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eicc程序文件_第1页
电子行业eicc程序文件_第2页
电子行业eicc程序文件_第3页
电子行业eicc程序文件_第4页
电子行业eicc程序文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限公司EICC程程序序文文件件文件编号EICC001版本10生效日期20130926批准制订李庄人事招聘指引1、目的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司招工制度。2、范围适用于工厂。3、内容31人事部职员在招收员工时,应认真检查应征人员之相关证件如身份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劳务证及其它相关证件。持有之身份证与本人身份相一致,并确准身份证未过有效期防止有借用他人证件或代替他人报名入厂,及童工、无有效证件者混入厂内的现象发生。如有报名入厂后,发现证件与持有人有误者,仍应将其辞退,以维持厂内管理正常。32在招收过程中,若对应征者的身份及年龄有所怀疑时,人事部职员应向应征者提出相关问题,设法探明其真实身份及年龄,将应征者的回答与其所持的身份证对照。如发现查询之结果不符合当事人的身份及年龄,均不能招收。33防止他人使用假身份证或其它证件进厂,仔细识别相关证件真伪。如发现应征者持假身份证或其它假证,概不招收。35人事部确认应征者证件无误后,方可为其办理填表手续。应征者须认真详细填写员工履历表,并签名认可。同时,此表需贴一寸免冠近照一张,及应征者身份证复印件一份。人事部职员需认真核对此表填写无误,才可办理厂证、领厂服,安排住宿等手续36三日内,新入厂员工须至人事部报到,并进行相关培训,经由人事部职员通知或领入其相关部门或车间负责人领至部门或车间上班,并安排其工作岗位。37员工入厂时,人力资源部不收取任何现金费用。员工入厂后,再由人力资源部做好新入厂员工厂证,并发至本人。厂证需注明姓名、部门或车间、职位、编号、入厂日期、使用说明及嵌入速照相片。4、招工对象年满16周岁的公民,有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不岐视控制程序1、目的为保证员工的就业权利和利益不受侵犯,切实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社会责任之要求,特制定禁止对就种族、肤色、年龄、性别、性倾向、民族、残疾、怀孕、信仰、政治派别、社团成员或婚姻状况等歧视政策,以保证人人享受平等、公正的对待。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招聘人员及应聘人员的管理。3、定义31歧视不平等看待,偏见,偏见进一步就会发展为歧视。4、工作内容41歧视的种类性别歧视、性倾向歧视、民族歧视、肤色歧视、地域歧视、出身歧视、信仰歧视、语言歧视、健康歧视、年龄歧视、学历和文凭歧视、怀孕、社团成员、政治派别、婚姻状况等的歧视。42歧视的管理421性别歧视性别歧视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一种歧视。公司应实现男女同工同酬,确保无论性别、年龄、种族、肤色等的情况造成的不公平待遇。禁止由于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上的生理原因以及出差时的不便,而在招聘时明确规定“不招女生”。422性倾向歧视禁止对招聘人员的性倾向进行限制。423民族歧视禁止对招聘人员的民族进行限制。424肤色歧视禁止在招聘时以肤色取人。425出身歧视农民工受到的制度性歧视,禁止在招聘时设置“户籍门槛”的现象,禁止出生歧视。426信仰歧视禁止对招聘人员的信仰进行限制。427语言歧视禁止对招聘人员的地域造成的语言障碍进行限制。428健康歧视我国12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就业和职业中所遭遇的歧视不容忽视,他们的就业平等权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禁止对患有疾病人员的就业歧视。429年龄歧视禁止对招聘人员的年龄要求进行严格的限制。4210学历和文凭歧视禁止因为相互攀比招聘学历条件越高者能显示本单位的实力,而引发人才资源严重浪费,教育资源畸形流动。4211政治派别歧视禁止对政治派别者的就业歧视。4212婚姻状况歧视禁止对求职者婚姻状况的歧视。4213社团成员歧视禁止对求职者社团成员的歧视。4214怀孕歧视禁止对怀孕求职者的歧视。43禁止歧视的法律法规431国际法如残疾人康复和就业公约、消除一切形式歧视妇女行为公约、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男女同工同酬公约等。432国家法律法规如宪法、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等433地方法律法规无434相关方的要求客户就EICC中有关禁止歧视的相关规定435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各种制度中有关于禁止歧视的政策。44公司应严格遵守以上的法律法规中规定的要求,如一旦违反以上法律法规,应立即做出检讨并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在处理时应确保人员的利益得到应有的补偿,并采取措施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45公司EICC小组是监督该程序执行的有效机构,应确保人员的权利得到有效。5、相关文件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妇女权益保障法防止不人道待遇控制程序1、目的制定政策和程序,明确厂纪和处罚办法,禁止从事及不支持对员工实行非法或不人道的惩戒性措施,有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2、范围公司管理与实务,以及对供应商/承包商的要求。3、程序31制定政策和程序并传达给所有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禁止从事及不支持对员工实行肉体上的惩罚、心理或生理上的压制和语言上的凌辱。32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等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订相应的员工守则。33按员工守则和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以精神上的鼓励和批评教育为主,辅之以纪律教育。34各部门不准因员工工作或生活上的失误或差错而对其进行肉体上的惩罚或当众语言上的凌辱。严禁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也不得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员工。违者将由公安机关对责任人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公司不应使用保安人员向员工采取纪律措施,保安人员只能维持工厂里的正常秩序,不能使用武力威胁员工。35如果出现严重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或者蓄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将依法送交上级劳动行政部门或公安机关处理。