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论文—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探析_第1页
学士论文—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探析_第2页
学士论文—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探析_第3页
学士论文—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探析_第4页
学士论文—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探析以怡馨小区为例【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质量与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积极推进城市景观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更好的构建小区景观,为居民创造出宜人舒适的景观环境已成为目前规划的一大重要课题。本文就从景观的概念开始分析,并对如何构建出有特色的小区景观提出了一些看法。【关键词】小区;景观;特色;可持续ABSTRACTWITHTHEIMPROVEMENTOFMODERNURBANLIFEQUALITYANDRESIDENTSDEMANDLEVELSANDBEAUTIFYURBANLANDSCAPES,URBANECOLOGY,ACTIVELYPROMOTINGTHECONSTRUCTIONOFURBANLANDSCAPEHASBECOMEONEOFTHEIMPORTANTELEMENTSOFURBANSUSTAINABLEDEVELOPMENTSTRATEGYHOWTOBUILDBETTERCOMMUNITYLANDSCAPE,CREATESAPLEASANTANDCOMFORTABLEFORTHERESIDENTSOFLANDSCAPEPLANNINGOFENVIRONMENTHASBECOMEAMAJORISSUETHISARTICLESTARTSFROMTHECONCEPTOFLANDSCAPEANALYSISANDVIEWSONHOWTOBUILDCOMMUNITYLANDSCAPEKEYWORDSCOMMUNITY;LANDSCAPE;DISTINCTIVE;SUSTAINABLE目录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12景观的基本知识221景观的概念222中国的景观设计发展223景观的特性324小区景观3241小区景观的种类3242小区景观的用途4243小区景观的设计理念425景观规划设计4251景观规划设计理论4252景观规划具体设计53居住小区特色景观的营造531小区特色景观的含义532小区特色景观的营造方式6321小区步道设计6322小区广场的设计6323水景与环境的设计6324绿化树种的选择与植物配置设计74怡馨小区特色景观规划7411怡馨小区景观现状分析742怡馨小区区位及特色7421怡馨小区区位分析7422怡馨小区所具有的优势8423怡馨小区的区位劣势843怡馨小区景观规划基本框架10431规划目标10432规划原则10433特色景观规划105现代小区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1151空间利用与绿化效果的统一1152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12521小区景观宜贴近居民生活12522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135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135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46结语14参考文献16致谢17附图171绪论11研究背景居住、生存、发展是人类社会三大主题,其中居住尤为重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来,居住区的环境建设景观设计与营造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舒适、安全、健康、平衡的生态型景观环境已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居住区一大亮点。12研究目的通过对居住小区景观小品的分析,探究出当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在景观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2L世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纪元,人们正依据各自的经验与学识,自觉地思考着新世纪的走向。新城市不断出现,老城市日渐更新,不少城市,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城市,从政府、开发商到市民,不约而同地越来越重视城市景观建设,人类对自然依恋的原始性开始复苏,开始呼唤城市特色和文化的回归,开始关注自己的生存空间。人们对城市景观的追求,已不仅是简单的美观,而是更加注重富有内涵的艺术美和富有传统意义的城市文化与区域特色。小区景观建设是改善小区环境,提高小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和保证,它不仅为小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起到美化小区、陶冶身心的作用。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城市景观的趋同化。全球一体化和建筑风格的国际化,同时威胁着当地景观形式的识别性和城市建筑的表达方式。大中型建筑在城市中无序、迅速地生长,一个个方盒子不加修饰的拔地而起,造成了景观零乱并使原有城市特色逐渐消失。“千城一面”一方面受外来文化影响,另一方面缺少对本国文化的深入研究、思考和意匠经营。国际式的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大为流行,城市自然的、有机的、历史的文脉被机械的城市景观所代替,缺少个性与特色逐渐成为当前小区景观建设的通病。2景观的基本知识21景观的概念景观(LANDSCAPE)是地理学名词。一般的概念是指地表自然景色或自然人文综合景观。就类型而言,指相互隔离地段,按其外部的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景观,从本质上讲,是人类量度其自身存在的一种视觉事物,它因人的视觉而存在。