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构图技巧3_第1页
摄影中的构图技巧3_第2页
摄影中的构图技巧3_第3页
摄影中的构图技巧3_第4页
摄影中的构图技巧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摄影中的构图技巧来自实用摄影技巧1天前|阅读原文摄影构图就是指一幅照片画面的布局和结构安排。尽管最摄影构图含义的具体认识不同,但有一条结论是相同的,这就是构图好的PP比构图差的PP更具有形象的吸引力,更令人爱看、耐看,也更能传达摄影者的表现意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构图的效果。1、摄点的画面效果摄影构图就是相机镜头的构图。相机镜头对准被摄体的方位就是拍摄点。拍摄点不同,同一景物在画面上的效果就大不一样。选好拍摄点往往能成为一幅好照片的关键所在。A、不同摄距的画面效果。拍摄距离的不同,会带来画面的不同效果,不同的景别具有不同擅长的表现效果。一般分以下几种远景被摄景物范围广阔深远,擅长于表现景物的气势,主要以大自然为表现对象,强调景物的整体结构而忽略其的表现。全景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擅长于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极其所处的环境特点。相对来说,全景比远景有更明显的立体效果。中景被摄景物范围介于远景和全景中间,擅长于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以情节取胜。近景突出表现被摄对象的主要部分,主要面貌,擅长于对人物神态或景物的主要形状做细腻的刻画。特写是对被摄人物或景物的某一局部进行更为集中突出的再现。它比近景的刻画更细腻、更具体。B、不同方向的画面效果。“方向”是指拍摄点位于被摄体的正面、背面还是侧面。拍摄点的方向变化既会使主题的形象发生显著变化,又会使背景的环境发生明显的变化。正面方向即相机正对被摄主体的正面。擅长于表现对称美,能产生庄重、威严、静穆之感。但是画面缺乏透视感。斜侧方向能使被摄体本身的水平线在画面上变成一种能产生强烈透视效果的汇聚线,因而有助于表现出景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画面显得生动,有利于突出主体。正侧方向即与被摄主体正面成90度的侧方向。常用于拍人物,其特点能生动表现人物脸部,尤其是鼻子的轮廓线条。但不宜拍建筑物,因其会削弱建筑物的立体感和空间感。背面方向是从被摄主体的背面拍摄,用背面方向拍摄人物时,若注意姿势的运用,能产生一种含蓄美,让人引起更多的联想。C、不同高度的画面效果。“高度”是指相机高于、低于还是同于主体的水平高度。平拍相机位置与被摄主体处于类同的高度,特征是镜头朝水平方向拍摄。仰拍相机位置低于被摄主体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朝着向上的方向仰起拍摄。仰拍有助与强调和夸张被摄对象的高度,但镜头不能过仰,否则会产生人物或景物的严重变形。俯拍相机位置高于被摄主体的水平高度,特征是镜头朝下拍摄。其最大特点是能使前后景物在画面上得到充分发展,有助于画面产生丰富的景层和深远的空间感。2、光线的造型效果光线对于被摄体的位置,即光线的方向与角度,对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光位下会产生不同的明暗造型效果。其中分A、正面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面,随角度高低分为平射光、顺光和高位顺光。正面光照射的主体会使人感觉很明亮,但立体感差。B、前侧光。指45度方位的正面侧光。被摄体与人物有生气和立体感。C、侧光。又称90度侧光,侧光下的被摄体呈阴阳效果,能突出名暗的强烈对比。D、后侧光。又称侧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侧后方,能使被摄体的一侧产生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与空间感。