36公司不应当反对或压制员工对管理层的不满,员工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直接向行政部、总经理投诉,或将投诉书投递到意见箱公司行政部将在一周内对员工意见或投诉进行调查,做出答复。37人事部负责本程序的制订、审查、修订。4、参考文件41企业职工将惩条例42劳动法41员工守则工资和福利控制程序1、目的为了让员工了解公司的工资政策,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增强员工的积极性,规范公司运作。2、范围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3、报酬规定321新进员工最低工资为1310元/月,过完试用期后评工作表现给与适当加薪322员工工资按小时计算,最低工资标准每小时工资计算为1310元/月2175天8小时632元/小时323加班费按照以下计算平时加班其加班费按照15倍计算;休息日加班其加班费按照2倍计算;法定假日加班其加班费按照3倍计算;324公司按照国家规定从员工工资中合法扣除社会保险费。33停工待料处理办法公司需停工待料或非员工原因造成停工、停产时,未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三十日)的,公司按照正常工作时间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员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公司没安排员工上班工作,应当按照不低地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支付劳动者生活费,生活费发放至企业复工、复产或者解除劳动关系。4、举例说明例如一名新员工正常上班21天,平时月加班小时为15小时,休息日加班为20小时,法定假加班为8小时,其可得工资总额为正常工资部分基本工资1310217521106269元平时加班部分(1310元/月2175天8小时)15小时15倍14018元休息日加班部分(1310元/月2175天8小时)20小时2倍2492元法定假加班部分(1310元/月2175天8小时)8小时3倍14952元该员工工资总额应为正常工资部分(106269)平时加班部分(14018)休息日加班部分(2492)法定假日加班部分(14952)160159元其他底薪按照以上方法举一反三地计算。5、个人防护用品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克扣其它非员工须支付的费用,所有由公司提供给员工的个人防护用品、厂卡等物品,均为公司免费提供,公司不收取任何费用6、公开标示以上工作时间和工资政策要张贴于公告栏,以便员工知晓。参考文件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市关于调整我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工作时间控制程序1、目的对本公司员工的工作时间作出相应规定控制,以保障各员工的身体健康及提高工作生产效率。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员工之正常上岗工作、加班加点时间之控制。3、定义工作时间又称为劳动时间,是指劳动者从事工作或生产的时间,即劳动者在一天或一周內,必须用来完成其所担负工作的时间。工作时间不仅包括实际工作时间,也包括劳动者从事法定的或领导決定的其他非工作时间。4、职责或引用文件无5、程序511本公司的正常工作时间为上午8001200;下工上下班时间记录将实行打卡制度,由人事行政部负责。513公司严格按法律、法规、规定安排职工的工作时间。514执行新工时,即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515加班时间遵循劳动法规定,每日不超过三小时,每月不超过三十六小时,职工以自愿加班形式参与加班,如因生产季节性情況,需延长加班时间,将会一律向政府有关部门申请批准,劳动报酬按劳动法有关规定执行。516根据具体情況对哺乳女工和未成年工缩短工作时间或不给予加班。517工休日安排职工工作以后,将给予同等时间补休,沒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518法定假日安排职工工作以后,不安排职工补休,而按职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百分之三百支付工资报酬。6、记录61员工工时记录保存于人事部,保存二年以上。工伤与职业病管理控制程序1目的为控制和消除工伤、职业病危害,加强工伤、职业病管理,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维护劳动者权益,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工伤的确认、职业病检查、诊断、工伤、职业病劳动鉴定,评残及待遇的执行。3职责31质量安全部负责工伤事故的复核和最终认定及档案的建立,并发放工伤证件。32办公室负责组织职业病的预防、检查和诊断。33质量安全部负责组织工伤、职业病的劳动鉴定和评残,并对工伤、职业病职工进行管理。34财务部负责工伤、职业病保险待遇的执行。35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工伤、职业病职工的待遇落实情况,确保职工的合法权益。4程序文件41工伤、职业病范围及其认定411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原则上可以认定为工伤4111从事本公司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公司负责人临时指定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是未经本公司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公司重大利益的工作的;4112经本公司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公司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411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4114在生产工作的时间或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411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4116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的;4117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于公司工作后旧伤复发的;411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411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411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412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A、犯罪或违法;B、自杀或自残;C、斗欧;D、酗酒;E、蓄意违章;F、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413本规定所称职业病,其范围、名称按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执行。