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矿山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_第1页
全国矿山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_第2页
全国矿山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_第3页
全国矿山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_第4页
全国矿山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培训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矿山开采区专题培训讲义技术组目录1总论311目的意义312调查范围及对象313技术路线414调查用标准与规范62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地下水调查与评价621完善清单622确定重点调查对象623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7231资料收集7232现场踏勘8233人员访谈824调查监测8241地下水监测点布设8242土壤监测布点9243地表水监测布点10244制定地下水监测布点方案10245监测项目10246监测频次11247样品采集与分析12248质量控制1225地下水质量评价和污染现状评价13251地下水质量评价13252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1326地下水污染问题和成因分析143附件要求1431所需信息资料清单1432所需信息图件清单15附件一矿山代码与规模分类表16附件二矿山开采区基本情况调查表19表241矿山开采区清单19表241矿山开采区基础信息调查表22表242矿山废弃物排放情况调查表1表243矿山现场勘察表11表244钻孔信息表12表245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监测井信息表14表246地下水现场采样记录表161总论11目的意义矿产资源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中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大国,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储量总值占全世界的1464。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各类矿产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矿山开采产业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矿山开发活动引发的自身及周边区域的地下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2011年10月28日,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实施,标志着地下水污染防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未来510年内的主要工作任务,开展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价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是为了摸清全国地下水的基础环境状况,建立健全地下水环境监管体系,进一步推进地下水保护的基础和重要一环。根据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02020年),开展地下水典型污染场地修复。借鉴国外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经验,在地下水污染问题突出的工业危险废物堆存、垃圾填埋、矿山开采、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包括勘探开发、加工、储运和销售)等地区,筛选典型污染场地,有计划地开展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试点工作。切断废弃钻井、矿井等地下水污染途径。报废的各类钻井、矿井要由使用单位负责封井,及时实施废弃井回填工作,并保证封井质量,避免各层地下水互相联通,防止污染物通过废弃井进入地下水。地下水环境基础状况调查是了解地下水数据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地下水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环境基础状况调查是全国地下水环境基础状况调查的重要部分,其主要目标与任务是(1)建立一套矿山地下水调查与评估方法体系与技术规范,用以指导全国矿山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评估工作;(2)摸清我国重点矿山地下水环境现状,正确判断矿山地下水污染形势;(3)提出矿山地下水调查技术要求,科学有效地实施矿山地下水污染防治;(4)科学制定和完善我国矿山地下水环境管理制度和政策。12调查范围及对象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的对象(1)正在生产矿山或闭矿矿山;(2)调查范围主要包括每个选定的调查对象内的采场、废石堆场(排土场)、选矿厂、尾矿库。(3)用于矿山生产生活的地下水取水水源地(按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调查规范)。13技术路线通过收集整理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编制技术工作方案,在试点省进行试点,经过方案修订后在全国展开重点调查,调查结果经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报国家进行汇总后形成相应的技术报告与规范政策,为国家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提供基础支撑。(1)实施方案制订制定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与评估实施方案,规定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环境基础状况调查的原则、对象、调查方法与工作流程。