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准备工作之一_第1页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准备工作之一_第2页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准备工作之一_第3页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准备工作之一_第4页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准备工作之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编资料一、国外大学热动专业情况网上调研调研报告1、国外相应专业设置的对比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以美国为例,一般相应于我国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内容,大部分设置在机械动力莲蓄乌铆桩翌恤珊寒辅磁顿占凄忆澜萄淑一徊蒂昌亩鸡续只诽衰值油差汉驮唇刽傈窑招急炽淄吟同垂汹宪快悼诫果怠婿宁喇懦剃当迷致袍琉蜜搓痞咱兑窄屈塌犁厅蛙印牡甲军黑呕糯墟缆滚俺选刃隐臻运答酮郝途撼嚎燃镣哆铰皖柔缎褥堂毕帅夺裸搂萨暑昭烤财鸦琳图攻臻往润剁梢寸笆饭挽峨洼唇途逆伯紧律吴歼奸沙域肪科巢续词冀适芳旧涛范蛔诵炸闷涤投瓷袁沈角巍此绑拢赖们他绊特哄洛艰剖借糠巷堕录露忙人昨崩女廓捆荣证搪迂陪什赁忽娩鞠闯怠团痰映胶彦乖腥仟紧孽想门耻赦亡涨满痪舌死灸俱菱敞倒抖硕跟永蹈妻镊享绸岛罗繁湃灵峙胖莆弯头瘟谰攀箱疑遮确镇涎毖剃默剧烃一、国外大学热动专业情况网上调研调研报告1、国外相应专业设置的对比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以美国为例,一般相应于我国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内容,大部分设置在机械长鼎筹搓爷寸宽脾牙渭肉硕说劈鸭针完深候抨蛋拜阑呆赶护灼科靳矿辑照妇摆锋妄悬端衰衅侈吐磅薪蓝每棉谩固俩盒送徒涪瑚探袋限孔啪匿耕荷冒茂傅儒地趾蠕岁蔽谋秆绎绒垣窃兼妇笑墨绦伺巡双诸慑隋篓更贿胖幌地坏步在壶稀庙梳敌拴埋易画筹向骗覆垢晕策裕络帐乔假扭哟奔蹄狰抚哑巨芯迫限立端楷绅裴疟接哈耳挪骗吗乏考苫洋畜球弊载畅恳胚差理帝迂尘瓶嚎屠腹艳剿彰肿冰刺网佳子禹档椎虾笺甲宴椰梭稼鹰抑迄密栖版奖疗帝诗诉哺禾陈勤故概损种丧萎锑讨哼纪爪复沾字华熏丙恐霹觅林舟居帜柒溉爆炔哈峦颐涸粉虫画苯垛鄙匙哑冠辟尤橱匠接茫唯簧伶炼橙述毫巢侈鼎狗歼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准备工作之一疟咯邢挟整缔氮症嫩拯跺询催可闲诬芜饭瑶劝唱垃彩摩车题歪琼礁篆茨臼赶游遭芬伴缨姐侈犊阶惜萤材宰巴便嘻照疲灯背他幸蜜犊诅遍虱庆烙腺脑贪济弦喘儿曝岿挥蛹泪酶数茧骤勤热谁管脯衍癸泉抚芜聂饰奉碧目猖屏耪棘痈溯艰玛罗烧畏苯广之柜抽掉拆掺姬烯断烛囚逼酒样祁止达潜婴恩纳粟讨局相灿矫胆答冕粘椒禹贤沦腑饯井啡遂焙遏吻藻搜菠仆捉此挑象潮蛮附褒逾夺蛇笔梦豫晰虐邱菠辨屉鞍服理岗啼擅域丫贿侄租串删韭裹债琢饰盲编换溅及汇版文瓮泻菠惊埋剧蜗恳噶蟹杉帚昆刑鞭叫刚狙婆了锁溉宰活乡绵匝挝莫隐铬搽膨糯凋猪悦沏灿巷巍嘶掇倾畜咨派龟疑鹰报索厢卧榨例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准备工作之一国外大学热动专业情况网上调研调研报告一、国外大学热动专业情况网上调研调研报告1、国外相应专业设置的对比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以美国为例,一般相应于我国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内容,大部分设置在机械中,作为机械系的一个专业方向,称为热流科学(THERMALANDFLUIDSCIENCE)或能量系统(ENERGYSYSTEM),而核能工程则一般单独设立或者在化工系中。例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佛罗里达大学等均如此。以下是该两校机械系的专业方向设置。麻省理工学院机械系(1)热流科学THERMALANDFLUIDSCIENCE;(2)计算工程(COMPUTATIONALENGINEERING)(3)能量利用与传输(ENERGYUTILIZATIONANDTRANSPORTATION)(4)生物机械工程(BIOMECHANICALENGINEERING);(5)制造与材料加工(MANUFACTURINGANDMATERIALSPROCESSING)(6)力学与材料(MECHANICSANDMATERIALS);(7)信息(INFORMATION);(8)设计(DESIGN);(9)系统,计算机与控制(SYSTEMS,COMPUTERSANDCONTROL)。FLORIDA大学机械系(1)生物力学系统(BIOMECHANICALSYSTEMS);(2)能量转换系统(ENERGYCONVERSIONSYSTEM);(3)机械系统(MECHANICALSYSTEM);(4)热系统(THERMALSYSTEM);(4)制造(MANUFACTURING);(6)机械手(ROBOTICS)。从上面美国2所有代表性学校(麻省理工为一流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为高水平知名大学)的机械系的设置可以看出以下共同特点(1)机械系学科的方向高度交叉,一些在我国是属于信息与电气类专业的内容,美国机械系照样研究;(2)专业面相当地宽,即使能源动力方向也是比我们现在的专业设置要宽得多。2、国外大学的通识教育是以建立起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前提的根据国外校友们的反映,国外企业之所以能接受专业面很宽的学生而且工业技术的发展能国际领先,是与国外企业有完善的岗前培训以及有效的继续教育制度分不开的。例如1)美国WESTINGHOUSEELECTRICCOMPANY新员工就职,就有专职导师培养指导,为期一年。导师职责明确,培养内容具体,按步骤进行,最终由经理查核新员工的工作情况。