414认定工伤、职业病应当根据以下资料4141职工工伤登记表;4142医院或其他医疗机构初次治疗工伤的诊断书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必须经二级以上指定医院诊断;4143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分析报告;4144根据职工的申请进行调查的工伤、职业病报告。42工伤、职业病的预防42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422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职业健康安全制度,严格遵守职业健康安全操作规程,实行职业健康安全责任制。423运用先进技术或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改善劳动条件,达到国家要求标准,配备必要的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424必须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定期职业健康安全知识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执行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43工伤管理431发生工伤事故后,执行工伤处理程序的同时,由质量安全部建立工伤事故台帐。432职工发生工伤后,按关于办理工伤证件的规定办理工伤证件,职工因工死亡,不再办理工伤证件,但应出具死亡证明。44职业病的管理441职业病检查4411每年由企管办制定职业病检查计划,并牵头组织实施。4412定期检查时间间隔A、对直接接触粉尘5年,间断接触粉尘7年以上的职工,尘肺病患者每两年拍片检查1次。B、接触毒物及有害物理因素的职工,根据职业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定期体检。442职业病诊断报告。职业病诊断按职业病诊断管理办法和职业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执行,职业病报告按职业病报告办法执行。443职业卫生档案4431办公室分别为各公司接触粉尘职工建立接触粉尘职工档案,用于记录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断结果等个人健康资料。4432接尘职工档案必须妥善保管,认真、细致的填定,内容准确、完整、使其规范化、科学化。45工伤、职业病劳动鉴定和评残时性执行关于伤病职工劳动鉴定暂行规定。46工伤、职业病待遇461财务部负责工伤、职业病待遇的执行。办公室、办公室、企管办、财务处负责工伤、职业病的治疗和疗养。462伤残待遇的确定和工伤、职业病职工的安置以评定的伤残等级为主要依据。463工伤、职业病待遇按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5相关、支持性文件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工伤处理程序6记录工伤事故记录职业病职工记录能力、培训和意识控制程序1目的对承担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职责的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要求。2范围适用于承担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所有人员包括临时雇佣的人员,必要时还包括供方的人员。3职责31综合管理部A负责企业“年度培训计划”的制定及监督实施;B负责上岗基础教育;C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33总经理批准企业年度培训计划4程序41人员安排承担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定职责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对能力的判断应从教学、培训、技能、经历方面考虑;综合管理部通过对各级人员进行系统或专业培训,提高人员素质,保证所培训的人员能胜任本岗位工作。42能力、意识和培训421应识别从事影响环境的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分别对新员工、在岗员工、转岗员工、各类专业人员特殊工种人员、内审员等,根据他们的岗位责任制定并实施培训需求。422公司内培训的内容A对全体人员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教育,使其理解公司的环境方针,提高其保护环境和持续改进的自觉性;B考核执行环境方针和程序文件的能力和效果;C各部门对重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岗位可能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岗位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明确自己的职责及个人工作效果时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影响,并熟悉本岗位应急的响应;D对新进公司人员和转岗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考评合格正式上岗;E对具有潜在环境影响及非正常紧急操作的人员的教育培训。423特殊工作人员培训A特殊工序,人员的培训,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负责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B电工、驾驶员等需取得国家授权部门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C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424通过教育和培训,使员工意识到A满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违反这些要求所造成的后果;C自己从事的活动与企业发展的相关性;D公司鼓励员工参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为实现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做出贡献。