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英语专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_申报书_第1页
【珍藏】英语专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_申报书_第2页
【珍藏】英语专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_申报书_第3页
【珍藏】英语专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_申报书_第4页
【珍藏】英语专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_申报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3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学校名称四川外语学院盖章专业名称英语专业代码050201填报日期2007年11月学校归属部委院校地方院校教育部制二七年七月填写说明1申报书的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文字表达要明确、简洁。所在学校应严格审核,对所填内容的真实性负责。2表中空格不够时,可另附页,但页码要清楚。3学校类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4申报书限用A4纸张打印填报并装订成册。一、简表专业名称英语修业年限4年专业代码050201学位授予门类文学本专业设置时间1959年本专业累计毕业生数9358首届毕业生时间1963年7月本专业现有在校生数3647学校近3年累计向本专业投入的建设经费万元2144万元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廖七一性别男出生年月195071学位硕士学历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英语毕业院校四川外语学院职称教授职务四川外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所在学校通讯地址重庆市烈士墓壮志路33号四川外语学院电话办公02365380291手子信箱QYLIAOHOTMAILCOM邮政编码400031学校情况所在省市重庆市学校财务部门审核盖章银行开户单位四川外语学院开户银行重庆市工商银行童家桥分理处银行账号3100024609026402214二、建设目标、思路、方案及成果预测四川外语学院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外语高等院校,是在周恩来、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外语教学与研究高等学府,西南地区外语教学资源及信息中心、外语教学及研究中心,同时也是西南地区外语学科建设和对外开放的人才培养重要基地。建校55年来,为国家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外语教学与科研等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特别是为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专业建设目标英语专业是我校传统优势专业,1992年我校英语语言文学被评为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2001年被重庆市评为“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2006年再次评为重庆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其所在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围绕我校的总体目标和教育发展规划,适应国家与地方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英语专业将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稳步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改善教学条件、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并力争经过35年的时间,使专业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提升,成功申报专业一级学科博士点,把该专业建设成为一个教学体系先进、课程设置合理适用,教师队伍优良、教学条件现代化、教学管理规范高效、教学质量和水平较高、特色优势突出、“在市内及西南地区领先,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具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优势专业,使其成为西南地区培养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高地,英语教育研究的中心和英语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龙头。(二)专业建设思路要实现上述专业建设整体目标,须在英语专业建设中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1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教学质量是专业建设的生命线,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通过规模求效益,更要通过质量创效益。因此,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继续深化专业教学改革,继续研究不同行业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加强团队合作与创新精神的培养;积极探讨先进的教育观念,探讨英语专业教学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提升质量意识,不断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把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探索课程建设的方式和手段、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完善规章制度作为重要项目来抓,从而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全面的保障。2处理好硬件与软件的关系。在硬件方面,要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加快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听音室、语音实验室的扩建和完善工程、专业图书资料的进一步充实等;在软件方面,要深化教学改革,加快使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整体优化的改革工作,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要加大专业课程建设力度,抓好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的制定工作,同时,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加快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建设成20门左右校级精品课程,新增58门省级精品课程;加强教材建设,严把教材质量关、大力锤炼精品教材,提高获奖教材和新教材的使用比例,广泛采用原版优秀教材;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适应性强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提供科学的指导;加大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执行力度,使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日益规范。3处理好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鼓励教师积极探索教学规律,规范教学过程,参与各级教改立项申报工作,关注科研促进教学方面的研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加强专业知识的探索和钻研,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会议;鼓励教师积极开发有特色的专业自编教材。鼓励、支持和资助学生参与科研,提高自主学习和独立研究的能力。4师资队伍与管理队伍建设的同步进行。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大力扶持本专业教学骨干,用两年时间评选20名左右校级教学名师,在校级教学名师奖评选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省、国家教学名师奖;以“申博”和“升大”为契机,为创建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文学博士授权点不懈努力,逐步加强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的建设力度,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各方面都趋于合理的师资队伍;调整现有管理队伍人员,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作风建设,强化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力争形成结构合理,队伍稳定,素质高的管理队伍。