生态学家认为景观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泛指人类生存空间的空间和视觉总体;文化景观论者强调文化对自然景观的作用和影响;地表景观则是自然与人文景观兼收并蓄的视觉感知景象。中国人历来对景观讲究“天人合一”。在古代观念中,自然界的树木、河流、山石等等都是上天赐给的,众民是天生下来的。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自然景观视作崇拜的对象、实用的对象、审美的对象。这种自然生命的生长和循环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使人们在长期实践中,与自然结成了各种对象性“共生”关系。随着人类的进步,远古的原始村庄日益演化为城市,并逐渐与自然相分离。在城市中人们改变自然景观,重新栽花植树,再现人造第二自然,将自然景观融入到人造环境中。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人类越来越盼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这种自然的回归力,一直在有力地抗衡着城市与自然彼此疏离的倾向。可见,景观作为一种视觉形象,既是一种自然景观,又是一种生态景象和文化景象。景观是人类自然环境中一切视觉事物和视觉事件的总和。22中国的景观设计发展中国大陆的景观设计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其中突出贡献者是俞孔坚大师。俞孔坚1995年获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1997年回国创办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并在北京大学创办两个硕士学位点景观设计学硕士和风景园林职业硕士。1998年创办国家甲级规划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目前已达350多人的国际知名设计院。出版著作15部,并完成大量城市与景观的设计项目;促成了景观设计师成为国家正式认定的职业,并推动了景观设计学科在中国的确立。23景观的特性当今世界是多元的时代,多元时代具有的特征是包容性。随着信息社会进一步发展,人类的意识不再是单向的认识世界,而是多向的,因人的地位、修养、感情、性格、心理而异,是多元次的网络反馈,这种多向的反馈将激发人类更丰富的创造力,刺激城市景观设计的创作,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繁荣。城市景观是由城市环境中各种相互作用的视觉事物和视觉事件所构成。使城市景观在构成上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城市景观内容十分丰富,建筑、桥梁、道路、广埸、绿化、水体、小品及雕塑等等决定了景观的多样性;二是由于城市景观内涵十分丰富,涉及文化、生态、历史、建筑各个领域,各有其特定的意义与境界,决定了景观内涵的多义性;三是一个城市界域广阔,山川河流及其地势的变化,使其分布状态多种多样,或组团式、或带状、或辐射状,各状态之间常常以道路、桥梁、绿化与之连接,使城市景观在界限上具有连续性;四是城市的建筑高低错落,街道、广埸、绿化、公共空间及山川河流等的变化,使其景观在空间上具有流动性;五是一个城市发展经历了较长的周期,几十年或几千年,在时间上具有较大的变化性,这些特点决定了城市景观的多元化及异彩纷呈。24小区景观241小区景观的种类小区景观是一个多种元素构成的复合体是由建筑、道路、绿化、山水、广场、景观小品等构成的点、线、面、体,及其质感、色彩等要素组成。内容相当丰富,有15大项,一百多个子项。其景观所反映的不是各构成元素的独立效果,而是各相关要素组成的复合效应。在众多构成元素中,有主次之分,主要元素决定一个景观的性质,而次要元素则起陪衬与辉映作用。一般而言建筑、绿化多为城市景观的主体。构成城市景观的元素虽然众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素材,即自然地形、气候、河流、植物、岩石、土壤及其他各种自然材料;二是人工素材,主要是指各类建筑物及各种人工设施,如喷泉、雕塑、路灯等。这些素材的相互组合,相互作用,使小区景观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及不同的景观效果。这些诸多形态随着城市的进化与发展,呈现无穷的组合,并随时间、空间的变化,人类的需求而使各类形态达到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达到和谐。242小区景观的用途小区景观除了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外,同时还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和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供小区居民的休闲游憩,为人们休闲娱乐提供一个良好的户外环境。小区景观应从其美化的作用出发,遵循绿化规划原则,使居住环境能够适应现代建筑,满足人们追求美的功能需求。243小区景观的设计理念小区景观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环节,人们对居住区绿化、美化的要求及欣赏水平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高。人们越来越崇尚那种比较自然的生活环境,不仅希望居住的便利,而且也希望住的舒适宜人。因此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25景观规划设计251景观规划设计理论景观规划设计是实现创建现代城镇景观的关键环节,它明确规定景观的特色风格,协调人地关系的矛盾。针对当前全球的环境问题,景观生态无疑是构成现代景观的主要内容之一。英国的TURNERT认为景观是针对公共空间的设计。凯文林奇认为城市景观是一种视觉形态,是人们可见、可忆、可喜的源泉,可以慢慢阅读和感知,这一理论被广泛的应用于城镇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中。刘滨谊提出我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素,即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综合上述理论和观点,景观生态规划应基于城乡统一的规划,既包括对城镇建成区的规划,同时对非建成区提出规划控制,如田园、村落、自然地形地貌、自然植被、自然动物栖息等,它们对建成区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这些因素,在以前的规划中,往往被忽略。