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毕业论文-数量分析在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1页
mba毕业论文-数量分析在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2页
mba毕业论文-数量分析在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3页
mba毕业论文-数量分析在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4页
mba毕业论文-数量分析在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类号单位代码10749密级学号107130097宁夏大学学位论文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数量分析应用策略研究QUANTITATIVEANALYSISOFCREDITRISKMANAGEMENTINTHEBANKOFNINGXIA研究生刘晓乐指导教师董小焕申请学位门类级别工商管理硕士(MBA)专业名称工商管理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9年04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宁夏大学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宁夏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宁夏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摘要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如何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实现经营风险优化管理是商业银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更趋复杂,其中信用风险依然是最主要的经营风险,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不断加大。要实现银行稳健发展的目标,有必要对目前特定历史时期下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先进的信用风险测量方法,建立一套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有效的信用风险转化、制衡、补偿机制,优化城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因此,研究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本质出发,对信贷风险的分类、管理策略、管理流程以及管理历程进行了阐述与回顾,并着重从风险计量与控制的角度出发,对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巴塞尔协议、风险价值法、资产组合管理的CREDITRISK管理模型进行了阐述。然后,从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及统一授信管理两方面,对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宁夏银行客户真实数据为样本,通过部分参数的修订,以优化系数化对单一客户授信额度、以风险价值法对资产组合风险进行了数量化分析,并相应地提出对宁夏银行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措施地改进意见。最后,为构筑良好的数量分析应用环境,又从文化、体制、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构建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环境思路与建议。关键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数量分析ABSTRACTCONTENTCOMMERCIALBANKSAREOPERATINGRISKOFTHEENTERPRISE,HOWTOACCURATELYIDENTIFYANDMEASUREOPERATIONALRISKS,OPERATIONALRISKSACHIEVEOPTIMALMANAGEMENTOFCOMMERCIALBANKSARETOBETHEKEYTOSURVIVALANDDEVELOPMENTATPRESENT,OURCOUNTRYISINATRANSITIONALECONOMICPERIODOFTHESPECIALPERIOD,ASCHINASMARKETORIENTEDINTERESTRATEACCELERATIONANDDOMESTICFINANCIALMARKETS,FURTHEROPENINGUPOFCITYCOMMERCIALBANKSFACEOPERATIONALRISKSHASBECOMEMORECOMPLEX,ONEOFTHECREDITRISKREMAINSTHEMOSTIMPORTANTOPERATIONALRISKS,CREDITRISKMANAGEMENTOFTHEDIFFICULTYANDCOMPLEXITYISALSOINCREASINGTOACHIEVETHEGOALOFHEALTHYDEVELOPMENTBANKS,ITISNECESSARYTOPRESENTASPECIFICHISTORICALPERIOD,CITYCOMMERCIALBANKSUNDERTHECREDITRISKOFTHEFORMATIONMECHANISMOFINDEPTHANALYSIS,THEUSEOFADVANCEDCREDITRISKMEASUREMENTMETHOD,THEESTABLISHMENTOFACOMPREHENSIVERISKMANAGEMENTFRAMEWORKOFANEFFECTIVECREDITRISKTRANSFORMATION,CHECKSANDBALANCES,THECOMPENSATIONMECHANISMANDOPTIMIZETHECITYCOMMERCIALBANKSCREDITRISKMANAGEMENTTHEREFORE,THESTUDYOFCITYCOMMERCIALBANKSINCREDITRISKMANAGEMENTTOSTABILIZETHEFINANCIALORDER,THEPROMOTIONOFCITYCOMMERCIALBANKSINTHEHEALTHYDEVELOPMENTOFPRACTICALSIGNIFICANCEINTHISPAPER,FIRST,BEGINNINGFROMTHENATUREOFCREDITRISKFROM,THECLASSIFICATIONOFCREDITRISK,MANAGEMENTSTRATEGIES,MANAGEMENTPROCESSESANDTHEMANAGEMENTOFTHECOURSEAREDESCRIBEDWITHTHERECALLANDFOCUSONRISKMEASUREMENTANDCONTROLFROMTHEPOINTOFVIEWOFCREDITRISKMANAGEMENTTHEORYTHEBASELPROTOCOL,METHODSOFVAR,CREDITRISKPORTFOLIOMANAGEMENTMODEL,ECONOMICCAPITALALLOCATIONAREDESCRIBEDATLASTFROMTHECUSTOMERCREDITRATINGANDUNIFIEDMANAGEMENT,ANALYZEANDEVALUATETHESTATUSOFCREDITRISKMANAGEMENTOFTHEBANKOFNINGXIAMAINPARTOFTHISPAPER,WECHOOSETHEREALCUSTOMERSDATAFROMBANKOFNINGXIAFORSAMPLES,THROUGHSOMEPARAMETERSAMENDMENTSTOOPTIMIZECOEFFICIENTONASINGLECUSTOMERCREDITLIMITS,VARMETHODOFASSETPORTFOLIORISKANALYSISCARRIEDOUTQUANTITY,ANDTHECORRESPONDINGPROPOSEDCUSTOMERCREDITRISKMANAGEMENTMEASURESANDIMPROVEMENTSFORBANKOFNINGXIAFINALLY,INORDERTOBUILDAGOODQUANTITATIVEANALYSISOFAPPLICATIONENVIRONMENTS,FROMTHECULTURAL,INSTITUTIONAL,TECHNICALTHREEAREAS,WEMAKERECOMMENDATIONSTOSTRENGTHENRISKMANAGEMENTOFBANKOFNINGXIAKEYWORDSCOMMERCIALBANKS,CREDITRISK,QUANTITATIVEANALYSIS此页不标明页码目录第一章绪论111问题的提出112研究的意义113研究思路及方法114论文整体框架1第二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综述32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3211风险的定义与特征3212信贷风险的分类3213信贷风险的管理策略4214信贷风险的管理流程6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历程8221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历程8222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历程92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9231巴塞尔协议9232风险价值法11233资产组合管理13第三章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1931信用风险管理基本情况19311组织架构19312业务流程1932客户信用评级体系20311客户信用等级评定20312贷款五级分类2132客户统一授信22321统一授信管理办法22322统一授信额度管理系数法模型2233对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的评价23331客户评级授信方案优点23332客户评级授信方案的缺点24333对客户评级授信方案的改进意见24第四章基于数量分析下的信用风险管理策略2641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状况样本选择26411样本贷款选取的标准26412样本选取的说明26413样本的确定2642单一客户信用风险管理策略优化授信系数法27421系数法模型的授信实践27422优化授信系数模型2843组合信用风险管理策略风险价值法(VAR)31431主要参数估计31432样本组合信用风险测量32433样本组合风险分析34第五章宁夏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3651培育风险管理文化36511树立风险管理意识和理念36512建设“以人为本”的全员风险管理文化。3652重构风险管理体制36521信用风险管理向集中化、专业化发展36522理顺前、中、后台关系36523优化内部控制环境,建立专业化、垂直化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37524建立内控考评体系,完善以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为核心的激励约束机制。37525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体系。3753提升风险管理技术37531规范业务和管理流程,提升风险识别、控制的科学性38532建立风险管理的岗责体系,完善内控信息传导机制38533推动以风险计量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机制建设,创建风险管理的工具体系38534构建全过程风险管理信息网络体系38第六章结论39参考文献40致谢41附录42个人简介43第一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信贷风险是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潜在损失的程度而言,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的首要风险,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低下是信贷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信贷风险首先来源于商业银行本身经营特点和其内在脆弱性,我国金融市场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又导致了信贷风险在商业银行的过度集中。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转轨过程的加快,商业银行所面临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不断加大。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采用先进的信贷风险测量技术,适应巴塞尔协议新框架的需要。12研究的意义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如何准确地识别和度量经营风险,实现经营风险优化管理是商业银行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的特殊时期,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和国内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城市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也更趋复杂,其中信贷风险依然是最主要的经营风险,信贷风险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也不断加大。