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年度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暨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1页
(最新)2016年度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暨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2页
(最新)2016年度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暨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3页
(最新)2016年度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暨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4页
(最新)2016年度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暨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双树子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暨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晓南矿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晓南矿二一六年度铁岭县双树子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矿井部分)铁岭县双树子煤矿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五年十二月铁岭县双树煤矿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会审人员名单铁岭县双树子煤矿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会审人员名单职务(职称)姓名签字矿长郭建军总工程师于志勇生产副矿长朱克毅安全副矿长王良机电副矿长耿博安监处长郭福文通风副总工程师杨俊财地测副总工程师张建科长张建副科长孙宝峰科员王年起生产技术科科员李昂科长崔占元科员王硕机电科科长郭福文副科长杨俊财安通科科员陈雨亭科员党国峰主任丁振兴调度室主任武广江科长温指华行政科科员吴军目录第一部分综合预案11总则12事故风险描述23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24预警及信息报告55应急响应66信息发布107后期处置108保障措施119应急预案管理12第二部分专项预案14一、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41瓦斯爆炸事故危险源分析14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143处置程序174处置措施205物资装备保障措施266恢复正常状态的条件和程序277瓦斯泵站瓦斯抽采泵停止运转应急处理预案278监控系统故障应急预案28二、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331事故风险分析33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343处置程序364处置措施395物资装备保障措施456恢复正常状态原则和程序45三、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491矿井火灾危险源分析49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503处置程序524处置措施555物资装备保障措施686恢复正常状态的原则和程序68四、顶板事故专项应急预案751顶板事故危险源分析752应急救援体系及职责753处置程序784处置措施815物资装备保障措施856恢复正常原则和程序85五、爆炸材料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871危险源分析872应急救援体系及职责873处置程序904处置措施935物资装备保障措施966恢复正常原则96六、机电运输事故专项应急预案991启动条件992工作原则993危险分析994组织机构及职责1015机电运输事故应急救援程序1026事故处理及救援措施1347应急保障要求1348应急预案管理135七、矿井水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361矿井水害危险源分析136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1373处置程序1394处置措施1425物资装备保障措施1476恢复正常原则1477培训与演习1488应急预案的管理148八、矿井暴风雪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1541暴风雪危险源分析154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1553处置程序1574处置措施1605物资装备保障措施1636恢复正常原则1647应急预案的管理164九、矿井暴风雨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1661暴风雨危险源分析166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1663处置程序1694处置措施1725物资装备保障措施1746恢复正常原则1747培训与演习1758应急预案的管理175十、矿井破坏性地震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1781地震危险源分析178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1793处置程序1814处置措施1845物资装备保障措施1876恢复正常原则1877应急预案的管理188十一、晓南矿其它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901、选煤厂事故应急预案1902、矸石山灾害事故应急预案1933、晓南矿辐射事故应急预案1964、晓南矿饮水中毒事故应急预案2045、地面灭火事故应急预案2056、职工食堂投毒、中毒事故应急预案2067、交通事故应急预案2088晓南矿人身意外事故应急预案2099晓南矿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21610晓南矿在岗员工突发性疾病应急预案218第三部分附录222附录1矿山救护队伍名称及联系电话222附录2矿山救援队服务范围222附录3规范化格式文本223第一部分综合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机制,进一步增强矿应对矿井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和事故灾害应急管理的能力,及时、科学、有效地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12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煤矿安全规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铁能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13适用范围矿所属各单位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发生井上、下生产安全事故适用本预案。14预案体系矿预案体系包括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1)综合预案。