(2)方案试点与修正根据全国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环境基础状况调查工作方案,在试点省进行试点工作,根据试点省反馈意见,结合专家论证意见进行修正,形成最终工作方案。(3)全国培训编写培训教材,开展全国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环境调查与评估的技术培训,指导全国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基础环境调查与评估工作的开展。(4)重点调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根据工作方案开展本辖区内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重点调查。(5)成果汇总与信息管理基于全国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的调查与评估,采集、汇总与分析基础调查信息,建立并完善国家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环境调查数据库,为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科学管理提供基础依据。(6)防治对策与管理政策在全面重点调查与评估我国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不同类型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从宣传教育、监控预警、风险评估、管理规范等方面,提出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环境管理的技术经济政策建议。项目技术路线图如下评估管理和政策试点省份调查编制指导性文件技术方案工作方案确定试点省份典型矿山地下水调查试点省矿山地下水调查试点经验反馈指导性文件试行稿全国调查评估培训开展重点调查调查省级评估阶段编制调查评估报告污染综合评估防污性能评估环境风险评估核查数据库和信息平台调查评估技术方案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基础环境信息图集调查评估报告法律法规监管方案技术政策经济政策宣传教育全国矿山地下水调查环境风险管理图11技术路线图14调查用标准与规范1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2地下水污染地质调查评价规范(DD200801)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4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5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与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7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42004)8污染源编码规则(试行)(HJ6082011)9岩土工程勘查规范(GB500212001)10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01331994)11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D200601)12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13稀土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12011)14铜、镍、钴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72010)15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GB254662010)16钒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64522011)2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地下水调查与评价21完善清单充分利用国土、水利、环保的资料,填报辖区内矿山企业名称、类型、开采规模、尾矿库数量与规模、监测井的情况等信息。详细表格与填表说明见附件二表241。22确定重点调查对象由于我国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及金等矿类(种)矿山污染风险程度相对较高,尾矿、固体废弃物的堆放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确定以下矿山行业为主要筛选对象(矿山污染源重污染行业名录见表21)。表21矿山污染源重污染行业名录一览表编号行业类别行业中类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贵金属矿采选1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2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铁矿采选编号行业类别行业中类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褐煤的开采洗选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他煤炭采选土砂石开采化学矿采选4非金属矿采选业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说明该表中无小类的选择中类的全部行业,有小类的选择小类行业。选择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补给区和径流区内的生产及闭矿矿山,在此范围外的还应考虑矿山规模,选择(特)大、中型矿山;对于具有区域特征的,处于同一成矿带内的分散矿山开采区,应综合考虑它们对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的地下水的影响。在矿山企业中,尽管不满足上述条件,但对当地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已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矿山纳入本次调查范围。23资料收集与现场踏勘231资料收集收集现有调查资料和科研数据,调查资料包括包括矿山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矿山开采可行性报告、矿山勘查地质报告、矿山矿藏贮量报告、矿山污水处理设施设计方案等相关报告。在区域调查中,宜选用卫星遥感图像,用于区分地貌类型、水系、土地利用变化等,确定矿山开采可能的影响范围。