要实现银行稳健发展的目标,有必要对目前特定历史时期下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分析,采用先进的信贷风险测量方法,建立一套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有效的信贷风险转化、制衡、补偿机制,优化城市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因此,研究城市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对稳定金融秩序,促进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13研究思路及方法本文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本质出发,对信贷风险的分类、管理策略、管理流程以及管理历程进行了阐述与回顾,并着重从风险计量与控制的角度出发,对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巴塞尔协议、风险价值法、资产组合管理的CREDITRISK管理模型、经济资本配置进行了阐述。然后,从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及统一授信管理两方面,对宁夏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本文的主体部分以宁夏银行客户真实数据为样本,通过部分参数的修订,以优化系数化对单一客户授信额度、以风险价值法对资产组合风险进行了数量化分析,并相应地提出对宁夏银行客户信用风险的管理措施地改进意见。最后,为构筑良好的数量分析应用环境,又从文化、体制、技术三个方面,提出了加强构建宁夏银行风险管理基础环境思路与建议。14论文整体框架图11论文结构图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综述第三章宁夏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第四章基于数量分析下的风险管理策略第五章宁夏银行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策略第六章结论第二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综述21商业银行信贷风险211风险的定义与特征风险是一个常见但又十分模糊的概念,理论界和实践界对风险的定义众说纷纭。一般来讲,风险是指因种种不确定性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贷出去的款项,借款人由于种种原因到期不能偿还而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所谓信贷风险管理,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设立一定的组织形式、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避免或减少信贷风险及其影响,以提高信贷资产收益的行为。信贷风险作为风险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上的特殊表现,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产生原因复杂、表现多样。信贷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活动,形成信贷风险的原因涉及多个方面,具体某一笔贷款损失,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有政治的,如政策性贷款;更多是经济的,如经济周期波动;还有自然的,如自然灾害;甚至是道德上的,如欺诈等,这些都反映了信贷风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2)金额巨大、影响面广。信贷业务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信贷风险带来的损失往往金额巨大,远远超过一般企业的风险损失。由于商业银行具有信用创造职能,其信用活动风险往往会通过连锁反应放大数倍,从而对整个经济体系产生较大影响。(3)可能直接造成货币资金损失。商业银行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因此其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将直接表现为货币资金损失的风险,风险控制不到位,银行将直接损失货币资金。(4)具有较强的可控性,管理要求高。基于上述特点,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要求高于对一般风险的管理,商业银行必须加强信贷风险管理,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减轻或避免风险造成的损失。这也是研究并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意义所在。212信贷风险的分类根据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信贷风险通常可以划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主要类别。(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导致潜在损失的最主要因素。信用风险也称“对家风险”,指交易的对方不履行或无力履行在交易中的义务,而引发损失的可能性。银行授信业务中的交易对方,如借款人、保函申请人,不按期偿还贷款本息或无法履行由银行担保的责任,都会产生信用风险。信用风险通常也包括客户信用等级下降的风险,这种风险并不等同于违约,但它意味着违约可能性的增加。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根源在于借款人信用风险,因而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主要任务。(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也是银行的一种主要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短期资产不足以用于支付短期负债或额外的资金流出,即两者不匹配导致的风险。银行通常筹集短期资金,贷出长期资金,因此资产和负债之间会存在期限缺口,这种期限的不匹配会导致流动性风险增加和流动性成本上升。