(2)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火灾、顶板、爆炸材料爆炸、矿井大面积突然停电、立井提升设备、斜巷运输提升设备、矿井水害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5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救援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的装备、设备和手段,切实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和科学指挥能力。(2)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矿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矿井事故灾害应急救援工作。矿有关部门、事故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负责,紧密配合。(3)平战结合,专辅互补。充分发挥生产单位作为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将日常生产、培训演练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辅助救援队伍力量,引导、鼓励实现一队多能,一人多长,培育和发挥辅助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4)采集信息,科学决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多元化获取事故区域的各种信息、数据,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提高应急救援的处置技术和水平。2事故风险描述矿位于铁法煤田小青煤矿的北部边缘,以煤炭生产和加工为主。矿井于2010年10月动工,2015年7月投产,2015年6月核定能力60万吨。南北走向长27843KM,东西宽20KM,面积为55686KM2。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全部煤层以长焰煤为主,属于高瓦斯矿井,自然发火期36个月。具有以下危险源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危险源、矿井火灾事故危险源、矿井顶板事故危险源、矿井突水事故危险源、矿井煤尘爆炸事故危险源,以上危险源都有发生事故的潜在可能性,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破坏和影响采掘工作面、采区以至整个矿井的系统、巷道、设备和设施等,后果一般局限于矿井内部。3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31矿应急救援体系矿应急救援体系由领导指挥系统、抢险救援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32应急机构及职责321应急职能部门职责应急职能部门具体职责如下(1)调度室提供指挥平台,跟踪事故进展情况,负责向矿有关部门及有关领导上报事故信息;(2)矿长办公室负责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通和生活后勤保障工作;(3)安监处监督事故抢险救援过程,参与抢险救援方案制定,协助和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现场勘察、取证、调查、处理;(4)生产技术科、通风队在分管领导指挥下,参与业务范围内的事故抢险方案的制定和落实,负责矿井事故及应急救援信息的报送和处理;(5)供应科在分管领导指挥下,负责落实事故抢险所需物资、装备;(6)财务科在分管领导指挥下,负责落实事故抢险所需资金;(7)行政科、人力资源科、工会在分管领导指挥下,负责救援后勤保障及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8)文秘协助分管领导,负责向公众和媒体发布事故及救援信息;(9)保卫科在分管领导指挥下,负责事故矿井的治安工作,保障应急救援队伍、物资、设备的畅通无阻;(10)机电科负责矿井救援电力保障,配合调度室保证专用调度电话和程控电话通讯联系畅通;(11)通风队(辅助救援队伍)通风队辅助救护人员在事故矿井救援指挥部指挥下,积极配合市救护大队进行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12)行政科配合总医队负责矿井事故工伤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图1矿应急救援体系框图32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成员构成矿设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指领导小组办公室矿调度室通风队行政科应急救援技术组安监处生产技术科人力资源科财务科保卫科供应科采掘队机电科工会文秘室机运区矿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指挥系统相关保障系统技术支持系统抢险救援系统组长矿长、副组长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机电副矿长、工会主席、财务总监、通风副总工程师、地测副总工程师。成员相关机构、科室、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见附录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矿井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具体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主任由矿长兼任或由矿长授权的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兼任,成员由有关副总工程师及有关部门人员共同组成。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1)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灾害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2)与救援一线保持联系,传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命令;(3)调动及联系应急救援力量,调配应急救援资源;(4)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井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井医疗救护工作;(5)调用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6)事故灾害扩大或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联系相关力量及设备增援;(7)完成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救援技术组(见附录2),为应急救援提供第一手技术资料及技术支持。应急救援技术组的职责是(1)参加矿井事故灾害救援方案的研究;(2)研究分析事故信息、灾害情况的演变和救援技术措施,为应急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3)提出防范事故措施建议;(4)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323事故矿井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矿发生重大事故后,矿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下,由矿长担任总指挥负责指挥抢救。必要时,由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指定专人担任总指挥。