(相应学历专业培养目标)行政管理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公共管理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位目标管理学学士二、课程模块设置本专业共设置7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通识课、综合实践、补修课。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11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11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18学分。(1)统设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英语1、英语2、计算机应用基础本,共11学分。(2)选修课学位论文指南。2专业基础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12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12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12学分。统设必修课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概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共12学分。3专业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20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32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32学分。(1)统设必修课西方行政学说、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行政领导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城市管理学,共20学分。(2)统设省开课地方政府学、行政伦理学、公共管理学,共12学分。4专业拓展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0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8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12学分。(1)统设省开课社会保障学、中外政治思想史,共8学分。(2)选修课信息管理概论。5通识课中央电大设置统一的通识课程平台,所有开放教育专业适用此平台的课程;通识课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为2学分;通识课设置及通识教育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因此通识课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电大毕业证书的学生,若再次注册学习电大相关专业,原修专业已注册过的通识课程,在新修专业中不得再次注册学习(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此类课程将不能实现注册),此模块的毕业最低学分通过修读本模块的其它通识课程获得。甘肃电大实施性专业规则通识课模块课程为“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106本专业综合实践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作业,统设必修,共8学分,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组织实施。该环节不得免修。7补修课补修课是指在注册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习的学生中,部分不具备该专业专科学历或不具备学习该专业相关基础知识的学生必须补修的课程。补修课程学分是按规定需要补修的学生必修的学分和毕业审核的必要条件。补修课程统一使用中央电大确定的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由中央电大推荐教材、提供相关教学支持服务。补修课程必须按照省校的要求做课程注册并进行报考、上报成绩等工作,补修课程由各分校和直属工作站组织考试,并计入毕业总学分。本专业(方向)需补修的课程是政治学原理、行政管理学,共8学分。8本专业政府经济学、公共政策概论、公共部门人力管理为学位课程。9对于专业规则表中,课程考试单位为中央电大的课程,必须参加中央电大的考试。即统设必修课参加中央电大统一考试,必修(省)参加省电大考试。10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记入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11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确定的,供学生选课时参考。中央电大据此提供各学期课程教学支持服务。四、毕业规则本专业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依次是公共基础课模块11学分专业基础课模块12学分专业课模块32学分专业拓展课模块8学分通识课模块2学分综合实践8学分补修课8学分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3学分(需补修的学生为738学分)。本专业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之和为73学分(需补修的学生为738学分),各模块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之和为43学分。本专业学位申请的规则是达到毕业要求,三门学位课程成绩达到70分(含70分),毕业论文成绩为良好,其他课程成绩及格,同时通过学位外语考试。五、课程说明(一)公共基础课模块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特点及其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介绍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怎样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等等。2计算机应用基础(本)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其中实验45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工学科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也是电大其他专业必修或选修的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的产生、发展及应用,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安全常识等计算机基本知识;信息处理概述,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方式,汉字输入方法等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DO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使用方法;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INTERNET入网方法。此外设有WPS文字处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WORD文字处理系统、EXCEL电子报表系统两部分选择教学内容,供各地电大根据本11地实际选用。3英语II(1)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年。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22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英语I要求掌握的1600词)以及相关的常用词组;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简短对话或陈述,并能用英语进行简短的日常交谈;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文字材料,理解正确,并能够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通知、介绍和广告等;能够写简短的应用文,如日记、信函、通知等。4英语II(2)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年。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28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英语I要求掌握的1600词)以及相关的常用词组;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能够听懂日常生活中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简短对话或陈述,并能用英语进行简短的日常交谈;能够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文字材料,理解正确,并能够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通知、介绍和广告等;能够写简短的应用文,如日记、信函、通知等。(二)专业基础课模块1政府经济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政府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了解政府管理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使学生掌握应用经济分析方法分析政府的公共事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府、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外部效应与政府经济政策、政府经济行为与公共选择、政府支出、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转移性支出、政府收入、政府税收收入、政府非税收入、政府债务、政府预算、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国际间政府经济关系等。2公共政策概论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开设一学期。