5专业特色和亮点的打磨。进一步加强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继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探索,结合现有专业特点,立足西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培养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实践中进一步突出自己的特色,培养以下三类高级英语专业专门人才(1)复合型英语人才。进一步进行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探索新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需求,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2)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在现有英语(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强化技能训练,培养高素质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3)英语专业研究型人才。在现有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具有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研究方法、具有一定学术科研训练的英语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外语教育教学及科研培养研究型英语师资人才。(三)专业建设方案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英语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并具有一定相关知识和深厚人文素养的高素质复合型英语高级人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以及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遵循高等教育面向未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为进一步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我校英语专业将根据社会需求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其核心要点是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立体空间”,让学生在多向的“立体空间”中自由发展,实现学生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的复合。这一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个基本的培养目标(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二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与非外语类专业)的知识融合,三种基本复合渠道(专业方向、专业专业和双学位国际合作办学),四面环绕的通识课程,五位一体的培养方式(教、学、练、考、管)。1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科学设置课程,形成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一般认为,个体的知识结构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1“”型结构,指专业知识很精深,但知识面较窄;2“一”型结构,指知识面很广,但缺少精深的专业知识;3“”型结构,指知识面广且具有一门专业知识;4“”结构,指知识面广,且具有两门以上的精深的专业知识;5“”型结构,指除具有“”型特点外还具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和科学的方法论。从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来看,一般可以分为四大板块(1)外语专业技能知识;(2)外语专业知识;(3)相关专业知识;(4)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与此相应,构建符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按照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了四类课程,即(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听、说、读、写、译技能课程);(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英语国家文学、文化、语言学等课程);(3)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英语专业方向性课程);和(4)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课程(全校通识课程),同时注意将广博与精深相结合、能力与素质相协调。2积极探索“英语专业方向”的英语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我校英语专业下设不同的专业方向,在人才培养上采用“专业加方向”的模式,即在英语专业中增设若干方向性课程,以系统学习6到8门相关专业课程体现复合型专业方向等。这种模式把英语专业与其它专业相关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既具备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又掌握相关专业的核心知识结构,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目前我校英语专业方向有翻译、电子商务、语言文学、物流管理、国际关系、教育、经贸、涉外会计、国际传播、外事管理、国际文化交流、旅游、涉外法律、语言文化、国际新闻等16个方向。各英语专业方向教师正在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形成独具特色的“专业方向”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方式。以英语专业翻译方向为例,该系翻译方向设置已有十余年历史,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努力,逐步建立了“一用、二改、三导、四练、五跟”的“五维一体”翻译教学新模式“一用”,就是树立产品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实用”翻译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二改”就是改革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三导”是指优化教师队伍,转变教师职能,建立教师督导制度;“四练”就是建立完善的实践制度;“五跟”是指跟踪调查相关数据。通过这些有效的教改手段,该系在翻译方向课程建设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位任课教师多次荣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英语方向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还可从英语(电子商务)的成功经验中得以印证。该方向英文电子商务课程开办已有五年,确定了一套较完整、有一定理论深度的英文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大纲,及与其配套的案例、软件、幻灯片、项目设计运行、电子商务课程测验、评估系统及题库等,探索出了一套较为科学且适合英语专业电子商务方向的使用英文版原文教材、英文原文教学,理论讲授、案例研究、问题讨论、学生操作、实践等国际通行的互动式教学,网络教学、教学手段科学、先进,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既懂电子商务、又精于英语专业的复合性国际电子商务人才的教学模式。学生展现出的英语环境电子商务实践操作能力受到了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电子商务专家的一致好评和高度的赞扬。该方向英文电子商务课程2006年被评为重庆市精品课程。3积极探索多途径、多渠道办学方式,通过辅修第二专业等方式形成学生专业知识的复合。为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及就业渠道,学校打破各专业和院系之间的壁垒,鼓励学生积极辅修第二专业,实现各专业(特别是英语等外语类专业与非外语类专业)之间的知识融合。目前,我校针对英语专业开设的辅修第二专业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在主修英语的同时,可以学习辅修第二专业的知识,形成知识的复合。