矿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是(1)根据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救灾的人力的和物力,制定抢险方案和安全措施;(2)调动救援力量,积极抢救遇险遇难人员,防止事故扩大;(3)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抢险进度等抢险信息;(4)随时和井下基地、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保持联系,发布战斗指令;(5)宣布现场抢险工作结束,制定恢复生产安全措施。4预警及信息报告41预警(1)矿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评估、认定重大危险源,并逐级上报。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别重大事故的,逐级上报至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逐级上报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上报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辽北分局;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上报市、县煤炭监察局;(2)矿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3)重大危险源出现事故预兆,由现场跟班干部立即向矿调度室上报,矿调度室要立即上报市、县煤炭管理部门。由矿总值班安排有关职能部门和矿有关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消除事故隐患。整改期间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4)一旦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施救援。42信息报告421信息接收与通报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报告矿调度室(值班电话9、7000、7001、02478763222、),矿调度室要立即通知当日矿总值班人员,同时矿调度要及时上报市、县煤炭局,同时通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422信息上报事故发生后,应当于30分钟内向市、县煤炭局报告事故情况,报告事故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单位全称、所有制形式和隶属关系、生产能力、证照情况等);(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类别(顶板、瓦斯、机电、运输、放炮、水害、火灾、其他);(4)事故的简要经过,入井人数、生还人数和生产状态等;(5)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下落不明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6)已经采取的措施;(7)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423信息传递发生事故后,矿安监处立即填写事故报告,向市、县煤炭局上报,由市、县煤炭局负责在1小时内上报辽宁煤矿安全监察辽北分局(电话74191072、74189078,传真74133130)、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电话88576800,传真88576910)。5应急响应51响应分级事故应急响应按照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单位全面负责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情况给予协调和支持。按事故灾害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应急响应级别原则上分为四级。四级响应标准(矿级应急救援指挥部响应)事故已经或即将导致3人以下死亡;较大涉险事故(1、涉险10人以上的事故;2、造成3人以上被困或者下落不明的事故;3、紧急疏散人员500人以上的事故;4、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煤尘)爆炸(燃烧)、透水、火灾等险情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的生产安全事故;5、其他较大涉险事故);矿级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需要启动四级响应的事故灾害。三级响应标准(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响应)事故发生后,矿级应急机构应急力量和资源不足,无力控制事态,需要上级增援;事故已经或即将导致39人死亡;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认为需要启动三级响应的事故灾害。二级响应标准(省级矿山救援指挥部响应)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机构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不足,无力控制事态,需要上级增援;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死亡;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救援指挥中心。一级响应标准(国家级矿山救援指挥部响应)事故发生后,事故造成30人以上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死亡;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上报辽宁煤矿安全监察局救援指挥中心。52响应程序521四级应急响应矿发生事故,矿立即启动矿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并及时向市、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事故类别、事故可能原因、危害程度、救援要求等内容。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进入应急状态,根据工作需要给予救援指挥。(1)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立即向领导小组领导和有关成员报告事故情况,主要成员到位;下达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关于抢险救援的指导意见;(2)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掌握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汇报;(3)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事故类别、灾害情况和救援工作的需要,通知应急救援技术组、联系市矿山救护大队、总医院等单位和人员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必要时寻求支援。