E、逆光。又称背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后方。能使被摄体产生生动的轮廓线条。使主体与背景分离,从而加强画面的立体感与空间感。F、顶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正上方,如中午的阳光。G、脚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下方,自然界常见于水面的反光。3、主体的视觉效果构图,最重要的是拍摄主角即主体应放在什么位置,这就是主体的定位。在一幅好PP中,一般来说,应该用一个最吸引人视觉注意力的中心点,即“视觉中心”。我们常见的画面中视觉中心的位置,可采用九宫格的“三等法”,构成井字形状。即在一幅画面上用纵横各两条线组成井字,那么井字中的四个交叉点,就是排布摄影主体位置的最佳点。为了达到画面的视觉效果,还要注意前景与背景的运用。前景是指处于主体前面靠近镜头的景物,它是帮助主体反映季节特征、地方特征,促使观众产生联想、产生意境的效果。背景是画面上主体后面的景物。它是画面的组成部分,用以衬托主体。注意背景要简洁,要与主体有鲜明的对比,它有提高主体视觉效果的作用。4、线条的形式效果自然界的很多物体一旦进入我们的镜头,很明显的形成了线条结构。常见的构图有以下几种A、三角形构图三角形构图在画面上有多种多样,如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正三角形,倒三角形,还有斜三角形,侧三角形等。正三角形有稳重、均衡、安定的特点,而倒三角形给人以不稳定感,但极有动感,视觉的刺激比较激烈。另外,“V”字型构图也属于三角形构图。B、S形构图S形实际上是条曲线,属于规律的定型曲线,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有活力和韵味,而且画面显得生动活泼,可有力的表现其场面的空间感与深度感。C、十字形图十字形是一条竖线与一条水平横线的垂直交叉。这种构图给人以平稳,庄重,严肃感。可表现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但不易使横竖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如果两线长短一致,且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活力和动感,会减弱其表现力。D、斜线交叉形构图十字型的变形即为斜线交叉的构图。将原来十字形的横竖两条线的交叉点为轴心,歪过来便成了两条斜线,以斜线交叉形式构成的画面与前者相比减少了对称的呆板,而更具有动感,更为活泼,舒展。E、米字形构图米字形构图不仅是“米”字形,而且是以一个交点为轴心的多线交叉图形,他有团结向内聚力的感觉。其线条是交点内聚,有向心力的象征,如蝴蝶的两个翅膀,所以又称做“蝶形”构图。F、框架形构图框架形构图是把要表现的主体,用离镜头最近的树丛、花草等围在中心,使前景形成一个“框”,使观众透过框架欣赏主体,这种PP要注意框架与主体间要有强烈的明暗或虚实反差。G、布满形构图它不仅是指用一个单独的被摄体把画面占满,来突出主体,而且还指以较多数量的被摄体把画面布满,不留任何空白。由于被摄体的影象挤的满满当当的,所以不会出现不均衡不稳重的问题,会给人以想象,把视线引到画面外。H、对角线形构图对角线构图一是指画面的4个角之间的关系和对角线的作用,二是指物体在画面中营造对角线,使画面活起来的构图形式。对角线可引导人的视线而形成动感,让画面增加活力,使固定的影象有变化。除了利用画面的对角线外,还可用景物在画面中营造对角线。营造对角线的方式很多,常用的有倾斜画面,选择拍摄角度,利用透视等,使主体形成对角状态。I、造向角形构图造向角即在画面中有意营造角度,与对角线构图不同的是它是在画面中营造一个或几个角,以角来表示运动的方向。角度越小,冲击力越大角度越锐,动感越强。这种构图可以营造气氛,增强艺术表现力。造向角形式构图不仅可以利用建筑物,还可用其他人物群像、场面场景,均可造出角度来。J、中心汇聚形式构图中心会聚,就是画幅中的所有线条向中心会聚而来,形成一种交集状,将观众的视线引到会聚的中心点上。