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还受融资项目的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时间安排的影响,称为资金来源和运用的时间缺口,这一缺口的大小及其时间上的稳定程度将影响着银行总体的流动性状况。流动性严重不足将导致金融机构倒闭破产。例如,由于某一重大客户的违约引起的巨大损失将造成某一金融机构日后流动性不足,进而导致挤兑的产生或其他金融机构出于防范违约风险的目的而取消对其的信用额度,这两者反过来又会加重流动性危机,从而导致银行破产。(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变化而导致财务状况发生不利变化的可能性。对银行来说,市场风险指市场变化给银行带来财务损失的可能性。因市场变化导致借款人财务处境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银行贷款的,对银行来说仍然是一种信用风险,而不是市场风险。银行经营信贷业务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是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利率水平变化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是指由于外汇价格变动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可能造成银行信贷业务收入的损失,对信贷资产的安全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如资金市场求大于供使利率升高,而贷款使用固定利率,则银行预期的利息收入要减少甚至出现利息收入小于利息支出。汇率的变化同样有可能使银行在存、放款货币匹配不当的情况下遭受汇率损失。同样,利率和汇率的变动会导致信用风险的激增,从而影响信贷资产的安全。(4)法律风险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或各类交易应当遵守相关的商业准则和法律原则,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要求,导致商业银行不能履行合同、发生争议、诉讼或其他法律纠纷,而可能给商业银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为法律风险。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有金融合约不能受到法律应予的保护而无法履行或金融合约条款不周密;法律法规跟不上金融创新的步伐,使创新金融交易的合法性难以保证,交易一方或双方可能因找不到相应的法律保护而遭受损失;形形色色的各种犯罪及不道德行为给金融资产安全构成威胁等。(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在处理业务时操作失误或操作不当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信贷业务的操作风险产于做出授信决策所依据的资料和信息不完整或不真实,不能有效地识别、量度和控制授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授信建议权和审批权过分集中,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职员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差,导致工作失误或疏忽,或为了个人私利,对银行进行欺诈,如向上级提供关于授信对象的虚假信息、非法或越权授信等;内部工作程序因故被打断或停顿,如电脑系统、内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等。213信贷风险的管理策略信贷活动是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行为,在这一运用过程中,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管理风险,回避、转嫁、分散和自留就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1)信贷风险的回避从根本上说,信贷活动是商业银行的一种主动行为,为了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商业银行首先要主动地回避那些不应承担的风险。坚持审慎原则。作为对社会有着广泛影响的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应始终坚持审慎原则。银行与一般企业不同,一般企业根据其风险偏好的不同,既可以选择低风险低收益的投资活动,也可以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活动。而银行始终应作为一个低风险偏好者存在,它所追求的是低风险下的合理收益,而不是高风险下的高收益,这是商业银行风险选择的一个基本要求。从另一方面讲,银行的信贷活动所收取的只是相当于社会平均收益的贷款利息,这一收益比率也不允许它承担过高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审查。要及时回避信贷风险,就是要在授信之前,深入调查借款企业情况,客观评估借款企业信用,严格审查贷款项目,然后根据自己的风险选择,叙做那些适合自身风险要求的项目,放弃那些不符合自身风险要求的项目。简言之,信贷风险的回避就是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特点,选择那些适合自己风险要求的授信项目,同时,放弃那些不符合自己风险要求的授信项目。这一切都要建立在对信贷风险的科学评估之上,而我们对授信客户进行信用评级、核定最高风险限额和授信额度、细化各类授信业务审查格式就是为了客观评价信贷风险。所以,信贷风险回避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和统一授信、对项目进行评估和审查的过程。(2)信贷风险的转嫁银行在将一笔贷款贷给一家企业的同时,即承担了该企业不能按期还本付息的信用风险,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一方面要尽可能避免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要及时将风险转嫁出去。信贷风险转嫁,是指银行在承担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的同时,用担保等方式把自己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转嫁给第三者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有担保转嫁与保险转嫁两种模式,担保转嫁即通过办理担保,银行把本应由自己承担的借款企业信用风险转嫁给担保人,但银行在转移借款企业信用风险的同时,又承担了担保人的信用风险;保险转嫁即通过办理保险,将被保险人保险标的所遭受的财务损失后果转嫁给保险人承担的一种财务补偿技术。