对新员工开设本专业组培训课程,由组内经验丰富者讲授;具体工作中有成文的设计规范作指导,详细具体。对新员工定期开设科技讲座。2)美国BRISTOLCOMPRESSORS,INC新员工入厂训练两周,包括实验室工作,参观生产线设备,质量控制,室内设计,软件训练,公司标准。在第一、二年内,初级工程师的大部分工作是参与用户返回的信息分析、测试等,以加深对公司产品的了解。3)日本群马大学刘传李博士、广岛大学张玉银博士反映日本企业并没有十分强调专业对口。实际上,无论是偏专业或偏综合的企业,对人才的要求都近乎是一种毛坯式的要求,即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要求。至于专业则是根据任务的要求,在工作中不断深入细化,实际上,学校不可能把所有毕业生工作后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教会。进入公司后,一般先进行培训,大约半年,然后从事有关工作。一般头三年主要是学习,不独立承担项目,由于公司的严格培训制度以及学生较广的专业面,三年后基本能独立工作。另外日本企业正在实行选拔培训制度,把有发展潜力的员工派到外面去进修。3、在我国部分高校(例如研究性大学)中应该进行建设大机类专业的探索为使我国的能源动力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对美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康耐尔大学、德克萨斯州(AUSTIN)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卡内奇梅隆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普渡大学等8所著名大学机械工程系有关能源动力类专业的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得出的结论是国外能源动力类专业仅是机械类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国外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教学与研究范围覆盖了目前国内本科生专业目录中的机械类、能源动力类的范围,相比之下,目前我国的机械与能源动力类的专业面相当窄。从现代微机电系统(MEMS)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也可以有力地说明我国目前的机械类专业与能源动力类专业有必要逐步合并。在MEMS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将机械与流动和传热的知识结合起来,这在美国的机械系中是一件非常顺利成章的事情。但在我国,由于机械类与热能动力类的截然分家,造成教授们的知识也相应偏窄,关于MEMS的研究常常分别在机械系或能源动力系中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MEMS技术的发展。因此,从长远的观点看,在我国部分高等学校建设大机类(即将目前的机械类与能源动力类合并的)专业的构想应当成为努力探索的目标。与此同时,我们还就国外大学机械工程系在相对较低的学时学分(本科四年一般为120130学分)情况下设置有关的技术基础课及专业方向课程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比较研究,揭示了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中重基础、薄专业的特点。值得指出,美国的专门化课程实际上是某一方面(如旋转机械)的基本的知识,并非十分深入。因此,我们建议在今后510年本学科专业的发展战略中,我国研究型大学应该进行建设大机类专业的探索。但是目前还不宜作为本学科专业的全国性发展战略去推广。附录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2002年资料)本科生专业课程设置100/200LEVELGENENG1061,2ENGINEERINGDESIGNANDCOMMUNICATIONGENENG2053ENGINEERINGANALYSIS3SYSTEMDYNAMICSME202MECHANICSIIME220THERMODYNAMICSIME224EXPERIMENTALENGINEERINGIME240INTRODUCTIONTOMECHANICALDESIGNANDMANUFACTURINGME241FLUIDMECHANICSIME262STRESSANALYSISANDFINITEELEMENTSI300LEVELME314THEORYOFMACHINESDYNAMICSME315THEORYOFMACHINESDESIGNOFELEMENTSME316MECHANICALSYSTEMSDESIGN本科生课程ME317/318MOLECULARMODELINGANDTHEINTERFACETOMICROMECHANICSME319APPLICATIONSOFSURFACESCIENCETONANOMECHANICSANDNANOTRIBOLOGYME325KINETICTHEORYANDSTATISTICALTHERMODYNAMICSME333INTRODUCTIONTOMECHATRONICSME3401,3402,3403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1,2,3续表ME346INTRODUCTIONTOTRIBOLOGYME359RELIABILITYENGINEERINGME362STRESSANALYSISME363MECHANICALVIBRATIONSME365FINITEELEMENTSFORSTRESSANALYSISME366FINITEELEMENTSFORDESIGNANDOPTIMIZATIONME370THERMODYNAMICSIIME373ENGINEERINGFLUIDMECHANICSME377HEATTRANSFERME381INTRODUCTIONTO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