这种构图除了要反映深向远方的线条外,要把主体景物安排在会聚点的位置上,不要形成会聚无主的局面。K、对称形构图对称形构图是指景物中相同或相似的形式因素,在中轴线两侧以对应关系展开或组合而构成一体。对称,它要求画面的左右两侧或上下两端有互相对应的相同的物体,或者物体不完全相同,但其大小相称,位置对应。5、影调的情感效果在现实生活中,因光线照射的情况不同,物体吸收和反射光的特征不同,都有不同的颜色和亮度。在画面上会显示出景物的明暗变化,从而使我们认识景物的形状、体积和质感。如在最亮到最暗的影调中,不同深浅的影调层次多,过度趋势缓慢,这样的称为“柔调”,反之,称为“硬调”,处于二者之间的称“中间调”。黑白色调占画面的比例不同,又会构成不同的感觉。有的呈“高调”,有的呈“低调”。彩色照片分暖调、冷调、对比色调、和谐色调等等。在这五彩缤纷的色彩基调中,它给人一种心理上的情绪性、象征性、功能性的感觉效果。如在不同色别中,暖色使人感到距离近,给人以温暖感冷色则使人感到距离远,给人以凉爽感。6、综合的艺术效果综合以上几点,根据摄点、光线、主体、线条、影调的综合配置,PP在画面造型、视觉、形式、情感上产生了丰富的艺术效果。当然,不可能全部很完美,但只要拍摄时注意这几方面的构图,定比随意拍出的PP来的完美与耐看。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使用技巧来自实用摄影技巧1天前|阅读原文对一般的人像摄影爱好者来说,对闪光灯的使用问题上可能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闪光灯就是用来照明的,白天日照强烈的户外人像摄影,闪光灯好无用武之力,当然,这种认识是比较片面的。只会利用自然光拍照片的人不见得会利用闪光灯,而能够很好掌握闪光灯的人一定懂得自然光、所以真正优秀的闪光作品不见得是纯粹的闪光,而是自然光与人造光的恰当组合。虽然自然光有着真实自然的优势,利用好自然光可以很恰当地表现出拍摄时的现场氛围,但是自然光并不是完美的,它井不能出现在每一个需要照射的地方,所以加入闪光灯有助于弥补自然光的不足,改善照片的品质。当熟练地掌握了闪光灯的技术技巧,并融入将来的创作之后,你会发现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画面,但是作品却是“更上一层楼”了。一、白天户外人像补光闪光灯作为补光不要以为只有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才需要使用闪光灯,有时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也必须使用闪光灯进行补光。一种情况是在进行逆光拍摄时,主体与背景的反差很大。如果顾及主体进行曝光,那么背景必然曝光过度,而正常还原了背景,主体又曝光不足,这时就需要用闪光灯进行补光了。如下图,当时拍摄环境是下午四点半的阳光下,环境光虽然随着日落暗了下来,但是逆光的冲击,光线依然很亮。人物逆光,脸部偏暗,拍摄这张照片时,先对环境测光,测光数据是光圈F35,快门是1/250,测光完成后,把相机切换到M档,设定好光圈快门,打开闪光灯,TTL模式,减15档输出,最终拍摄完成的图片,人物脸部曝光正常,环境氛围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逆光在女生的头发和毛衣周围勾勒出一圈温暖的线条,与背景隔离开来,同时也突出了人物主体,正面闪光灯补光。拍摄构图时,注意用拍摄对象稍微挡住部分太阳的主体,以免眩光太厉害。拍摄参数尼康D3数码相机尼克尔85/14镜头光圈F4快门1/250拍摄步骤一般在天气晴朗,蓝天白云的逆光环境下拍摄人像,由于拍摄主体和背景环境的光差太大,同时兼顾两者的曝光正常并不容易。若是以人像的脸部为测光的依据,则背景会过曝,没有细节。若是以蓝天为测光的依据,则人像的脸部会曝光不足,甚至成为剪影。使用TTL闪光灯或自动闪光灯对主体补光是一个有效的方法1先针对背景来做测光。然后切换至M模式,将光圈、快门值设定在方才的测光结果需要注意快门必须是在闪光灯的同步快门范围内。2使用TTL闪光灯或自动闪光灯对准拍摄主体进行补光。情侣片的拍摄,运用逆光的拍摄技巧突出画面温暖温馨的情感氛围闪光灯减弱1档输出。