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_第1页
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_第2页
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_第3页
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_第4页
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V0129201LNO6普通高校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研究吴华,谢新民,张新定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571158关键词普通高校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46201106014803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高校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高等教育持续扩招,跨校区资源共享等,这些变化既给高校注入了新活力,同时又带来校区人121密集,校园更加开放,学生的活动空间大大向外延伸等新问题,给高校防范各类意外伤害事件基金项目本文系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8148带来了新挑战近年,学生意外伤害事件频现报端,主要有交通事故,溺水,火灾,运动意外等事件这些意外伤害事件不但给当事学生的身心及家庭带来极大伤害,同样也会成为高校的不稳定因素据教育部等单位调查显示,尽管学生伤亡事件甚多,但80的学生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得到避免的【IJ而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大多是“校门一家门“两点一线的生活,进人大学后面临更多独立面对生活与社会的情况,虽然则分别为1L12天和9天日32教材中的不妥之处教材中将速发型子孢子红细胞外期发育时间教材中描述的原发性红细胞外期描述为1O一14天,与4种疟原虫的发育时间皆不吻合4疟疾的潜伏期41疟疾潜伏期的准确含义疟疾潜伏期是指子孢子侵入人体到疟疾发作的间隔时间由于疟疾的发作是血中疟原虫的数量到达发热阈值引起疟疾发作的血中原虫的最低值而引起的,因此潜伏期应包括红细胞外期和红细胞内期疟原虫经几代裂体增殖达到发热阈值所需要的时间42教材中的不妥之处教材中对疟疾潜伏期的描述是“子孢子侵入肝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导致肝细胞裂解释放裂殖子,但此时感染者没有症状,称为疟疾的潜伏期“,即简单的将潜伏期理解为速发型子孢子红细胞外期发育教材中描述的原发性红细胞外期所需要的时间,忽略了疟疾发作对疟原虫血症密度的要求5疟疾的复发51疟疾复发的机制目前尽管对疟疾复发的机制仍有争论,但自子孢子的休眠学说被广泛接受后,一般认为疟疾复发是由于肝细胞内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复苏后进行红细胞外期的裂体增殖,形成的裂殖子再次进入红细胞内繁殖而引起52教材中的不妥之处因教材对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仍沿用了原发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学说,故将疟疾复发的根源归结于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因而与现在的理论相悖一】486抗疟药物乙胺嘧啶与伯胺瞳啉的作用环节61对乙胺嘧建与伯胺喹啉作用环节的正确理解乙胺嘧啶对红细胞外期速发型子孢子发育,繁殖而来的裂殖体有杀灭作用,可用于病因性预防伯胺喹啉对红细胞外期迟发型子孢子有杀灭作用,可以防止疟疾的复发,从而达到根治的效果RSL62教材中的不妥之处由于教材中对疟原虫在肝细胞内的发育仍然沿用了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和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学说,因此描述乙胺嘧啶与伯胺喹啉分别作用于原发性红细胞外期和继发性红细胞外期,很明显这是不妥的笔者翻阅了近年出版的多本高职高专药理学规划教材发现存在的类似错误比较多,如鹿怀兴着药理学科学出版社,2008,凌沛学着药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等同时,笔者也翻阅了近年出版的药学类专业另一门非常重要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此教材中“人体寄生虫“部分对疟原虫的生活史以及抗疟药物的作用环节皆有科学的描述这就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不同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特别是与其前导,后续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进行开放性的集体备课,跨学科甚至跨专业研讨教学内容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及时把握学科发展的动态另外也提醒出版社尤其是国家规划教材的出版社,务必严格筛选教材编写人员的资质尤其是主编与主审,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参考文献1陈佩惠疟原虫