4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通过国际合作办学双学位的方式拓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拓展国外办学渠道,实现国际合作办学。目前,我校已与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法国大学、古巴大学、德国等多所大学建立了双学位办学项目,拓展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2001年至今,我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与交流关系并签订了学生交换、学术交流、师资互换等项目的合作协议。从2002年至今先后派出大约287名学生出国学习。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探索并实现由国内外学校共同授予学位和证书的合作办学模式,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四)成果预测我校英语专业始建于1959年,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有省级重点学科相依托、具有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队伍、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专业教材、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在重庆和西南地区领先,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优势专业,成为西南地区英语人才培养中心、教学研究中心和信息资料中心。未来,我们将加大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通过英语专业专业方向、英语专业、专业英语、国际合作办学和辅修第二专业等途径,培养具有扎实英语语言技能和专业知识、具有比较广泛的相关知识和广博的人文素养、能在外事、经贸、独资合资企业、文化、教育、科技、宣传等部门从事口、笔译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服务。通过特色专业建设点的进一步建设,我校英语专业将取得以下成果1在现有英语专业和英语学科硕士点基础上,积极申报英语学科博士点,提高办学层次,增强发展后劲。我们以“做西部文章,创特色大学”的办学方针,坚持“特有、独有、需要”和“特色、交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基本原则,突出英语专业优势学科,做到特色鲜明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为国家和地方的英语学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和带头作用。2将我校英语语言文学打造成全国重点学科及国家品牌专业。作为我校的传统优势学科专业,2006年英语专业被评为学校品牌专业,英语语言文学早在1992年被四川省教委确定为四川省重点学科。重庆直辖以来,学校得到了重庆市教委的大力支持,学校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跨越式发展”思路,经过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2001年英语语言文学被重庆市评为“十五”期间重点学科,2006年再次评为重庆市“十一五”期间重点学科,其所在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2005年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下一步即将把英语语言文学打造成全国重点学科及国家品牌专业。3优化符合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探索出新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出13项优质的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打造我校英语人才培养特色。4在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高级英语”的基础上,培育23门新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形成有全国重点学科、市级重点学科及一级学科博士点支撑的国家级、市级和校级精品课程体系,并全部上网,打造高水平课程中心,实现资源共享。5形成一支在全国英语界具有重要影响,在相关学科研究具有顶尖级学科带头人、学历学缘结构合理、老中青科学搭配的英语教学师资队伍和科研队伍。6建成西南地区首屈一指,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英语教学研究基地,成为全国英语资源中心和信息中心。三、基础与改革31教学基础(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评价等内容)(一)师资队伍我校英语专业共有教师249名,其中高级职称91人,占36547,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24人,占96。教师中廖七一教授、王寅教授、赵彦春教授、李芳琴教授、李建平教授、熊沐清教授、董洪川教授、杨全红教授、张旭春教授、罗小云教授、侯国金教授、张涛教授、赵淳教授等在全国英语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过去五年里,我校英语专业教师主持国家和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或教育部资助项目9项,获得省、市级教学科研奖励10项,省、市级教学成果奖1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512篇,科研成果丰硕。形成了年龄结构科学、学历学缘结构合理,在西南地区及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一流的专业师资队伍。英语专业师资作为我校“十一五”师资队伍规划重点建设的队伍之一,学校在政策、措施、经费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各项培训制度,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交流的渠道。努力加强针对英语专业师资培养的国内、国际深度合作;加强教师梯队建设,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增大校外毕业生选拔的力度,减少本院选留人数,避免“近亲繁殖”,逐步优化学缘结构;有目标、有计划的引进专业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努力将我校英语专业的师资建设成为国内该专业的一流队伍。(二)教学条件我校校园占地1,130亩,校舍建筑面积58,121平方米;拥有设施配套、功能齐备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音室、同声传译试验室、国际新闻实验室、中央与地方共建学生自主学习实验室(投资约1000万)网络中心和图书馆等。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725台件,总价值4,12526万元。图书馆有中外藏书80余万册,中外期刊14331种,拥有中国人文社会学科期刊数据库等网络资源。校园依山近水、玲珑秀丽,是重庆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园林式”单位。英语专业教学设备设施齐备优良。图书馆外国语言文学原版图书丰富,语言工具书、各类专业文献和中外文期刊丰富;教育技术中心有各种现代化视听设备、音像资料和网络查询终端等设施,装备有先进的多媒体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开放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新闻实验室、自主学习的数字化选听室等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达2116个,为现代化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教学设备方面,我校已建成语言实验室24间,可同时容纳1230名学生;建成多媒体教室15间,可同时容纳1800名学生;英语视听资料约为2000小时;图书馆拥有藏书64万册,外文资料丰富,为专业教学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未来几年,学校将加大图书资料建设投入力度,将我校建设成为西南地区英语教学和英语研究最大的资料库和信息中心。(三)人才培养质量我校高度重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人才综合素质,培养语言质量高、技能强,创新意识强、应用能力强、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专业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英语人才。在专业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上,我校学生在全员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的情况下,成绩稳中有升,逐年提高。2004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统考中,我校的合格率为8982,超过全国27个百分点,超过外语院校近3个百分点。