拍摄参数尼康D3数码相机尼克尔2470/28镜头光圈F32快门1/200秒注意项逆光摄影时,为了丰富画面层次和获得良好的色彩还原,需用闪光灯作补光。一般来说,用作补光时不需要闪光灯发挥强功率照明,而要注意控制闪光亮度,避免补光过度。一般可设定到相当于正常曝光不足两档左右。如果使用相机变焦镜头的广角端或相当于标准镜头的视角拍摄,将闪光灯设定到“减弱”档可防止补光过度。小技巧在闪灯头上加个柔光罩。小闪光灯的光相对来说比较硬,所以可以加一个柔光罩,如果没有,用一层纸巾罩住亦可。这样光就可以柔和一些。白天户外摄影时,还有一种情况,我们也是用闪光灯补光,比如阴天的环境下,或者在树荫等其他场景中,户外光线均匀,我们是用闪光灯给人物补光,会使得人物的皮肤色泽更为光润和亮丽,这种情况下的补光,因为光线均匀,我们可以直接测光拍摄,当然一样,闪光灯一般必须减少两档左右的输出,来弱化强光痕迹。如下图模特躺在树叶上,闪光灯减档输出,人物的色泽亮丽。拍摄参数尼康D3数码相机尼克尔85/14镜头光圈F32快门1/60秒二、白天户外人像补光闪光灯作为主光在户外人像摄影中,当我们使用闪光灯作为摄影主光时,闪光灯可以压暗环境光线,蓝天可以更蓝,环境层次更为分明,所呈现的画面效果,往往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质感强烈,细节丰富。用闪光灯作为拍摄的主光,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拍摄思路用光圈来控制闪光灯在脸上的亮度,用快门控制环境的亮度。如下图,我们首先对环境测光,测光得到的数据是,光圈F11,快门1/125。得到环境测光数据后,我们设定闪光灯的强度数值,设定在F11,快门可以设定在1/250,这样,既保证了人物的亮度,环境也给压暗了一档,突出了画面的时尚感。如果觉得环境光还是太强,可以继续调整曝光组合。日光为逆光光源,正面闪光灯补光,强度过一档,稍微压暗背景。拍摄参数尼康D3数码相机尼克尔2470/28镜头光圈F8快门1/125秒摄影技巧如果想要表现蓝天白云,在顺光光条件下,若要使天空更蓝,就必须用外拍灯正面补光,配合自然光,达到增强光照度的效果,提升正面光与背景的光比,使天空更蓝在逆光条件下,先测出自然光的数据,再用外拍灯从逆光方向补光,闪光数据须高出自然光05或1格,则可达到天空更蓝的效果。注意项闪光灯的瞬间发光持续时间很短,一般为千分之一秒以内。所以控制闪光灯曝光量的相机控制只和光圈以及感光度设定有关,和快门速度无关。快门速度只要保证处在闪光同步范围内,无论如何变化,只要光圈和感光度设置不变,闪光曝光量是一样的。我们可以把被摄主体以闪光灯为主光源,环境以阳光为光源。选择并固订一正确的主体闪光曝光光圈值,然后在拍摄中调整速门速度,这时,主体曝光量已被光圈固订而几乎出有任何变化,环境亮度可以大幅度被压暗,主体与环境就可以分离开来。小技巧外拍专用闪光灯可以配备很多光效配件,加装柔光罩可以使光质变得很柔和,用挡光板,可以使用光更为精确。插用不同的色片,可以改变光的颜色。如果外拍灯仅作为自然光条件下的补光用途的话,可以直接在任意需要的位置照射反光板产生对主体的补光,强度可控余地更大,位置上可以更自由调节。在阳台上拍摄,在相机M档上设定测光数据,调整光圈数值,压暗背景,人物和环境分离开来,表达画面氛围拍摄参数尼康D3数码相机尼克尔2470/28镜头光圈F13快门1/100秒三、夜晚人像一般来说,夜景的拍摄不宜使用闪光灯,利用小光圈和长时间的曝光,能表现出美丽的夜景。在夜晚拍摄人像一般都要使用闪光灯,如果直接打开闪光灯拍摄人像,人物还原是正常了,但是后面的夜景却很暗,无法还原,那么此时就需要使用慢速闪光功能。在一般夜景里,背景通常都很暗,为了让背景的灯光和颜色都显现出来,这个时间可能是1/10秒,也可能更久。而对于前景的模特,因为我们使用了闪光灯,实际上只需要1/100秒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完成曝光。如下图,我们先对背景测光,发现光圈2,快门1/10秒,可以达到背景的准确曝光,我们直接手动将曝光组合调整到光圈2,快门1/10秒,然后我们再选择打开闪光灯,TTL模式,减档15到2之间,减弱人物闪光痕迹。这样拍摄的效果,我们可以看到背景微弱的灯光和模特的脸都得到了充分的曝光,背景的灯光创造出柔和的氛围,模特有机地融合在背景里,让整个夜景人像更有韵味。