425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A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与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B综合管理部组织各部门培训负责人及员工代表,召开年度培训工作会议,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制定下年度的培训计划;C每年12月,综合管理部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可随时对各部门员工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应及时暂停工作,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用权员工的能力与从事的工作相适应426综合管理部负责建立、保存员工培训档案。43培训计划及实施431每年11月份各部门上报综合管理部下年度的人员培训申请单,根据公司需求及下年度各部门人员培训申请单,综合管理部于是12月份制定下年度的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对象、时间、考核方式等内容),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各部门,并监督实施。432每次培训各相关部门应填写培训记录,记录培训人员、时间、地点、教师、内容及考核成绩等,培训后将有关记录、试卷或操作考核记录等交综合管理部存档。433部门的计划外培训,应将人员培训申请单,报总经理批准,由综合管理部临时组织实施。44资格认可441操作人员在通过相应的培训考试后发上岗证准予上岗。442对从事内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经总经理确认后才可从事公司的内审工作。443对从事特殊工序的人员应按要求培训持证上岗。45培训记录451经培训的人员应将培训记录进行保存及统计。451综合管理部负责各类培训对象的教学档案管理,内容包括A考试试卷和考核成绩登记表;B教育、经历、培训和资格;C员工综合考核登记表。453培训记录按记录管理程序进行保管。454保管好所有培训人员的档案,档案内包括教育、经历、培训和资格,由综合管理部归档。5相关文件记录管理程序6质量记录人员培训申请单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禁止使用童工和补救控制程序1目的为确保儿童、未成年人、未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受到应有的保护和支持,特制定此办法。2范围适用于公司在保护儿童、未成年人以及国家义务教育推广等方面。3权责31最高管理者/管理代表311负责确保本公司人事制度符合法律法规/EICC规定/客户要求;312负责维护公司人事制度得到有效执行。32行政部321负责在招聘过程中童工/未成年工的识别;322负责在招聘时避免使用童工或已招童工的保护和安全返回等工作;323负责未成年工的登记/体检/培训/工作安排;324负责协助童工员工和亲少年员工完成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训练。33各部门331负责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了解是否有童工在本部门工作;332负责按照公司制度合理安排未成年员工的工作。34未成年员工341负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不可以任何方式隐瞒或违反换取个人利益;342负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4定义41童工是指任何年龄未满16周岁从事劳动工作的未成年人。42未成年工是指年龄已满16周岁但未满18周岁从事劳动工作的未成年人。43拯救儿童采取所有必要的支持和行动,以保障儿童(年龄未满16周岁)不从事任何形式的劳动;或保障曾经担任过童工的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教育和发展。5作业流程图略6作业内容61禁止使用童工本公司绝对禁止以任何方式聘用年龄未满16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雇员从事劳动工作。611童工的识别6111招聘过程的识别A在招聘时需要查核应聘员工的身份信息(包含目视和仪器识别身份证件的真伪/是否持有本人真实身份证/询问家庭信息/确认户口簿/联系监护人等方式)了解应聘员工的年龄信息,确保儿童受到应有的保护不会因本公司招聘而从事劳动工作。B如在招聘过程中对应聘员工年龄信息经过查核没有问题但仍然有疑虑的需列入调查名单备注可作为后续在工作过程中追踪调查的资料依据。C所有被本公司招聘的员工由行政部统一保存身份证复印件。D所有被本公司招聘的员工由行政部统一建立员工花名册,应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户籍地址/现住址/联系方式/用工形式/用工起始时间/劳动合同期限等内容。6112工作过程的识别各部门主管或管理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根据人事部门的调查名单或通过日常观察/交谈等方式了解对工作年龄有疑虑的员工,确保未被有效识别出并已在本公司从事劳动的儿童能及时得到有效的保护。6113内部审查的识别公司每次内部审查中,审查员检查是否有聘用童工员工。612补救措施如在本公司发现有童工员工时,应执行以下补救措施6121停止工作立即将童工员工撤离工作岗位,并停止任何工作劳动,并实时通知公司管理代表及人事行政部采取支持行动。6122健康检查人事行政部门应对在本公司从事工作的童工员工送专门的职业劳动健康检查机构确认童工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未受到身体健康的影响,如有受到影响而产生医疗和生活费用由公司全部承担。6123工资福利本公司按照国家/地区政府所规定的法律条款以及公司制度计算和支付童工员工工作所得工资,并不以任何不当方式克扣工资;童工员工并可享受在工作期间的任何与其他员工同等的福利待遇,不以任何不当形式减免。6124安全返回公司应履行让童工员工安全返回居住地的义务,先由本公司人事行政部门负责联系的父母或监护人,在与父母或其监护人取得联系并经确认后,由公司派专人负责安全护送童工员工返回居住地交给其父母或监护人。返回所有交通和食宿费用由公司全部承担。6125预防措施为让未成年的儿童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公司负责招聘的人事行政部门和童工使用部门应积极分析误招童工的原因并制定采取预防措施。62保护未成年工本公司坚决按照国家/地区政府法规要求执行对未成年工的保护,保护措施如下621办理登记由行政部人事每月统计/更新公司的未成年工人员名单,并将名单送本地城市(县级以上)劳动局办理登记,未成年工须持劳动局核发的未成年工登记证上岗工作。622健康检查由行政部人事依照未成年工人员名单安排定期健康检查,具体如下(一)安排工作岗位之前;(二)工作满一年;(三)年满十八周岁,距前一次的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四)离岗检查;(五)体检费用由公司全部承担。623工作安排6231不安排未成年工从事车间粉尘环境,有毒作业环境,高空作业,高低温环境,及其它影响身体健康之环境;6232避免工作中需要长时间保持低头、弯腰、上举、下蹲等强迫体位和动作频率每分钟大于五十次的流水线作业;6233不安排未成年工上夜班或超时工作,具体操作由行政部人事通知或产线管理人员调度。624培训与晋升6241未成年工上岗前由行政部门统一进行职业安全/卫生/健康方面的培训。