公共政策概论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和提高应用公共政策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政策问题的能力,为服务经济和地方公共事务管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导论、公共政策主体及其能力、公共政策系统与决策体制、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决策、公共政策过程中的执行、公共政策评价、公共决策的思维方法、公共政策与系统分析、知识经济时代的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案例及其分析、公共政策的理念转型及其挑战等。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全面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系统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在区分公部门管理与私部门管理不同特点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技术与方法。作为行政管理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本课程是以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为研究对象,从我国公共管理的实践出发,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理论,揭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特征、管理环节与方法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它与人事制度类课程,特别是与公务员制度具有密切的关系,它是学生掌握行政学专业知识的一门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沿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资本的构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与预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流动、公共部门工作分析与职位分类管理、公共部门人力招募与选录、公共部门人力培训与开发、公共部门人力使用、公共部门人力激励、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公共部门人力薪酬管理。(三)专业课模块1西方行政学说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西方行政学说课程主要介绍西方公共行政学产生前和产生以来的行政思想,从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对公共行政学思想发展范式进行提炼,对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学说进行梳理,对公共行政学发展的主题进行讨论,归纳公共行政学一百多年来的范式演变。通过学习本课程,将使学生掌握西方行政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系统了解各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行政学说,更深一层地了解行政管理思想的演变及其影响,并从行政理论的12变革和历史作用中得到启示,加深对行政活动规律的认识,把握西方行政学的发展趋势,为我国政府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效率提供有益的建议。西方行政学说的主要内容是1、行政学产生前的行政思想(19世纪之前);2、行政学形成时期的行政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3、行政学发展时期的行政思想(20世纪4060年代);4、行政学繁荣时期的行政思想(20世纪70年代现在)。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开设一学期。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行政法的基本理论及各种具体的制度与规则,培养学生运用行政法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行政法的概念、特征和基本原则;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公务员;行政授权和行政委托;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合同;行政处罚;行政监督;行政责任;行政复议;行政赔偿等。3行政领导学本课程4学分,72学时,开设一学期。行政领导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领导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正确地认识领导活动的现象、矛盾、特点和规律,培养和提高应用领导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加强知识厚度,为成为成功的领导者,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导论、领导权力与制约、领导体制与改革、领导环境与文化、领导个体素质与群体结构、领导关系与角色、领导战略与决策、领导选才与用人、领导思维与创新、领导艺术与方法、领导效能与发展、现代领导与电子政务等。4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对中国的国体、政体及其主要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构、运行机制等有个系统而科学的认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基层自治制度等。5城市管理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城市管理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城市管理的原理、原则与方法。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市政体系、市政体制、城市法治、市政职能、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土地与住房、城市消费与生活服务、城市人口与民政管理、城市治安管理、城市环境管理等。6行政伦理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使学员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行政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其认识和运用行政伦理学的一般规律来正确分析和解决行政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以德行政的需要和国家公务员素质提高的需要。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教学上要求学生理解并掌握的教学基本内容,学习掌握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并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行政实践能力。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伦理学概述(行政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行政伦理学关于效率、法治、权力、伦理、正义、公平、民主的基本观点;行政思想、态度和作风;行政良知和良能;行政责任、行政纪律、行政荣誉、行政人格、行政伦理规范、政府信任关系、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等。(四)综合实践模块1毕业作业2社会调查(五)补修课模块1政治学原理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政治学原理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理论和方法,从客观政治现实出发,对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把它概括归纳、总结上升为理论形态。政治学原理是对于政治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的理论论述。13本课程主要解决的是政治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人们对于政治的理性认识和最高层次的思辩。同时,政治学原理是力图阐明一切政治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的共相。本课程是人们认识、把握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思想基础,是掌握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各方面知识的理论基础,是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骨干基础课。2行政管理学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开设一学期。行政管理学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与管理能力的管理人才,教学内容既包括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也介绍了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同时,紧密联系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的实践。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行政环境、政府职能、行政体制、公共组织、行政领导、人事行政、机关行政、行政决策、行政监督、法治行政、行政方法、公共财政、行政效率、行政改革等内容。六、本规则由中央电大及省电大负责解释,执行中若调整将以补充条款另行通知。