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2电解质溶液(学生版)(2013年高考)_第1页
【高考化学】专题2电解质溶液(学生版)(2013年高考)_第2页
【高考化学】专题2电解质溶液(学生版)(2013年高考)_第3页
【高考化学】专题2电解质溶液(学生版)(2013年高考)_第4页
【高考化学】专题2电解质溶液(学生版)(2013年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年高考两年模拟一年备战【考点预测】纵观2012高考各省市试题,从知识点的角度来讲,考查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问题,特别是多元弱酸弱碱分步电离平衡问题、多元弱酸弱碱离子的水解问题及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是命题的生长点。从解题方法的角度讲,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等恒等变形是命题的热点。从取材的角度讲,纯化学的问题、电离平衡在化学科中的具体应用、还有化学与生活相联系的问题都是命题可能涉及的范围。从题型的角度看,打破选择题的常规,出一些简答题或填空题都是有可能的。从能力的角度讲,考查学生发散思维和思维的深刻性是命题者一贯坚持的原则。预测2013年,将以以下守恒为主一电荷守恒(又称溶液电中性原则)指溶液必须保持电中性,所有阳离子带的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的带电荷总数。如浓度为CMOL/L的NA2CO3溶液中,其电荷守恒为CNAHCOHCCO2二物料守恒指某些特征性原子是守恒的。如在NA2CO3溶液中无论碳原子以什么形式存在,都有。物料守恒实质上是物质守恒在化学溶液中的另一表达形式,即指化学变化前后各元NC2素的原子总数守恒。如在浓度为CMOL/L的NA2CO3溶液中,中碳原子守恒式为C32CNAOCHCCOC2323根据NA元素与C元素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有NACMOLL/2故CCC23332三质子守恒即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含广义酸)失去质子()的总数等于碱(或广义碱)H得到的质子()总数。这种得失质子()数相等的关系就称为质子守恒。怎样正确书写某盐溶液HH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呢较简便而迅速的方法和步骤是(1)写出水电离反应式;O2H(2)写出溶液中主要型体的与质子()得失有关的反应式。怎样确定谁是与质子得失有关的主要型体(或行为主体)呢这很简单。例如在NA2CO3溶液中,不参与质子的得失不予考虑,与质子得失NA有关的行为主体就是;同理,如在NAHCO3和在NAH2PO4溶液中,与质子得失有关的行为主体就必CO32然分别是和。(3)根据上述反应式建立质子守恒式。通常我们讨论的是强碱弱酸盐溶H3P24液,其质子守恒式的形式为(得到质子的物质)(失去质子的物质)。等CHNCMC式左边是溶液中的实际浓度,它全部由水电离出来。等式右边第一项是溶液中COHCH的实际浓度,第二项表示谁得到质子(消耗了由水电离出的)就要进行补偿,第三项表示谁失去H质子(额外生成了)就要从中扣除。故有等式(得到质子物质)(失去质子的物CNN质)C(水电离出的)。所以上述质子守恒公式的意义是由水电离出的数目(或浓度)永远等于由水电离出的的数目(或浓度),这是对质子守恒的另一角度的表述。OH【2013高考定位】电离平衡(如盐的水解原理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是高考的必考内容。电离平衡类试题在高考卷中出现的知识点有下列内容强弱电解质的电离、PH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有关混合溶液PH的计算、改变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离子浓度的影响、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中和滴定指示剂的选择、盐类水解、物料守恒、电荷守恒等。2水解方面根据电解质越弱,对应离子水解能力越强1CH3COONA水溶液的PH7;201MOLL1CH3COONA溶液PH比01MOLL1NACL溶液大。3稀释方面如图A、B分别为PH相等的NAOH溶液和氨水稀释曲线。C、D分别为PH相等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曲线。请体会图中的两层含义1加水稀释相同倍数后的PH大小氨水NAOH溶液,盐酸醋酸。若稀释10N倍,盐酸、NAOH溶液PH变化N个单位,而氨水与醋酸溶液PH变化不到,N个单位。2稀释后的PH仍然相等,则加水量的大小氨水NAOH溶液,醋酸盐酸。4利用较强酸碱制备较弱酸碱判断电解质强弱。如将醋酸加入碳酸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酸性CH3COOHH2CO3。5利用元素周期律进行判断,如非金属性CLSPSI,则酸性HCLO4H2SO4H3PO4H2SIO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特别提醒】证明某电解质是弱电解质时,只要说明该物质是不完全电离的,即存在电离平衡,既有离子,又有分子,就可说明为弱电解质。考点二、强酸与弱酸或强碱与弱碱的比较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A与醋酸B等PH的盐酸A与醋酸BPH或物质的量浓度PHABAB水的电离程度ACCH3COOCCLCCH3COO等体积溶液中和NAOH的量ABAC碱OHPH酸PH碱14,C酸HCHCOCCO多元323弱酸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电离2水解理论发生水解离子的浓度大于水解生成粒子的浓度,如NA2CO3溶液中CCOCHCOCH2CO3多233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以第一步为主3电解质溶液中的守恒关系守恒关系定义实例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例如在NAHCO3溶液中CNACHCOHCHCO32CCO32物料守恒实质也就是原子守恒,即原子在变化过程水解、电离中数目不变例如在NA2CO3溶液中1/2CNACCO32CHCO3CH2CO3质子守恒即在纯水中加入电解质,最后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与OH离子守恒可由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推出例如在NA2CO3溶液中COHCHCO32CH2CO3CH2几种题型1多元弱酸溶液中,根据弱酸的分步电离进行分析,如在H3PO4溶液中CHCH2POCHPOCPO。