6242本公司未成年工享有与成年工同等的受到工作技能培训的机会,通过在培训和工作中知识经验积累和能力的提升可以得到相同的晋升机会,不因是未成年工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6243培训记录由行政部保管。63推广教育631本公司有责任承担和协助已聘用的童工员工及未完成国家规定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员工的完成义务教育。632实施儿童及青少年教育计划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德、智、体、美和劳动教育。633如童工员工未完成义务教育,则由本公司人事行政部门与其父母或监护人协商后进行帮助并安排完成义务教育。634青少年就学期间,行政部应避免安排青少年上课时间内进行工作,而且每日交通来回工作地点和学校、上学和工作时间加起来不得超过8小时。635青少年工作环境应远离有潜在危险、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工作车间。636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儿童及青少年,本公司愿意承担其教育上的费用。637管理审核会上应对儿童及青少年教育的推广活动作出复核及监督其有效性。7参考文件7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7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7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7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75禁止使用童工规定76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77义务教育法77人力资源控制程序8相关记录81人事招聘记录82身份证复印件83员工花名册84未成年工人员名单85未成年工登记证87未成年工体检报告87岗前培训记录89工资发放记录健康与安全运行控制程序1目的对物业公司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全面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经营的管理水平,确保各项活动满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范围本程序规定了物业管理过程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控制内容和管理职责。适用于物业管理经营活动过程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过程控制。3职责31总经理是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者,全面负责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工作。32品质部是该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A安全事故处理的管理,负责职业健康安全运行的控制;B组织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的制定和实施;C负责监督设备的安全操作和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实施。33人力资源部负责A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置要求制定,对职工劳动保护用品的配置情况实施监督指导;B组织职业健康安全意识方面的培训;C全体职工健康体检的组织工作,对健康体检结果进行评定;D明确员工代表并确保参与公司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的决定、意见;E参与因公伤亡事故的调查及处理。34各部门/管理处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安全运行过程控制的实施。4工作程序41安全宣传与培训教育。411公司及各管理处岗位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各管理处实施,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412安全教育的受教育面应占岗位责任人数的100;413公司各部门/各管理处员工每季度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一次;414安全教育培训要有详细的记录。42安全检查及事故管理421公司安全检查工作实行分级管理。A公司每季度组织对所属管理处进行一次综合性安全大检查;B各管理处经理对各所管项目安全重点部位每月不少于一次检查;C保安组每天组织安全检查,检查的重点应放在电器、火源、防盗等方面。422各类安全检查的部门均应认真填写并保持规范的检查记录。423对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隐患,应执行事故、事件与不符合控制程序,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相关部门组织整改,检查部门对整改结果实施跟踪验证。对违章行为还应按行业有关规定严肃处理。424凡发生事故,各管理处建立事故登记台帐,重大以上事故,必须单独建档,做到资料齐全,数据准确。并应逐级上报,需要时按规定报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具体执行事故、事件与不符合控制程序。425事故处理要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楚、事故责任者不明、整改措施不落实、教训不吸取)的原则,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和处理。43安全用电管理431工程组负责本单位临时用电作业的安全归口管理,组织制定临时用电安全管理规定,并实施监督检查。432电源线、电器设备和配电设备的必须符合国家安全规定,严禁使用不符合国家安全规定的电源线、电器设备和配电设备。433电器的使用A严格按照电气设备维修制度和检修计划,按时维修、检修,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B检查要点电气设备的接地线、接零线、开关、绝缘插头、插座是否良好,电线有无破损,线路是否安全合理,接线是否正确、牢固,有无编号。对手提电动工具、行灯,是否建立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绝缘状况;C在新装、迁装、改装电气设备时,应严格遵守电气安装规程,线路必须规范,安装完工后,要进行检查、验收。符合电气安全要求,方可投入运行。434临时用电管理A在物业管理、办公、生活区域架设临时用电线路,使用部门首先写出书面申请,注明使用时间、地点、现场安全负责人,报工程组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实施;B临时线架设必须设立漏电保护的空气开关及配电箱。