的生活史册生物学通报,1992,8911【2】沈继龙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侗宏灏药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A大学生本身学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学校也开展了一些健康教育,但同样属于健康教育范畴的意外伤害现场急救知识与技能却未得到学校足够重视,使得大学生普遍缺乏防范意外的意识和行为,缺乏遭遇意外时进行自我保护,救护的能力B,导致悲剧不断上演因此,高校的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工作如何开展才更为有力,以何种方式加强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才能各方面均衡,同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每位大学生健康教育者思考的问题本研究在20082009年第二学期通过开设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形式,尝试探讨该形式下的课程设置,考核办法及效果评估等,以期为提高大学生现场救护能力,推广,普及现场救护教育提供参考L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从海南师范大学随机选取6O名通过学校选课网自愿选报意外伤害现场急救公选课的学生均未参加过相关培训YJ研究对象12研究方法121教学设计按学校规定每期公选课16学时,每次2学时,连续8周,公选课共开设2期,每期30人以中国红十字总会编写的救护员指南作为参考教材,教师自编讲义主要内容包括救护新概念,心肺复苏,呼吸道梗阻急救,创伤现场救护,常见急症救护,意外伤害,灾害事故救护授课教师由已获得红十字会救护培训师资格的教师担任教学目的为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使其牢固掌握最基本的避险逃生和自救互救知识以及最关键的初级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从而增强大学生在遭遇突发灾害,意外事故和危重病时的应急,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伤害引起的伤残率和死亡率教学通过多媒体授课,教学视频结合教师面授,实际操作练习及考核进行课程设置见表1表1学时分配比例表1理论教学8学时,占总学时的50授课时,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所有内容都配以丰富的照片,图示等用幻灯片在课堂上演示,并结合大量相关实例2实践操作6学时,占总学时的40学习心肺复苏术时,每次准备4个心肺复苏模拟人,分组进行操练学习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大急救技术时,每次准备绷带,夹板,三角巾等,两两结对操练,并延伸到就地取材的运用教师先请学生演示,并讨论,再进行纠错和示范,让学生从对比中明确操作要领在操练中要求学生动作规范,准确到位3考核2学时,占总学时的10安排理论问答考核和技能考核122教学考评1问卷调查每学期教学开始时对学生进行20道急救试题不记名测试,以单选做答,满分100分,当场收回结课时,让学生仍以不记名方式快速填写涉及课程学习,教师教学等方面的教学评价问卷2考核分理论问答考核和技能考核,理论问答考核采用当场抽题形式,占成绩3O见表2技能考核为心肺复苏操作,以红十字会考核2分钟时间完成心肺复苏术5个循环为参照依据教师针对学生揖作包括人工呼吸的开放气道,吹气,胸外按压的定位,姿势,频率,深度等分别进行4个等级的评分,占成绩70见表3,汇总为期末成绩同时,以考勤作为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20,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80,总评合格者给予1分公选课学分表2抽题问答考核评分标准分人工呼吸20开放气道1O910吹气动作109LO胸外按压50按压定位10910按压姿势10910按压频率10910按压深度10910完成时间109107878787878787855555555555555123统计学方法所得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分析2结果与分析通过学习,学生均圆满地拿到了1个学分,以下是学生在公选课中学习效果的评价及对他们课程本身的评价21学生公选课学习前后急救知识与技能评价急救试题包括急救知识题13道和急救技能题7道对6O名学生学习前后2次测试总成绩进行统计,经KS样本分布检验,成绩符合正态分布O05,说明试题命题合理,可以较好地反映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学习前的平均成绩为4158分,学习后平均成绩为81OO分,学习前后成绩有显着性差异P005见表4表4学习前后成绩对比设计的急救知识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溺水,火灾,动物咬伤,烧烫伤,气道梗阻,扭伤等紧急情况处理,急救技能题则考核心肺复苏术中4项技术的核心要领对这2组题经学习前后的得分值进行U检验,结果Z值在卜196196】之外,且PO05,可认为学习前后学生对2组内容的掌握情况有显着性差异见表5,说明有较好的教学成效22急救技术实践L不节考掇评价由于课时有限,仅选取心肺复苏术操作作为考核项目通一149过实践操练环节的学习,学生从原本对TK,肺复苏术操作要领一无所知而束手无策,或是单凭猜想而胡乱操作到能够较好地把握操作原则和动作要领,能够镇静,规范的进行气道开放,判断呼吸,注意按压定位,按压姿势,按压频率,按压深度等,在期末实践环节的考核中达