(3)信贷风险的分散信贷风险的分散是指银行在进行授信活动时要注意所选择地区、行业和客户的分散,避免信贷资金的投向过度集中,即“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以减少银行可能遭受的信用风险,从总体上保证银行信贷资产的效益。对于银行信贷业务来讲,既要集中资金支持效益良好、有发展潜力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又要注意信贷投向不能过度集中于某一个或少数几个重点,要注意做到地区分散、行业分散和客户分散。信贷风险分散要求银行动态地监控授信地区、行业及客户的分布结构,适时进行调整,这也就是所谓的贷款组合管理。消极的贷款组合管理只是简单的风险分散,而积极的贷款组合管理则是追求风险分散基础上的贷款收益最大化,它不是简单的风险分散,而是有机的风险分散。(4)信贷风险的自留与补偿任何风险管理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银行自身必然要承担一部分信贷风险。呆坏帐准备金制度就是银行风险自留的一种有效方式。银行自留信贷风险,必须考虑两个问题一是一笔贷款数额的大小,损失的范围有多大,是局部受损还是整体受损,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有多大。二是银行有多少资金可用于应付呆帐及以外的一些损失。也就是说,银行的呆帐准备金和应付以外损失基金有多少。这两点是银行自留风险的前提,银行的财力限制着银行的风险自留能力,过度的风险自留会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因此,商业银行需要根据各项信贷业务发生风险的概率,适度地安排各类业务规模,使风险得以分散,并确保各项业务收益足以补偿一般经济环境下的平均风险,使自身清偿力足以弥补一般经济环境下的最大风险。信贷风险的回避、转嫁、分散和自留,都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基本策略,前两者偏重于具体贷款风险的管理,更多属于微观信贷风险管理的范畴;后两者偏重于商业银行整体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不管是风险分散,或是风险自留,都是以一定规模的信贷资产作为管理对象的,是属于宏观的信贷风险管理的范畴。214信贷风险的管理流程信贷存在风险,信贷风险的管理应该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具体来说应包括信贷风险的识别、分析、测量、评估、预测、防范和控制等内容。其中信贷风险的识别是信贷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关键的内容。只有对信贷风险进行了正确及时的识别才能对风险进行进一步的管理,达到防范和控制的目的。如果对信贷风险不能作出正确及时的识别,那么对风险的测量、评估、预测都将是不准确的,也就不可能达到风险管理的目的。(1)风险识别信贷风险的识别就是对银行经营的预期风险和事实风险的类型及其根源作出准确及时的测量和判别。适时准确地识别风险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商业银行业务的日益多样化以及复杂性,极大地增大了风险识别的难度,延误或错误判断,都将直接导致风险管理信息流动和决策的失效,甚至造成更为严重地风险损失。目前关于信贷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指标监控法指标监控法是国际上较早采用并一直沿用至今的方法,基础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用以监控信贷资产的状态,及时识别信贷资产组合的风险变化。如CAMEL评价体系、MOODY评价体系以及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实际制订的风险监测体系与方法等,信贷资产风险识别的指标体系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根据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还应增加其他方面的指标信贷资产质量、资产结构资产组合、期限、盈利状况宏观经济环境、国家产业政策、规范性考核。指标监控法的优点是直接反映贷款风险表象,易于理解、操作简便。但是,其缺点也十分明显,比如简单的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风险,对预测和指导决策的意义不同等等。财务报表分析法财务报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基本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一段时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财务报表的分析,对企业的经营成果、竞争能力、现金流等财务状况作出评估,及早识别潜在的信贷风险。企业的财务报表上所列的每项数字,在和报表上的其他数字联系起来分析时,常能提供很多的有用信息。财务比率分析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应收账款平均周期存货周转率存货平均周期资产负债率盈利比率销售收益率、资产收益率、普通股收益率。专家意见法专家意见法又叫德尔作法DELPHI方法,运用DELPHI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一般采取以下程序由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制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内容聘请若干名专家,向他们提供银行经营的资料,并将调查表发给他们,请他们回答有关问题专家们在背靠背的情况下回答问题,然后将调查表返回风险管理人员汇集整理返回的专家意见,将整理过的较为集中的专家意见及其理由反馈给每位专家,让他们再次提出自己的意见多次反复,使意见逐渐收敛。由银行风险管理人员决定在某一点停止反复,得到基本趋于一致的意见。DELPHI方法对于复杂的具有重大意义的风险识别,特别对于不宜采用数量分析方法识别的风险更为有效。故障树分析法故障树是分析问题时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它是采用图解的形,将大的故障分解成各种小的故障,或对引起故障的原因进行分解。由于分解后的图形呈树枝状,分解越细,树枝就越多,因而称故障树。其优点是简单、明确,能够比较迅速地发现存在的问题。故障树用于风险识别就是风险树,它可以将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分解成许多细小的风险,也可以将产生风险的原因一层又一层地分解,排除无关的因素,从而准确地找到真正对银行产生影响的风险及原因。