522三级应急响应矿井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立即启动本预案,并按下列程序和内容响应(见图2)(1)矿调度室负责接收事故的报警信息(24小时值班电话9、7000、7001、02478763222),接到事故报告后做好事故的详细情况记录,向市、县煤炭局上报,同时立即通知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相关成员到调度室集中;(2)组长(或组长授权)宣布启动本预案,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正式运转;(3)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整理事故资料、图纸,提供区域内矿井救援力量情况、矿井救援技术组等相关资料,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决策、指挥使用;(4)组长或副组长组织研究、决策救援方案,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根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命令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5)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事故类别,确定委派现场工作组的人选和救援技术组的事故发生接警警情判断响应级别事态控制领导小组成员到位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技术组支援现场应急抢险医疗救护灾区人员撤离现场监测与评估现场恢复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申请救援有关成员到岗应急资源调配技术组到位信息传报信息收集、分析响应升级公众信息发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总结救援行动信息反馈应急启动是否是否关闭人选;图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框图(6)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联系市矿山救护大队救援力量增援;对于矿井瓦斯煤尘事故、大型火灾和水灾事故,联系供应单位,做好调动大型装备实施救灾的准备;根据受伤人员情况,上报矿调度室通知医院出动救护车辆和医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并做好协助配合工作,行政科配合医院要做好伤员住院治疗的准备工作。联系医疗救护技术组加强对医疗救护的指导和救治;(7)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1)在抢险救灾过程中,辅助救援队伍人员,根据矿井事故的类别、性质,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2)矿井事故抢救以专业矿井救援人员为主,矿有关人员配合时要有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矿安监部门严格控制进入灾区人员的数量,所有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必须携带安全保护装备才能进入事故抢救区域实施应急救援工作;3)矿辅助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4)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地点都要安排专人检测气体成分、风向和温度等,保证工作地点的安全;(8)在事故的应急救援中,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安设专人,记录事故抢险方案和执行情况,监测监控事故发展态势,提前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9)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投入抢险救灾中。523二级、一级应急响应二级、一级应急响应按上级要求响应。53处置措施根据矿井重大危险源特点和事故类别,制定专项应急预案,包括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火灾、冲击地压、顶板、爆炸材料爆炸、矿井大面积突然停电、立井提升设备、斜巷运输提升设备、矿井水害等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核实事故性质、发生地点、涉及范围、受害人员分布,根据不同事故类型、救灾的人力和物力以及之前开展的救援情况,按照专项预案要求,做好施救工作。54应急结束当遇险人员全部得救,事故现场得以控制,井下条件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矿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宣布应急结束。6信息发布在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领导下,矿统一对外信息发布工作,对外准确发布事故信息,包括事故性质、事故伤亡情况、应急救援进展等,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避免公众的猜疑,发布的时间和内容由组长审定。7后期处置矿井灾害事故发生后,会造成人员伤亡、设施设备的损坏,破坏正常的生产秩序。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合理有效地做好事故后期的处置工作,是及时、有序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环节。为妥善安置遇难人员的亲属,矿人力资源科和工会积极配合公司相关部门组织负责做好遇难人员的详细资料统计,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等,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全力妥善做好遇难人员亲属的接待、安抚和补偿工作。如果是重大伤亡事故,矿的善后处置力量不足,可在市、县的领导下,抽调人员统一处置。市、县对善后处理场所的选择、维修、建设、管理应统筹安排,提前制定相关预案。应急救援结束后,市、县根据统计报告,对于应急救援期间征用物资和发生的救援费用给予补偿和支付。应急救援结束后,参加救援的各部门和单位都要认真核对参加抢险救灾人数,清点各种救援机械和设备、监测仪器、个体防护设备、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等,并重新检查和维护,对于在救援中损耗的应急资源必须重新更换配备,确保始终处于完好状态。矿应急救援指挥部整理好抢险救灾记录、图纸等,及时组织开好总结分析会,写出救灾报告。为尽快恢复生产秩序,消除事故后果和影响,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短期内将事故现场恢复到一个基本稳定的状态,矿长要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在恢复生产过程中制定安全措施,加强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再次发生。8保障措施81通信与信息保障(1)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市、县煤炭局等单位建立畅通的通讯网络;(2)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人员的手机必须保证24小时开机;(3)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市、县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专线通讯联系。通过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通信手段,保证通讯联系畅通;(4)矿应急救援指挥部与井下基地、井下基地与事故现场的通讯联系须在灾害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建立起来。82应急救援队伍保障矿井应急救援队伍主要由市矿山救护大队和矿井辅助救护队担任。矿井与市矿山救护大队签订救援协议。