住宅小区是一个实用的空间场所,不管设计的手法多么自由和浪漫,表现的形式多么的出人意料,突出小区景观的功能性是对不可动摇的。小区景观的基本功能是安全、放松、交流的场所,在设计上要根据小区所在区域的条件和特点,要体现在小区整体环境的艺术形式和构成小区整体环境的各种景观元素的艺术形式这两个层面上,设计出既能够满足住户的生活需求,又能够符合人们审美心理的作品。252景观规划具体设计(1)景观视觉形象设计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为理论基础,通过标志、区域、边界、廊道和节点等展示。同时,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方法可以作为视觉美设计的借鉴。(2)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基于休闲和旅游发展的社会背景,公共空间有线性的如车行系统、步行网络;有面状的如历史场所、自然保护区、生产观光区;有点状的如广场、绿地、公园。它们均衡的分布在城镇区域,服务于大众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云南城镇传统节庆活动和民间结婚、盖屋、丧葬等礼仪活动仍然频繁,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应为这些真实的生活提供必要的空间。对于而言,每一个方面的内容既包含城市属性的景观,又包含乡村属性如村落、田园、民间习俗等景观。3居住小区特色景观的营造31小区特色景观的含义特色即事物表现的独特色彩、风格等。吴良镛先生指出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野,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而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情感上的陶醉。城镇特色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环境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当时所能达到的文明手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综合表现,特色景观具有极强的个性和艺术表现力。在恩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小区特色景观,其特点之一是形成的时间长,特色景观的形成并取得认同经历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与沉淀。特点之二是城镇特色景观容易受到人为的干预而造成破坏,而这种破坏往往难以恢复,或者根本不能恢复,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景观设计是在小区规划初始阶段就融入景观的构想,从宏观的概念布局人手,从宏观的角度把握规划,不是对小区的环境来作设计,而是把整个小区作为一个具有居住功能的景观来设计。32小区特色景观的营造方式321小区步道设计小区中最重要的活动是休息散步,而且居民多喜欢在小区绿化较好的道路散步,而不是仅限于小区的小游园。因此,道路的设计应以使用者的舒适为主,应曲多于直,宜窄不宜宽。力图做到有收有放,树影相映,因坡而隐,遇水而现,或高或低,形成一系列的连续的道路空间,有效地组织小区内的景观。道路曲、折、直的转换与建筑、花园相依相存,道路的线形和建筑的布置排列,相互沟通和谐结合。322小区广场的设计小区广场主要满足人车集散、社会交往、老人活动、儿童玩耍、散步、健身等需求,其设计应从功能出发,为居民提供方便和舒适的小空间。尽量将大型广场化整为零,分置于绿色组团之中。小区广场的形式不要一味追求场地本身的完整性,应多考虑不规则的小巧灵活的构图方式,特别是广场的外延可采用虚隐的方式以避其生硬,与周围的小区环境有机结合在环境景观设计领域里,尤其是在国内环境景观理论比较落后的当今,有相当长的时间里停留在对场所应该满足使用者具有的分析和研究上,很少对环境场所具有的精神功能作细致的分析和探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场所的精神需要不断增多,环境景观设计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注意到环境的宜人性和情感性方面。注重场所本身所反映的情感特征,和使用者的情感、心理反映,因此景观设计除应当具有一定功能满足外,更应当注重整个环境带给人们的精神满足,反映更多的是景观作为人生存和向往的。323水景与环境的设计一条亲水走廊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亲水特性,水体的营造迂回自然,收而为溪,放而为池,水体的聚散分合与周边景物巧妙结合,跌水和涌泉相结合表现了动感,同时也突出了岸边的植物造景的立体感,并加入了时尚的景观雕塑,可以给小区的夜景增加光辉。324绿化树种的选择与植物配置设计小区绿化中植物品种的多样化可以丰富景观,增加生活情趣。对大面积绿化应选择易长、易管、少修剪、有特色的优良树种,一般以乔木为主,可考虑一些有经济价值的植物。一些重点绿化的地段,可选择一些观赏性的乔灌木或灌木或少量花卉。行道树宜选用遮阳能力强的落叶乔木儿童、老年人活动场所避免用有毒或带刺植物;运动场地则应避免大量扬花、落果、落花的树木等。小区的树种可选用速生和慢生相结合,以速生为主,以便迅速形成环境绿化。另外,小区绿化应考虑四季景色变化,可采用乔木和灌木,长绿与落叶,以及不同树姿和色彩变化的树种搭配组合,力求四季常青,鲜花长开,以丰富居住环境,同时树种选择需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4怡馨小区特色景观规划411怡馨小区景观现状分析近年来,城市污染严重,人们的居住环境严重恶化,由于城市郊区环境优越,交通便利,人们的居住重点已经由城市转向郊区,寻求一种优美的居住环境,为了适应恩施市的总体规划,我们选择小区的基址。恩施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居民对住房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居住小区环境景观评析,可以使居民更好的了解居住小区,使人们的住房消费更趋于理性化和理想化,同时根据环境景观的审美角度和居民的需求,找出居住小区环境景观中存在的缺点,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居住小区环境质量的提高。怡馨小区的景观设计,体现了对绿色健康理念的追求;对生态化、人性化设计的理解;强调了文化形态景观的要求,绿色健康理念的追求植物自身优势上。