在这张照片里,我们为了获得背景灯光虚化效果,我们特别选择了具有大光圈的NIKON85MMF14大光圈镜头,将光圈设置在2,利用大光圈获得明显的背景光斑效果。从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背景的光斑很好地衬托了模特的表情,让整个夜景人像比白天的人像显得更柔美,和谐。拍摄参数尼康D3数码相机尼克尔85/14镜头光圈F2快门1/10秒拍摄参数尼康D3数码相机尼克尔85/14镜头光圈F2快门1/15秒拍摄步骤先对环境进行测光,设定相机光圈和快门组合。然后打开闪光灯,TTL模式,在闪灯上设置闪光减少,这个设置的数值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定,一般在15档左右,把相机架在三脚架上,拍摄时,除非拍摄特殊效果,要提醒模特闪光后不要移动,因为为了背景曝光正常,快门时间都比较长,1/10秒或者是更长时间,模特移动的话,人物就模糊虚化了。注意项如果手里没有高端的器材,也就意味着你不能使用高ISO来提高快门速度实现手持拍摄,所以,你得准备一个稳固的三脚架,这个是获得优美夜景人像不可或缺的条件。小技巧要拍摄有着梦幻光斑的夜色人像,场景的选择尤为重要,我们拍摄一般选择广场,商场,步行街等霓虹灯,街灯,车灯较丰富的地方,这样才会使得照片有这样的效果。人像构图9法玩转我的第一部单反来自实用摄影技巧1天前|阅读原文在人像摄影中,人物是摄影者明确表现的摄影主体。人像摄影的构图就是把被摄者放置到画面的什么位置,如何来突出被摄者这个主体的构图技法。在人像摄影中,简化画面中的其他元素来突出人物的构图方法是一切拍摄人像的基础,这是拍摄人像时摄影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在人像拍摄中,简洁的构图是成功的关键。常见的人像摄影构图技法有直线构图、三角形构图、对角线构图和曲线构图。怎样选择适合不同人像的摄影构图技法呢拍摄前,摄影者首先要根据拍摄的主体人物的不同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构图方法。然后感受主体人物的心情与周围环境,确定拍摄的风格。比如,可以使用三角构图将一位智慧的老者拍出大气稳重的感觉,但如果使用这种构图方式直接拍摄小孩,不论怎么拍摄都不会拍出小孩的稳重感,只会出现戏剧效果。具体情况还需灵活掌握。1/1600SF/28焦距85MMISO50水平构图适合拍摄人景合一1/320SF/71焦距45MMISO100该照片简洁大方,背景是层次分明的浑然一色的碧海蓝天,模特肌肤的颜色与背景的蓝色形成对比,白色泳装更使画面亮白洁净。1/250SF/11焦距35MMISO200该图采用了以海滩为主题背景的水平构图,模特双手伸展的姿态让画面增添张力与动感。L形构图给予肢体视觉延伸1/250SF/8焦距20MMISO100画面中的模特以伸展的坐姿构成L形的构图。模特的视线与腿部伸展的方向一致,整个身体的中心稍往画面中心倾斜,这样能避免L形的构图为画面带来的失重效果。三角形构图拍室内人像1/200SF/80焦距125MMISO200照片拍摄时让被摄者身体呈半下蹲状,以人的脸部、手部、臀部3个点为顶点在视觉上构成变相的三角构图。双手向下扶着膝盖并用手掌覆盖住膝盖部位,减轻了人像下肢被截取拍摄的不完整感觉。垂下的双臂也略微弯曲,避免了垂直线条的呆板。三角形构图的稳定与大气1/125SF/160焦距40MMISO200照片拍摄了较暗背景中明亮的人物坐姿,直接获得了三角构图。灯光从人的头顶部打下来,照亮了人物裸露出的肌肤,展现出女性的性感美。这两者结合让人物表现得性感而大气。曲线构图让女性更柔美1/200SF/90焦距135MMISO200拍摄时让被摄者身体前倾,突出胸部的曲线,然后手臂自然提起,手背压住腰部,突出臀部的曲线,这样就完美地表现了女性的S形曲线。拍摄时还要注意人物的头部自然上仰,以显其气质。让构图体现小孩的活泼、好动1/100SF/71焦距50MMISO100使用九宫格拍摄室内的小孩。首先布置好画面让小孩和玩具占据了“井”字下方的两个交叉点来稳定画面,然后抓拍了小孩倒地的瞬间来体现小孩的好动,使画面充满活力。九宫格与三角形构图的动静结合1/800SF80焦距38MMISO100照片结合使用了九宫格构图与三角形构图。