(2)风险计量风险计量是全面风险管理、资本监管和经济资本配置行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准确的风险是建立在卓越的风险模型基础上的,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不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对不同类别的风险选择适当的计量方法基于合理的假设前提和参数,尽可能准确计算可以量化的风险和评估难以量化的风险。风险度方法风险度是度量信贷资产风险的一种定量的方法,其定义为贷款资产风险度基础系数X变换系数X过渡系数。其中,基础系数是对应信贷贷款、担保贷款和抵押贷款的贷款方式系数,变换系数是对应企业信用等级的系数,过渡系数是对应贷款形态的系数。风险度方法有一致性和容易操作的特点,它的系数的定义遵循了国际标准。但是风险度的使用是以信用评级为基础的,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有广泛信誉度的信用评级系统,才能真正发挥风险度方法的优势,对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风险值VAR方法风险值VALUE一AT一RISK,简称VAR方法是国际上从90年代初开始兴起并逐渐被广泛采用的风险度量方法,正在成为金融风险度量的国际标准。它的含义是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在一定的概率意义下,一项交易或资产组合的最大预期损失是多少。VAR方法是建立在大量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把交易组合的风险综合为单一指标一一风险值。目前国际上己将其应用于信贷风险的度量,它的好处之一是将风险识别、测量一次完成,非常直观,易于操作。VAR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信贷组合的风险和新增交易的边际风险例如,JPMORGAN集团利用风险值方法管理金融风险,对于90年代初期拉美金融市场的金融风险的形势进行了准确的识别和果断的决策,从而在金融风暴到来时避免了巨额损失。VAR方法适用范围较广,既可以识别和度量单笔信贷业务的风险,又可以识别和度量交易组合如一个行业或地区的信贷风险。但是,应用前提是银行应有相当长的历史数据的积累或者有专业咨询机构提供计算VAR所需的参数和分析工具,这些参数是对大量历史数据加工后得出的。在国外,有这样的专业公司,例如JRMORGAN,SP,MOODY等。但在中国,目前仍没有机构提供这样的服务。同时,VAR方法应用于信贷风险测量也需要有信用评级系统作为重要基础。(3)风险监测风险监测是商业银行在客户评级授信业务的全流程中对风险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反映的行为过程。及时、准确、全面地监督、反映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各类情况,是风险防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及时发现风险和控制风险的必要手段(4)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对经过识别和计量的风险采取分散、对冲、转移、规避和补偿等措施,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的过程。通过制订风险政策、组织授信业务流程的管理和实施限额监控等手段,进而达到锁定损失和收益的行为。风险管理对于风险的控制在宏观层面是通过RAROC技术手段,根据董事会的风险偏好,在确定了银行对风险的最大可承受能力的基础上,计算银行总体需要的风险资本并与监管资本和账面资本进行比较,评价银行在资本充足状况。同时,风险管理将有限的经济资本在银行各个经营部门层面上对不同行业、地区、客户的各类风险,在不同的业务品种、金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设置限额,以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类风险进行总量控制。不仅如此,根据风险的双向性性质,风险控制的目的是为了寻求风险的平衡,即损失和收益的平衡。也就是要将股东回报要求转化为对银行总体各个业务环节的明确目标,用于业务的审批和绩效的考核,以求得股东回报的最大化,即根据董事会的风险偏好计算出风险资本和董事会要求的业务发展计划,针对银行现有信贷资产组合的收益、损失情况,求得最佳平衡点并设置合理配置方案。风险管理对于风险的控制在具体业务层面上,是根据分配到具体经营部门层面上对不同行业、地区、客户在不同的业务品种和金融产品上的风险资本限额,通过对具体客户核定授信限额和银行损失承受额来实施控制。同时,风险管理通过RAROC技术手段对各类金融产品进行定价,以达到在客户层面上的风险平衡。22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历程221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历程(1)第一阶段我们只发放优质贷款。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的关键决策过程信贷审批、监控和定价都是分散化和判断性的,信贷审批是一个凭直觉判断是或否的决策过程。好贷款予以接受,贷款予以拒绝,造成的损失归罪于错误的判断或变化的环境,银行并没有按照营利性目标进行风险管理。(2)第二阶段贷款必须对贷款分级。这个阶段,通过引入贷款分类标准,分析研究了不同贷款的相对风险程度。通常将初级分类中的好贷款又分成三个或四个等级,把坏贷款也分成三个或四个等级。分类级别由银行指定,具有行政管理的特性,所以对信贷审批和定价没有影响。(3)第三阶段追求股本报酬率。这个阶段,管理层开始把权益收益率文化引入银行,因为权益收益率的最大化将使股东价值最大化,于是设定了全行的权益收益率,分部门度量权益收益度,并把经营绩效与权益收益率联系起来。(4)第四阶段我们需要风险定价。这个阶段,通过风险度量方式的进步、贷款分类更加细化、每一级别都明显地标明预期损失(EL)、把不同的风险调整引入客户、产品和风险度量系统中;基于估计的损失波动性(或非预期损失UL)确定不同的资本。这些变革反映了“违约风险是可能的”这样一种信贷风险管理文化,也就是说,人们应该预计到所有的好贷款都有违约的可能性,不同级别的违约频度是有很大差异的。(5)第五阶段以管理投资证券的模式管理信贷组合。这个阶段,银行管理层开始把现代组合理论应用到信贷管理中,组合经理的基本职责是监测组合质量、估计组合损失、设置分区暴露限额、度量组合的风险/收益平衡。组合管理部门的职责是建设全行范围的暴露监测体系,从各种产品导向的会计系统中把信贷数据抽取出来并集中起来;通过使用定量评级模型,验证和改善内部贷款分级的准确性和一致性。(6)第六阶段股东要求有效的风险报酬。这个阶段,度量分析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完整的管理柜架的发展,组合管理技术已经能够成功地应用于信贷管理中。