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方黄赤酊外用防治输液所致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研究作者傅承桦于淑丽贺传基【关键词】血栓性浅静脉炎摘要目的探索复方黄赤酊外用防治输液所致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可能发生的152例和已发生的47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复方黄赤酊(加减)局部涂布与外敷。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结果对可能发生的病例预防用药后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为X2,P,有极显著性差异;已发生的病例治疗效果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2,P,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黄赤酊(加减)局部涂布与外敷,药效发挥迅速,疗效可靠,是防治由于静脉输液所致血栓性浅静脉炎安全、迅速、高效的中草药外用制剂。关键词复方黄赤酊;外用;防治;血栓性浅静脉炎CLINICALRESEARCHOFUSINGCOMPOUNDHUANGCHITINCTURETOPREVENTANDTREATSUPERFICIALTHROMBOPHLEBITISCAUSEDBYINTRAVENOUSDRIP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FICACYOFAPPLINGCOMPOUNDHUANGCHITINCTURETOPREVENTORTREATSUPERFICIALTHROMBOPHLEBITISCAUSEDBYINTRAVENOUSDRIPMETHOD152CASESOCCURREDPROBABLYAND47CASESOCCURREDWEREDIVIDEDRANDOMLYINTOEXPERIMENTALGROUPANDCONTROLGROUPTHEEXPERIMENTALGROUPWEREAPPLIEDONTHEAREAWITHCOMPOUNDHUANGCHITINCTURETHECONTROLGROUPWEREAPPLIEDWITH50MAGNESIUMSULFITERESULT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WOGROUPSOCCURREDPROBABLYX2,PKEYWORDSCOMPOUNDHUANGCHITINCTUREAPPLYPREVENTANDTREATSUPERFICIALTHROMBOPHLEBITIS静脉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静脉高价营养疗法或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过长(超过5D)5,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同一条血管反复穿刺的机械刺激与感染,均可致血栓性浅静脉炎。针对上述易发因素,我院自2017年始采用自制的复方黄赤酊(加减)局部涂布与外敷,用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防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我院自2017年1月开始,对从静脉中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静脉高价营养疗法或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过长(超过5天)、一条血管反复穿刺等可能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152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76例,其中男35例,女41例,年龄3882岁;对照组76例,其中男36例,女40例,年龄3683岁;对已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47例病人(已纤维变性者除外),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年龄在3778岁,其中男11人,女9人,对照组27例,年龄在3680岁,其中男15人,女12人。分别对上述病例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实验组采用复方黄赤酊(加减)进行局部涂布与外敷,对照组采用护理教材中的传统方法50硫酸镁湿敷,对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实验组复方黄赤酊(方)黄柏、金银花、防己、赤芍、川芎各9G,当归12G,浸泡于75乙醇(200ML)中,1周后,渣泸去,密封备用。用时取少许倒入治疗碗中,用无菌棉签在静脉穿刺点上方35CM处沿血管走向,呈向心方向反复涂擦。用于预防每天涂2次,每次3MIN;用于治疗每隔30MIN至1H涂擦一次,每次3MIN。涂毕,在同部位行向心性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药效发挥,同时,在上述涂擦过程中,用浸泡药液的纱布,患处湿敷BID,每次30MIN。用于血栓性浅静脉炎的预防或初期治疗。方若静脉炎已发生且患处疼痛加重,可用方加乳香,没药各5G,余者同上。方炎症经久未愈,局部结节明显、静脉呈硬条索状时,方加三棱、莪术各9G、制大黄10G,去金银花,余同方。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方法同实验组。治疗效果的判断标准根据静脉炎完全消退时间进行评价痊愈红肿热痛、局部条索和硬结等症状在用药57D内完全消失,皮肤颜色恢复正常;显效疼痛在30MIN内缓解;有效发热、红肿和疼痛消失,局部条索和硬结等症状在57D内减轻;无效用药7D局部红肿和疼痛减轻,条索和硬结等症状无变化。2结果将可能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152例患者预防用药效果和已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47例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作为临床观察的重点和研究的依据。两组可能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预防用药后效果比较见表1。两组已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用药后疼痛缓解时间比较见表2。两组已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应用效果比较见表3。表1两组可能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预防用药后效果比较(略)经统计学处理X2,P,有极显著性差异。表2两组已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用药后疼痛缓解时间比较(略)经统计学处理X2,P,有极显著性差异。表3两组已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治疗效果比较(略)经统计学处理X2,P,有极显著性差异。3讨论血栓性浅静脉炎指静脉内腔的炎症,伴血栓形成。发生在浅静脉称血栓性浅静脉炎。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治疗、抢救病人的一项重要手段。单纯性静脉炎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观察血栓性浅静脉炎也不少见。而导致血栓性浅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常见于静脉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静脉高价营养疗法、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过长(超过5D),引起局部静脉壁的化学炎性反应;也可由于一条血管反复穿刺引起局部静脉的机械性刺激与感染。中医理论认为该症系脉络血行不畅,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不畅,凝聚肌肤,津液输布受阻则肿胀;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可沿输液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红、肿、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若伴血栓形成,则患处压痛明显,继之血管呈条索状变硬,并有色素沉着。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痛苦,还可因静脉壁变性发硬不能再行穿刺而降低血管利用率,影响病人的治疗。对血栓性浅静脉炎应从预防入手,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针对其易发因素,传统方法采用硫酸镁湿敷进行处理,对单纯性静脉炎有效,但对已形成血栓的静脉炎效果不佳,目前,国内对单纯性静脉炎,采用中药、西药治疗已有报道,但对血栓性浅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尚缺少研究和成熟经验,我们针对可能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输液病人,早期采用复方黄赤酊(加减)外用,起到了预防作用,对已发生者,达到了治疗目的。复方黄赤酊(加减)不仅具有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还有解毒、营养肌肤、促进皮肤弹性和颜色恢复之功效。其中黄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1,所含小檗碱能直接使细菌菌体表面的菌毛减少,使细菌不能附着于人体细胞上,而起到治疗作用4;金银花能和中,调和诸药,缓解毒性,有止痛、抗菌和抑制炎性渗出作用,所含的银花皂素,能调节体温中枢,有解热作用3;防己所含的防己碱,有清热、镇痛、消炎、抗过敏、松弛平滑肌、改善血循环,减轻局部刺激作用2;赤芍有活血通络,祛瘀、消肿,行滞止痛作用,对血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故能解除因药物对血管壁的强烈刺激所致的血管痉挛瘤;赤芍分离出的赤芍精,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作用,从而改善血循环,利于炎症消散1;川芎既可活血,又能行气,尤长于活血,含的川芎嗪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从而改善局部循环血量,促进局部炎症消散1,所含的生物碱、阿魏酸、挥发油能抑制神经中枢,有镇静镇痛、解痉作用,减轻静脉的局部刺激2;当归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瘀血消散,肿去痛止1;乳香外用能解毒、消肿、止痛、生肌1;没药能通下燥湿1;三棱为化瘀血之要药,其破瘀、消积、通径、止痛效果佳1;莪术有行气、破瘀、止痛、消积功能2;大黄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具有广谱抗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