管理学科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本科专业规则专业名称行政管理规则号080901211030100学生类型开放专业层次本科专科起点毕业学分73中央电大考试学分43模块名模块最低毕业学分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序号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建议开设学期考试单位100405开放教育入学指南1统设必修1中央200808计算机应用基础本4统设必修3中央301810英语13统设必修1中央401818英语23统设必修2中央公共基础课111118501750学位论文指南7统设选修6省600506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4统设必修3中央700510公共政策概论4统设必修1中央专业基础课121212802047政府经济学4统设必修2中央900206城市管理学4统设必修4中央1000270当代中国政治制度4统设必修4中央1101588西方行政学说3统设必修5中央1201712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5统设必修1中央1301714行政领导学4统设必修2中央1400287地方政府学4统设必修省4省1500508公共管理学4统设必修省4省专业课3220321601726行政伦理学4统设必修省4省1750775素质教育2非统设必修省2省通识课20151801803应用写作(汉语)4统设选修3省141902051哲学引论3统设选修2省2002129自我发展与团队管理3统设选修2省2102130心理与健康3统设选修2省2250627社会保障学4统设必修省2省2350898信息管理概论4非统设选修1省专业拓展课80122401951中外政治思想史4统设必修省4省2500112毕业作业5统设必修6省实践课8082650631社会调查3统设必修5省2701723行政管理学4补修课8082802034政治学原理4管理学科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实施性专业规则一、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规格本科(专科起点),两年制三年业余学习,最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系统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学业结束时,适合在企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项目管理工作以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系统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具有企业综合管理的基本素养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一门外语;具备一定自学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身体素质方面,身心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学位目标达到学位授予条件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二、课程模块设置本专业共设置7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通识课、综合实践、补修课。三、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11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11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18学分。(1)统设必修课开放教育入学指南、英语II(1)、英语II(2)、计算机应用基础(本),共11学分。(2)选修课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2专业基础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9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16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20学分。(1)统设必修课西方经济学(本)、组织行为学,共9学分。(2)统设省开课现代管理专题,人力资源管理,共7学分。(3)选修课经济学方法论。3专业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24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34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38学分。15(1)统设必修课小企业管理、货币银行学、成本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公司概论、流通概论,共24学分。(2)统设省开课国际贸易实务、市场营销策划,企业信息管理,共10学分。(3)选修课企业策划。4专业拓展课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0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3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11学分。(1)统设省开课期货交易实务,3学分。(2)选修课金融市场、管理会计。5通识课中央电大设置统一的通识课程平台,所有开放教育专业适用此平台的课程;通识课模块毕业最低学分为2学分;通识课设置及通识教育是中央电大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因此通识课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电大毕业证书的学生,若再次注册学习电大相关专业,原修专业已注册过的通识课程,在新修专业中不得再次注册学习(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此类课程将不能实现注册),此模块的毕业最低学分通过修读本模块的其它通识课程获得。甘肃电大实施性专业规则通识课模块课程为“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6本专业综合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统设必修,共8学分,由地方电大根据中央电大和省电大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组织实施。该环节不得免修。7补修课补修课是指在注册开放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习的学生中,部分不具备该专业专科学历或不具备学习该专业相关基础知识的学生必须补修的课程。补修课程学分是按规定需要补修的学生必修的学分和毕业审核的必要条件。补修课程统一使用中央电大确定的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由中央电大推荐教材、提供相关教学支持服务。补修课程必须按照省校的要求做课程注册并进行报考、上报成绩等工作,补修课程由各分校和直属工作站组织考试,并计入毕业总学分。本专业(方向)需补修的课程是管理学基础、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共12学分。8对于专业规则表中,课程考试单位为中央电大的课程,必须参加中央电大的考试。即统设必修课参加中央电大统一考试,必修(省)参加省电大考试。9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记入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10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确定的,供学生选课时参考。中央电大据此提供各学期课程教学支持服务。四、毕业规则本专业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依次是公共基础课模块11学分专业基础课模块16学分专业课34学分专业拓展课3学分通识课2学分综合实践8学分补修课12学分本专业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3学分(需补修的学生为7312学分)。本专业各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之和为73学分(需补修的学生为7312学分),各模块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之和为44学分,学分达到培养目标和要求后,准予毕业,并颁发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证书。本专业学位申请的规则是通过毕业审核,必修课平均成绩75分(含)以上,其他课程平均成绩70分(含)以上,通过学位英语考试,毕业论文成绩在良好(75分)以上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学生,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五、课程说明(一)公共基础课模块1开放教育入学指南本课程1学分,课内学时18学时,开设一学期。本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学生开设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接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了解和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了解并尽快适应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学习技能,逐步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16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概述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含义、特点及其与其他教育形式的区别;介绍广播电视大学的系统结构、办学形式、运行机制、教学管理和社会声誉;介绍电大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一般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和技巧;介绍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学习的方法,怎样利用计算机网络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以及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一般教学媒体的使用方法等等。2英语II(1)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年。本课程为公共英语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2200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英语I要求掌握的1600词)以及相关的常用词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