多路线应设总开关及分路开关;C一切临时线路在使用期间,现场负责人应经常检查,严格管理,防止损坏和发生触电事故或火灾事故。44消防安全管理441消防安全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由品质部负责归口管理,组织制定有关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负责组织各级实施消防安全检查与监督考核,及时纠正、改进影响消防安全的各类问题,具体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办法。442各部门的各工作、生活场所均应按规定数量配置符合标准的灭火器材;库房及其他人员稠密场所均应按规定设置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和消防警示标志,并配置消防栓等大型灭火设施。443各管理处均应编制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消防应急反应系统,成立义务消防应急队伍并定期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提高本单位整体消防应急作战能力,具体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45交通安全管理451保安组负责是项目交通安全的管理,组织制定相关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并实施监督检查。452保安组负责对所辖小区出入车辆进行管理,指挥引导车辆行驶及停放,避免发生交通事故。453保安组负责对所辖小区内交通引导标识的设置及维护进行管理。46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461工程组负责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组织制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及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具体事项执行危险物品管理规定。462环境部负责对绿化、保洁、消杀的供方使用危险化学品施加影响。47劳动防护用品管理。471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配置的管理,各管理处行政组负责按从事的工种发放相应的防护用品。并对劳动防护用品的产品质量实施检验和检查。472劳动安全防护用品包括A各类漏电保护器、开关、电缆;各类应急配电箱、柜;B各类设备的重要安全防护装置;各种安全护罩、工作帽;灭火器等;C特种防护用品包括高压工具、安全帽、安全绳、防噪、防尘、防毒等用品。473人力资源部负责制定公司年度防护用品发放计划,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采购;A采购特种防护用品应到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采购。所购产品应具有国家检测机构颁发的产品安全合格鉴定标识,否则不准购进;B安全防护用品在入库前应由库管人员进行质量、规格、数量等方面的验收,凡质量不合格的防护用品不得入库。474各相关部门领取的公用安全防护用品,应落实到专人保管。475防护用品的使用A员工应自觉加强安全意识,进入工作岗位必须正确穿戴和使用防护用品;否则不能进入工作岗位;B各部门对员工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进行必要的日常检查监督,对不按要求使用防护用品的职工作出相应的处理。48工伤事故管理481公司主管领导负责工伤事故处理。人力资源部、品质部参与因公伤亡事故的调查及处理。482责任部门发生事故后应及时进行上报,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调查和处理。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的规定。483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员工的工伤伤残等级鉴定,联系地方劳动鉴定委员会确定的伤残鉴定机构,并负责工伤员工的待遇管理。484本公司工伤管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上级规定要求,明确工伤范围、认定条件、认定程序、伤残鉴定条件和伤残鉴定程序。485本公司工伤员工必须在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如因医疗手段和医疗设备限制等特殊原因,确需到其他医疗机构治疗的,必须由指定医疗机构签署意见,并经本公司主管领导批准)。486各类工伤事故均应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处理,调查结束后建立完整档案。符合工伤条件的,在规定的期限内研究上报认定。49员工健康管理491人力资源部负责全体职工健康体检的组织工作,对健康体检结果进行评定。对各部门员工健康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492各部门利用报纸、板报、宣传材料等传播媒介开展对员工的健康安全宣传教育。493人力资源部会同各部门依据国家职业卫生防护法,负责所有员工健康检查和职业病识别与防治工作,按计划和要求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员工健康档案。5相关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务院75号令)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劳动部1996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和处理规定事故、事件与不符合控制程序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6记录安全教育培训记录事故登记档案工伤事故调查记录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1目的确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响应和准备,预防和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疾病和伤害。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内有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自然灾害、人身伤害和交通事故等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紧急状态的应急准备和响应。3定义本程序引用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4职责41安全办为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各部门编制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负责公司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的检查、落实。