424342多元弱酸的正盐溶液中,按弱酸根离子的分步水解进行分析如在NA2CO3溶液中CNACCOCOHCHCO。2333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如在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CL;CH3COONH4;NH4HSO4,CNH由大到小的顺亭为。4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比较,要进行综合分析,如电离因素、水解因素等。如在01MOLL1NHCL溶液和01MOLL1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的顺序为CNHCCLCOHCH。4八、盐类水解的应用1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1强酸弱碱盐水解,PH小于7,如NH4CL、CUSO4、FECL3、ZNNO32等。2强碱弱酸盐水解,PH大于7,如CH3COONA、K2CO3、NAHCO3、NA2S等。3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如NACL、K2SO4等。4弱酸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2判断盐溶液中离子种类及其浓度大小顺序如NA2S溶液中,NA2S2NAS2S2H2OHSOHHSH2OH2SOHH2OHOH所以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NA、S2、HS、H2S、H、OH、H2O,且CNA2CS2,COHCH。3无水盐制备1制备挥发性强酸弱碱盐,如FECL3,从溶液中得晶体时,必须在HCL氛围下失去结晶水,否则易得FEOH3或FE2O3。2难挥发性强酸弱碱盐可直接加热得无水盐,如AL2SO43。4某些试剂的实验室贮存要考虑盐的水解例如NA2CO3、NAHCO3溶液因CO、HCO水解使溶液呈碱性,OH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硅酸233盐,使试剂瓶颈与瓶塞黏结,因而不能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贮存,必须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贮存。5配制易水解的盐溶液时,需考虑抑制盐的水解1配制强酸弱碱盐溶液时,滴加少量相应的强酸,可抑制弱碱阳离子的水解,如配制FECL3、ALCL3溶液时滴几滴稀盐酸,配制FE2SO43溶液时,滴几滴稀硫酸。2配制强碱弱酸盐溶液时,滴加少量相应的强碱,可抑制弱酸根离子的水解,如配制NA2CO3、K2S溶液时滴几滴NAOH溶液。6若一种盐的酸根和另一种盐的阳离子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这两种盐相遇时,要考虑它们水解的相互促进,如泡沫灭火器原理利用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2,产生大量CO2来灭火。7用盐铁盐、铝盐作净水剂时需考虑盐类水解。例如,明矾KALSO4212H2O净水原理AL33H2OALOH3胶体3H,ALOH3胶体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水中悬浮物生成沉淀而起到净水作用。8MG、ZN等较活泼金属溶于强酸弱碱盐如NH4CL、ALCL3、FECL3等溶液中,能产生H2。例如将镁条投入NH4CL溶液中,有H2、NH3产生,有关离子方程式为NHH2ONH3H2OH,MG2HMG2H2。49工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时,也要考虑某些化肥不能混合使用,如K2CO3与NH4CL不能混施等。【特别提醒】判断溶液中离子共存时,不要忽略了离子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的类型,如AL3与HCO、CO等不能共存。32【三年高考】【2012高考试题解析】(2012广东)23对于常温下PH为2的盐酸,传述正确的是ACHCCLCOH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D与等体积001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2012福建)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I反应生成NH3的是A二氧化氮B钠C硫酸镁D二氧化硅【解析】NH4H2ONH3H2OH,只要能使平衡往正方向进行,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温度升高或者氨水的浓度足够大就可能生成NH3,A项产生NO气体,错误;B项钠消耗了H而且该反应放热可以产生氨气,正确;C项不能产生氨气,错误;D项二氧化硅可以与氢氟酸反应,跟其他酸很难反应,所以也没有氨气产生,错误。【答案】B【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铵离子水解平衡。(2012四川)10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的微粒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加入固体NAOHCNACCLCCLOCOHBPH83的NAHCO3溶液CNACHCO3CCO32CH2CO3CPH11的氨水与PH3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CLCNH4COHCHD02MOL/LCH3COOH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2CH2COHCCH3COOCCH3COOH【答案】D【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涉及到单一溶液和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2011山东)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A个电子(NA阿伏加德罗常数)【答案】B【解析】NACLO属于盐,为强电解质,A项错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制备FEOH3胶体,B项正确;HCL属于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根据电解NACL溶液的阴极反应2H2EH2,产生标准状况下224LH2,转移2NA个电子,D项错误。