83物资装备保障(1)矿属相关单位按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要求,建立健全井上、井下消防材料库,储备局扇、水泵、风筒、水管、灭火器、施工材料(如料石、红砖、水泥、黄沙、方木、木板)等必需救灾装备、物资。(2)供应科保证应急救援时,急需的装备能及时购买到货。84其他保障841经费保障矿井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物质、资金保障。矿井必须将安全费用的一部分作为应急救援经费,保证专款专用,并能随时取用。842交通运输保障(1)矿属相关单位必须保证井下和井上运送人员、救援物资的运输车辆的应急使用;(2)矿山救援和医疗救护车辆配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后,提请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受交通信号的限制,最大限度的赢得抢险救灾时间。843治安保障(1)发生事故后,由公安和保卫等人员维护矿井社会秩序和道路交通;(2)由矿安监处控制下井人员,无关人员严禁下井。844技术保障矿成立矿井应急救援技术组,为事故处理提供技术支持。845医疗保障(1)矿成立医疗救护技术组,配合医院为矿井事故提供医疗救护方面的技术支持;(2)医院负责矿井医疗急救和医疗救护知识专项培训;(3)矿井发生事故时,井口第一抢救黄金时间负责检查、急救遇险人员。846后勤保障(1)机电科、通风队配合调度室负责保障事故抢险用电和通讯畅通;(2)机电队负责保障事故抢险用水;(3)行政科负责抢险人员的生活、后勤保障工作。9应急预案管理91应急预案培训矿应急管理人员及行动关键人员每年参加公司培训,目的是明确各自职责,培训主要通过举办培训班、有线电视和网站等方式,培训基本内容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一般培训主要针对应急管理人员,进行报警、疏散、营救、个人防护、危险识别、事故评价、减灾措施等内容的培训,特殊培训主要针对应急救援队伍,其中(1)矿辅助救护队员要加强日常战备训练,确保队伍战斗力,及时对新队员进行培训;(2)矿对职工进行应急预案和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的培训。92应急预案演练(1)不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桌面演练;(2)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预案或专项应急预案实际演练。93应急预案修订矿根据具体生产条件、自然灾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组织评审、核准、审批、上报,并根据实际变化情况对预案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应急预案应当至少每三年修订一次,预案修订情况应有记录并归档。94应急预案备案按照有关规定分别向市、县等报送备案。95应急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本预案由铁岭县双树子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制定并负责解释。第二部分专项预案一、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1瓦斯爆炸事故危险源分析11事故类型瓦斯爆炸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瓦斯爆炸事故一般多发生在采掘工作面等井下作业地点。采煤工作面一般发生在回风上隅角、采煤机附近及巷道冒高处等易积聚瓦斯地点。掘进工作面一般发生在迎头、巷道冒高处及停风时。引爆火源多为爆破火源、电气火源及摩擦火源。个别采空区或者盲巷由于封闭不及时、封闭不严密导致煤层自燃,当瓦斯达到爆炸浓度也可引起瓦斯爆炸。13事故的危害程度及其影响范围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最严重的事故灾害之一,易造成群死群伤、矿毁人亡。爆炸会产生高温火焰温度可达2000、爆炸冲击波最高12MPA,并伴随大量有毒有害气体。爆炸生成的高温高压冲击波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支架损毁,顶板冒落,通风构筑物破坏,引起矿井通风系统紊乱。爆炸生成的有毒有害气体伴随风流蔓延,导致较远距离人员伤亡。瓦斯爆炸在一定条件下会诱发火灾,引发二次及多次爆炸;爆炸冲击波卷扫巷道积尘,可能引发煤尘爆炸,造成更大的损失。14瓦斯爆炸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瓦斯爆炸本身无预兆,是突发性灾害。当生产矿井井下各地点瓦斯浓度达到报警、断电值并持续升高达到爆炸界限时,就有可能遇到火源而爆炸。2应急指挥体系及职责21矿应急救援体系矿应急救援体系由领导指挥系统、抢险救援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22应急机构及职责221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及成员构成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事故矿井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在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下,由事故矿井的矿长担任总指挥负责指挥抢救。必要时由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指定专人担任总指挥。总指挥矿长副总指挥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技术专家组由市、县、矿专业技术专家组成成员其他矿领导及各单位行政正职222应急救援领导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1、事故矿井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是(1)根据灾害性质、发生地点、波及范围、人员分布、救灾的人力的和物力,制定抢险方案和安全措施;(2)调动救援力量,积极抢救遇险遇难人员,防止事故扩大;(3)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事故抢险进度等抢险信息;(4)随时和井下基地、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保持联系,发布战斗指令;(5)宣布现场抢险工作结束,制定恢复生产安全措施。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设立应急救援技术组,为矿井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2、应急救援技术组的职责是(1)参加矿井事故灾害救援方案的研究;(2)研究分析事故信息、灾害情况的演变和救援技术措施,为应急救援决策提出意见和建议;(3)提出防范事故措施建议;(4)为恢复生产提供技术支持。3指挥部成员职责(1)矿长在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制定并实施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2)矿总工程师是矿长处理“一通三防”方面灾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协助矿长做好“一通三防”管理工作,组织管理地质预测工作。(3)各有关副矿级领导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作战计划,负责组织为处理事故所必须的工人待命,及时调集救灾所必需的设备材料,并由指定的副矿长严格控制入井人员,签发抢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别许可证。(4)矿副总工程师根据矿长命令,负责某一方面的抢救工作。