以小孩的脚、头和空中踢起的球为三个顶点构建视觉三角形,表现出小孩动作的稳定感。然后结合九宫格构图协调画面主体位置,让画面动中有静中央构图突出老人的神情1/125SF/110焦距90MMISO100照片使用中央构图技法从艺术的角度刻画了一副满脸皱纹却目光犀利的老人面孔。再结合画面只用黑白色调的表现手法,凸显出老人面部的苍老与内心世界的复杂。框景构图锁定主题1/200SF/56焦距32MMISO200画面利用了前景中窗户的框架框取人像来达到框景构图的拍摄效果。框架明显突出了被摄对象是画面主体。老人深邃的目光加上窗户的修饰,为画面增添几分耐人寻味的感觉。免费订阅学习实用摄影技巧希望您在栏目每期的评价中给我们打个“5星”,我们会做的更好您可能也喜欢怎样拍好圣洁的雪山来自实用摄影技巧1天前|阅读原文大雪过后,天空就像水晶一样透明,勾勒出山峦简洁的轮廓,使银装素裹的山景显得十分圣洁,怎样才能贴切地表现雪峰呢拍摄模式光圈优先光圈F/10ISO100白平衡日光实拍步骤1将拍摄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并设定光圈为F/8F/16。2将ISO设定为100,以确保良好的画质。303EV15EV曝光补偿,以适切地表现雪峰的洁白。4将测光模式设定为平均测光,针对雪峰上的亮度进行均匀的区域测光。5将拍摄模式设定为光圈优先,并设定光圈为F/8F/16。6将ISO设定为100,以确保良好的画质。7确定取景范围后完全按下快门完成拍摄。8回放照片,如果效果不够满意,适当调整曝光补偿值重新拍摄。用偏光镜消除雪的反光拍摄雪山最好选择晴天,并用前侧光或者侧光表现雪山的明暗层次,使画面影调富于变化。需要注意的是,雪峰在阳光下反光极强,亮度很高,与山石的明暗反差较大,最好使用偏光镜,过滤一部份积雪的反射光,提高画面的色彩饱和度。雪山之巅的积雪,在太阳的照射下反光极强,亮度很高,使用偏光镜可以过滤部份反射光,减小暗部的反差,使照片亮部与暗影区域得以协调。适当增加曝光补偿拍摄雪山时,为了表现拍摄对象的影调层次和白雪的质感。曝光时如用相机内置的测光系统测光,容易产生曝光不足,此时应使用曝光补偿,增加12档曝光量,或用点测光对中间色调部份测光,然后将其锁定后再重新构图拍摄。另外,在拍摄不同景别的雪景时,还要注意随时调整相机的白平衡。拍摄雪山时应充分利用带雪的树枝、建筑物等作为近景,以增加画面的空间感并突出冰雪的质感。完美作品从构图开始来自实用摄影技巧1天前|阅读原文1/3构图法则拍摄风景常常要运用“1/3”构图法则,简单来说,就是将地平线(水平线)放到画面偏上方或偏下方三分之一位置处,这样就能够获得较为舒适的视觉感受。除非是有美丽的倒影辉映在水面上,应该避免将地平线(水平线)放置在画面中心的1/2位置处,以免造成“割裂画面”的视觉效果,也显得呆板和无趣。摄影江和平摄影黄树国以上样张中,对于在湖畔的城市风景来说,将地平线放置在偏下方1/3位置处能够获得最佳的视觉舒适感,而另外一张将被摄主体(自由女神像)放置在偏右侧1/3位置处能够获得较好的视觉平衡感。由此看来,好的构图确实关系着照片的命脉,需要多加理解和学习。微妙构图给视线前方留出点空白视线的前方应留白也是构图中的必备技巧。如果要拍摄人像照片的话,那么一定要注意在人脸视线的前方应该多留出一些空余空间,这样画面才不会觉得局促和紧张。通常,符合这一原则的照片,也都大致符合“1/3”或“井字格”构图法。在拍摄其他被摄主体时,例如花卉或者其他静物时,也需要注意在被摄主体的一侧多留出一些空余空间。因此说“视线”并不单单只是指人脸所朝向的方向,也包括一切具有“拟人”情感的被摄主体所朝向的方向。摄影遗忘拾取对于人像照片来说,无论将被摄主体放置在什么位置,都要注意在人脸视线的前方多留出一些空白空间有一种说法“规则是用来打破的”,比如视线前方留空间这一条,如果你要表现一种压抑、一种不稳定、一种失衡,那么就可以把这条规则反过来用。眼前一亮井字格构图法如果在数码照片上有明确的被摄主体,那么我们应该将被摄主体放在画面“井字格”的四个交叉点之一的位置。什么是“井字格”呢其实,如果我们分别在照片上划出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那么这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就会组成一个“井字格”。