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對外投資是否應限制之分析廣義的產業空洞化也好,狹義的產業出走到大陸也好,依據的都是靜態的思維。好像手上捧著水,深怕水從指縫間流失。實際產業發展的歷程顯示,東亞的產業發展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產業先是勃興,然後趨於成熟,然後走向外移;也就是產業輪替或雁行理論所描述的過程。所以任何一個國家要擔心的,不是喪失成本競爭力的產業會不會外移,而是本國的政經條件和投資環境,能否讓新興的產業不斷地被孕育出來,源源不絕地成長和茁壯。如果水是源源不絕而來,雙手朝下放在泉水之上,泉水從指縫向上噴出,這代表了經濟實力的擴張,而非流失。從以上的觀點出發,由雁行理論及產業興衰過程,成衣業及電子設備業的例子,來看出口競爭力的動態演化過程,以分析我國對外投資究竟是否應當設限此一課題。壹、雁行理論以成衣業與電子設備業為例過去有關經濟成長的文獻中有雁行理論(THEFLYINGGEESEMODEL)的說法。所謂雁行理論,就是指不同產業在一個國家中,因成本條件改變而產生的先興盛、後成熟、再衰退的現象。以成衣業(圖11)和電子業(圖12)為例。成衣業不是整個紡織業,而是紡織業裡最接近消費端的部分,包括服飾、帽子等。在圖11中,我們注意到,底下的年份都是一樣的,都是19651995年。但若是把這三個圖拼在一起,看起來像是有一個統一的趨勢,曲線先上揚、再往下掉。圖的縱軸為RCA(出口競爭力的指標),指的是這個國家的某個產品出口,相對於這個國家整個製造業出口而言,所顯示出來的競爭力。指數愈高,就表示這個產品相對於這個國家的製造業而言,是最有出口競爭力的。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最右側的日本JPN從1965年大概是23左右,就一直下降,沒有停過。到了1971年以前,已經從2掉到1。指數大於1代表是平均以上;指數如果小於1,代表是平均以下;指數愈小,競爭力愈差。事實上,今天的日本,在成衣業已是進口國,進口的數量遠高於出口的數量。日本國內還是有成衣業,但產品走的是高級品、高單價、流行的路線。圖11中間這一群包括台灣TWN、韓國KOR、新加坡SGP等三個國家,台灣在19651977年這段期間為輝煌時期,之後也開始走下坡。台灣成衣業的RCA指數到了1995年,差不多就與日本在1965年左右的情形類似。圖11左邊一群包括中國大陸CHN、菲律賓PHL、泰國THA、印尼IDA、馬來西亞MYS等四個國家。從圖中可以看出,中國大陸在1979年改革開放之後,RCA指數就開始上升,但是指數攀升速度平緩。這代表了什麼表示連在中國大陸,成衣都已經不再是明星的出口產業,此與台灣在196577年的狀況不一樣。到今天,中國大陸甚至有些成衣產品,與印度和南美洲某些國家相較,已經喪失競爭力了。這就是我們一般所瞭解的傳統產業。另外一個例子是高科技產業中的電子設備(圖12),包括了資訊業、電腦業等。圖12右邊是日本JPN,大概在25左右,緩慢的下降,但還是遠超過1,說明了這還是日本的主力出口之一。圖12左側的五個國家,馬來西亞MYS、菲律賓PHL、泰國THA、中國大陸CHN、印尼IDN,曲線看起來的震盪很大。貳、興盛或衰亡不同產業的不同命運所以同樣是兩個產業,為什麼從圖上看來,會有這麼不同的狀況呢成衣業就好像是在國慶閱兵看到的軍隊,不管是那一個國家,曲線看起來都是很相似的,井然有序。似乎到了那個階段,就是會起來;又到了那個階段,就是會下降。沒有例外。但電子設備業(圖12)看到的就不是這樣。彷彿是大風吹一般,哨子一吹,萬軍齊發。後面的人似乎都很有機會可以很快的趕上前面的隊伍。這兩者之間的差別究竟在那裡從圖2的流程圖來看,即可一目了然。任何一個產品都是從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新管理開始萌芽,然後會進入創造產品生命週期中的領先期,這一段就是利潤最高的時候(其它地方還沒有生產,可是本身已經開始量產);接著就進入快速成長期。日本的成衣也曾走過這個階段,在5060年代,日本成為全世界的紡織大王。台灣成衣業在1960年代進入快速成長期,台南某大針織廠前廠長曾描述當時針織業的榮景那時候賺錢就跟開水龍頭一樣,門口永遠貼著招募女工,那塊牌子永遠沒有拿下來過。只要裝置多少部機器,就招多少女工進來,然後出口到美國;日本的訂單大量轉到台灣來,所以生意源源不絕。