【考点定位】胶体、氯的化合物的性质等。(2011重庆)11向10ML01MOL溶液中,滴加等浓度溶液XML,下列1L24SOALNH2OHBA叙述正确的是X10时,溶液中有、,且43L2434LCX10时,溶液中有、,且N2AS24SNX30时,溶液中有、,且2BALOH2ALOCX30时,溶液中有、,且3BA【答案】A【解析】当X10时,AL3过量溶液中存在AL3,过量的AL3为,而NH4没MOL310有参与反应,少量水解,A项正确,B项错误;当X30时,OH过量溶液中存在ALO2,D项错误。此时C(OH)C(ALO2),C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离子反应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2011重庆)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值不变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3CL(2012浙江)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PH3的醋酸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后,溶液的PH4B为确定某酸H2A是强酸还是弱酸,可测NAHA溶液的PH。若PH7,则H2A是弱酸;若PH7,则H2A是强酸C用02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溶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MOL/L),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D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蒸馏水、01MOL/L盐酸、01MOL/L氯化镁溶液、01MOL/L硝酸银溶液中,AG浓度【答案】C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PH计算、滴定和离子浓度比较。(2011安徽)12氢氟酸是一种弱酸,可用来刻蚀玻璃。已知25时HFAQOHAQFAQH2OLH677KJMOL1HAQOHAQH2OLH573KJMOL1在20ML01MOLL1氢氟酸中加入VML01MOLL1NAOH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氢氟酸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可表示为HFAQHAQFAQH104KJMOL1B当V20时,溶液中COHCHFCHC当V20时,溶液中CFCNA01MOLL1D当V0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FCOHCH12、【答案】B【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式减去式可得HFAQHAQFAQH104KJMOL1,故A错;当V20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关系COHCHFCH,也可由物料守恒CNACFCHF及电荷守恒CHCNACFCOH来求,由于HF为弱酸,因此F水解,故溶液中存在CFCNA005MOLL1,故B项正确,C项错误;D项,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取决于V的大小,离子浓度大小关系可能为CFCHCNACOH或CFCNACHCOH或CNACFCOHCH或CNACFCOHCH,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中和反应、盐的水解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2011安徽)13已知室温下,ALOH3的KSP或溶解度远大于FEOH3。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FENO33和ALNO33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示意图表示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合理的是【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KSPALOH3KSPFEOH3,因此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首先应生成FEOH3沉淀,当FE3沉淀完全后,再生成ALOH3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则ALOH3OHALO22H2O,而题意是生成ALOH3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故C项图像符合实际情况。【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及化学反应的竞争性。(2012天津)5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C含LMOLKOH的溶液与LMOLCO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CHCO3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答案】D【考点定位】此题综合考查了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2012海南)1125时,AMOLL1一元酸HA与BMOLL1NAOH等体积混合后,PH为7,则下列关系一定正确的是AABBABCCACNADCACH,ABB若CKCCH3COO,ABC若COHCH,ABD若CK0,错;B项,铁铜构成原电池,铁作负极,加快了铁的腐蚀,正确;C项,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H2的转化率减小,错;D项,KWCHCOH,升高温度,KW增大,即CH、COH增大,说明升温促进了水的电离,故可说明水的电离为吸热反应,错。