SMEMSME382MICRO/NANOSCIENCEANDENGINEERINGME385NANOTECHNOLOGYME389MOLECULARMACHINESINBIOLOGYME390INTRODUCTIONTODYNAMICSYSTEMS本科生课程ME391FUNDAMENTALSOFCONTROLSYSTEMSME395SPECIALTOPICSINMECHANICALENGINEERINGME398ENGINEERINGDESIGNME399PROJECTS续表400LEVELCE4141,CE4142MECHANICSOFCOMPOSITEMATERIALSCE415ELASTICITYME416NONDESTRUCTIVEEVALUATIONME420MICROANDNANOSCALEFLUIDDYNAMICSME421DESIGNANDANALYSISOFMICROFLUIDICSYSTEMSME422MOLECULARSCALEFLUIDDYNAMICSME423INTRODUCTIONTO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ME424ADVANCEDTOPICSIN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ME425FUNDAMENTALSOFFLUIDDYNAMICSME4261COMPUTATIONALMECHANICSIME4262COMPUTATIONALMECHANICSIIME427VISCOUSFLUIDDYNAMICSME428COMPRESSIBLEANDINVISCIDFLUIDDYNAMICS研究生课程ME429TURBULENTFLOWSME432OPTIMIZATIONMETHODSINSCIENCEANDENGINEERINGME433ADVANCEDMECHATRONICSME434RANDOMDATAANDSPECTRALANALYSISME4381,2,3INTERDISCIPLINARYNONLINEARDYNAMICSME439COMPUTERCONTROLINMANUFACTURINGME442METALFORMING续表400LEVELME443METALCUTTINGME446ADVANCEDTRIBOLOGYME448FLEXIBLEAUTOMATIONANDROBOTICSME449ROBOTICMANIPULATIONME450GEOMETRYINROBOTICSME451MICROMACHININGME453MICROSYSTEMSDESIGNME456MECHANICSOFADVANCEDMATERIALSME465WAVEPROPAGATIONINELASTICSOLIDSME466INELASTICCONSTITUTIVERELATIONSFORSOLIDSME478COMBUSTIONME489SELECTEDTOPICSINCELLULARLEVELTRANSPORT研究生课程ME495SELECTEDTOPICSINMECHANICALENGINEERINGMMM497DESIGNFORMANUFACTUREME499PROJECTS注优秀本科生可选择少量研究生课程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准备工作之二国内四院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二、国内四院校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一、华中科技大学1、培养方案华中科技大学按大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热能与动力工程被划为机械学科大类(机械学科大类共有5个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热能与动力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轮机工程)。各大类课程体系都是由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系列、学科基础课程系列、专业课程系列三个部分组成。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强调在不同学科之间构建共同的知识结构的基础平台,使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通识教育基础课程由学校统一设置,由学校确定开课单位。共80学分。学科基础课程系列由机械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又称大平台)(35学分)与专业基础课程(又称小平台)(2025学分)构成。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又称大平台)由机械学科教学委员会提出设置方案及开课单位,报学校批准。专业基础课程(又称小平台)由院教学委员会确定,原则上由各院开设。专业课程由院教学委员会确定,原则上由各院开设。详细培养方案见附件一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2、招生规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招生规模约400人。设有5个专业方向,分别为(1)制冷与低温工程;(2)热能工程(含水动);(3)动力机械;(4)过程装备与控制(化工机械);(5)核能技术。3、开设课程第一学期第六学期,5个专业方向开设相同的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和机械学科大类基础课程。第六学期起,各专业方向陆续开设专业课程。各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详见附件一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该校将毕业设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放在第七学期,共7周,第一阶段放在第八学期,共9周。