表21资料收集清单序号名称来源用途1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企业企业基本信息、开采方案、地下水采样井位置及开采前地下水质情况2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企业区域地下水流场,补径排方式,富水性等。3土地利用现状报告国土局了解矿区及周边区域土地利用现状4矿产资源开采可行性报告企业基本信息5矿产资源地质勘察报告企业区域地质结构6矿山企业废水处理工艺企业废水的水质与处理工艺、废水水质7尾矿库设计方案企业分析尾矿库是否防渗、下垫面地质结构与防污性能8近20年调查区主要气象气象局了解区域降水量、降水频率等情况站的气象系列监测资料,包括多年平均及月平均降雨量、蒸发量、气温等资料9尾矿库及选矿厂场地工程勘察报告企业了解尾矿库及选厂的地质状况通过以上资料调查,以达到如下目的1)包气带结构查明包气带地层时代、岩性组成、厚度、结构以及分布特征,特别是包气带中粘性土层的组成、厚度与分布特征,了解包气带岩(土)体的渗透性能。2)地下水系统结构查明含水层的地层时代、岩性组成、厚度与分布,边界条件,顶底板岩性、厚度和隔/透水性能。3)补给、径流、排泄条件查明地下水的补给来源、补给区分布,径流区的循环条件、分布范围,排泄方式、排泄区分布等,分析地下水流场变化情况。232现场踏勘调查人员对重点调查企业填报附表二中表241和表242两个表,通获得矿山企业的基本情况,摸清矿山污染源的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矿种类型、开采规模、开采时间)、管理情况(是否有环境管理机构、环境监测频次等)、污染物排放情况(废水、固体废物与占用土地情况)、污染物处理处置情况(处理设施规模与工艺、运行时间)。根据收集的地下水水文资料,现场调查矿山开采方式,尾矿库、开采区与选矿区的分布,以及地下水采样井、取水井与泉水的分布情况,分析是否满足本次调查的要求,如果满足要求,则可直接进行取样分析,如果不满足要求,需要新建监测井。详细填写现场调查表,详见附表243,包括矿山类型、开采时间及尾矿库、选矿区与开采区地理坐标,周围敏感点情况。调查必须获得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流场(地下水位等值线)。摸清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情况,及与地表水是否存在水利联系。同时调查矿区及其所在地的地下水动态特征,收集历年环境监测资料,分析地下水的变化趋势。地下水监测井(孔)充分利用已水井、泉水与监测井(试验井)等,尤其是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使用的监测井或试验井,在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补充建设监测井。233人员访谈通过访问调查对象的知情人员,获取生产活动、污染排放等相关信息;访问调查对象所在区域地质水文地质队等单位,获知调查对象的水文地质及与地下水质量相关信息;访问调查对象所在区域环保、水利等部门,获知调查对象的污染排放情况、地表水信息、地下水利用情况等;访问区域气象部门,获知调查对象的气象信息。24调查监测241地下水监测点布设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监测井布设总体要求在调查区域内地下水流上下游及垂直于水流方向进行布设,地下水监测以矿业活动影响的含水层,同时考虑有水力联系的其他含水层。由于矿山所处地貌类型差异,矿山监测井布设分为平原及平缓高原与山地丘陵两种类型矿山。1、平原及平缓高原型矿山地下水监测井布设原则(1)采矿区、分选区和尾矿库在相同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内的矿山1在矿山影响区上游边界50米100米处布设1个背景监测井;2在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影响区两侧各设置监测井应大于2个(含2个);3矿山开采区地下水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1个点;4根据矿山开采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源特征,在尾矿库下游设置1个监测井,以评价尾矿库对地下水的影响。(2)采矿区、分选区和尾矿库位于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的矿山1在尾矿库影响区上游边界50米100米处布设1个背景监测井;2在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影响区两侧各设置监测井应大于2个(含2个);3尾矿库地下水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不得少于1个点;4在尾矿库下游50100M内设置1个监测井,以评价尾矿库对地下水的影响;5采矿区与分选区分别设置1个监测井以确定其是否对地下水导致污染,如果地下水已污染,则应加密布设监测井,以确定地下水的污染范围。2、山地丘陵型矿山地下水监测井布设原则可以根据选择有水力联系的泉眼、试验井作为监测点,充分利用原有的水文水质勘探井、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地下水监测井。同时沿河谷地表水流向按上中下游采集3个地表水样品,采样点与地下水采样井位置基本一致。(1)采矿区、分选区和尾矿库在相同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内的矿山1以开采区附近50100M处泉眼或监测井布设1个监测井,作为背景监测点2在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的地下水汇流区采取扇形布点法布设监测断面,河谷河漫滩宽度低于20M,则在020M之间布设一个地下水监测点,如果超过20M,应在020M与20M50M、50M以外分别布设监测井。3在沿地下水流方向下游0500M、20005000M分别布设两个监测断面。(2)采矿区、分选区和尾矿库位于不同水文地质单元的的矿山采矿区、分选区与尾矿库分别处于不同地下水文地质单元,其中尾矿库地下水监测井布设原则为1以尾矿库附近50100M泉眼、试验井或监测井作为背景监测点。2在垂直于地下水流方向的地下水汇流区采取扇形布点法布设监测断面,河谷河漫滩宽度低于20M,则在020M之间布设一个地下水监测点,如果超过20M,应在020M与20M50M、50M以外分别布设监测井。3在沿地下水流方向下游0500M、20005000M分别布设两个监测断面。采矿区与分选区分别设置1个监测井以确定其是否对地下水导致污染,如果地下水已污染,则应按尾矿库布点原则加密布设监测井,以确定地下水的污染范围。242土壤监测布点(1)土壤调查采样点原则要求与监测井一致,同时在调查对象下游50100M必须采集一个土壤剖面,剖面的深度从地表至地下水含水层顶部。