42怡馨小区区位及特色421怡馨小区区位分析小区区位分析图如下怡馨小区位于土桥坝沙湾原州畜牧局大院内。该处距恩施商业中心舞阳坝24KM,距桂花园高教区10KM,距施州新区城市副中心42KM,距湖北民院附属医04KM,距龙洞河风景区12KM,周边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有金水湾居住区、地质大队小区、汇英华府、怡康园居住区、盈佳阳光城等。该项目区位优势突出,周边区域医疗、教育、商贸等服务设施齐全,同时又处于山环水抱之地,是居家置业的理想场所。422怡馨小区所具有的优势县城用地相对紧张、市中心区绿地率相对偏低,但这里周边自然植被较丰富,山林景观优美,且通过城市总体规划的逐步实施绿城特色已初具规模。该小区没有处在繁华的市中心,环境优雅,生活便利。基于居民对健康的要求,小区绿化的树种在保持四季常青的基础上,选择无毒的乔灌木,适当种植各种生长快、管理粗放的植物。植物还应果化、药化、香化等。果化是指果树枇杷,石榴等;药化是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蛆虫防蚊的香樟、南天竺等;例如无花果即使果化,又是药化植物,这在小区内种植比较普遍。香化桂花、杜鹃、桃花等四季飘香。423怡馨小区的区位劣势县城绿地总体布局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整体形象欠佳、旧城区内建筑密度大、用地紧张、开辟新的绿地难度较大、公园绿地缺乏、满足市民使用需求特别是繁华市区,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建筑紧逼外沿,优美的山水景观未能很好地在规划与建设中加以利用,城市道路总体绿化程度不高道路绿地面积少,绿化树种变化少,生长状况欠佳。乡土树种紫薇、黑松等植物在造景中大量应用,在小区的景观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恩施县城小区景观建设及将来的绿地、绿化建设都将会坚持这一原则。在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前提下,又利用本地与外地资源相结合,引进外地树种和植物,科学合理的加以利用为居住小区景观建设服务。威海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受海洋与季风影响显著,冬季不冷,夏季气温不高,雨量充足,给引进外地植物(如南方植物)丰富小区景观。如南方的红叶石楠、广玉兰等引种于小区绿地营造中,使居住区融入了南方景象的色彩。此外,小区还成功栽植法国梧桐、日本樱花、马尼拉等国外的树种。本地、北方、南方及国外树种的结合,使小区的绿化更丰富,更具特色。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城乡一体化绿地系统规划许多学者认为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的空间格局、景观中廊道效应三个方面与城乡一体化过程有着密切联系。所谓景观的多样性,是指城市与乡村的融合要维持一定丰富的景观类型与景观格局,以适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人文地理特点;景观空间格局要通过绿地系统的规划,把农业绿地、林业用地、环保绿地、游憩绿地等统一到城乡生态绿地空间中来;城乡廊道系统是连接能流、物流和信息流的通道,是实现人类活动以及生物、非生物运动的关键所在。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不单纯从城市本体出发,而是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城市是自然的一部分,建立城乡空间绿化景观格局,通过楔形绿地、环城林带等将乡村的田园风光和森林气息带入城市,利用自然生态条件建立完整连续的城市绿地空间系统。实现城乡之间生物物种的良好交流,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提高和改善,同时在城市边缘区发展观光型农业,提高城市居民接触大自然的机会,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使自然与城市生活相融合,最终把农业绿地农田、茶园、苗圃、鱼塘、畜牧场等、林业绿地天然林、人工林、环保绿地防护林、专用绿地、水源绿地水源及其净化涵养区、游憩绿地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运动、娱乐、观光绿地等统一到城乡生态绿地空间中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大地绿化。43怡馨小区景观规划基本框架431规划目标在充分利用桂东县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桂花传统文化为核心,以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为基础,通过规划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将桂东打造成具有浓郁历史气息,景观优美,独具特色的人文山水生态小区。432规划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山体等历史文化资源景观,原有的重点景观意向进行绿地系统规划,充分发挥城市园林绿地的综合功能效益,统一规划、全面安排、均匀分布公园绿地合理配置生产绿地与防护绿地,加强单位附属绿地的建设管理,全面提高城市绿量。433特色景观规划怡馨小区有于受到地形的限制,在植物造景上显得比较普遍性和大众化。小区的植物以自然式与规整式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配置。在小区主道两边的绿化区域,植物造景主要是以规则种植为主。宅旁宅间的绿化区域,植物造景则主要是以自然式种植为主。这样的种植设计,虽然比较简单,形式不统一,但从其地理条件上考虑,却与其环境是相谐调的。(1)植物造景手法、垂直绿化,植物自身生态群落的营造。如右图乔、灌、草组合使之提高土地使用面积,提高绿化率的同时,更加营造了一种极具生态效益的复合群落。不管是在未来的城市市区园林绿地建设还是居住小区的景观环境建设过程中,植物造景,提高绿量、叶面积,以乔本为主,辅以灌木和花草组成合理的复合植物群落,营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将会是最常用、最重要的设计手法。、植物绿化配置的设计,季节、色相设计。