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中枢性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护理现状及进展_第1页
icu中枢性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护理现状及进展_第2页
icu中枢性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护理现状及进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U中枢性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护理现状及进展文章来源毕业论文网WWWBIYELUNWENCOMCN本文综述了中枢性高热患者物理降温的不同方法及护理进展,并了对ICU高热患者的护理启示,以指导护理人员正确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促进控制ICU中枢性高热患者体温,防止其并发症发生,从而降低病死率。中枢性高热物理降温护理中枢性高热是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出现的临床症状。持续高热可使脑血流量、脑组织氧代谢增加,造成颅内压增高,加重脑细胞损害;高热还可导致机体代谢大量增加,热能消耗,从而加速各器官的衰竭1。护理研究者2实验发现物理降温能够快速有效地发挥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作用。因此,对ICU患者采用及时有效的降温措施,预防或控制中枢性高热对脑组织的损害,并对防止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者在物理降温材料、方法、程序方面做了许多探讨,现就中枢性高热病人物理降温护理及进展综述如下1传统降温方法311冰袋(冰囊)的使用方法是将小冰块装入冰袋1/22/3满,将冰袋装入布套,放置所需处,置冰袋于前额、头顶部和体表大血管流经处,不可直接接触皮肤,每次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0MIN,应加隔一层巾以防皮肤冻伤。12冰帽(冰槽)的使用方法是头部置冰帽中让脑部处于低温环境,以降低脑细胞的代谢,减少脑细胞的耗氧量,后颈部、双耳廓垫海绵,双耳塞不脱脂棉球,防止冰水流入耳内。13擦浴法达到全身用冷降温目的。用3234的温水或30的2535乙醇200ML300ML擦浴。擦浴时冰袋置头部,热水袋置足底。擦浴顺序及手法按护理操作常规要求进行。14环境降温空气对流散热受外界空气流速即风速的影响,一般的说,风速越大,散热量越多,但风速较快时,散热量的增加减慢4。体温升高的患者需要一个安静,空气流通和温度适宜的环境。可将病人置空调间,室温一般维持到20239为宜5。2改进后的降温方法21冰袋制作的改进211化学冰袋化学冰袋是以化工原料为内充物常温填充、低温凝固而成,使用时将化学冰袋放人冰箱中吸冷,由融胶状态变为固态,取出后置于所需部位,可反复使用,摒弃了传统冰袋烦琐的缺点6。212柔软酒精降温袋研究者7利用低浓度酒精的物理特性,经配置实验,10酒精溶液放置冰箱冷冻室约415,结成了冰沙(半固体),制成后在冰袋内柔软不结块,使用方便快捷。21310盐水冰袋10的盐水冰袋在室温1824环境下持续3H时其温度仍在5,低温持续时间长,在融化过程中其形态为霜水混合,冰袋松软,接触体表充分,易于固定。降温效果优于传清水冰袋8。21410芒硝冰袋研究者9使用芒硝10G加清水100ML制成10芒硝溶液于18冰箱中放置12H即成冰袋,取出后呈冰霜状,松软,可塑形。使用后患者体温下降的幅度显著加快,降温效果优于清水冰袋。215其他在冰袋材质、固定方法等方面的改良。研究者10采用麦杰克冰袋超吸湿树脂材质进行物理降温,麦杰克冰袋是一种高冷容量的新型冰袋,需要时在冷冻柜内取出置于所需部位,在常温下吸热,再由固态变为凝胶状态,能反复使用。22冰帽制作的改进221硫酸钠冰帽研究者11采用采用自制硫酸钠冰帽,方法为按硫酸钠10浓度进行配置成硫酸钠溶液,用无纺布制成双层帽袋,内置浸润硫酸钠溶液的棉纱垫。密闭后置于18冰箱中12H,取出呈冰霜状冷敷头部,观察发现硫酸钠冰帽降温效果、速度、维持时间均优于普通冰帽。222颅脑降温治疗仪将病人头部置于降温头盔内,头盔内温度控制在04,应用颅脑降温治疗仪与传统物理降温方法冰袋置头部、乙醇擦浴对中枢性高热病人进行降温比较,发现颅脑降温治疗仪降温效果佳,持续时间长,而且对减少病死率、提高预后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12。23擦浴法的改进231温热乙醇擦浴采用4143温热酒精擦浴,有利于血管扩张,血流增快,皮肤表面温度升高,汗腺分泌增加,毛孔增大,出汗时带走体内大量的热,加之热乙醇挥发快,从机体带走的热量多。因而使降温效果更加明显13。232薄荷乙醇浸剂擦浴将薄荷100G浸泡在95的乙醇1000ML中,密封72H后加蒸馏水1500ML,过滤除去薄荷即为薄荷乙醇浸剂。其降温效果大大超过单纯乙醇的物理降温效果,是因为薄荷油刺激皮肤汗腺分泌,可带走机体大量热量,所以降温效果显著13。3新型的物理降温方法31静脉降温法中枢性高热是护理难点,为提供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法,研究者14开展了静脉滴注低温液体治疗中枢性高热的临床研究。为中枢性高热病人静脉输入010低温液体10葡萄糖、5葡萄糖、5葡萄糖盐水、林格氏500ML1500ML,滴速40滴60滴/MIN,结果降温疗效显著,有效率100。32热交换导管血管内降温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是一种新型的降温技术,具有降温速度快、既定温度维持准确、波动性小及复温速度容易控制等特点,目前已在欧美诸多医疗机构推广应用15。使用时将热交换导管通过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于上、下腔静脉中,血管内降温仪把冷却的无菌生理盐水泵人导管的流人道,再进人导管末端的3个腔内,与静脉内的血液充分接触进行热交换,然后再经导管的流出道回到血管内降温仪系统中。热交换导管的血管内降温法与传统的外部降温法相比,血管内降温方法降温迅速,除插入导管所需的15MIN,仅34H就能达到目标温度,而且能够稳定维持低温,热交换导管血管内降温这种全身性的降温方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体表外部降温方法16。33动脉降温法研究者17通过动物实验证明直接向机体核心注入低温液体是一种有效的快速降温方式,其输人通路可有静脉和动脉两种方式。动脉内低温液体输入可以达到组织局部低温而避免全身温度变化。当前,神经介入技术的可靠性使得局部脑组织低温液体灌注是可行的,所以完全可以在合理选择患者排除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以及严密监护的情况下对脑组织局部使用亚低温,进行临床试用。34灌肠降温法研究者18报道,对中枢性高热的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