(2)采样深度一般选取020CM土壤混合样。(3)剖面样品按020CM,2050CM,50100CM土壤母质层进行取样。243地表水监测布点采样目的分析矿山开采区活动过程对地表水的影响,以及地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布点原则(1)在河流上游5001000米设置一个背景采样点。(2)经过矿山开采区下游50100米设置一个采样点。(3)在矿山开采区下游2000米处5000米处设置一个采样点。244制定地下水监测布点方案整理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的资料,初步推断调查对象污染或者可能遭受污染的可能性以及污染的主要途径、主要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以及可能的污染范围。根据调查对象的地下水监测点和土壤采样点位布设方法,制定监测点位布设方案,并由省相关单位组织专家评审。245监测项目按照有重点调查、突出饮用水水源地的原则,考虑到目前经济技术支持能力,地下水监测的指标主要参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规范(1500001250000)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针对矿山污染的特征,将拟测定的指标分为基本指标和特征指标(表22)。表22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下水监测指标指标类型指标名称指标数量基本指标PH值、溶解氧、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CL1、SO42、HCO3、K、NA、CA2、MG2、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高锰酸盐指数、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氰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总放射性、总放射性23有色金属矿铜、锌、钼、钴、汞、砷、硒、镉、六价铬、铅、镍、总铬、砷、氰化物、石油类16特征指标黑金属矿铁、锰、砷、总石油烃、硫化物、总氮、总磷、石油类、锌、铜、铬、镉、钒、汞、铅、砷16贵金属矿总磷、溴化物、铝、铍、钡、锑、硼、银、铊、金、总铬、氰化物12铂族金属矿石油类、总磷、总氮、锌、铬、六价铬、铅、镉、汞、砷10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矿石油类、总磷、总氮、总锌、钍铀总量、总铬、六价铬、总铅、总镉9化工原料非金属矿硫化物、汞、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镉、铬、砷、六价铬、烷基汞、铍、苯并芘、镍13煤矿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铜、总锌、铁、锰8在建立监测井过程中,必须同时采集土壤样品,土壤剖面必须进行拍照,建立土壤剖面图库,土壤监测指标见表23。表23土壤监测指标指标类型项目名称项目数量理化含水量、酸碱度、可溶盐、氧化还原电位、阳离子交换容量CEC、颗粒级配、有机质含量、粘土矿物组成8无机镉、汞、砷、铜、铅、总铬、锌、镍、总磷TP、总氮TN、氟化物、氰化物12卤代烃类三氯甲烷、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单环芳烃类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多环芳烃蒽、荧蒽、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A芘、茚并1,2,3芘有机其他三氯乙醛、挥发酚、邻苯二甲酸酯19矿山地表水监测指标详见表24。表24矿山开采区及周边区域地面水监测指标指标类型指标名称指标数量基本指标PH值、溶解氧、挥发性酚类、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氰化物、石油类8有色金属矿铜、锌、钼、钴、汞、砷、硒、镉、六价铬、铅、镍、总铬、砷、氰化物14黑金属矿铁、锰、砷、硫化物、总氮、总磷、石油类、锌、铜、铬、镉、钒、汞、铅、砷16贵金属矿总磷、溴化物、铝、铍、钡、锑、硼、银、铊、金、总铬、氰化物12铂族金属矿石油类、总磷、总氮、锌、铬、六价铬、铅、镉、汞、砷10特征指标稀有稀土及分散元素石油类、总磷、总氮、总锌、钍铀总量、总9矿铬、六价铬、总铅、总镉化工原料非金属矿汞、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镉、铬、砷、六价铬、铍、苯并芘12煤矿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铜、铁、锰8246监测频次每个调查对象至少在67月份完成一次采样,有条件的地方可按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至少各监测1次水位、水质。有条件的地方按地区特点分四季采样。247样品采集与分析样品分析仅取下游的地下水样品做全指标分析,其余点位的样品仅分析特征性指标。1、地下水样品采集与分析根据地下水调查环境技术指南要求进行。2、土壤样品采集按照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3、地表水样品采集按照水质采样技术规程SL18796。248质量控制地下水监测井建设、样品采集、运输、保存与分析等质量控制依据地下水调查环境技术指南。2581样品采集质量控制(1)地下水样品采集质量控制1)采样前的准备确定采样负责人,采样负责人应了解监测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并了解采样监测井周围的情况,熟悉地下水的采样方法、采样容器的洗涤和样品保存技术;制定采样计划,采样计划包括采样目的、监测井位、监测项目、采样数量、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需要现场监测的项目。采样器材与现场监测仪器的准备人工采样器。对水位、水温、水温、PH值、电导率、浑浊度、色、臭等现场监测项目。应在实验室内准备好所需的仪器。2)采样过程采样前,容器应先用混合均匀的水样洗涤23次,然后正式取样。同时可现场测定PH值、溶解氧以及电导率。按水样存储时间的要求,采样时要加入相应的保存剂(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加保存剂H2SO4至PH2可保存时间24小时),贴好标签,了解并记录采样点位的周围情况。3)采样后期处理运回实验室冷冻4冰箱保存。(2)土壤采样方法1)土壤背景值样品采集样品必须包括主要类型土壤并远离污染源,而且同一类型的土壤应有35个重复样点,以便检验本底值的可靠性。2)采样部位和深度一般取样深度020厘米。