“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荫好乘凉,秋季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这首诗形象的描绘植物因季节变化及对居住区植物设计的直接要求,即应保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同时注意色相变化,在有色树种的搭配上采用一些色彩对比度较大的树种,是居住区的绿化生动活泼。垂丝海棠、紫薇、鸡爪槭、红瑞木、白腊、银杏等既是色叶植物花期也较长。硬化铺装广场或道路的处理。广场、道路与绿地的结合,采用毛石,嵌草汀步的样式,达到绿化目的的同时,透水性强,保持水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青青小城)2小区景观人性化设计原理园林景观艺术原理。科学、合理组织各种景观要素,因地制宜且要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创造优美、实用及具有特色的居住环境。景观生态学原理。运用景观生态学进行植物造景,研究创造多层次、全方位、多色彩、生态型、园林式居住小区。环境行为学与心理学原理。研究小区居民行为产生与环境关系及心理特征,创造与之相符的小区环境。5现代小区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51空间利用与绿化效果的统一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将不断通过空间的外部拓展和内部重组来满足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求。一直以来,对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主要循着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视角和脉络展开,已经形成了许多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大部分城市空间的规划也主要集中在特定的社会或经济目标,或者特定的土地类型(如城市规划集中在城市土地利用)。因此,开辟新视角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具有它的理论背景和现实背景。景观生态学以景观为对象,把景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化如何影响生态过程作为中心问题,对物质空间结构的描述、解释和规划的传统方法引起了重新思考,为城市空间结构的传统研究和学科交叉提供了新视角。同时,由于现有大部分景观生态学家的生物背景影响,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不同程度上忽略或低估了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ONEILL(1999)指山景观生态学利用发展完备的经济地理学理论,构筑景观整体协调发展的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有望景观生态学获得真正突破;2001年美国景观生态学年会也提出由重点研究自然景观到研究人类主导景观,加强对城市景观及复杂多变景观的研究。可见,景观生态学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交义研究对双方互为促进景观生态学有助于城市空间结构传统研究视角和方法的开拓与提高;而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应用也有益于拓宽对景观的认知和促进景观生态学科体系的完善。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城市景观空间格局成为城市景观生态研究的重要方面。但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景观生态学领域,仍然缺乏与城市社会经济研究的真正融合。小区景观设计时我们应该合理的组织空间关系,有效的利用各种空间,使各景观都能在合适的位置,给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创造出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下,强化小区景观与小区环境、文化的联接,达到一步一景,景随步移的效果。在设计小区景观的时候,我们应该结合该小区内的绿化系统,避免小区组成的各成分之问缺少必然的、有机的联系。即注重整体性,有的小区虽然营建了功能齐备的基础设施,而且还营造了部分景观环境,却忽视了自然界最基本的造物原则有机组合。从而使整个小区成为僵死的设施,缺乏活力。因此我们应该杜绝该类现象的发生,灵活的组织各类景观与绿化系统,达到整体上的统一,形成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以往住宅小区的景观设计,只停留在填空式绿化,不能从实际上提高小区环境的品质。近年来,人们对于景观环境的设计理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小区景观设计并非只是在空地上配置花草树木,而是一个集总体规划、空间层次、建筑形态、向设计、花木配置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概念,整体化的设计已成为住宅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52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521小区景观宜贴近居民生活小区的规划设计是为居民营造“居住环境”,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由于社会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和人们经济收入的差异,以及文化程度、职业等的不同,对住房与环境的选择也有所不同,特别是当随着住房制度的改革,人们可以更自由地选择自己的居住环境时,对住房与环境的要求将更高。因此,小区的景观设计如何适应与满足各种不同层次居民的需求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迫切的问题。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花木搭配应简洁明快,树种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并区分不同的地域,因地制宜”。北方地区常绿树种应不少于2/5,北方冬春风大,夏季烈日炎炎,绿化设计应以乔、灌、草复层混交为基本形式,不宜以开阔的草坪为主。另外以人为本并非一味迎合目前人们的趣味,更重要的是通过环境影响人、造就人、提高人的层次和品味。