(5)矿安全矿长根据批准的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以及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抢险救灾工作的安全和入井人员的控制实行有效监督。(6)通风队长按照矿长的命令负责改变矿井通风系统,注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和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其它措施。(7)调度主任按矿长的命令负责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及时掌握救灾工作进程、救灾物资调运及现场情况并向指挥部汇报。(8)有关的区、队长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内的人数,并采取措施将他们有组织地带领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将所在场所见到的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如实详细报告给矿调度,并随时接受矿长命令,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9)供应科科长及时准备好必需的抢救器材,并根据矿长的命令,迅速运送到指定地点。(10)机电科长根据矿长的命令,负责改变主要通风机的工作制度,并保证正常运转,掌握矿井内的停送电工作,及时抢救和安装机电设备,完成其它有关任务。(11)运输队队长负责将遇险人员及时运送到井上,保证救灾人员和器材及时运到事故地点,满足救灾需要。(12)生产技术科长负责准备好必要的图纸和资料,并根据矿长命令完成测量设计工作。(13)工会主席负责组织对伤员的急救治疗、护理和药物供应以及转院工作。(14)行政科长保证对遇险人员的妥善安置和救灾人员的食宿及其它生活事宜。(15)保卫科科长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领导联系电话见附表4。3处置程序31接警与通知事故地点1、矿值班领导7、安全矿长2、通风队8、井口3、医院矿调度室9、矿其他领导4、矿长10、发生事故区队5、矿总工程师11、有关科室6、生产副矿长12、值班汽车32信息上报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填写事故速报,由矿调度室负责在1小时内向市、县报告事故情况,报告事故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单位全称、所有制形式和隶属关系、生产能力、证照情况等);(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入井人数、生还人数和生产状态等;(4)事故已经造成的伤亡人数、下落不明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33应急响应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各矿按有关规定全面负责本矿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市、县给予协调或启动本预案。根据矿井瓦斯爆炸事故严重程度、可控性、救灾程度和影响范围,原则上按照一般(四级)、较大(三级)、重大(二级)、特别重大(一级)四级矿山事故灾害,分别启动相应级别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四级响应标准(矿级救援指挥部响应)本矿发生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后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至3人以下死亡,矿级救援指挥机构认为需要启动四级响应的事故灾害。三级响应标准(市救援领导小组响应)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矿级应急救援机构应急力量和资源不足,无力控制事态,需要上级增援,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至39人死亡,市救援指挥机构认为需要启动三级响应的事故灾害。二级响应标准(省级救援指挥部响应)瓦斯爆炸后10人以上,30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至30人死亡,市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并立即上报省级救援指挥部。一级响应标准(国家级矿山救援指挥部响应)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30人以上被困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至30人死亡,市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并立即上报省级救援指挥部。34应急程序矿井发生瓦斯爆炸时,事故矿井立即启动矿级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救援,并及时向市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事故类别、事故可能原因、危害程度、救援要求等内容。(见图2)事故发生接警警情判断响应级别事态控制领导小组成员到位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技术组支援现场应急抢险医疗救护灾区人员撤离现场监测与评估现场恢复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申请救援有关成员到岗应急资源调配技术组到位信息传报信息收集、分析响应升级公众信息发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总结救援行动信息反馈应急启动是否是否关闭图2瓦斯爆炸事故应急响应程序框图矿调度室负责接收事故的报警信息,接到事故报告后做好事故的详细情况记录,并立即通知应急救援领导总指挥、副总指挥及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到调度室集中。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授权决定启动本预案,领导小组正式运转。领导小组办公室整理事故资料、图纸,提供区域内矿山救援力量情况、矿山救援技术组等相关资料,供领导小组决策、指挥使用。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组织研究、决策救援方案,指挥部成员根据领导小组命令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指挥部根据瓦斯爆炸事故情况,确定委派现场工作组的人选和技术组的人选。根据救援工作的需要,指挥部调动矿山救护队救援力量增强救援,通知供应,做好调动大型装备实施救灾的准备,根据受伤人员情况,通知医院出动救护车辆和医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救,同时医院要做好伤员住院治疗的准备工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在抢险救灾过程中,专业或辅助救护队伍人员,根据瓦斯爆炸事故的性质,要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抢救井下事故以专业矿山救援人员为主,矿方人员配合时要有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矿调度室严格控制进入灾区人员的数量,所有应急救援工作人员必须携带安全保护装备,才能进入事故抢救区域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救援人员必须认真按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执行,确保自身安全。