图为构图“井字格”在数码相机的液晶屏取景器上,我们可以选择开启“井字格”叠加显示功能;在数码单反相机的取景器内,我们可以将周围旁侧的四个自动对焦点当成近似的“井字格”交叉点。通常,将被摄主体放置在井字格的交叉点上,主体最为突出。摄影黄业滨以上照片的构图中,将人脸和鸟头都放在了井字格左上侧交叉点上,画面看起来美观大方。以上所说的“井字格”构图其实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金分割”构图,这种传统的构图方法已经被摄影师们延续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该法则主张主体不要放在画面的中央,要把画面分成上下和左右各三等分,然后把摄影的主体放在其中的某个交叉点上。许多画家和艺术家把它作为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当然摄影师也不例外。对称式构图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对称的景物,例如人脸就是左右对称的。对称式构图能够呈现出一种“安静”的严肃感。例如,皇家和宗教建筑非常钟爱非常严格的对称设计,在我们拍摄这些景物时,最好也保持严格的对称,这需要我们仔细寻找景物的中轴线,只有在中轴线上才能拍摄出严格对称的构图。当然,有时候,利用影子或者前景的树枝来打破这种严格的对称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一试。样片欣赏摄影江和平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得出,中国古代民居建筑是讲究“对称”的设计理念,在拍摄时也一定要遵循对称的原则。而风景照片采用对称构图,是为了尽量凸显一种静谧的安静感。均衡式构图构图要讲究平衡,这是没错的。但如果认为平衡就只是“天平”似的左右对称,这就大错特错了。其实,非左右对称的构图也可以实现平衡感,这就是均衡式构图。均衡式构图就好比秤杆一样,它不需要天平两边的重量都是一样的,只需要根据情况移动秤砣的位置即可实现平衡。和对称式的平衡构图相比,均衡式构图是一种充满动感的构图,它可以在静止的照片上营造出运动的错觉感。样片欣赏摄影三环影像上图虽违背了之前讲过的“在视线前方需要留白”的构图法则,可是并不觉得不妥当。这要得益于其均衡式的构图,如果说海鸥是秤砣的话,狭长的明亮水波就是秤杆了,这种均衡产生了非常微妙的时光停滞感。由此看来头图的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值得我们深思。鸟类摄影实用教程来自实用摄影技巧1天前|阅读原文没有必要购买非常昂贵的相机和镜头,不过拥有合适的器材可以令拍摄工作变得简单。大多数鸟类都非常瘦小,所以你需要至少200MM(300MM更好)的镜头。长焦镜头不仅令你可以从远处拍摄,也可以令背景更加虚化。只是更长的焦距(或更大的光圈)意味着镜头会更贵、更大及更重。了解了这些,我认为400MMF/56镜头是最好的,它可以在保证光圈和携带性之余提供尽可能的长焦距。当然,你也可以用100MM或更短的镜头,只是你需要找到非常勇敢的鸟,或者只把鸟作为风光摄影的一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在鸟类摄影中,几乎所有数码单反相机都可以用。不过,如果你计划拍摄飞行中的鸟,就要留意连拍速度、高感光度及自动对焦系统的精确度。如果你没有单反相机,拍摄工作就会变得更加困难,但是也不用放弃我相信好的摄影师用手机也能比差劲的摄影师用昂贵的器材拍得更好。三脚架、独脚架、闪光灯、甚至快门线都会非常有用,不过通常都不是必需的。了解在特定情况下如何设置相机非常重要。在鸟类摄影中,经常会使用长焦镜头,所以如果你不希望由于机震造成照片模糊,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使用太长时间的快门。法则是快门速度不超过镜头焦距。例如,如果你的镜头焦距是400MM,快门就应该在1/400S以内。不过,这个公式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