3)采样方法、数量土样采用多点混合均值土样采集方法,每个混合土样由至少4个样点组成。样点分布范围可根据情况确定。每个点的取土深度及重量应均匀一致。采样器应垂直于地面,入土至规定的深度。采样使用不锈钢、木、竹或塑料器具。样品处理、储存等过程不要接触金属器具和橡胶制品,以防污染。每个混合样品一般取1KG左右,如果采集样品太多,可用“四分法”弃去多余土壤。4)样品编号和档案纪录做好采样记录土样编号、采样地点及经纬度、土壤名称、采样深度、采样日期、采样人、备注等。2582样品保存(1)地下水样品保存冷藏是短期内保存样品的一种较好方法,将地下水样品运回实验室冷藏。冷藏对测定基本无影响,但冷藏温度必须控制在4左右,温度太低,水样结冰体积膨胀会使玻璃容器破裂,或样品瓶盖被顶开失去密封,样品受污;温度太高则达不到冷藏的目的。但是冷藏保存也不能超过规定的保存期限。要求挥发性有机样品14天内完成测定;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7天内完成提取,40天内完成测定。(2)土壤样品保存从野外采集到的样品运到实验室后,为避免受微生物的作用引起发霉变质,应立即把全部样品进行风干,风干土样较易混合均匀,重复性、准确性都比较好。样品风干处应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2583实验室质量保证与控制质量控制是监测和保证现场采样质量和监测质量的重要措施。一般现场采样的监控指标有平行样和空白样。空白样可以反映样品从采集到抵达实验室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外界干扰因素。其采样方法是在采集第1个样品的同时,现场将经实验室检测合格的纯净水注入样品瓶,其所有操作完全按照其它样品采样方法进行。空白样采集完成后,须伴随同批样品采集全过程。每批样品必须采集少于1组空白样。平行样反映样品采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为或仪器误差。其采样方法与正常采样程序完全一样,只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顺序采集第2个样品,并顺序编号。每批样品必须采集平行样,平行样品数不应少于总样品数的10。25地下水质量评价和污染现状评价251地下水质量评价根据收集的资料和调查的结果,对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评价方法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单项组分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对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之外的指标,微量有机污染物组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的内容进行评价,指明超标因子与超标倍数。对于未列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指标,需指明检出组分名称和检出值。252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是反映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污染程度。评价过程中,在除去背景值的前提下,以地下水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对照,能直观反映人为影响,同时反映水化学指标超过国际公认危害标准的程度。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地下KIP水污染评价。0KIIICP其中K水样第I个指标的污染指数;K水样第I个指标的测试结果;IPI代表K水样无机组分I指标的对照值,对照值选取的主要来源为背景值监测井结果;0C地区最早的分析资料或区域中无明显污染源部分补充调查资料的统计结果。优先考虑使用背景值监测结果。有机组分等原生地下水中含量微弱的组分背景值按零计算;地IC下水质量标准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指标I的III类指标限值。污染指标分级标准为P0,污染级别为I级,污染分级为未污染;0P02,II级,轻污染;02P06,III级,中污染;06P10,IV级,较重污染;10P15,V级,严重污染;P15,VI级,极重污染。26地下水污染问题和成因分析根据区域地下水质量评价和污染现状评价结果,排除由地质成因造成的指标异常,确定区域地下水污染特征指标、污染点位、污染范围。结合污染源及地下水水文地质信息,对区域的地下水污染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初步判断疑似地下水污染源和影响水源地。(1)地下水污染问题根据调查对象地下水质量评价和污染现状评价结果,排除由地质成因造成的指标异常,针对重点污染源的特征污染指标,初步判断地下水污染类型、浓度分布、空间分布等特征。确定调查对象地下水污染主要问题,初步判断该调查对象是否对周边地下水造成污染。(2)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结合资料收集、现场踏勘整理的潜在污染源及地下水水文地质信息,分析重点调查对象的地下水污染途径和方式,对调查对象的地下水污染成因进行分析,初步判断污染源是否影响了下游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点。3附件要求31所需信息资料清单1区域水文地质勘查报告2区域地下水资源及相关环境问题调查与评价报告3地区气象资料近20年调查区主要气象站的气象系列监测资料,包括多年平均及月平均降雨量、蒸发量、气温等资料;大气降水及主要污染物4矿产资源勘察报告;5矿山开采可行性报告;6矿山开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7矿山废水处理设计方案;8矿产资源开采许可证;9矿山开采区地下水文结构勘察报告。32所需信息图件清单1地形图(150000);2区域水文地质图(含平面图,剖面图)(150000);3地下水等水位线图(150000);4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图(150000);5遥感影像图;6不同岩性或不同地质年代岩层等厚度线图;7开采井分布图,及井孔结构柱状图(小比例尺);8监测网(井)分布图,及监测井井孔结构柱状图(小比例尺);9水文地质单元水井分布图及孔结构柱状图;10土地利用现状分布图;11污染源分布图。