【考点定位】化学反应原理的分析(2012江苏)1525益时,有CCH3COOHCCH3COO01MOLL1的一组醋酸、醋酸钠混合溶液,溶液中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7所示。下列有关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PH55的溶液中CCH3COOHCCH3COOCHCOHBW点所表示的溶液中CNACHCCH3COOHCOHCPH35的溶液中CNACHCOHCCH3COOH01MOLL1D向W点所表示的10L溶液中通入005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变化可忽略CHCCH3COOHCOH【考点定位】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2012北京)2513分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NSO3NHSO391911191PH7262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图7当阴极室中溶液P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答案】(1)SO2H2OH2SO3,2H2SO3O2催化剂2H2SO4;(2)SO22OHSO32H2O;(3)酸;HSO3存在HSO3SO32H和HSO3H2O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强于水解程度;AB;(4)HSO3H2O2E3HSO42;H在阴极得电子生成H2,溶液中的C(H)降低,促使HSO3电离生成SO32,且NA进入阴极室,吸收液得以再生。【解析】(1)SO2形成硫酸型酸雨时,二氧化硫和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得到硫酸电离生成SO32,且NA进入阴极室,吸收液得以再生。【考点定位】此题以二氧化硫形成酸雨为背景,综合考查了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电解原理等知识。(2012福建)2416分1电镀时,镀件与电源的极连接。2化学镀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生成金属单质沉积在镀件表面形成镀层。若用铜盐进行化学镀铜,应选用(填“氧化剂”或“还原剂”)与之反应。某化学镀铜的反应速率随镀液PH变化如右图所示。该镀铜过程中,镀液PH控制在125左右。据图中信息,给出使反应停止的方法3酸浸法制取硫酸铜的流程示意图如下步骤(I)中CU2OH2CO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步骤(II)所加试剂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在步骤(III)发生的反应中,1MOLMNO2转移2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步骤(IV)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3FE3NH42SO426H2ONH4FE3SO42OH66H过滤后母液的PH20,CFE3AMOLL1,,CNH4)BMOLL1,,CSO42)DMOLL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用含A、B、D的代数式表示)。【解析】1电镀时,待镀件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溶液中的镀层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在镀件上析出。2化学电镀的原理就是利用置换反应将镀层金属离子从溶液中置换出来,从铜盐中置换出铜通常用FE等还原剂。由图可看出溶液PH低于9时,该化学镀的反应速率为0,因此可调节PH略小于9即可使反应停止。3CU2OH2CO3溶于H2SO4的反应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加入的NH4HCO3中的NH水解显酸性,HCO水解显碱性,且可以与溶液中的H反应,故起调节PH作用的离子是HCO。溶液中具有还原性的只有FE2,再根据1MOLMNO2转移2MOL电子,即可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化学平衡常数就是达到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幂之绩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绩的比值,注意溶液中的沉淀和水的浓度看作是1。【答案】1负2还原剂调节溶液PH在89之间3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HCO。MNO22FE24HMN22FE32H2O。【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了电镀原理、化学平衡的应用和物质的制备。【2011高考试题解析】1(上海)常温下用PH为3的某酸溶液分别与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A、B两种溶液,关于这两种溶液酸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B不可能显碱性BA可能显酸性或碱性CA不可能显酸性DB可能显碱性或酸性解析PH都为11的氨水、氢氧化钠溶液,其浓度分别是大于103MOL/L和等于103MOL/L,由于PH为3的某酸溶液,其强弱未知。因此与PH为11的氨水反应时,都有可能过量;而与PH为11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酸可能过量或二者恰好反应。