42办公室负责与政府相关部门联系处置及善后处理。43生产部负责潜在的环境事故和应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44供应部负责提供应急物资。45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46各部门根据需要编写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应急预案。5程序51应急预案应针对以下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制定A火灾和爆炸;B自然灾害;C人身伤害和交通事故D化学品污染。52安全办组织制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紧急状态的应急响应和准备措施。521制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紧急状态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时,应遵照以下原则A安全办负责组织可能发生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紧急状态的责任部门,编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B当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紧急状态涉及两个以上部门时,由安全办指定其中一个部门编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C当紧急状态同时涉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由安全办组织编写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522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紧急状态的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应由编写应急预案责任部门主管审核,报送安全办备案。如紧急状态同时涉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由安全办组织审核后,报送总经理批准。53本公司成立应急响应组织机构,领导并组织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时的抢险救治工作。54应急响应和准备措施应急响应和准备措施应包括以下内容A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性质及产生后果;B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与本公司相关单位及外部机构的联系法式与联络步骤;C现场指挥机构的组成与职责;D应急措施;E应急响应所需的资源;F应急预案的培训内容和要求。541应急准备预防措施5411办公室将安全、环保及应急准备和响应教育培训内容纳入职工培训和新员工上岗培训和考核的内容之一。5412生产部做好消防器材及消防设施的管理,并监督车间做好器材、设施的保管、使用登记、完好性等情况检查。5413电工不定期对车间电气(器)设备设施、电路干线、动力线路进行检查或维护;5414仓库应注意易燃、易爆、有毒害物资、化学品的仓储管理,备有充足的应急准备物资,具体实施危险化学品控制程序。5415潜在事故和应急情况的重要岗位应准备个人防护用品和应急物资,如手套、口罩、靴子、防护眼镜、防毒面罩等,并训练员工能熟练使用。5416建立紧急状态联络办法以及和外部机构的联系渠道,门卫室及有关地点应有事故报告电话及负责人姓名。5417各部门对易燃、易爆物品、安全通道进行检查。542应急响应5421发生紧急状态后,相关人员应按规定的渠道立即报告上级管理人员,并采取预先制定的应急措施防止扩散,减少由此造成的影响。一旦局面失控,必须首先保障人身安全,及时撤离。5422发现人员受伤或中毒等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或现场采取急救措施。5423在化学品仓储区配备消防器材和消防沙子,出现化学品泄漏时,应根据化学危险物品安全参数表内容采取应急措施。5244出现环境事故时,应尽快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按规定的渠道立即报告上级部门。5245对于在厂外运输过程中发生的环境事故,包括化学品、危险废物运输等,采取就近救援和自救,必要时求援事故所在地的消防和环保等部门。55应急准备应满足应急预案规定的要求。56各部门和人员应按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紧急状态应急准备和响应措施实施,贯彻“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原则,使紧急状态尽可能不发生。57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现场指挥应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措施和步骤组织实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的损失。571紧急状态发现者应立即报警,并组织在场人员自救。572如发生突发性人员伤害时,应拨打急救电话120或者119,同时上报总经理。58事故或紧急情况处理完毕后,应进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析,调查其产生原因,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制定和采取防范措施。事故分析、调查按事故事件调查处理程序执行。59应对触电及有关人身伤害的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应急预案演练应有记录。510应急预案的评审与修订5101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安全办应组织进行应急预案适应性、有效性的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必要时予以修订。5102当本公司主要设施发生变化时,安全办组织对应急预案的适应性和可能性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必要时予以修订。6相关文件64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管理程序67员工健康安全控制程序福利、休假、请假管理程序10目的为了确保公司进行有秩序的管理休假而制定。20范围适用于工厂全体员工。30职责各部门主任、主管、经理负责逐级审批。40定义无50程序内容51病假511员工休病假,超过1天要出具医院开具的假条。512员工休病假的时限,应以假条上的时间为准,遇节假日不顺延。513员工病假休满之后,如果因病仍不能上班,则应申请进入医疗期,公司将根据病情及相关法律法规决定是否批准其进入医疗期,员工只有在患难以治愈的病或非常严重的慢性病时方可进入医疗期,进入医疗期的,其待遇按公司医疗期制度执行。