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_第1页
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_第2页
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_第3页
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_第4页
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0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乡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根据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统一安排,在深入调研、座谈交流的基础上,按照全县“三二一六”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乡情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基本情况乡地处县西北边陲朝水公路沿线,距县城约70公里,全乡由三川三塬构成,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川、塬兼有。全境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12公里,流域面积1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765亩,其中塬地8144亩,川地11177亩,山地59444亩,人均耕地448亩。现有养牛户3100户,牛存栏8901头,其中基础母牛2296头。苹果园面积5064亩,2016年种植蔬菜8900亩,国民生产总值8172万元,粮食总产量257万吨。乡域东邻镇并与县黑河乡灵台县上良乡接壤,南连本县,西接县水磨乡、北面与乡相通。乡域文化底蕴浓厚,XX遗址文物古墓较多,地域广阔,土地富有,物产丰富,是个传统旱作农业乡镇。全乡下辖13个行政村100个自然社,现有农业人口3908户,17589人,其中汉族16641人,回族1701人。有乡直单位13个,学校15所,各类企业9个,个体工商户223户,贸易市场3处。境内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年平均气温86、日2/10照时数2453小时,无霜期159天,属温带半湿润气候。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198元。二、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近年来,乡按照“1355”工作计划和“川菜塬果腰种粮”的科学基本框架,结合乡情实际,研究制定出了“种菜养牛富民,建市活商兴乡,改善条件强乡,营造环境创业,确保和谐稳定”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种菜、养牛产业,不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2007年以来,露地种植逐年减少,旱作农业技术得到大幅度推广,年均种植面积达到10000亩以上。2016年底,全乡国民生产总值由2006年的053亿元增加到098亿元,提高了18倍,工农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2843万元增加到4729万元,提高了16倍,第三产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2546万元增加到3948万元,提高了1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1740元增加到2732元,净增992元。一、二、三产业的比例达到412239,逐步趋于合理,乡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支柱产业发展已现雏形。牛产业发展从2007年以来,累计新建温棚牛舍1500座,种植优质牧草7200多亩,每年完成黄改冻配1200头以上,发展养牛大户200多户,牛存栏3/10达到8600多头,年均出栏3800头以上。苹果定植面积逐年增加,近五年乡村两级逐步建成了安冯堡子岭、横渠蔡家塬、杜家沟干沟桥、王家沟安冯四个果园示范区,全乡果园面积达到了6050亩。蔬菜生产以官村为中心,逐步形成局部效应,去今两年,在横渠、付家沟等川区7村集中连片落实露地蔬菜种植2000亩以上,并在官村形成了露地蔬菜拱棚蔬菜日光温室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乡村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完成了朝水公路梁原段铺油罩面,硬化新横路公里。建成了枣林黑河漫水大桥、横渠张家塬桥,在建杜家沟石嘴沟梁大桥。修建50吨高位蓄水池1处,压埋供水管线3100米,建成了街区人饮工程。全乡完成自来水入户2130户。完成了杜家沟沟门段、付家沟阳山段两处河床治理。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要求,梯田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建成沼气池672眼,建成卫生厕所320座。“村村通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实现了有线电视全覆盖。新建了集文化娱乐为一体的乡级综合文化站,有效解决了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社会保障逐步加强。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工作,参合率连年达到了98以上。为全乡困难群众2130人办理了农村低保,发放各类救助资金13802万元。指导群众实施危房改造100户。2016年内累计落实医疗救助26万元,确保了农村和谐稳定。建成了梁原中小小学,改建了杜家沟4/10等8所初级小学,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创造了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村村响”工程设备覆盖率达994,对王家沟、马家沟、张家塬、新庄塬、温家庄5村的“农家书屋”配运书籍各600册、地图10幅等。全乡上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费853万元,参保率达74。三、形势分析随着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对“三农”工作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全县煤炭资源勘探开发进程的快速推进,也为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难得外部环境和历史机遇。从全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自身条件看,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地理位置优越。乡地处县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川、塬间有,境内有两川、两塬,乡域东邻镇并与县乡县乡接壤,南连本县,西接县乡、北面与乡相通。朝水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二是土地资源广阔。乡土地面积大,可供投资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为我乡大规模发展草畜、林果、药材三大产业提供了较为理想的自然条件。三是农民素质较高。全乡现有劳动力7990人,60以上具有初中文化程度,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能力强,为今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四是蔬菜产业初具规模。2016年在川区7村投资1855万元发展蔬菜种植,抓建官村蔬菜种植示范点500亩,搭建钢架结构中拱棚300座,其中设施蔬菜100亩,露地蔬菜400亩,实现产值119万元,人5/10均增收达980元,激发了群众“种菜致富”的热情。五是牛果产业稳步提升。2016年,新建温棚牛舍322座,完成玉米秸秆青贮转化利用236万吨,完成黄改冻配2000多头,培育养牛10头以上大户113户,建成付家沟“牛、沼、菜”循环经济模式秸秆养牛示范村1处;对现有的5320亩果园严格落实了管护措施,组建了果树专业技术服务队,配备农民技术员10人。