答案AB2(天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NH4CL溶液的KW大于100时NH4CL溶液的KWB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322IC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可能存在大量的NA、BA2、ALO2、NO3D100时,将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中性解析在稀溶液中水的离子积常数KWCHCOH,KW只与温度有关而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由于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因此温度升高时会促进水的电离,即KW会增大,例如25时KW11014,而在100时KW11012,所以选项A不正确;碘水具有氧化性,可以将二氧化硫氧化成硫酸,而单质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方程式为SO2I22H2OSO422I4H,选项B不正确;能和铝粉反应产生氢气的溶液既可以显酸性也可以显碱性,这四种离子NA、BA2、ALO2、NO3虽然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LO2会结合H,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或生成AL3),但可以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因此选项C正确;100时,KW11012,此时PH2的盐酸其浓度为102MOL/L,但PH12的NAOH溶液其其浓度为1MOL/L,所以当二者等体积混合时NAOH过量,溶液显碱性,D不正确。答案C3(重庆)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明矾溶液加热BCH3COONA溶液加热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答案】B4(上海)120ML含有020MOL碳酸钠的溶液和200ML盐酸,不管将前者滴加入后者,还是将后者滴加入前者,都有气体产生,但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则盐酸的浓度合理的是A20MOL/LB15MOL/LC018MOL/LD024MOL/L解析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则盐酸的浓度是10MOL/L;若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盐酸的浓度是20MOL/L。由于最终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所以只能是介于二者之间。答案B5(天津)25时,向10ML001MOL/LKOH溶液中滴加001MOL/L苯酚溶液,混合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APH7时,CC6H5OCKCHCOHBPHCC6H5OCHCOHCVC6H5OHAQ10ML时,CKCC6H5OCOHCHDVC6H5OHAQ20ML时,CC6H5OCC6H5OH2CK解析PH7时,CH不可能大于COH的,所以选项A明显不正确;由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定律知CKCHCC6H5OCOH,所以不可能满足CKCC6H5OCHCOH,即选项B不正确;中苯酚是一种极弱的酸,所以当KOH溶液和苯酚恰好反应,产物苯酚钾会发生水解反应而显碱性。由题中数据不难计算出,当二者恰好反应时消耗苯酚的体积是10ML,此时溶液中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KCC6H5OCOHCH,所以选项C是不正确的;当加入苯酚的体积是20ML时,苯酚过量,溶液是由等物质的量浓度的苯酚和苯酚钾组成,所以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C6H5OCC6H5OH2CK一定成立,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答案D6(浙江)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镁资源。某同学设计了从模拟海水中制备MGO的实验方案NAMG2CA2CL3HCO模拟海水中的离子浓度MOL/L04390050001105600001注溶液中某种离子的浓度小于10105MOL/L,可认为该离子不存在;实验过程中,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已知KSPCACO3496109;KSPMGCO3682106;KSPCAOH2468106;KSPMGOH25611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物X为CACO3B滤液M中存在MG2,不存在CA2C滤液N中存在MG2、CA2D步骤中若改为加入42GNAOH固体,沉淀物Y为CAOH2和MGOH2的混合物【答案】A7(四川)25在等体积的PH0的H2SO4溶液,005MOLL1的BAOH2溶液,PH10的NA2S溶液,PH5的NH4NO3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01010109B1551095109C1201010109D110104109【答案】A8(全国新课标)将浓度为01MOLL1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AC(H)BCDHFKAHCFFC解析HF属于弱电解质,加水促进HF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即电离程度增大,但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选项B不变;但同时溶液的体积也增大,所以溶液的酸性会降低,即CH、CF和CHF的浓度均降低,考虑到溶液中水还会电离出氢离子,所以稀释到一定程度即无限稀释时,CH就不在发生变化,但CF和CHF却一直会降低,所以选项D符合题意。