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地点都要安排专人检测气体成分、风向和温度等,保证工作地点的安全;在事故的应急救援中,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安排专人,记录事故抢险方案和执行情况,监测监控事故发展态势,提前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应急救援各成员单位按各自职责投入抢险救灾中。4处置措施41处置原则(1)现场人员要积极开展自救和互救;(2)救援人员积极抢救遇险人员;(3)对确认无火源且充满爆炸烟雾及有毒有害气体的巷道恢复通风;(4)抢救人员时清理堵塞物;(5)扑灭因爆炸产生的火灾。42现场应急组织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现场人员迅速佩戴自救器,在现场区队长、班组长或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的组织和指挥下,遇险人员迅速撤离灾区。同时向矿调度室报告。当矿调度室接到井下瓦斯爆炸事故的报告后,要立即启动相应预案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掘进巷道发生火灾和爆炸不能停局部通风机同时按矿井瓦斯爆炸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立即向市、县煤炭部门汇报召请矿山救援大队事故矿专业救援队先行下井救援启动事故矿井应急救援指挥部派遣侦查小分队进行灾情侦察、人员救治进行灾害初步评估指挥部根据灾情制定救援方案救援队现场抢险救灾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现场应急组织负责人为事故现场区队长、跟班干部、班组长、及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43现场避险(1)现场区长、跟班干部、班组长、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要立即组织人员正确佩戴好自救器,引领人员按避灾路线到达最近新鲜风流中;(2)第一时间向矿调度室报告事故地点、现场事故情况,同时向所在单位值班员报告;(3)安全撤离时要正确佩戴好自救器,行动快速,不能慌乱,尽量低行;(4)如巷道避灾路线指示牌被破坏、判断不清避灾路线时,撤退人员应朝着有风流通过的巷道方向撤退;(5)在撤退沿途和所经过的巷道交叉口,应留设指示行进方向的明显标志,以提示救援人员的注意;(6)在撤退途中听到或感觉到爆炸声或有空气震动冲击波时,应立即背向声音和气浪传来的方向迅速卧倒,脸向下、双手置于身体下面、闭上眼睛、头部要尽量低,有水沟的地方最好躲在水沟边上或坚固的掩体后面,用衣服将自己身上的裸露部分尽量遮盖,以防火焰和高温气体灼伤皮肤;(7)在唯一的出口被封堵无法撤退时,应有组织地进入避险硐室进行避灾,以等待救援人员的营救;(8)进入避险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设文字、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指示避难人员所在的位置,以便于救援人员实施救援;(9)在避险硐室内,正确使用避险设施及设备。并有规律地间断地敲击金属物、顶帮岩石等方法,发出呼救联络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44自救互救(1)自救互救原则在距爆炸源一定距离的人员感觉到附近空气流动静止,出现颤动现象,耳膜有震动,一般被认为是瓦斯爆炸燃烧波即将到来,应立即卧倒,待燃烧波传过,进行自救。具体的方法是要迅速按规定闭气佩戴好自救器若无自救器,要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要在区队带班干部、瓦斯检查员、安全检查员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下,找准方向,沿避灾路线,迅速撤退到新鲜风流中。若巷道破坏严重,无法判明撤退路线是否安全时,可以先到新鲜风流、避险硐室或支护较完整的地点躲避等待救援。(2)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如发生小型或局部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破坏,遇险人员未直接受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迅速撤出灾区,到达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不能行走的伤员,要设法抬运到新鲜风流中,安置在临时避险硐室或视伤情和周围环境情况决定进一步的自救互救措施。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爆炸后,掘进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遇险人员应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如巷道难以疏通,应进入避险硐室或在巷道支护良好处利用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险点。被困者要互相安慰、稳定情绪、保存体力、等待救助,并有规律地敲击管路或岩石,发出求救信号。在敲击管路或岩石之前,应注意检查瓦斯。(3)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如果进回风巷道没有冒落堵死,通风系统破坏不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在这种情况下,采煤工作面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戴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程撤至新鲜风流中。如果爆炸造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被破坏,爆炸源的进、回风侧都会积聚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该范围的所有人员都有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因此,爆炸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近的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无法撤离时,协助重伤员佩戴好自救器并进入临时避险硐室或较安全地点,并把矿灯、衣物等明显的标识物挂在避险场所外面最明显的地方等待救援。(4)对于窒息或心跳呼吸骤停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复苏方法为立即将伤员移至新鲜风流中,使之尽快与有毒有害气体隔离;将口中妨碍呼吸的东西去除,并将衣领、腰带、上衣解开,脱掉胶靴,使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不致受阻,对窒息者进行人工呼吸;对出血伤员,要先止血、后搬运;对骨折伤员,要先固定、后搬运。45处置的决策要点获悉井下发生瓦斯爆炸后,事故矿井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情,判断灾情的发展趋势,及时果断地做出决定,下达救援命令。同时命令监控系统机房利用瓦斯机房远程断电控制停止受影响区域内的动力电源或电力调度利用电力远程控制系统进行断电工作。451必须了解询问的内容(1)爆炸地点及事故波及范围;(2)人员分布及其伤亡情况;(3)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通风设施的损坏情况等;(4)灾区气体情况;。(5)是否发生火灾及其火灾范围;(6)主要通风机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运转,防爆门是否被吹开、损坏,通风机房水柱计读数是否发生变化等。452必须分析判断的内容(1)根据灾区通风情况和矿井主要通风机房水柱计读数值变化情况,判断通风系统破坏程度。