适时调度组织开展整地,施肥,浇水,拉枝,病虫害防治,冬剪等规范化管理措施,为牛果产业的健康发展及群众的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四、发展思路和目标乡继续坚持“种菜养牛富民,建市活商兴乡,改善条件强乡,营造环境创业,确保和谐稳定”的基本思路,全力实施“1355”工作计划,即围绕一个目标,狠抓三大产业,突出五项重点工作,努力使梁原乡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全县乃至全市同类乡镇发展的示范乡,全乡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县中上发展水平。到2020年底,全乡地区生产总值在8172万元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0,达到1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198元的基础上年均增长10,达到6231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五、重点任务强基固本,改善基础设施。围绕三年实现整乡梯田化的目标,2016年在马家沟、东门、新庄塬、温家庄、张家塬五6/10村新修梯田工程5600亩,不断增加水平田面积,实现梯田化乡,并逐年加大项目支撑力度,全面开展低标准梯田项目改造。围绕乡道路建设十年规划,筹措资金,逐步解决群众行路难的问题,2016年,争取项目扶持搞好规划设计,年内建成杜家沟沟门大桥,跨黑河水过面桥三座,提高黑河川以东的景家庄、杜家沟、朱家湾三村群众通行能力。并争资立项,逐年解决寺峪川群众行路难问题,依托道路建设项目,配套自筹资金,逐年硬化姚王路,杜朱路,张横路,并整修、拓宽村社道路。按照乡小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不断加大街道及小城镇建设,建成街区综合市场1500平方米以上。完成土地置换,开发原有供销社、粮贸中心土地,搭建停雨棚200座,每年扩大商住户20户,2020年前,建成群众购物商场两处,配套建成文化广场,拓宽、整修、铺油罩面环城南路。围绕饮水工程建设,积极实施安全饮水项目。依托梁原乡横渠水厂,完成整乡自来水入户。围绕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加大危旧房改造力度,彻底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围绕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2016年完成新庄塬整村推进项目,依托扶贫片区开发项目,突出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加大力度落实项目资金,在其他村逐年逐步实施,提高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产业支撑,实现富民增收。紧盯现代农业发展方向,7/10坚定不移地推进主导产业扩量、提质、增效,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坚持压粮扩经,切实抓菜管果。20162016年抓建官村蔬菜种植示范点1处1000亩,新增钢结构中拱棚300座,累计达到600座;在横渠、付家沟等川区7村落实露地蔬菜种植2000亩以上,逐步形成露地蔬菜拱棚蔬菜日光温室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逐年加大蔬菜生产规模,充分依托川区土地资源丰富、灌溉便利的自然优势,因势利导,逐步建成黑河川区蔬菜生产经济带。招商引资,在付家沟、朱家湾两村各建成容积500立方米地下蔬菜气调库一处,建办蔬菜深加工企业一处,做大做强蔬菜产业。继续按照梁原乡苹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力争2020年前实现苹果定植10000亩。突出抓好果园新植和幼园管理,加大科技培训和资金投入,全面落实果园规范化管护措施,招引客商,建成苹果产业生产基地。二是加大力度,扩张养牛总量。牛产业突出抓好规模养殖、科学喂养和品种改良,跑销路,签订单,在温家庄村、杜家沟村建成500头以上规模养殖小区和标准化养殖场,配套兽防、销售等机构,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圈棚建设力度,彻底改变传统落后喂养方式。并加快普及玉米秸秆转化利用技术,力争转化率达到70以上。每年新建温棚牛舍300座。在稳定增加基础母牛存栏的同时,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加快畜种改良步伐,完成黄改冻配2000头以上,发展养牛大户250户。三是压夏扩秋,突出全膜覆盖。8/10全面落实稳粮增收各项措施,搞好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示范点。2016年在王家沟、官村及付家沟等村整区域集中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8150亩,其中官村清良山种植2350亩,王家沟麻黄湾种植2400亩,付家沟、官村北山种植3050亩,全乡种植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达到12000亩,玉米产业一业收入户均增收500元以上。适时倒茬,每年推广旱作技术面积在10000亩以上,提高粮食产出效益。争资立项,增强发展后劲。继续坚持新农村建设,全力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并按照原有规划,逐年逐村落实扶贫整村推进项目;依托道路建设项目,加大道路建设,依托水利水保项目支撑,加大力度实施黑河川区梁原段河堤治理梯田建设,安全饮水;争取以工代赈项目支撑,逐步解决张家塬、温家庄、新庄塬、马家沟、杜家沟等部分村社群众搬迁,改善人居条件;并积极争取卫生改厕和农村新能源覆盖项目,每年新增太阳灶300户,配套沼气池200户以上。依托川区蔬菜发展项目,发展群众“菜篮子”工程;依托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项目,解决群众“米袋子”工程;依托党建品牌项目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村村通”、“村村响”等项目实施,加大致富项目信息交流,为全乡群众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时机,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全面推进,加强社会事业。全力开展科技扶贫培训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培训活动,帮助农户掌握12门以上致富9/10技术。每年力争开展培训劳务输转、种植、养殖等方面技术活动4次以上,每次每村参训人数20以上。紧抓教育工作硬件建设,鼓励民建幼儿园,建成乡中心幼儿园,加强梁原中学、中心小学硬件建设,配套文娱活动、图书室、实验室、微机室等,不断提高师生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适龄儿童100参学,中途无辍学。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建成规范化乡文化站,配套图书室、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并依托中心市场,建成乡文化活动广场,配套健身器材20件以上。到2020年,全乡13村全部建成农家书屋,并能够按照要求定期开放。持之以恒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力争各项责任指标全面达标,确保省市县年度考核取得较好位次;不断完善医疗卫生“四个全覆盖”,提高乡镇医疗卫生水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定期组织开展乡村、企业、学校等地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大矛盾纠纷各类不安全事故的查处力度,积极排除各类不安全隐患,最大极限的降低不安全事故发生率,维护地区平安。重视和妥善解决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严格标准,落实惠农政策。继续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严格保护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