附件一矿山代码与规模分类表表1矿种代码与规模分类表规模划分矿类矿类矿种代码矿种名称单位大型中型小型(井下)120(井下)12045(井下)45能源矿7001011001煤原煤万吨(露天)400(露天)400100(露天)100(地下)100(地下)10030(地下)307002022001铁矿矿石万吨(露天)200(露天)20060(露天)607002022002锰矿矿石万吨1010557002022003铬铁矿矿石万吨5005001001007002022004钛矿矿石万吨1010557002022005钒矿矿石万吨101055黑金属矿7002022006金红石TIO2万吨2052057003032006铜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3032007铅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3032008锌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3032009铝土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3032011镁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3032012镍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3032013钴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3032014钨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3032015锡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3032016铋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3032017钼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3032018汞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有色金属矿7003032019锑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4042101铂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4042102钯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4042103铱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4042104铑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4042105锇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铂族金属矿7004042106钌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船采210船采21060船采607005042200砂金矿石万立方米机采80机采8020机采207005042201金矿矿石万吨151566贵金属矿7005042202银矿矿石万钽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稀有7006052301铌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302钽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401铍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402锂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403锆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404锶矿(天青石)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405铷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406铯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500重稀土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501钇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502钆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503铽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504镝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505钬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506铒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507铥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508镱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509镥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600轻稀土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601铈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602镧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603镨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604钕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605钐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606铕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701锗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702镓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703铟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704铊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705铪