答案D9(大纲版)室温时,将浓度和体积分别为C1、V1的NAOH溶液和C2、V2的CH3COOH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PH7,则一定是C1V1C2V2B在任何情况下都是CNACHCCH3COOCOHC当PH7时,若V1V2,则一定是C1C2D若V1V2,C1C2,则CCH3COOCCH3COOHCNA【解析】A选项错误,恰好反应时生成的CH3COONA显碱性固然不错,但显碱性时还有可能是NAOH过量,也可能是醋酸略过量,及PH7时,可能是C1V1C2V2(溶质CH3COONA),也可能是C1V1C2V2(溶质为NAOH和CH3COONA),还可能是C1V1C2V2(溶质大量的CH3COONA和少量的CH3COOH);B选项正确,电荷守恒原理应用;C选项正确,PH7说明溶液显中性,且V1V2,若C1C2或C1C2则溶液显碱性,现在要显中性,只可能是C1C2;D选项正确,C1V1C2V2时溶质为CH3COONA,虽然CH3COO水解,但是由物料守恒可知D正确【答案】A10(山东)室温下向10MLPH3的醋酸溶液中加入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B溶液中不变3CHOC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D再加入10ML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问题及电离平衡常数与水的离子积的计算问题。A选项加水稀释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醋酸分子减少,氢离子和醋酸根粒子增多,即溶液中导电的微粒数目增多,故A错误;B选项由电离平衡常数33OHCCCHCOCHKA,由于温度一定,KA和KW一定,故不变,故正WOCCHC33H确;C选项,虽然电离度增大,但是稀释后PH会增大,C(H)减小,所以C错误;D选项中醋酸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CCH3COOH远大于0001MOL/L,故混合后,醋酸过量很多,应该显酸性,则D错误。11、(广东)对于01MOLL1NA2SO3溶液,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C(NA)2C(SO32)C(HSO3)C(H2SO3)C、C(NA)C(H)2C(SO32)2C(HSO3)C(OH)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对于01MOLL1的NA2SO3溶液,由于亚硫酸根离子的水解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故其升温时,溶液的PH升高,A错;分析溶液中的守恒,可知C(NA)2C(SO32)2C(HSO3)2C(H2SO3),B错;分析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其中C(NA)C(H)2C(SO32)C(HSO3)C(OH),C错;由于溶液存在亚硫酸根离子的水解,当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D对。12(江苏)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A图5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6表示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7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D图8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答案】C13(江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1MG1CL2G的H0S0B水解反应NH4H2ONH3H2OH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阳极均发生还原反应D对于反应2H2O22H2OO2,加入MNO2或升高温度都能加快O2的生成速率【答案】AD【解析】本题是化学反应与热效应、电化学等的简单综合题,着力考查学生对熵变、焓变,水解反应、原电池电解池、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等方面的能力。14(江苏)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B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CCO32CHCO3COHCH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MOLL1CNACCH3COOCCH3COOHCHCOH【答案】BD【解析】本题属于基本概念与理论的考查,落点在水解与电离平衡、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中存在水解与电离两个过程的离子浓度大小比较似乎是考试热点内容,高三复习中要反复加强训练。A在01MOLL1NAHCO3溶液中,HCO3在溶液中存在水解与电离两个过程,而溶液呈碱性,说明水解过程大于电离过程,CH2CO3CCO32BCOHCHCHCO32CH2CO3中把CH移项到等式另一边,即是一条质子守恒关系式。C向02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MOLL1NAOH溶液后,相当于005MOLL1的NA2CO3溶液,NA2CO3在水中水解,OH包括两步水解和水的电离产物,因此,COHCHCO3。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包括CH3COO水解和CH3COOH电离两个过程,既然PH7,根据电荷守恒式,不难得出CNACCH3COO01MOLL1,CHCOH1107MOLL1。水解是有限的,CCH3COOH约为CCH3COO的百分之一左右。15(安徽)室温下,将1000MOLL1盐酸滴入2000ML1000MOLL1氨水中,溶液PH和温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014MOL/LBB点CNH4CNH3H2OCCLCC点CCLCNH4DD点后,溶液温度略下降的主要原因是NH3H2O电离吸热解析氨水属于弱碱,因此在1000MOLL1氨水中OH的浓度不会是1000MOLL1而是要小于1000MOLL1,由水得离子积常数可知溶液中H浓度应大于101014MOL/L,A不正确;由图像可知B点溶液显碱性,说明此时氨水有剩余,即溶液是由氨水和氯化铵组成的,因此有CNH4CNH3H2OCCL,B不正确;由图像可知C点溶液显中性,由电荷守衡可知CH)CNH4)COH)CCL,所以CNH4)CCL,C正确;由图像可知D点后溶液中主要物质是NH4CL,而NH4CL要水解吸热,所以温度会略有降低,D也不正确。