首先,总体组合损失波动性的限额,与银行资本结构和总体风险承受程度相协调;其次,行业和个体交易的暴露大小的限额,保证信贷组合的适当性和分极化;再次,行业的目标权重,有助于增加目标风险限额内的收益;最后,基于非预期损失的个体资产的预期收益,货款组合管理使用的柜架越来越像投资管理所使用的柜架。(7)第七阶段风险分散化是最高目标。分散化有利于实现取得风险/收益效率的最高目标,银行管理层接受了贷款组合管理的观念,贷款分散化组合成为信贷决策考虑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放款部门的业务选择范围,同时,正是在贷款分散化的理念之下,关于贷款风险的计量、识别、控制手段与技术开始走向模型化、数理化。222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发展历程(1)懵动与粗放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一直实行银行信贷资金统存统贷管理体制,随之也做过一些改革,如实行定额信贷、全额信贷、差额控制、实存实贷等管理模式,但以上各种信贷资金的管理体制以指令性计划指标管理为主,信贷工作中完全没有风险管理的概念。(2)起步与尝试1993年金融体制改革的实施是国有商业银行转型的基础,也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观念的起步阶段,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开始提出了要评定企业信用等级、贷款要有担保抵押、要按贷款风险度掌握发放贷款等贷款风险管理思路,并进行了许多尝试性工作。(3)摸索与提高商业银行法与贷款通则的实施,进一步引导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向市场化、合法化、规范化方向转变,在信贷管理体制上,随着贷款质量分类体系改革的实施,以及五级分类的推行,我国商业银行围绕着风险管理这一核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改革,如建立和完善了客户信用等级评级制度,建立和完善了授权授信管理制度。(4)整合与创新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企业经营区域逐步跨国化,欧洲共同市场权逐步多样化和复杂化,业务领域逐步多样化,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已经从重视信用风险,扩大到重视信用风险又重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重点从关注单笔交易和单个客户,扩大到既重视单笔交易和单个客户,又高度关注所有信用暴露的总体风险控制,并采用先进行风险管理技术,将风险从模糊度量变为对风量的精确度量。2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理论231巴塞尔协议(1)早期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的出台源于前联邦德国HERSTATT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FRANKLINNATIONALBANK)的倒闭。这是两家著名的国际性银行。它们的倒闭使监管机构在惊愕之余开始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1975年9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出台。这个协议极为简单,核心内容就是针对国际性银行监管主体缺位的现实,突出强调了两点1、任何银行的国外机构都不能逃避监管;2、母国和东道国应共同承担的职责。1987年12月10日,国际清算银行(BIS)在瑞士巴塞尔12国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会上通过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全称为“统一计量资本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INTERNATIONALCONVERGENCEOFCAPITALMEASUREMENTANDCAPITALSTANDARDS),一般称为“1988年协议”。以增强银行稳健经营和公平竞争为初衷的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定义、资本比率、资本结构、各类资产的风险权数等方面作了统一规定,但仅针对十国集团国家的“国际活跃银行”、对信用风险规定最低资本要求,对其它风险在资本要求上留有余地,银行的表外业务应按“信用换算系数”换算成资产负债表内相应的项目,然后按同样的风险权数计算法计算;风险权重结构简单0,20,50,100;最低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公式为资本风险加权资产8。表211988年巴塞尔协议表外敞口风险转换表年转换因子表外敞口100直接的信贷替代物、银行家承诺、备付信用证、销售和回购合约、资产远期购买50与交易相关的或有项,如循环包销工具(RUFS)、票据发行工具(NIFS)20与或有项相关的短期自我清算交易,如信用证0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承诺(2)新巴塞尔协议1999年6月巴塞尔委员会提出协议征求意见第一稿,确定了包括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管及市场约束在内的三大支柱,经过多年修改与完善,于2006年正式实施,被称为“新巴塞尔协议”。图21新资本协议结构与1988年资本协议相比,新资本协议的内容更广、更复杂。这是因为新协议力求把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反映银行风险管理、监管实践的最新变化,并为尽量为发展水平不同的银行业和银行监管体系提供多项选择办法。新资本协议提出了两种处理信用风险办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标准法主要是根据贷款对象的分类、贷款对象的外部信用评级、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包括抵押、担保等)的运用三个因素来确定表内单笔债权的风险权重和表外项目的信用风险换算系数,在此基础上加总得出信用风险加权资产。标准法以1988年资本协议为基础,采用外部评级机构确定风险权重,使用对象是复杂程度不高的银行。内部评级法即IRB方法,IRB方法根据违约概率(PD),给定违约概率下的损失率(LGD),违约的总敞口头寸,以及期限(M)等因素来决定一笔授信的风险权重,IRB按照复杂程度可以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初级法仅要求银行计算出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其它风险要素值由监管部门确定。