2005年全国英语专业八级统考中,我校的合格率为8650,超过全国32个百分点,超过外语院校3个百分点。2006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统考中,我校的合格率为8537,超过全国30个百分点,超过外语院校近6个百分点。同年全国英语专业八级统考中,我校的合格率为7757,超过全国27个百分点,超过外语院校4个百分点。2007年全国英语八级统考中,我校合格率为6540,超过全国18个百分点,超过外语院校1个百分点。同年全国英语专业四级统考中,我校合格率为91,超过全国3193个百分点,超过外语院校836个百分点;平均分为6816分,超过全国平均分819分,超过外语院校平均分12分。此外,学校每年投入一定的经费,支持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实践。近三年来,我校学生全员参与课外实践教学活动,在各级各类全国大型专业技能竞赛中屡屡折桂,共获得各类奖项283项,其中全国性奖励125项,特等奖4项,一等奖19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36项,优胜奖52项;市部级奖励158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61项,二等奖31项,三等奖39项,优胜奖23项,充分展现了我校学子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全面的综合素质。如在2004年5月举行的第八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中,我校选手力压群雄,从16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英语辩论赛决赛第二名的好成绩。同时,参赛队员张卓,银伟获得决赛最佳辩手称号。2004年我校选手代表中国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辩论锦标赛”,将中国队在世界大学生辩论赛中的名次提升了近90名,取得了中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的历史最好成绩。2005年我校选手张卓、银伟获第八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第二名,同时,张卓获最佳辩手称号,熊彬杏等同学分获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重庆赛区二、三等奖;2006年,我校选手获得了“澳门之星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赛”一等奖,马睿、魏国同学获“西安XISUIVC全国英语辩论邀请赛”亚军,张牧笛获“第十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一等奖,东方语学院学生林茜茜获“中华全国日语演讲赛(西南赛区)”特等奖,蒋薇获一等奖,“2006年中国(成都)模拟联合国”最佳讲演奖、最佳代表队奖和最佳团队奖,法语系学生张梓涵获2006年法国大使馆举办的“全国法语写作比赛”一等奖;2007年英语系学生魏国获十二届“21世纪。外教社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东方语学院学生黄余霞、白雪同学获“第二届中华全国日语演讲大赛”西南地区预赛特等奖,新闻传播学院学生余婧等同学获“重庆市首届公益广告大赛”银奖,华冠臣等同学分获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重庆赛区金奖、银奖和铜奖,李玉梅等同学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一、二、三等奖等,2007年3月英语语言文化系侯复旦等23名同学参加第三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分获竞赛一、二、三等奖。通过各类学科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学生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四)社会评价我校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备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毕业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为100,本专科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1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五十多年来,我校毕业生在各职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外交精英、专家学者、企业英才、政府官员、英雄模范等。我校毕业生中,涌现出了如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赵勇、传播学教授何道宽、法学教授邓正来、新闻学教授杨武能,“主客体关系学”(吴氏理论)创立人吴宗熿教授以及被誉为“当代中国思想界一面旗帜”的哲学教授刘小枫等知名专家教授;如国家人事部副部长王晓初、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第一秘书张昆生参赞、长驻阿富汗使馆的李碧建参赞、外交部纪委监察司李昌林参赞、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廖体忠副司长、重庆市外事办副主任王雯等政府机关要员;如被誉为“军中铁人”的蒋树兴,17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庞波等国防战线精英;如欧莱雅中国区副总裁兰珍珍、中国希望集团副总裁陈斌、成都高科董事长高利军、爱索尔包装公司东亚及太平洋地区CEO罗志勇、重庆假日旅行社董事长余斌等商界新秀,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抒写着川外人的辉煌。2用人单位评价好学校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优势,注重相关学科的协调发展,按照加强素质教育和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功底、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毕业生专业素养良好、综合素质高,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我校一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京外常设的六大考点之一,每年均有一批毕业生顺利入部。学校2002届毕业生杨时超个性稳重内敛,他刚到外交部工作不久就主动请缨奔赴战地阿富汗的情景令部里的同事至今都难以忘怀。1985年以来,我校陆续有60余名毕业生在外交部工作,外交部“国际司刁鸣生参赞这样评价川外毕业生“我所认识的张昆生、陈传东、尹琦、罗小波同志均毕业于川外,他们外语基础牢,综合素质好,敬业精神强,工作努力,作风踏实,在部工作数年,已成栋梁之才,相信他们日后定会大有作为,不断进步,一定会为国家,为母校争光”新华社、中联部、商务部等也与我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普华永道、毕马威、丰田、富士康、佳能、家乐福等世界知名企业也将川外作为他们人力资源储备和补充的一线阵地。拱北出入境边检站这样评价我校毕业生“他们用实际行动实践其入警誓言,刻苦专研新知识,很快适应新环境,政治上要求上进,思想逐渐成熟,业务工作中,学用结合,充分发挥外语专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遵章守纪、服从命令,善于同志间团结,群众评价好。”3社会评价好近年来,乘着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发展的东风,我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的地位日渐突出,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重庆日报、重庆商报、重庆卫视、重庆教育电视台、新华网等众多中央和地方媒体对我校人才培养、就业先进事迹和人物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了我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三、基础与改革32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管理制度、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内容)(一)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情况在培养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形成了较为全面的信息监控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培养方案在执行中的问题,根据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为了保障培养方案的落实,我校采取了如下措施1、规范教学管理,建立较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制定了课堂教学、试卷、论文、教学秩序、教研室职责等各个环节及各个层面的规范,并监督落实;2、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对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选听室的建设逐步完善;3、激励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如鼓励教改立项的申报,发挥科研促进教学的作用;在校内组织课件大赛等;4、开展教学工作水平的自查工作,组织院系领导,同行听课,开展教学评比等活动;5、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更好的参与实践教学创造条件;6、关注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趋势,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通过以上的实施,我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效果良好,主要表现在1英语专业生源好。