答案C16(安徽)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使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合理的是A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变化趋势,推出AL的第一电离能比MG大B根据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推出卤族元素最高正价都是7C根据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显酸性D根据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的规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解析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答案D17(福建)常温下01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MOLL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答案】B【解析】醋酸是弱酸,稀释促进醋酸的电离,故稀释10倍,溶液的PH小于A1,A错误;盐酸完全电离,加入盐酸后溶液的PH小于A1,C错误;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的电离,溶液的PH小于A,D错误。【2010高考试题解析】1、(2010北京高考T106分)下列解释实验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01溶液的CH3COOHCH3COOHMOL3HO“NO2球”浸泡在冷水中,颜色变浅NO2()N2O4()(红棕色)(无色)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3向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CO32H2OHCO3OH【命题立意】本题以常见实验为呈现形式,主要考查对反应原理的正确理解和化学用语的准确使用。【思路点拨】对实验反应原理的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化学用语。【规范解答】选C。【解析】若是强酸,则溶液的,现在3HOMOL3CHO,说明是弱酸,因此A正确。“球”浸泡在冷水中,温度降低,颜色变浅,说2N明NO2()N2O4()平衡正向移动,故B正确。铁溶于稀硝酸,溶液变黄,是因为生成了3,方程式为FENO34HFE3NO2H2O,故C错误。向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呈碱性,CO32H2OHCO3OH,故D对。2、(2010安徽高考T136分)将001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NA2O2NA2ONA2CO3NACLABCD【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思路点拨】注意NA2O2、NA2O与水反应产物;同时考虑CO32水解。【规范解答】选C。【解析】溶于水,溶质都是NAOH,且物质的量都为002MOL,且二者与水反应时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相同。故反应后溶液体积相同,故;中CO32水解,溶液中出现了OH、HCO3,故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稍大于;故C正确。3、(2010海南高考T22分)常温下,将01MOLL1氢氧化钠溶液与006MOLL1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该混合溶液的PH等于A17B20C120D124【命题立意】本题以酸、碱混合时溶液PH的计算为载体,考查溶液PH的计算方法和计算能力。【思路点拨】酸、碱混合时溶液PH计算的步骤(1)首先判断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2)若为酸性,计算剩余H的浓度,再求出P。(3)若为碱性,先计算剩余OH的浓度,再通过KW求出CH,最后求P。【规范解答】选B。【解析】设两溶液的体积均为1L,OH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L11L01MOL,因H离子的浓度是硫酸浓度的2倍,即006MOLL12012MOLL1,故H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2MOLL11L012MOL,H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OH离子的物质的量,混合后,溶液呈酸性;混合反应后剩余H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2MOL01MOL)(1L1L)001MOLL1,溶液的PHLGH2。【类题拓展】两两混合溶液的PH的计算方法(1)强酸与强酸混合先求出混合后的CH混,CH混,再根据公式计算12CVPH。(2)强碱与强碱混合先求出混合后COH,COH混,再通过KW求12COHCV出CH,再计算PH。(3)强酸与强碱混合强酸与强碱混合实质为中和反应,可以有以下三种情况若恰好中和,P7。若酸剩余,先求出中和后剩余的CH,再计算P。若碱剩余,先求出中和后剩余的COH,再通过KW求出CH,最后计算P。4、2010海南高考T62分)光谱研究表明,易溶于水的SO2所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据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存在着SO2分子B该溶液中H浓度是SO23浓度的2倍C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酸都能放出SO2气体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可得到NA2SO3、NAHSO3和NAOH的混合溶液【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平衡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理解和应用,考查的知识点有平衡的特点、外界因素对平衡的影响。【思路点拨】在平衡体系中,所有物质均同时共存,外部条件改变,平衡发生移动,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规范解答】选A。【解析】因上述变化均为可逆反应,故均不能反应完全,所以溶液中存在着SO2、SO2XH2O、H、HSO3、SO32等微粒,A正确C错误。