不批准进入医疗期或医疗期满的,员工又确实不能上班,按无薪病假待遇,员工连续休经公司批准的无薪病假超过15天以后,公司按国家有关规定,每月发给最低工资标准的80的基本生活费、按其基本生活费的标准缴纳养老保险。并按规定报销医药费,其他待遇不再享受。待合同期满,不再续定劳动合同。514员工无论休何种病假,经部门经理批准,必须去有资质的医院开有效的医生诊断证明,才可以享受国家规定有薪病假待遇。52有薪年假521公司规定员工累计工作一年以上均享受有薪年假,工人工作满1年未满10年的每年享受5天有薪年假,满10年未满20年10天,满20年以上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522员工休年假必须考虑有关客户的要求及所在部门的工作安排,休年假必须提前两周申请,并经主管同意。523公司希望员工利用年假的机会使身心得到调整。行政部人事管理将在每个自然年度开始时,通知每位员工应享受的年假。该年假的有效期为一年时终止,不再累计。524员工如愿意放弃年休假,公司将按每日基本工资的3倍支付年假工资。525职工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A、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B、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C、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53工伤假531员工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事故,直接主管应立即到现场调查受伤情况,并立即做出处理,填写工伤事故报告给厂长和行政部人事管理。532公司根据医生的诊断确定是否需要给予工伤假。533员工休工伤假享受全薪。534员工休工伤假期间,应按照公司的要求定期到指定医院进行检查。54婚假541女职工年满23岁前结婚,有薪婚假3天542女职工年满23岁后结婚,有薪婚假13天543男职工年满25岁前结婚,有薪婚假3天544男职工年满25岁后结婚,有薪婚假13天545男、女职工婚前体检可享受半天有薪假。55产假551产假所涉及的假期,均应包含节假日,即遇节假日不顺延。552员工妊娠期间每月可享受半天有薪假以供月检。553员工生育可享受98天有薪产假。554如遇难产,可凭医院证明增加有薪产假30天。555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一个婴儿,增加有薪产假15天。556男员工可以在妻子生育后享有10天陪产假。557自然流产,女性员工怀孕3个月流产的,可享受假期30天,怀孕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流产的,可享受假期45天,工资照发。558女员工生育后的第一次流产,公司将依据医生的诊断证明给予15天带薪假,以后的流产全部按无薪病假计算。56丧假561父母、养父母、继父母、配偶父母、配偶或子女死亡5天有薪假562祖父母、兄弟姊妹死亡3天有薪假57调休假571员工在休息日加班后,经部门经理批准,可以享受因休息日加班产生的调休假。572员工休调休假时,须考虑部门工作的安排,并应提前1周申请,经主管同意。573员工休调休假时,应在请假单后附有部门经理批准调休的加班申请单。574调休假只限当年有效。58法定公共假日员工享受下列法定公共假日共计十一天新年(元旦)1天;清明节1天;五一劳动节1天;端午节1天;中秋节1天;国庆节3天;春节3天。如国家政策有调整,则遵循国家政策。59事假591事假系无薪假,公司根据工作安排决定是否批准员工请事假。592事假最长不超过2周510请假批准权限请假日期3天之内3天以上批准人直属上级部门经理直接主管在一个月内对同一员工批准假期时限为5天,5天以上由部门经理批准。511请假程序员工填写请假单,报主管、经理批准后,送至行政部人事管理。6记录61请假单人事管理保存,两年后可毁弃。LTT管控程序为使机器设备在维修或保养过程中,减低电源开关的危险性,控制危险能源如某些机械的、有电的、水力的、汽力等的危险,特制订LTT程序。LOCK/TAG/TRYLTT即在机器设备过程中对电源开头的挂牌/锁机/试电程度。LTT程序应用于机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检查过程中,使用者包括维修人员、机器设备操作者、检查者、有关保养人员、有关管理人员。保养维修者的职能是,在挂牌/锁机的情况下操作机器。授权使用者即进行锁机,挂牌者或是执行维修保养的人员,保养维修者和授权使用者可以是用一个人,保养维修者的职责也包括,在机器设备挂牌/锁机时,进行维修保养。LTT工作流程维修准备停工,准备锁机的设备,比如钥匙,锁等,这些工具必须是和LTT程序相关的,以便在维修过程中隔离危险能源。挂牌在需要维修的机器上面挂上“此机暂停使用”牌。并用安全色带划定维修区域,所有维修的工具应放于维修区域内。锁机在机器设备需要维修时,在电源开关上装有搭扣,必须准备一把锁和一把钥匙,并指定专人负责,其他人一律不准操作。试电执行锁机程序后,要进行试电,检验危险能源是否被隔离,不会引致危险,可以打开开始按钮,试试有无电。维修完毕后,维修者需试验机器是否能正常运转,使用部门必须对机器设备进行彻底的清洁,如油污、铁线、布碎等杂物需彻底清除。健康安全环境法规一、目的按照当地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管理,确保工人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二、范围引用当地法律法规,使用于本工厂。三、内容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改善工厂的劳动条件,保护工人职员的安全和健康,保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定本规程。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国营、地方国营、合作社营和公私合营的大型工厂。第二章厂院第三条人行道和车行道应该平坦、畅通;夜间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道路和轨道交叉处必须有明显的警告标志、信号装置或者落杆。第四条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和池,应该有围栏或者盖板。第五条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废料的堆放,应该不妨碍通行和装卸时候的便利和安全。第六条厂院应该保持清洁。沟渠和排水道要定期疏浚。垃圾应该收集于有盖的垃圾箱内,并且定期清除。第七条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如果有损坏或者危险的象征,应该立即修理。第八条电网内外都应该有护网和显明的警告标志(离地25公尺以上的电网可不装护网)。第三章工作场所第九条工作场所应该保持整齐清洁。第十条机器和工作台等设备的布置,应该便于工人安全操作;通道的宽度不能小于1公尺。第十一条升降口和走台应该加围栏。走台的围栏高度不能低于1公尺。第十二条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堆放要不妨碍操作和通行。废料应该及时清除。第十三条地面、墙壁和天花板都应该保持完好。第十四条经常有水或者其他液体的地面,应该注意排水和防止液体的渗透。第十五条在易使脚部潮湿、受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