到了较高水平表52组题目学习前后的对比注PO0523学生对公选课程的评价见表6学生都对课程的开设表示了欢迎和支持,并填写了意见和建议85O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安排较合理366的学生希望再增加实践环节的演练800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课件的制作,知识的讲授感到满意,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实用,容易理解表6学生对急救技术公选课程的评价】3讨论汶川地震,上海商学院火灾极大地撼动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国家强调多年的防灾减灾教育也受到空前重视高校不但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氛围,同时也具有高素质的群体,其无疑是普及急救技能的优势渠道然而,在校大学生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现状又是令人堪忧的,这更加突显了进行急救教育的必要性31学生对急救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现状通过开课前的测试,发现在校大学生自救和互救意识,知识和能力的现状非常值得担忧,当他们面对意外伤害事件时,现场基本是“不作为“或“乱作为“尤其是对于急救的黄金时间完全没有概念,还采用一些习以为常的错误伤病处理办法,如烫伤后选择使用牙膏涂擦烫伤部位的学生高达566扭伤后即刻选择按摩的达到281,选择热敷的达到124对于食物误入气管造成呼吸道阻塞的意外,700的学生进行了错误选择,包括催吐,喝水,用力拍背等措施而对急救知识方面的回答更为糟糕,906学生不知道做人工呼吸时打开气道的正确角度604学生认为胸外按压的位置应该在左胸区心脏的位置上660的学生对怀疑有脊柱损伤的伤者实施了错误搬运,包括使用一人抱腋一人抬脚搬抬,随便搬抬或用软担架抬等对有骨折断端外露伤情时,906的学生认为应将断端送压回体内后进行包扎而当有异物深扎入体内时,218的学生又采取立刻拔出异物的处理方法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急救相关知识的教育十分必要也十分紧迫不仅因为可以提高他们的危机控制意识和应对,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还因为他们是即将走入社会的高素质人群,将成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也肩负着对下一代的生命保护和安全教育的责任,他们能成为急救知识的传播载体32在高校开埙公选课不失为改善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的有一】5卜致选往之一调查发现,大学生虽有对急救知识的学习需求,但其知识来源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书报,亲友等,虽然途径很多,但大多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影响实际掌握效果高校通过开设公选课,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和师资,针对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时间充裕的大学生群体进行教育,不仅满足了他们的需求而且能大大提高急救知识的普及率虽然公选课不失为提高大学生急救能力的一个好途径,但由于现场急救课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调查发现,由于公选课可能会在课时,设备,师资方面受限制,使实践操作环节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学生中大规模,同步开展还比较困难随着高校对急救教育的重视,依托相关部门的资助,设备限制应该不会成为课程开设的主要障碍在师资方面我们可以与红十字会的相关志愿者合作,或组织相关教师取得救护培训师资格将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这都有助于急救教育的推进学生的急救教育课程时间可以安排在入学初期,让学生从入校开始就认识到“急救从现场开始“的重要性,减少其在校期间伤害事件的发生学习结束后,各院系可再在每个学期安排多次相应的演习,巩固所学对一些如初等教育,体育,警察,交通等特殊专业的学生,急救教学可以考虑纳入必修课程,对成绩优秀者可以发放初级急救员证,这些都是更好的拓展急救教育的尝试4结论与建议1通过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急救能力现状令人堪忧,他们的急救知识非常匮乏,对现场急救技术基本一无所知虽然有求知欲,但缺乏较好的学习途径2通过开设公选课的尝试,对比发现大学生学习前后在急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得到很大提高,学生自我感觉课程很实用,很有收获,自身的危机意识和安全感得到提高3FF选课在学校由于课时,设备,师资的限制,实践操作环节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在学生中大规模,同步开展还比较困难最好开辟更多的途径推进高校急救教育4通过学校的重视和支持以及红十字会,医院,消防等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寻找解决高校急救教育的课程内容安排,实践环节安排,师资力量等问题的办法,进一步规范教材选用及考核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