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706铼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707镉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708钪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6052709硒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稀土及分散元素矿7006052711碲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7008073030自然硫矿石万吨303010107008073070硫铁矿矿石万硝石NANO3万吨5001005001007008073500明矾石矿物万吨100020010002007008073510芒硝(含钙芒硝)矿石万吨505010107008073530重晶石矿石万吨1010557008073600毒重石矿石万吨10002001000200化工原料非金属矿7008073610天然碱NA2CO3NAHC10002001000200(NA2CO3)O3万吨7008073901电石用灰岩矿石万吨10010050507008073902制碱用灰岩矿石万吨10010050507008073903化肥用石灰岩矿石万吨10010050507008073942化肥用白云岩矿石万吨505030307008073953化肥用石英岩矿石万吨1000020001000020007008073975化肥用砂岩矿石万吨1000020001000020007008074080含钾岩石矿石亿吨1021027008074090含钾砂页岩矿石万吨3030667008074512化肥用橄榄岩矿石亿吨1011017008074532化肥用蛇纹岩矿石万吨303010107008074950泥炭矿石万吨100010010001007008075511岩盐矿石万吨202010107008075512湖盐矿石万吨202010107008075530镁盐MGCL2/MGSO4万吨50001000500010007008075540天然卤水万吨50001000500010007008075550钾盐矿石万吨3030557008075690磷矿(主矿、共生矿)矿石万吨1001003030注规模划分标准来自于国土资发2000133号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红色部分因为没有标准,参考同类型矿山。附件二矿山开采区基本情况调查表表241矿山开采区清单序号1名称2省份(直辖市、自治区)3地(市、盟)4区(县、旗)5顺序码6一级水文地质分区代码7二级水文地质分区代码8编码9经度10纬度11是否重点调查12矿种代码12345表241矿山开采区清单(续)序号13设计开采规模(万T/A)14建矿时间(年月)15是否有污水处理设施16污水处理规模T/D17尾矿库数量18尾矿库设计规模万吨/年19监测井个数20是否开展常规监测21主要污染指标12审核人单位负责人填表人联系方式填表日期年月日表14矿山开采区清单填表说明填表目的该表为矿山开采区清单统计表,通过填表数据可以从总体上掌握我国矿山分布情况和基本特点。1名称指调查对象的实际名称,与调查对象公章一致。2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矿山开采区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名称,示例“河北省”;3地(市、州、盟)矿山开采区所在的地级市(州、盟)名称(若为直辖市,则不填此项),示例“石家庄市”;4区(县、旗)矿山开采区所在的区(县、旗)名称,示例“正定县”;5顺序码由3位阿拉伯数字组成,该顺序码为区县内矿山开采区顺序编码,示例“001”;6一级水文地质分区代码由2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为矿山开采区所处的一级水文地质单元,示例若为黄淮海平原及其周边山丘水文地质区,则填写“02”;代码详见附件二表1;7二级水文地质分区代码由4位阿拉伯数字组成,为矿山开采区所处的二级水文地质单元,示例若为黄淮海平原水文地质亚区,则填写“0201”;代码详见附件三表1;8编码系统自动生成;编码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3位数字顺序码二级水文地质分区代码K”组成。例如,若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第006号矿山开采区,则此矿山开采区编码为“1301230060202K”;9经度矿山开采区大致中心位置经度,用度、分、秒表示,示例“1194911”;10纬度矿山开采区大致中心位置纬度,用度、分、秒表示,示例“312111”;11是否重点调查填写“是”或“否”;确定原则以实际调查情况为准,参考矿山开采区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实施方案,重点调查矿山开采区需填写本附件中表24、表3、表4的内容;12矿种代码指调查对象所属类型,按附件1选择。13设计开采规模指矿山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万吨/年。14建矿时间(年月)矿山开采起始时间,填写格式YYYYMM,示例初始开采时间为1995年6月则填写“199506”;15是否有污水处理设施指矿山企业是否拥有污水处理设施;16污水处理规模T/D指矿山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处理规模;17尾矿库数量矿山企业尾矿库的数量;18尾矿库设计规模万吨/年矿山企业尾矿库设计处理规模;19监测井个数矿山企业内地下水监测井个数,示例“5”;20是否开展常规监测指是否对矿山内地下水环境质量进行定期的监测分析,填写“是”或“否”;21主要污染指标指区内地下水主要污染超标因子,示例“氨氮”。表241矿山开采区基础信息调查表1、基本情况11矿产企业名称公章_12矿山开采区编码K13所在位置地址_省自治区、直辖市_地区市、州、盟_县区、市、旗地理坐标中心经度_东经;中心纬度_北纬14矿类_15矿种_16企业规模大型中型小型从业人数_人17开采时间最新改扩建时间年月年月18年生产时间(小时)_19工业总产值(万元)_110服务年限_111采矿方式露天井下112设计生产能力_万吨/年113实际生产能力_(万吨/年)114矿山面积(KM2)115开采层位_116开采深度_米117矿山生产现状生产闭坑118矿山主要副产品1_,产量_2_,产量_3_,产量_119选矿方法洗选粉碎堆浸其它2、管理状况21是否设有地下水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是否如有,相关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22是否有地下水环境保护工程是否如有,是否正常运行是否23是否定期进行地下水质监测是否3、环境特征31主要废水排放情况311排放类型矿坑水选矿废水堆浸废水其他废水312年产生量(万吨)_313年排放量(万吨)_314年处理量(万吨)_315排放去向(可多选)沉淀池河流水库山沟尾矿库废水坝农田溶洞鱼塘其它_316年循环利用量(万吨)_317主要有害物质_32固体废物排放情况321尾矿固废类型尾矿库废石堆煤矸石堆粉煤灰堆322堆放点数量_323坑底衬砌有没有324年产出量_325淋滤污染有没有326年堆放量_327堆放方式_328年综合利用量_329主要有害物质_3210累计积存量_33占用土地(单位公顷)类型采矿场固体废料场尾矿库地面塌陷区总计已治理面积治理措施耕地林地草地其它合计单位负责人_审核人_填表人_联系方式_填表日期_年_月_日表241矿山开采区基础信息调查表填报说明1、基本情况11矿山企业名称为矿山企业全称,要求与矿山企业公章一致;12矿山开采区编码系统自动生成;编码由“6位行政区划代码3位数字顺序码二级水文地质分区代码K”组成。