圖1成衣業(WEARINGAPAREL)ASEANTHAIDNMYSPHLCHN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9651968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YEARRCAJPNJPN19651968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YEARNIESTWNSGPKOR19651968197119741977198019831986198919921995YEARPRC圖12電子設備(ELECTRONICEQUIPMENT)JPNJPN196519681971974197198019831986198192195YEARNIESTHAIDNMYSPHLCHN005115225335445196519619731971981985198193YEARRCANIESTWNSGPKOR196519681971974197198019831986198192195YEARPRCASEAN圖2產品生命週期流程圖創新與知識化新產品、新技術、新市場、新管理創造產品生命週期中的領先期外溢效果中游相關產業快速成長要素成本改變被後進者追及快速成長連鎖效果上下游連鎖產業快速發展要素成本改變被後進者追及要素成本改變被後進者追及創新階段因全球化與知識經濟之發展而更重要雁行理論階段BACD3D1E2F2G2E1E3H1H2H3F3G3D2然而,任何一個力量的開始成長,就已經種下它滅亡的因子。同樣的,任何力量衰亡的時候,可能也種下它再生的因子;只是在當時大家可能看不出來。所以,這個水龍頭不會永遠開著,女工也沒有永遠招不盡的一天。也許前十年光景,每天都有女工自己來報到,但是過了十年,就會開始發現,以前一天就有三個來報到,現在三天一個報到,再過一陣子三個月有一個來報到,然後就開始找不到工人。為什麼呢因為隔壁的廠已將工資調升,所以本身也要調工資。於是乎,要素成本就改變了。你就被後進者追及,訂單就跑到別的地方去了。這就是要素成本改變的效果。此外,成衣市場還會有外溢效果,攸關周邊產業的發展。譬如說,成衣業還會帶動皮革等業的發展。另外還有連鎖效果,上游買的原料和下游的供應,都因為它而發展。比如說,台灣的人纖業就是因為成衣業帶動了紡織業,再帶動了人造纖維業的發展,這就是連鎖效果。但這些發展,又再一次通往一個地方,就是死亡(被後進者追及)。每一個新生產業的出生,都通往同一個地方這個產業的死亡。除非,如同圖2中H2、H3一樣,要從中間這兩條線,要回到最初。舉例來說,同樣在成衣服飾業,還是有存活成功的,如日本到今天還是有成衣服飾業,只是走的路線不同。成衣和電子業最大的不同,即在於這兩條線回去的比率和速度不一,電子業平均改變產品內容的速度與比率可能是成衣業的數十倍,而造就了不同的結局。所以當大家在做印刷電路版時,如果大家全部都去做雙層版,馬上雙層版就沒有競爭力了。於是開始做四層版、八層版、十六層版。現在台灣已經很少人在做雙層版,雙層版幾乎全部移到大陸去;晶圓代工以後也是一樣,一定要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有新產品的出現,才能創造新的生命力。這就是產業輪轉觀念的精義。參、城牆關不住產業輪轉方能創造台灣經濟生命力產業輪轉不是產業輪迴,產業輪轉要避免的就是產業的誕生必然邁向死亡的循環裡。所以,政府如果看到台灣經濟不好,就認為是台灣企業出走到大陸、越南、或新加坡等地投資所致,而要築起一座城牆把產業全部圍起來,結果只有一個就是大家都死在這裡,沒有其他結局。如果日本政府在1965年規定,所有日本成衣業一律禁止到日本以外投資的話,日本今天仍然將沒有比現在更多的成衣業存在。強制禁止的結果,固然可迫使工廠不關門,機器不搬走,但裡面卻是空城一座,機器也不會開動運轉。為什麼呢因為每生產一件毛衣、就賠一件,生產一條褲子、就賠一條。依然是死路一條。以手掌心內的水為例。同樣有水在手中,若是手背向下、手心向上,看起來像是水從指縫裡一直不停的漏下去,若此時你在身處沙漠當中,又僅餘這最後的一些水,於是便開始擔心萬一漏光了,自己就會渴死。但這是從靜態的觀點來看產業發展。若是從產業輪轉的觀點來看,結果剛好相反。將水視為泉水,水是源源不斷的噴出來,所以你的手心是向下,手背是往上,看見的是水從你的指縫裡冒出來、噴上來。這才是我們看待產業外移時應有的態度。肆、比較利益與產業關聯的發展整體而言,台灣過去產業結構的調整相當程度地反映了善用動態比較利益的成功經驗。