SO2XH2OHHSO3、HSO3HSO32均为可逆反应,所以SO2XH2O电离出的HSO3没有完全电离成H和SO32,故H浓度不是SO23浓度的2倍,B错误;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NAOH消耗H,使平衡HSO3HSO32向右移动,HSO3几乎完全电离,故不存在NAHSO3,D错误。5、(2010天津高考T46分)下列液体均处于25,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溶液PHCCH3COO【命题立意】综合考查了电解质溶液中的有关知识,包括盐类的水解、溶液的PH与CH的关系、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思路点拨】利用电荷守恒式可以比较离子浓度的大小。【规范解答】选B。【解析】某些强酸的酸式盐PH7,如NAHSO4,故A项错误;PH45,CH1045MOLL1,PH65,其CH1065MOLL1,故B项正确;同浓度的CACL2溶液的CCL是NACL溶液的CCL的两倍,它们对AGCL沉淀溶解平衡的抑制程度不同,故C项错误;混合溶液显酸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CCH3COOCNA,故D项错误。【类题拓展】离子浓度的定量关系(1)电荷守恒式由于在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书写电荷守恒式的步骤找全溶液中的离子;将阴、阳离子各放在“”的两边,用“”连接;各离子浓度前的系数就是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如小苏打溶液中CNACHCHCO3COH2CCO32(2)物料守恒式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某些关键性的原子总是守恒的。如小苏打溶液中,虽然HCO3既水解又电离,但HCO3、CO32、H2CO3三者中C原子的总物质的量与NA的物质的量相等,即CNACHCO3CH2CO3CCO32。(3)质子守恒式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由水电离出来的H和OH的浓度始终相等,可依此列出质子守恒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要考虑溶液中发生的水解平衡、电离平衡等。如在01MOLL1的NH4CL溶液和01MOLL1的氨水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H4CCLCOHCH)。这是由于在该溶液中,NH3H20的电离与NH4的水解互相抑制,但NH3H20的电离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6、(2010重庆高考)钒(V)及其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1)V2O5是接触法制硫酸的催化剂。一定条件下,SO2与空气反应TMIN后,SO2和S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MOL/L,BMOL/L,则SO2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生成SO3的化学反映速率为_MOL/LMIN。工业制制硫酸,尾气SO2用_吸收。(2)全钒液流储能电池是利用不同价态离子对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其原理如题29图所示当左槽溶液逐渐由黄变蓝,其电极反应式为_充电过程中,右槽溶液颜色逐渐由_色变为_色。放电过程中氢离子的作用是_和_;充电时若转移的电子数为3011023个,左槽溶液中NH的变化量为_【命题立意】本题以化学反应速率和电化学为考查对象,主要考查速率的计算、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有关电解池的计算等。【思路点拨】电化学试题的分析一般是从化合价着手,对于原电池,化合价升高的作为负极,化合价降低的作为正极,两极方程式相加即可得总反应。对于电解池,化合价升高作为阳极,降低的作为阴极。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正极反应式颠倒即为阳极反应式,负极反应式颠倒即为阴极反应式。【规范解答】(1)由S守恒可得,2O的起始浓度为(AB)MOL/L。2SO的速率为单位时间内2SO浓度的变化,即B/TMOL/LMIN。可以用碱性的氨水吸收。(2)左槽中,黄变蓝即为2V生成2,V的化合价从5降低为4,得一个电子,0原子减少,从图中知,其中H发生了移动,参与反应,由此写成电极反应式。作为原电池,左槽得电子,而右槽失电子。充电作为电解池处理,右槽中则为得电子,对应化合价降低,即为3V生成2,颜色由绿生成紫。由电极反应式知,参与了反应。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可形成电流。NN/NA3012310/6022305MOL。【答案】(1)AB;/T氨水(2)22VOHEVO绿紫参与正极反应通过交换膜定向移动使7、(2010全国卷T96分)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命题立意】本题以电解质溶液为考查对象,主要考查相同PH时,酸的强弱对反应的影响。【思路点拨】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和中强酸,初始时C(H相同,反应一旦开始,中强酸还会电离出新的C(H,即随后中强酸电离出的C(H大于强酸。【规范解答】选C。【解析】相同体积、相同PH的一元强酸和中强酸,中强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大于强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故与足量的锌粒反应中强酸产生的氢气多;初始时二者的C(H相同,反应一旦开始,中强酸还会电离出新的C(H,即随后中强酸电离出的C(H大于强酸,故中强酸与锌粒的反应速率大于强酸的。结合题中图像C选项正确。8、(2010重庆高考T136分)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题13图所示,分别滴加NAO溶液(C01MOL/L)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则AX为弱酸VXVYCY为弱酸VXVY【命题立意】本题以电离平衡为考查对象,主要考查一元酸的稀释及中和NAOH的能力问题。【思路点拨】对于PH相同的一元酸,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