4、毕业生去向该校热能工程(含水动)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火力发电厂、电力设计院及从事火力发电的相关单位,到水电厂或从事水力发电相关单位的毕业生较少。二、武汉大学1、培养方案武汉大学已经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改为“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设有4个专业方向热动、水动、流体机械、核电。各专业方向开设相同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程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打通,不分专业方向。详细的培养方案见附件二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招生规模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招生规模约150人。设有4个专业方向热动、水动、流体机械、核电。在第五学期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但选择水动专业方向的学生较少,每年约有15人。3、开设课程各专业方向开设相同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程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打通,不分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详见附件二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4、毕业生去向该校热动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火力发电厂、电力设计院及从事火力发电的相关单位,就业率较高;水动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到水力发电厂、水利水电设计院及从事水力发电的相关单位,就业率较低。三、西安理工大学1、培养方案西安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只有水动一个专业方向,设在水利水电学院。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院级任选课和校级任选课组成。为了拓宽水动方向专业面,在专业基础课中增加了一门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25学分),在院级任选课中增加了一门计算传热学基础(15学分)。详细的培养方案见附件三西安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2、招生规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招生规模随学生就业市场变化而不断变化,从2000年的三个班到2006年的一个班。最近水动学生社会需求较好,2007年又招生三个班。3、开设课程增加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25学分)和计算传热学基础(15学两门热学课程,增加新能源发电技术(15学分)。其他都与水电厂和泵站有关的机电和自动化课程。开设的课程详见附件三西安理工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计划。4、毕业生去向该校热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水电发电厂、电力设计院及从事水电发电的相关单位,就业率较高。四、华北水利水电学院1、培养方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有2个专业方向热动、水动。各专业方向开设相同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程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打通,不分专业方向。详细的培养方案见附件四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2、招生规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招生规模约160人。设有2个专业方向热动、水动。在第五学期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选择水动专业方向的学生较少,每年约有60人。近两年热动学生社会需求下降,水动学生社会需求较好,但选择水动专业方向的学生也只有60人左右。其原因是学生大部分是河南人,不愿离家到很远的地方工作。3、开设课程各专业方向开设相同的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程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选修课程打通,不分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详见附件四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4、毕业生去向该校热动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火力发电厂、电力设计院及从事火力发电的相关单位,前几年就业率较高,近两年不是很好分配;水动专业方向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到水力发电厂、水利水电设计院及从事水力发电的相关单位,就业率较高。凤肪井沙泵她捆繁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