當台灣工資還相當低的時候,以發展消費品的進口替代及出口擴張為主。當勞動成本逐漸增加時,就開始發揮連鎖效果進入中間財進口替代時期,朝向比較資本密集的方向前進。一旦勞動成本更高了,同時幣值也大幅升值時,就往資本更密集及高科技產業方向移動。台灣靠這種善用比較利益的動態演變,使其在東亞地區乃至於全世界的發展過程中,經濟表現都名列前茅。1990年以來,因全球資訊業技術的快速進步及蓬勃發展,台灣過去播的種到了此時也得到明顯的收穫。另外,台灣在其他產業方面,例如化學、機械、鋼鐵等累積了相當多的經驗,即使當勞動成本逐漸上升,這些產業也能夠保持很好的績效,具有很高的國際競爭力。我們利用民國85年產業關聯表,將各行業中雇用專科或以上人員,除以員工總數所得到的比率,加計此部門購買的各種中間產品,經過連鎖效果以後得到之最終累計,然後據此將製造業四分位227項產業切成三份;經過上述調整後的專上人力除以全體員工最高比率的產業群叫做高技術人力密集產業,中間的三方之一叫做中技術人力密集產業,比率最低的為低技術人力密集產業。我們計算台灣總出口金額當中各有多少值是由這三種不同產業所貢獻的,可以發現在1993年高技術勞力密集產業出口額佔總出口額為2762,之後比重不斷提高,至2000年已佔了4953。相反的,低技術勞力密集產業的出口額佔總出口額的比重則是歷年不斷下降,由1993年的3253下降到2000年的1850,見圖41(本文自行計算及繪製,以下相關圖同,故不標示資料來源)。以韓國為例見圖42,高技術勞力密集產業出口額於1993年占總出口額2876,之後比重緩慢提高,2000年為4605。但是直至1999年高技術勞力密集產業的比重4004仍低於中技術勞力密集產業的出口比重4206,2000年前者始超越後者。以中國大陸為例見圖43,1993年低技術勞力密集產業占總出口額比重達5895,2000年佔442,仍遠高於高技術勞力密集及中技術勞力密集產業所佔的比重。不同於台灣及韓國的發展趨勢是中國大陸的中技術勞力密集產業出口額比重仍不斷提高,1993年占總出口額2233,2000年則佔總出額3318。另外,中國大陸高技術勞力密集產業至2000年只佔總出口額的2662,仍為比重最低者。圖41以技術人力密集度區分的出口結構台灣010203040506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高技術人力密集中技術人力密集低技術人力密集圖42以技術人力密集度區分之出口結構韓國010203040506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高技術人力密集中技術人力密集低技術人力密集此外,我們將所有四分位227項產業中,於2000年出口值超過一億美元的產業挑出,計算從1993至2000年這些產業在美國、歐盟、日本及中國大陸四個主要市場的總占有率。圖44為市占率成長最快的產業群,從1993年到2000年市占率增加超過100,圖45則將中國大陸、韓國及日本此一產業群的發展趨勢作跨國比較。圖43以技術人力密集度區分之出口結構中國大陸010203040506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高技術人力密集中技術人力密集低技術人力密集圖44市占率增加100以上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鋼材表面處理業航空器零件製造業汽車製造業軋鋼業玻璃纖維製品製造業鋁材二次加工業船舶建造修配業其他科學光學及工業精密器械製造業資料處理設備製造業鋼材二次加工業圖45台灣出口品占有率上升最大幅度產業群跨國比較台灣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鋼材表面處理業航空器零件製造業汽車製造業軋鋼業玻璃纖維製品製造業鋁材二次加工業船舶建造修配業其他科學光學及工業精密器械製造業資料處理設備製造業鋼材二次加工業韓國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鋼材表面處理業航空器零件製造業汽車製造業軋鋼業玻璃纖維製品製造業鋁材二次加工業船舶建造修配業其他科學光學及工業精密器械製造業資料處理設備製造業鋼材二次加工業中國大陸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鋼材表面處理業航空器零件製造業汽車製造業軋鋼業玻璃纖維製品製造業鋁材二次加工業船舶建造修配業其他科學光學及工業精密器械製造業資料處理設備製造業鋼材二次加工業日本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鋼材表面處理業航空器零件製造業汽車製造業軋鋼業玻璃纖維製品製造業鋁材二次加工業船舶建造修配業其他科學光學及工業精密器械製造業資料處理設備製造業鋼材二次加工業圖46為台灣出口品市占率衰退最大的產業群,圖47則為衰退幅度最大產業群的跨國比較圖。