522满足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的确立,是环境设计理念的一次重要转变,使居住小区环境设计由单纯的绿化及设施配置,向营造能够全面满足人的各层次需求的生活环境转变。以人为本的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居住区的生活空间内,对人的关怀则往往体现在人的细致尺度上,如各种园景小品的设计,可谓细微之处见匠心。在做小区的绿化景观的规划设计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小区所要表现的特征、以及小区的功能定位与特色等,小区景观整体布局和特色的基本思源。不能忽略了小区质的内涵。同时因为人是小区的主体,所以在做小区景观设计的时候我们应该充分的考虑人的需求,力求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对景观的心理感知过程正是人与景观统一的过程。无论是夕阳、清泉、急雨、蝉鸣、竹影、花香,都会引起人的思绪变迁。在景观设计中,一方面要让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这时“景”升为“境”,即“境界”,成为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得到高层次的文化精神享受的需要。53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居民小区绿化是以满足居民生活、为生活在喧闹都市的人们营造接近自然、生态良好的温馨家园为宗旨,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少的投人、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规划的灵魂在于特色,而特色来源于规划地块的标准,它是这片地块的特色产品。本着“适宜、适度、适合”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其中蕴藏着得丰富信息,把各个层次的意义叠加起来,实现规划的独特性、丰富性与合理性。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充分的展现本地的特色,建成完善、合理、独特的居住生态环境。当前许多的小区景观设计都缺乏特色,有的甚至都是完全模仿照搬的,照成“千家一面”的景象,小区的设计缺乏新意,单调、乏味,无法体现该小区的人文环境、历史特色,也无法真正的起到它应该起到美化环境、给人舒适愉悦的作用。要反映地方性,也就是能反映当地的人文特点、居民的生活习惯、建筑历史和历史文脉等因素。即要有变化同时也要保持其特有的个性,符合当地居民生活的习惯。54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生态学意义上讲,可持续性是为了达到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之间的一种平衡,从而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生产和更新的能力。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入景观设计当中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英国、美国、日本等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在该时期内,先后发生了让人震惊的“城市公害事件”,即城市化、工业化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城市景观设计生态化、可持续性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1年提出了一项名为“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了城市建设的基本的生态原则,即“人与自然共生原则”。西方国家纷纷响应这一原则,兴起了“绿色城市”运动,加强了对城市废弃地的再利用,而创立了生态公园的城市景观设计模式和方法。在景观设计中导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扩大景观设计的领域,而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景观设计以人本主义为基础,尊重自然,掌握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从而减少人工改造自然环境的盲目性;同时,要注意把握具体的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在进行景观设计的当前许多房产开发商都是利益至上,一心只想着谋求暴利,完全忽视了业主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为了赚取高额利润,一味的建高层建筑,而忽视了对小区景观环境方面的改善,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居民这方面的意识,积极的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居住小区不仅应该为居民提供合理的物质环境空间,同时还要从各种人文方面的因素考虑,为小区的居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环境,以满足因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的文化观和价值观。6结语21世纪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把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只标。确定城市“生态优先”的町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在对城市生态进行整合分析和景观地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科学地制定城市绿地的发展指标,合理安排市域大环境绿化的宏观卒问布局和各类同林景观建没,达到保护和改善小区生环境、优化城市品质、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要求和欣赏水平也在日益提高。当前,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现代居住区景观环境,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