高级法中,银行在满足最低标准的前提下自己估计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敞口和期限。232风险价值法(1)VAR基本模型VAR(VALUEATRISK)直译为“风险价值或在险价值”,即在一定置信水平和一定持有期内,某一金融工具或其组合在未来资产价格波动下所面临的最大损失额。JPMORGAN定义为VAR是在既定头寸被冲销(BENEUTRALIGED)或重估前可能发生的市场价值最大损失的估计值;而JORION则把VAR定义为“给定置信区间的一个持有期内的最坏的预期损失”。根据JORION(1996),VAR可定义为VARE()式中E()为资产组合的预期价值;为资产组合的期末价值;为置信水平下投资组合的最低期末价值。又设0(1R)式中0为持有期初资产组合价值,R为设定持有期内(通常一年)资产组合的收益率。0(1R)R为资产组合在置信水平下的最低收益率。根据数学期望值的基本性质,将、式代入式,有VARE0(1R)0(1R)VAR0E(R)R上式公式中即为该资产组合的VAR值,根据公式,如果能求出置信水平下的R,即可求出该资产组合的VAR值。(2)VAR的参数选择及影响参数的因素根据VAR的定义,计算VAR必须要确定两个关键参数。其一是时间段,其二是置信水平。时间段实证研究表明时间跨度越短,实际回报分布越接近正态分布。因此在金融资产持有期较短的情况下,以正态分布来拟合实际情况准确性更高。此外,选择正态分布作为度量的标准形式还在于正态分布在统计上的特殊性。资产管理人员会根据市场状况不断调整其头寸或组合,所以持有期越长,资产管理人员改变资产组合的可能性越大。而在计算VAR过程中,往往假定在持有期下组合的头寸相同,同时,VAR的计算需要大规模样本数据,大规模的数据样本需要银行的信息系统能够准确采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金融市场变化非常快,过早的数据与现在的市场状况相差甚远,因此是无效的。置信水平置信水平并非越高越好,而是要依赖于对VAR验证的需要、内部风险资本需求、监管要求及在不同机构之间进行比较的需要。置信水平与有效性之间的关系是置信度越高,实际损失超过VAR的可能性越小,因此,VAR预测结果需要大量数据,由于很难获得验证所需的大量数据,限制了较高置信水平的选择。置信水平要根据监管要求而定。一国的金融监管当局为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性,会要求金融机构设置较高的置信水平。置信水平的选择应该考虑到机构之间的比较。例如,不同机构使用不同的置信水平报告其VAR值,如果存在标准的变换方法可以将不同置信水平的VAR转换为同一置信水平的VAR,那么置信水平的选择就无关紧要。如果不存在标准的变换方法可以将不同置信水平的VAR转换后相互比较,则一种置信水平下的VAR与另一种置信水平下的VAR不具可比性。(3)VAR与未预期损失、意外损失未预期损失指偏离预期价值的损失,可以是任意值。当容忍度已给定时,未预期损失等于VAR。有多少种不同的容忍度,就有多少种未预期损失。未预期损失常常被定义为损失波动度,而不是潜在损失,因为后者常被认为是损失波动度的乘数。未预期损失基于一系列假设,这些假设都考虑到了损失的分布情况。然而,一般来讲,可以根据任何形状的分布曲线来给各种各样的潜在损失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尽管某些损失分布能够从历史数据中得到,但大多数情况下无法获得这些数据。无法取得实际的分布数据,对未预期损失的评估就只能基于假设,这种假设要基于不同风险的特征。对于市场风险而言,损失分布曲线呈钟形,而由于损失出现的机会与收益大致相等,曲线趋向于中部集中。进一步讲,损失就是负收益,损失分布就是截去收益分布曲线零点左边的部分后,所得到的部分。对于信用风险而言,则有必要进一步区分利润与损失。利润等于收益减去违约损失,但后者需要单独考虑。为清晰简便起见,信用风险的损失分布往往着重分析违约损失,而非收益,这已形成了一种惯例,因此损失分布的最小值为零。因为最常发生的损失都属于小额损失,所以分布曲线明显偏向左边。图22实际损失分布曲线信用风险市场风险00损失正收益负收益图23未预期损失和VAR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分布曲线如图114所示。用图形来表示各种损失分布很简单,如图115,损失分布曲线在X轴上方、Y轴右方。VAR所给定的风险容忍度值,等于超出预期损失的可能性,在图中用曲线下方、VAR值右方的区域来表示。在这一风险容忍度水平下,最大损失值等于预期损失加未预期损失(或VAR)之和。除了预期损失和未预期损失之外,还有一种损失称为意外损失。意外损失是指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意外事件发生(虽然这种理论上可能出现的事件极不可能发生,属于小概率事件),导致银行的资产可能全部发生损失。这种情况就要求在未预期损失与真正的意外损失之间划清界限,真实的意外损失数据不能用统计学规律来计算,必须进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通过分析极端情况下银行发生的损失(极端情况出于人为判断)为风险管理的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233资产组合管理目前在国际银行界流行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主要包括CREDITMETRICS模型、KMV模型、CSFP(CREDITSUISSEFINANCIALPRODUCTS)的CREDITRISK模型和MCKINSEY的CREDITPORTFOLIOVIEW模型,本文主要介绍CREDITMETRICS模型。CREDITMETRICS模型是影响最大的模型之一,该模型的基础是在给定的时间段内估计贷款及债券产品资产组合将来价值变化的分布状况。价值变化与债务人信用质量的转移(信用评级是上升,是下降,还是违约)相关。与测算市场风险的VAR值相比,信用风险的VAR值计量更加困难。原因有二,其一,资产组合的分布不是正态的;其二,资产组合分散化效应比市场风险更难度量。由于市场风险造成资产组合变化服从正态分布,但信贷收益本质上具有偏峰和厚尾常见损失(众数)预期损失预期未预期损失损失可能性VAR风险容忍度可能性损失0预期损失未预期损失VARVAR意外损失损失损失可能性VAR特征,也即信用质量的改善只对收益产生有限的正面影响,但信用恶化或违约却对收益有相当的负面影响。价值分布的百分位水平很难只通过均值和方差这些常用的统计变量估计出来。因此,计算信用风险的VAR要求模拟出资产组合价值变化整体的分布状况。而资产组合分散化的效应需要度量债务人信用质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但这种相关性无法直接观测出来,所以要在假设债务人的资本结构、股权收益产生过程的前提下,估计资产收益的联合概率。(1)CREDITMETRICS模型框架CREDITMETRICS模型框架主要由两大模块组成,一是个体的VAR值,二是资产组合层面考虑分散化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