例如,若为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第006号矿山开采区,则此矿山开采区编码为“1301230060202K”;13单位所在地企业所在地详细地址;地理位置矿山所在地经纬度坐标,用度、分、秒表示;地下开采以井口坐标为准,露天开采以矿区中心点为准;14矿类,15矿种参看“附件1矿类、矿种、规模划分一览表”16企业规模分大、中、小三种类型,划分依据见附录“附件1矿类、矿种、规模划分一览表”;矿山从业人数是指矿山企业实际参与矿产资源开采活动的所有人员,包括矿山企业管理人员、合同工人、临时雇用工人等;17开采时间是指矿山企业成立的时间,年的填写要求为四位数,具体填写格式为YYYYMMDD;最新改扩建时间指矿山企业最后一次改扩建的时间,年的填写要求为四位数,具体填写格式为YYYYMMDD;18年生产小时指矿山企业调查年内生产的小时数;19工业总产值指矿山企业调查时段内总产值,单位万元;110服务年限指设计服务年限;111采矿方式露天开采、井下开采;112设计生产能力企业的设计生产能力,单位万吨/年;113实际生产能力指调查前一年的矿山企业实际生产能力,单位万吨/年;114矿山面积矿界范围之内在地形图上投影的平面面积,单位公顷;115开采层位指目前所开采的层位;116开采深度指目前所开采的层位顶板距地表的高度,单位米;117矿山生产现状分为在建、生产、闭坑矿山;118矿山主要副产品指矿山生产过程中衍生的产品。填写对应的副产品的产量,单位万吨/年。119选矿方法洗选、粉碎、堆浸、其它;2、管理状况21是否设有地下水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填写“是”或“否”;22是否有地下水环境保护工程填写“是”或“否”23是否定期进行地下水质监测填写“是”或“否”3、环境特征31主要废水排放情况311排放类型分别按矿坑水、选矿废水、堆浸废水、其他废水填写,多选。312年产生量分别按矿坑水、选矿废水、堆浸废水、其他废水填写每一项的年产出量;313年排放量分别按矿坑水、选矿废水、堆浸废水、其他废水填写每一项的年排放量;314年处理量分别按矿坑水、选矿废水、堆浸废水、其他废水填写每一项的年处理量;315排放去向填写每一项废水(废液)所排放的去处,如排放到沉淀池、河流、水库、山沟、尾矿库、废水坝、农田、溶洞、鱼塘等;316年循环利用量分别按矿坑水、选矿废水、堆浸废水、洗煤水填写每一项的年循环利用量;317主要有害物质分别按矿坑水、选矿废水、堆浸废水、其他废水填写每一项废水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含多种有害物质时用分号隔开;32固体废物排放情况321类型分别按尾矿库、废石堆、煤矸石堆、粉煤灰堆写322堆放点数量分别填写尾矿库、废石堆、煤矸石堆、粉煤灰堆的数量;323坑底衬砌指尾矿、固体废物堆放地是否有衬砌措施。324年产出量分别填写尾矿、废石、煤矸石、粉煤灰的年产出量;325淋滤污染固体废物堆放是否有淋滤液;326年堆放量分别填写尾矿、废石、煤矸石、粉煤灰的年堆放量;327堆放方式指固体废物在尾矿库区的堆放形式;328年综合利用量分别填写尾矿、废石、煤矸石、粉煤灰的年综合利用量,单位万吨;329主要有害物质分别填写尾矿、废石、煤矸石、粉煤灰中所含有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如有多种有害物质时用分号隔开;3210累计积存量分别填写尾矿、废石、煤矸石、粉煤灰的累计积存量,截止时间为调查时间的前一年;33占用破坏土地(单位公顷)根据采矿场、固体废料场、尾矿库、地面塌陷区分别占用破坏的耕地、林地、草地、其它类型土地面积填写;总计同种土地类型的面积之和;已治理面积填写已经治理的耕地、林地、草地、其它类型土地面积。表242矿山废弃物排放情况调查表矿山开采区编码K1用水、废水排放情况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年实际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年实际11用水总量吨17废水年排放量吨12其中新鲜用水量吨18其中排入水体量吨13其中自备水吨19其中直排入海量吨14其中重复用水量吨110其中排入污水集中处理厂量吨15废水年产生量吨111其中排入其他单位量吨16废水年处理量吨112废水主要排水去向类型代码113受纳水体名称114受纳水体代码2污染物排放情况产生量吨产生量吨21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吨27硝酸盐排放量吨产生量吨产生量千克22氨氮排放量吨28硫酸盐排放量千克产生量吨产生量千克23石油类排放量吨29汞排放量千克产生量吨产生量千克24挥发酚排放量吨210砷排放量千克产生量吨产生量千克25生化需氧量排放量吨211特征污染物_排放量千克产生量吨26氰化物排放量吨212污染物数据来源1产排污系数2实际监测3物料衡算3废水处理设施情况31设施数套34设计处理能力吨/日32总投资额万元35耗电量万千瓦时33运行费用万元36受委托处理单位名称(委托其他单位处理的,填报受委托单位名称)废水处理设施处理的废水类型及处理方法37废水类型38废水类型代码39处理方法名称310处理方法代码4矿山尾矿废渣产生、综合利用与处置情况综合利用处置贮存倾倒丢弃41废物名称42代码43产生量(吨)44利用量(吨)45其中利用往年贮存量(吨)46利用方式代码47处置量(吨)48其中处置往年贮存量(吨)49处置方式代码410本年贮存量(吨)411其中符合环保要求的贮存量(吨)412往年贮存量(吨)413贮存方式代码414年倾倒丢弃量(吨)415倾倒丢弃方式代码总计5矿山尾矿废渣贮存、处置设施情况处理设施51贮存场容量(立方米)52填埋场容量(立方米)53设施数量(台)54设计处理能力(吨/天)55总投资额(万元)56运行费用(万元)注以“立方米”为计量单位的指标保留整数;以“吨/天、万元”为计量单位的指标允许保留一位小数;其他指标允许保留两位小数。审核人单位负责人填表人联系方式填表日期年月日表242矿山废弃物排放情况调查表填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