矿井主要通风机房水柱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增大时,说明灾区巷道冒顶冒落,通风系统被阻;通风机房水柱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小时,说明通风设施遭到破坏,灾区风流短路,可能是爆炸后引起火灾,高温烟气上行为主,风流中产生火风压使通风机风压降低;(2)是否会发生连续爆炸;若爆炸后发生冒顶,风道被阻塞,风量减小,继续有瓦斯涌出,并存在高温热源,则有可能产生再次爆炸;(3)根据综合信息及气体分析化验结果做出判断能否诱发火灾;(4)根据矿井煤尘防治和煤尘沉积状况,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监测状况来分析判断爆炸有无煤尘参与;(5)根据综合信息判断可能影响的范围。453必须做出的决定并下达的命令(1)撤出灾区和井下所有人员;(2)切断灾区电源局部通风机电源视情况而定;(3)立即通知矿山救护大队;(4)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灾情;(5)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依据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现场救援方案;(6)根据现场情况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7)保证人员的正常升井;(8)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9)按照救援方案布置救援队抢救遇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爆炸;(10)准备救援物资,维护好事故现场秩序,做好抢救伤员准备工作。46处置的具体措施(1)选择最近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区域人员最多的地点实施侦察、救援。救援队伍到达矿井后应立即了解井下巷道布置情况和人员分布情况,按照抢险救援方案,选择最短路线,对有可能人员被困地点实施侦察救援。选择哪条路线进入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救援力量少时,要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因为在空气新鲜的巷道行进,对保持救援队的战斗力,减少队员的体力消耗有利。如果瓦斯爆炸后,进风巷道垮塌、冒顶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也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在回风中行进,受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威胁,救援队员的行进速度较慢,但是回风方向往往也是遇险人员较集中的地点。救援力量较为充足时,可以同时从进、回风两侧派救援人员进入。最先到达事故矿井的救援队伍,担负抢救遇险人员和灾区侦察任务,在煤尘大、烟雾浓的情况下进行侦察时,救援队员应沿巷道或管道用探险棍分段式前进,队员之间要用联络绳联结,发现可能救治的遇险人员,应积极抢救并迅速救出灾区。发现已死亡的遇难人员,应标明位置,继续向前侦察。侦察行进中,应在巷道交叉口设立明显的路标,防止返回时走错路线。侦察工作要仔细认真,凡走过的巷道要标注留名,并绘出侦察线路示意图。除抢救遇险人员外,还应明确分工,特别是火源、瓦斯浓度以及爆炸点的情况,如顶板冒落范围、支架、水管、风管、电气设备、局部通风机、通风构筑物的位置、倒向、爆炸生成物的流动方向及其蔓延情况、灾区风量分布、风流方向、灾区气体成分等,并作好记录,供救援指挥部研究制定全面的抢救方案。小队应按规定时间原路返回,如果不能原路返回,应取得负责侦察任务指挥员的同意。如果没有按时返回或通讯中断,待令小队要立即进入实施增援。第二个到达事故矿井的小队应配合第一小队完成抢救人员和侦察灾区的任务,或是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担负待机任务,待机地点应选在距灾区最近,有新鲜风流处,做好紧急救援的准备工作。(2)迅速恢复灾区通风在确保救援人员绝对安全的情况下,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是抢救遇险人员最有效的方法。但必须谨慎行事,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会再次引起爆炸,还必须对巷道各段气体进行分析化验,检查和分析各种气体的浓度。恢复通风设施时,必须遵循“先外后里,先主后次”的原则,由井底开始由外向里逐步恢复,先恢复主要的和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损坏严重,一时难以恢复的通风设施可用临时设施代替。恢复独头通风时,除将通风机安装在新鲜空气处外,还应按照排放瓦斯措施的要求进行。(3)清除灾区巷道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发生的冒顶,造成巷道的堵塞,影响救援队员进行侦察抢救时,应事先考虑清理堵塞物。若巷道堵塞严重,救援队员在短时间不能清除时,应考虑其他恢复通风救人的可行方法,同时要恢复堵塞区外的通风,其他救援队员要负责监护并做好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的准备工作。(4)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为了抢救遇险人员,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在灾区内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应立即扑灭。当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扑灭时,应设法阻止火焰向遇险人员所在地蔓延,特别是火源地点附近有瓦斯积聚的场所。在有瓦斯爆炸危险的地点,用直接灭火法不能扑灭时,在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已经死亡的情况下,可考虑先对火区进行封闭,再采取其他灭火措施控制火势和扑灭火源,待火灾熄灭后,再寻找遇难人员尸体。(5)预防连续爆炸伤害发生连续爆炸时,应采取注入氮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措施抑制爆炸,消除火源,要严密监视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并认真检测和记录气体变化,在没有控制住瓦斯爆炸和消除火源的情况下,不得派救援队进入灾区。由于对爆炸间隔时间无法准确判断,必须对爆炸的威力、影响范围以及作业地点距爆源距离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保绝对安全。若不能保证作业安全,不能采取利用两次爆炸间隔时间抢救遇险人员和封闭灾区。47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注意事项(1)佩戴自救器呼吸时会感到稍有烫嘴,这是正常现象,不得取下口具和鼻夹,以防中毒;(2)救援队员救援时必须佩戴呼吸器,必须侦查灾区有无火源,避免再次引发爆炸的危险;(3)救援队员进入灾区探险或救人时要时刻检查氧气消耗量,保证有足够的氧气返回;(4)抢险救援期间不得停止井下压风,以供灾区人员呼吸;(5)掘进工作面发生爆炸或火灾时,正在运转的局部通风机不可随意停止,对已停运的局部通风机不得随意启动;(6)做好灾区现场保护工作,除救人和处理险情等紧急情况需要外,不得破坏现场。如确实需要移动,要做好记录。5物资装备保障措施市应急装备库储备必备的救灾装备及物资,装备及物资储备标准见附表1。矿按照灾害预防处理计划暨应急事故处理预案要求,建立井上下消防材料库,储备必备救灾装备、物资。井上下消防材料库储备装备、物资标准见附表2、3。矿供应科保证通讯联络畅通,应急救援时,急需的装备能及运输到位。6恢复正常状态的条件和程序61恢复正常状态的条件通风系统全面恢复,能够实现井下的正常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