圖46市占率衰退60以上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皮鞋製造業醃漬食品製造業屠宰業珠寶及貴金屬製品製造業塑膠皮製品製造業鐘錶製造業其他木製品製造業食品飲料機械製造修配業冷凍食品製造業照明器具製造業木製家具及裝設品製造業中國大陸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93199519971999皮鞋製造業醃漬食品製造業屠宰業珠寶及貴金屬製品製造業塑膠皮製品製造業鐘錶製造業其他木製品製造業食品飲料機械製造修配業冷凍食品製造業照明器具製造業木製家具及裝設品製造業韓國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93199519971999皮鞋製造業醃漬食品製造業屠宰業珠寶及貴金屬製品製造業塑膠皮製品製造業鐘錶製造業其他木製品製造業食品飲料機械製造修配業冷凍食品製造業照明器具製造業木製家具及裝設品製造業台灣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93199519971999皮鞋製造業醃漬食品製造業屠宰業珠寶及貴金屬製品製造業塑膠皮製品製造業鐘錶製造業其他木製品製造業食品飲料機械製造修配業冷凍食品製造業照明器具製造業木製家具及裝設品製造業日本1000200030004000500060001993199519971999皮鞋製造業醃漬食品製造業屠宰業珠寶及貴金屬製品製造業塑膠皮製品製造業鐘錶製造業其他木製品製造業食品飲料機械製造修配業冷凍食品製造業照明器具製造業木製家具及裝設品製造業圖47台灣出口品市場占有率衰退幅度最大產業群跨國比較圖我們從以上各圖可以觀察出幾項重點一台灣出口產品市占率成長最快(見圖44)的產業中,多是屬於中技術(折線)及高技術(實線)勞力密集的產業。二台灣資料處理設備製造業的市占率成長速度相當快,在2000年的市占率已經高達1794。另外,尚有一些規模小但將來可能大有可為的產業,其市占率成長速度快、屬於高技術勞力密集,但在2000年市占率尚非相當大,此些產業包括了航空器零件製造業見圖44。三在圖45的跨國比較中,可以發現這些台灣成長最為快速的產業,中國大陸及南韓的市占率同樣也都是呈現成長的趨勢,但是日本則是呈現小幅成長或衰退的現象。四產品市占率明顯衰退的產業,在圖45中,大多為低技術勞力密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型制造企业承包合同
- 2025成都市员工劳动合同范本「标准」
- 2025计划供用电经济责任合同书样本
- 人卫外科护理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贵阳事业单位b类试题及答案
- 2025广安事业单位考试题及答案
- 配料熔制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重介质制备回收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照相机与照相设备装配调试工转正考核试卷及答案
- 各工种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于STM32智能书桌设计
- 《北京市基本概况》课件
- 设备维保中的环境保护与能源管理
- 混合型脑性瘫痪的护理课件
- 眼科专业视野培训教材
- 青蓝工程教师成长档案
- 中建室内中庭墙面铝板、玻璃安装施工方案(改)
- 中秋佳节给客户的一封信(10篇)
- 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表格
- 雨污水管道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毕业论文-线路二次电弧熄灭时刻扑捉方法研究及仿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