英语专业一直是我校乃至西南地区的品牌专业,在社会上有很高的知名度,多年来,都是全国各地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80以上的新生高考录取分数线超过重点大学录取线,该专业吸引了一大批优秀学子。该专业良好的生源同时带动全院其他外语类专业,形成了互渗互补、相互支撑的良性循环;2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强。多年来,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统考中始终保持稳中有升的良好势头,多项指标超过全国外语院校平均水平;同时,在各类专业竞赛和自愿者活动中也表现出了很强的综合素质。在博鳌亚洲论坛、亚洲杯足球赛和亚太市长峰会等重大活动中,学生自愿者表现突出,受到主办单位的高度评价;在“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等英语类大型比赛中,我校英语专业的学生多次折桂、屡创佳绩。此外,在模拟联合国大会、加拿大使、领馆主办的“枫叶杯”英语大赛中也屡创佳绩。近三年,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全国英语辩论赛中连续获得一等奖、最佳辨手等荣誉;2004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大学生英语演讲赛,取得了迄今为止中国学生参加同类大赛最好的成绩。3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率高,社会声誉好。我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凭借过硬的专业基本功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几年来,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外交部、商务部、中联部、普华永道等多个大型跨国集团都对我校学生的能力给予很高的评价。(二)教学管理制度我校坚持以服务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管理档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建立了三级教学管理模式。由院党政一把手、分管教学副院长、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务处和系部(二级学院)组成教学决策指挥系统。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学校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质量;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教学质量管理的责任人;系部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系部教学质量的责任人,结合本单位实际,负责主持制定本系部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规划、措施和执行情况的检查、落实。成立了“四川外语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书记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具体负责,教务处和各系部、二级学院主要负责同志直接参加,对全院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宏观监控,对本科教学质量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管理,并参与教学质量的检查和评估;同时,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主任、教务处长为副主任、各专业系部主任、二级学院院长和资深教授组成的“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英语专业教学,参与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并对教师进行业务考评。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机构,教务处制定了多种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全院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标准和过程的规章制度,保证教学运行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我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教学管理规定、教研室工作规则、教材使用规定、教师岗位职责、教师调课与代课管理规定、毕业论文管理规定、学生成绩考核管理规定等。并狠抓专业教学质量管理工作。建立了英语专业和课程的合格质量标准,使教学质量规范化。全院各门课程都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明确规定了每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各个环节的配合等,制定了四川外语学院本科培养方案、四川外语学院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实施办法、四川外语学院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重点建设课程基金申报程序与实施细则、关于开设新课的规定、课程考核管理办法等;在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方面,制定和完善了关于选拔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规定、专业学术梯队建设方案、对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化和考核的办法、教学质量评分细则、教学科研业绩综合奖励试行办法、关于加大科研资助和奖励力度的实施办法、科研业绩考核办法、机关教辅部门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对日常教学,制定了四川外语学院本科教学管理规定、本科教学各主要环节质量标准、优秀教学成果奖奖励实施办法、教材建设与改革实施办法、四川外语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撰写条例、关于授予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的规定等文件,使各个教学环节有章可循,检查有据可依。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牢固确立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在规模稳步增长的同时,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三)课程与教材建设1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我校一直致力于英语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群的设置尽量体现时效性,教学内容突出了实用性,着重传授基本技能,强调实用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了课堂教学互动,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地提高。更多多媒体教室和口译教学实验室的建立更是为学生提供了更好地学习环境和全真的模拟环境。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为适应国际化、全球化和网络化环境的需求,我们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及时调整课程名称、模块组合、时间安排,加大基础教育比重,淡化专业界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不断变化中探索出一条更适合我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能有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培养出高质量、综合素质高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按照确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原有传统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优化,获得最大的课程效益。进一步整合课程要素和资源。积极对英语专业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及相关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功能优势。首先,本着“多样化和综合化”的方针,对英语专业的课程形式进行调整,形成必修课与选修课、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协调结合、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并高度重视教学全过程的学时分布,如课内与课外的学时比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学时比例等。同时,在课外时间适当安排学生活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发展个人的兴趣和个性。其次,在课程内容上本着开放性、灵活性的原则把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结合起来,较好地处理单一课程和课程体系的关系,打破了学科间的壁垒,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精选教材和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把体现当代学科发展特征的、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第三,合理安排各教学环节。在英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兼顾语言学习和语言实践的需要,处理好专业知识、语言训练和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业务素质教育和其他素质教育的关系,以符合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要求。注重检验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评估方式和方法。加强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评估与监督,切实通过毕业论文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更新课程体系。第一,开设与复合学科有关的专业课、专业方向课或专业知识课,加强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沟通相关学科和文理渗透的课程。第二,在开设新课和改造现有课程的过程中,遵循英语专业教学规律,突出英语专业特点,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内容,重点摸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在公共必修课中开设现代汉语、汉语写作、古代诗文选等一定数量的中文课,以弥补学生在汉语写作方面的不足,同时选开部分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加强科学技术知识教育。第四,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学分制管理等途径,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第五,不断更新英语专业使用的教材,使用国家部委所推荐的最新优秀教材。积极鼓励教师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地方特色,充分考虑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实际,研发实用性强、可行性高的高质量教材。充分保障教学经费的投入。学校加大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确保基本教学经费的前提下,分批设立各项教学专项研究经费,对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项目给予重点资助,对于双语教学、案例教学、精品课程的创建、精品教材编写以及多媒体课件开发等给予资助和奖励。根据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力加强英语专业方向性课程建设,包括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方向性课程,学生相关专业知识的方向性课程和学生人文、科学知识相关的方向性课程的建设。深入贯彻多渠道、多途径办学的思想,增加院内辅修、攻读第二学位和双学位课程,扩大学生的毕业综合竞争力。积极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重视各级各类精品课程、重点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我校英语专业的高级英语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英语口译、高级英语、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和英文电子商务等4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英语口语等8门校级精品课程,翻译等30门校级重点建设课程。我们力争在未来的几年中新增市级精品课程58门和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打造市级乃至西南地区知名的品牌专业。加强院内师资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通过出国、国内进修和引进等措施,构建一个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具有全国影响的师资队伍,同时有重点地选择优秀师资组建双语教学师资团队,创立师资品牌。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文件精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科学、合理的教学团队。2教材建设为了保证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建立健全了优秀建材选用机制,全校英语专业均选用“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省部级优秀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优秀教材”和全国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优秀教材。同时,学校鼓励广大英语教师,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和学校的实际研编高水平的英语专业教材,先后研编15部英语专业教材,其中西方翻译理论探索(译林出版社)、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等教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专业外语院校英语专业研究生指定教材;新世纪口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为西南地区多所大学英语口译选用教材;高级英语、英文电子商务等多部英语专业教材也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肯定与赞扬,在西南地区及全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在近3年中力争编写在口译和翻译领域有全国影响的翻译教材和其他英语主干教材,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获奖教材和精品教材。(四)实践教学学校按照加强素质教育和“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大胆创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在英语专业的教学中,我校常年举办WORKSHOP、TALKSHOW、金秋艺术节、学校英语综合技能大赛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年来,在博鳌亚洲论坛、AAPP会议、亚洲杯足球赛和亚太市长峰会等重大活动中,学生志愿者均表现突出,受到主办单位的高度评价。学校组织的代表队在2003年西安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勇夺冠军;在2004年举行的第九届“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在2004年第8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中荣获亚军,并代表中国参加2004年在马来西亚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辩论锦标赛”,获得中国代表队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在2005年第9届“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中进入八强并获得“最佳辩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